历史

古铜币背后的政治阴谋


在国内的时候酷爱收集古时的钱币,到了米国,没了资源,改收集外国硬币。在Ebay上买论斤卖的硬币--多是欧洲国家入盟后,要拿去销毁无用的硬币,不过也偶有珍品(相对而言),譬如以前贴过那枚1806年的乔治三世硬币,虽然字迹不清,但是还是被俺识别出来。呵呵,尽管品相不佳,但是价值足高于我购买那一堆硬币所花的银子。呵呵,不过乐在收藏,而非藏品的价值。

今天又在ebay闲逛,突然瞟见ebay在中国也有分店(以前的易趣?),好奇,在中国站上随便一搜,发现了几个卖“祺祥”钱的,不用说,肯定是假的了,但是祺祥钱背后却有一段政治阴谋,很是有趣。

历史版上的各位同仁自然知道祺祥是清朝的年号,不过一般人应该不会晓得,在清朝的咸丰与同治之间,还夹着一个不尴不尬的只有六十多天的“祺祥”年号(事实上算不得年号的,因为还没有来得及改元)。在这六十多天里,发生了影响晚清命运的“祺祥政变”,也称为“辛酉政变”。

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京师,咸丰帝逃亡热河。恭亲王奕訢奉命为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与英、法等国议和,签订《北京条约》。1861年8月21日,咸丰帝病危,立六岁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任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户部尚书肃顺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为顾命大臣。次日,咸丰帝病死,肃顺等即以赞襄政务王大臣的名义总摄朝政。9月4日,定明年改元祺祥。八大臣不让奕訢分享权柄,仅命他在京办理一切事宜,时载淳生母慈禧太后和东宫慈安太后与八大臣争权,心怀不满,召醇郡王 (慈禧妹婿)密商罢斥肃顺等人,并与在京的奕訢联系。9月5日,奕訢奉太后召赶至热河,参与密谋。旋促御史董元醇出面奏请两太后“权听朝政”,在赞襄政务王大臣八人之外,更派亲王一二人(意在奕訢、醇郡王)参政。9月15日,朝廷会议董折,辩论激烈。八大臣称赞襄皇帝不可听命太后,决定对董折发诏驳斥。

1861年10月26日,慈禧、慈安两太后偕幼帝载淳与载垣、端华等离热河回京。肃顺、醇郡王等护送咸丰帝灵柩后发。两太后抵京后,即召见先行返京的奕訢,部署对策。11月 2日,奕訢示意大学士贾桢、周祖培等再次奏请两太后“垂帘听政”,胜保亦上奏附合,并请以近支亲王辅政。当日太后下诏,历数载垣、端华、肃顺等罪状,称上年海疆不靖为在事王大臣筹划乖方所致,而其与外不能尽心和议,使朝廷失信各国,皇帝避走热河。并令载垣、端华、肃顺解任听勘,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退出军机处。不出一日,又下诏将肃顺等三人革职拿问。11月 3日,任命奕訢为议政王,掌管军机处,桂良、沈兆霖、文祥、宝鋆并为军机大臣。7日,下诏废祺祥年号,以明年为同治元年。次日,再下诏命载垣、端华自尽,斩肃顺于市;景寿、匡源、杜翰、焦佑瀛皆革职,穆荫革职后发往军台。随后,又清除了赞襄政务王大臣的党羽。11日,同治帝载淳正式即位。从此,慈禧、慈安两太后开始垂帘听政。但实际上,慈禧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权力,历时四十七年之久。

呵呵,替代“祺祥”的“同治”年号,所表达的意思自然很清楚了。不过由于祺祥这个年号在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就已经确定,六十多天后才废除,而咸丰十一年八月五日(呵呵,还是上次说的传统,到第二年才能正式改元祺祥)在京的大学士桂良在答复热河辅政大臣的信件中说工部和户部开始准备铸造“祺祥通宝”折一钱。到了政变发生时,不少铸造局已经铸出了各式各样的祺祥钱。但是政变发生后,这些钱断不能流通入市,所以全部销毁,回炉重铸“同治”钱,所以流传下来的祺祥钱绝少,除了北京的户部、工部(宝泉,宝源二局),江苏宝苏局,还有比较偏远的云南宝云局,甘肃宝巩局所铸的祺祥钱残存下来寥寥可数的几枚外,其他各局,要么流通前全部销毁了,要么根本就还来得及铸造。

后来因为此钱价值不菲,伪造不少,于是就有了上边中国的ebay的伪铸品,不过技术含量太低,另有几种比较有名的伪制品,假托的是新疆的阿克苏局和乌什局,呵呵,用心良苦啊,不过民国时已被几个大家识破。

Blog分类: 

说说女真、满洲等古民族问题--贫一下“金兀朮后裔泾川完颜村”兼一些老坑

呵呵,在民族版看到一则消息:甘肃泾川发现了金兀术后裔的村子。先说些题外话,觉得还是写作“朮”比较好吧, 比较符合历史的习惯, 不过不知道现在最新的汉字标准是怎样的,或者已经统一改为“术”了?呵呵,白朮等中药名称已经改了,不知道历史上的朮赤、兀朮等怎么办。转入正题。

就是有这么个村子,姓完颜,据说祖上是金朝完颜宗弼(兀朮)的后人,现在成立了一个泾川完颜(满族)联谊会,希望海内外的满族人、完颜氏等募捐投资,还有请了一个人写了一部村史。

且不说那部村史的纰漏(其实,史料原本残缺,与其臆测,不如直书村中传说更有价值),单单这个联谊会的名称冠以满族的称呼就让人觉得有些怪异,村史的开头第一句居然也说:“完颜,姓氏。凡姓完颜者,皆女真族即满族。” 后面还说他们村想集体加入满族成立满族自治乡,但是无果。

按照他们的观点,似乎民族的发展是线性的,昔日的女真理所当然的就应该是当今的满族,这个逻辑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譬如版上的老坑中常用的那样):东北有一个民族,先秦到西汉称为肃慎,东汉至魏晋时称为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称靺,五代时黑水靺鞨成为女真,明末女真成为满洲,解放后满洲成为现在的满族---完美的线性关系。类似的逻辑还可以推广到蒙古,突厥,鲜卑等等古时的或是今时的民族(也包括汉族),更有不少人连线性关系图都画出来了。但是,这种逻辑却是及其片面。

这类逻辑的错误其实并不少见:用现在的概念去理解古代的历史,一种傲慢的历史观--认为古时不同时期的民族概念必然等同,也必然与现在的民族的概念相同。关于这这种观点的错误已经说过了N遍,不再赘述,这儿只是具体的说说满族及其先民的问题。

简而言之,不仅肃慎,勿吉等称谓不能与女真等同,即便是笼统的女真名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指的内容亦不相同 。这些称谓所指的并不是一个类似现代概念的“民族”,而是对一些部落的笼统称呼。这种称呼不是基于这些部落内部的自我认同,而是由于他们处于相近的地理位置,或是有相同的语言、风俗或是长相。大概类比一下,一个日本人和一个韩国人在美国都被笼统称为Asian,但是韩国人和日本人对Asian这个称呼没有任何认同感(让他们自我介绍的时候肯定不会说自己的亚洲人),对彼此也没有任何认同感,甚至还相互有着某种敌视。他们认同是自己的大和族同胞或是朝鲜族同胞。而肃慎、勿吉这类称呼就是类似“Asian”的一种称呼--只是中土人士这么笼统称呼他们,而他们对于这个称呼却没有什么认同感。如果问及他们,他们更倾向于称自己是哪个部落的而不是用这样的笼统的称呼。

其实中国的史书对这点也有比较清晰的记载,譬如《后汉书·挹娄传》:“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魏书·勿吉传》“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 《隋书·靺鞨传》“邑落具有酋长,不相总一”。所以一般还会按照具体部族或是地域对其进一步细分,譬如辽时的南女真,北女真,黄龙府女真,顺化国女真,长白山女真等等,这些女真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认同上的关系,也不相互统属。因为这种划分是笼统的,所以在细节上可能不同时期有出入,譬如宋人所称的“黄头女真”,其实是唐人称的“黄头室韦”,女真与室韦是两大类不同的称谓。

因为称呼是笼统的,所以在不同时期包含的内容也不必相同,因为跟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划分女真人与非女真人。这点与后来的满洲不同。

但是一旦这些笼统女真称谓下的某个部族开始强大,开始四处开疆扩土,统一附近的部落,部落之间因为征服统治而关系密切起来,原来松散的女真概念得到加强,譬如完颜部的崛起与金朝的建立。同时,这样还扩大了女真这个称谓使用的范围,原先一些不属于女真称谓下的部落由于被女真人的征服而被称为女真,譬如本不属于女真的辽代的兀惹,铁骊自金代后便也称为女真的一部分,同时由于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度,有些类似清朝八旗制度,事实上加速了周边不同部落的相互同化。

经过金一代的发展,女真的概念比起前代变得更加明确起来,但是随着金朝的覆灭,中原的女真大量融入汉人,而原先女真的居住地除了仍有些原有的女真部落外又有新的部落迁入....

呵呵,废话太多,懒得写了,简而言之,清时满洲和先前的明时的女真没有直接继承关系,满洲类似完颜是女真的一个部族名称。后来满洲崛起,征服了女真各部,统一称谓为“满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满洲人都是先前明时的女真人(金亡后,女真这一称谓再次笼统化),也不是所有的女真人都成了满州(“野人”女真的不少部落被排除在满洲之外,譬如现在的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完颜部的后裔也不一定就是满洲人,不少完颜部的后裔融入汉人,而完颜部本身也在继续分化,产生了不少新的部落。ft,贫了这么多。

Blog分类: 

吴起传 -- 《史记》卷六五

【说明】吴起(约前440前381),战国早期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曾从师于曾子。初为鲁将大破齐军,后入魏为将,任西河郡守二十杂年,以拒秦、韩。后遭大夫王错排挤,离魏入楚。楚悼王任吴起为令尹,掌军政大权,实行变法。仅一年,楚国由弱变强,兵威四方。次年楚悼王死,反对变法的旧贵族作乱,乘机杀害吴起。吴起精通兵法,善于用兵,后世把他与孙子相题并论,连称为"孙吴",著有《吴子兵法》。

吴起,卫国人,善于用兵。曾求学于曾子,侍奉鲁君。齐国进攻鲁国,鲁国想任命吴起为将军,但吴起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因而鲁国对他有所怀疑。吴起为了要成就功名,竟杀了自己的妻子,以表明自己与齐国没有关系。结果鲁国任命他为将军,率兵攻齐,大破齐军。

孙武传——《史记》卷六五

【说明】孙武,齐国人。原本姓田,因其祖父田书伐莒有功,赐姓孙氏。后遭齐国内乱,奔吴为将军,以兵法十三篇求用于吴王阖庐。西破疆楚。北威齐晋,显名于诸侯。著有《孙子兵法》,是古代兵家的鼻祖。

孙子武,齐国人,以兵法求见吴王阖庐。阖庐对孙武说:" 你写的十三篇兵法,我都全部看过了,是否可以试演一下操兵的阵法?" 孙武答道:" 可以。" 阖庐又问:" 可以用妇人试验一下吗?" 孙武说;" 可以。" 于是阖庐为了试验孙武的许诺,从后宫挑选美女一百八十人交给孙武。孙武把美女分成二队,叫吴王最宠爱的两个美姬分别充当队长,每人都手持长戟一把。孙武下令说:" 你们知道前心与后背以及左右手的位置吗?" 妇女们说:" 知道。

司马穰苴传——《史记》卷六四

【说明】司马穰苴,原名田穰苴,因军功尊为大司马,故又名司马穰苴。生卒年不详,其主要军事活动是在齐景公执政之时,是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曾率军击退晋、燕军,名闻于诸侯。后遭齐国守旧贵族势力鲍氏、国氏、高氏的忌恨,被齐景公辞退。司马穰苴郁郁不乐,最后患病而死。

司马穰苴严于治军,精通兵法。田氏代齐以后,齐威王命大臣整理古代兵法,将司马穰苴的军事论述附在其中,题名为《司马穰苴兵法》,又称《司马兵法》。《汉书·艺文志》记载《司马法》有一百五十五篇,后佚失,现在所能见到的仅有《仁本》、《夭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五篇。

评论一下这篇《北齐帝“殴母淫亲”之谜 》

这篇文章在这里呵呵,起先没有在意,因为南北朝的历史似乎是热门,有无数的文章狂炒,但是刚才在导读上看到了这篇,又同主题看了一下回帖,忍不住说两句。

这篇的文章的底稿,既不是〈北史〉也不是〈北齐书〉,而是蔡东藩老先生〈历代通俗演义〉中的〈南北朝演义〉,如果翻看蔡老倌儿的〈南北朝演义〉的“第六十七回 擒敌将梁军大捷 逞淫威齐主横行”和“第六十九回 讨王琳屡次交兵 谏高洋连番受责”,你会发现文中的故事和蔡老倌儿的描述基本上一模一样,连几个故事的顺序也一样,当然稍有不同的是作者比蔡老倌儿更大胆些,很多蔡老倌儿没写的东西,作者也按照观众们可能的猎奇需求,编排出来了,譬如高洋好男色一节,彭城王高浟,〈北齐书〉专门对其有传(〈北齐书·列传二〉),作者居然敢把他编派的被高洋“召入 后宫,为他剃去胡须,涂上粉黛,充作嫔御。 ” 刚才看到这儿,下巴差点都掉了:P

那么作者所依据的〈南北朝演义〉可信度如何呢?尽管蔡东藩还是努力以正史为本,但是由于中国历史以记传体居多,蔡老倌儿在把它编年化,故事化的时候会遇上不少的“断层”连接不上, 于是作者就开始做猜测。或者有些细节,一时疏忽,譬如以前有人举出过的《明史》中的例子。还有的地方,为了达到戏剧化的效果,蔡老倌儿也做出了篡改或者引入了不少稗官野史。

除了抄袭老蔡和新编故事以外,这篇文章的作者还根据自己的需要,删减史料。譬如高洋因醉掀翻太后的小榻,弄伤太后一节,按照〈北史〉的记载,等他酒醒之后,非常惭愧,所以就让手下升起大火,自己要跳入火中。太后惊惧,亲自来劝他。高洋虽然不自焚了,但是命令秦王高归彦杖责自己,并对秦王说:“如果打不出血,就杀了你。”太后无论怎样劝解,高洋都不听,最终被秦王狠狠地打了五十杖,并悲不自胜,因此戒酒。(不过一旬之后,又忘了此戒,重新开始酗酒)。蔡东藩虽然偏颇,但是这段故事还是讲了。可是在作者的原文中,这段故事被删去了,为了让高洋坐实“殴母”的罪名。

呵呵,写这些东西不是为了给高洋翻案,因为高洋的残暴是史实,但是想提醒一下大家看历史不能偏听一面之词,翻看一下〈北齐书〉和〈北史〉,对高洋正面的事迹描写也不少,总的来说,他还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的,天保三年以后,他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南取淮南,势力一直伸展到长江边。他在位期间是北齐国力最鼎盛的时期,当时的农业、盐铁业还有瓷器等制造业也非常发达,是当时鼎立三国(还有陈,北周)中最富庶的一个国家。

Blog分类: 

年号纪元的异端:中日纪年的异同

这阵子正在痴迷《达芬奇的密码》,对圣殿骑士团(Knights Templar)一节非常感兴趣,特别是书中对他们徽章的正十字架(十字架是中心对称的)的解释,更是有趣。今天突然想到前阵子在ebay买的3磅的外国硬币中,马耳他的硬币正面就是一个正十字架,有别于基督教的十字架(横短,竖长),同时又想到马耳他是另外一个骑士团----医院骑士团(Hospitalers,也被称为圣约翰骑士团,马耳他骑士团等,现在仍然存在)的长期驻地,所以猜想这个会不会也和Dan Brown的Priory of Sion有关? 于是就把硬币翻出来,仔细的查看,发现大错特错,马耳他硬币上的十字架不过是英国颁发的乔治十字勋章罢了,和骑士团没有什么关系。

失望之余,顺便看到了几个日本的硬币,于是仔细的翻看一下。对于日本古时的铜钱,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收集中国古铜钱的时候,难免会杂入周边国家的铜币,其中以日本与安南的最多(呵呵,最ft的是安南总是替中国皇帝补铸年号铜钱,以至于某位收藏家大呼搜集到了珍稀的明朝“洪熙通宝”,结果仔细一研究却是洪熙之后安南因为洪熙钱少替明朝补铸的,呵呵,这份“孝心”),不过后来日本的币制改了,废除了“孔方兄”,所见也就少了。今天偶尔翻到几枚昭和、平成时期硬币,一边感叹日本现在的货币居然还只用年号纪年,深受中国的影响;一边又觉得日本搞笑,学又学的不像,要搁在中国古代,肯定要被儒家的老夫子们骂“无父无君”了----原因很简单:日本居然允许一年中同时存在两个年号。

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为了表示对“大行皇帝”的尊重,皇帝驾崩本年不改元,譬如老皇帝这一年一月份死了,新皇帝登基,但是并不改变年号,而是等第二年才改元,也就是史书上惯用的一句话:“以明年为XX元年”。但是日本可好了,昭和天皇1989年1月7日(昭和六十四年一月七日)死掉了,太子明仁即位,于是第二天就变成平成元年一月八日了。这要是放在中国绝对是异端。

不过这样的异端中国也不是没有,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力不可抗拒因素;一类是另有隐情。对于第一类,儒家的老夫子们还是比较赞同的,但是对于第二类却要被从古骂到近了。

第一类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明光宗泰昌皇帝,也就是前阵子讨论的“红丸案”的主角。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死了,八月,光宗即位,按照传统,这一年仍然为万历四十八年,光宗要等到明年再改元,可惜光宗即位不久就因为吃了红丸而死掉了,皇长子朱由校同年即位, 也就是明熹宗天启皇帝,可是问题就来了:万历四十八年后的那一年究竟该是泰昌元年呢?还是天启元年?万历四十八年有两个皇帝登基啊。没有办法,只好想了一个变通的法子,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前还是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后就是泰昌元年,第二年就是天启元年---这个复杂啊,不过这一年(公元1620年)便存在了两个年号,万历和泰昌。对于这种做法,社会舆论还是持赞成态度的,毕竟是对短命的光宗的一种尊重。

第二类的却算得上“遗臭万年”了,最著名的一个例子便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和他的弟弟。呵呵,网上流传的诸多对“烛影斧声”揣测的文章都不会放过一个细节:宋太祖赵匡胤死于开宝九年十月(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同年登基,但是居然连个把月都等不及,当年就改元太平兴国,于是公元976年这一年也有了两个年号纪元。

呵呵,其实还有第三种情况,不过更少见了,乾隆皇帝主动退位,嘉庆皇帝登基,但是为了表示对老皇帝的尊重和孝思,嘉庆皇帝居然创出了“一朝两元”:对外所颁“历书”称嘉庆元年,宫中所颁历书仍称“乾隆六十一年” ---直到四年后乾隆皇帝崩逝,呵呵,不过这儿也有一段公案,乾隆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

Blog分类: 

作了一份详尽的中国历史年表

趁下午饭前的工夫,把一个丢下很久的东西的做完了,就是上面链中的历史年表wiki。这份年表起自黄帝时期,终于民国三十八年也就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年表的底本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的附录,但是在网上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纰缪,尽量仔细的校正了一下,但是难免有所遗漏,如果大家查阅的时候发现,欢迎指正。

本来打算彻底做成wiki的模式,做到所有的关键词(历史事件)都有注释,但是由于刚做的时候,Blog的wiki模块还没有做出来,用的是bbcode模仿的wiki(呵呵,伪wiki),工程比较浩大,所以没有做完,后来有了wiki模块和输入法,并打算彻底开放权限让所有的过客都可以编辑,但是wiki本身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主要是由于blog本身cache),创建的新页面可能无法显示,所以暂时就放在那里了。今天把整个框架做完了,至于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的详细注解,还是作罢了。hoho,业余爱好,乘兴而书,兴尽而止:)

Blog分类: 

清顺治二年(1645年)----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

__1645年__------清顺治二年 *二月﹐遣多铎移师经略江南。四月﹐清军破扬州﹐明督师史可法不屈遇害。五月﹐占南京﹐弘光政权覆灭。八月﹐攻占江阴﹐死难者十七万余人 *重申剃发令﹐违者无赦 *颁行汤若望制订的《时宪历》 *明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监国﹔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帝位 *江南抗清义军纷起 __1646年__------清顺治三年 *九月﹐明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监国后即帝位 *明郑芝龙降清﹐子郑成功不从﹐在海上起兵抗清 __1647年__------清顺治四年 *三月﹐制订《大清律》
Taxonomy upgrade ext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