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亚齐简史 (续完)

(接上)
我们不得不再把目光投向18世纪末的欧洲,那里正在酝酿着巨变。可是在“小班长”(Le Petit Caporal)横扫欧洲占领荷兰以前,荷兰却与先与英国爆发了第四次英荷战争(1780~1784),而这次战争对荷兰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实英国和荷兰在17世纪已经打过三次英荷战争,那三次战争的主要导火索都是商业利益。新阿姆斯特丹最终成为新约克(纽约)便与这几次战争有关。但是第四次英荷战争却同时参入了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战争的起因是美国独立战争。开战前夕,英国和荷兰的同盟关系已经保持了一个世纪,可是法国日益兴起的启蒙运动深深的影响了荷兰,荷兰发起了爱国者运动,希望能够约束执政的权力,给人民更大的声音,因此不少荷兰人对美国的独立战争是抱着同情态度的。同时,荷兰的一些政治商业精英也希望美国独立战争能够削弱英国在海上的势力,给荷兰商队更多机会。所以总得来说荷兰还是比较支持美国革命,并有传闻说荷兰在与美国秘密谈判。于是1780年,英国挑起了第四次英荷战争,战争的过程略去不说,战争的结果是荷兰的惨败。荷兰为此不得不割让了在印度的一些土地并且允许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荷属东印度的摩鹿加群岛自由贸易。别小看这个摩鹿加群岛,它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香料群岛。荷兰对香料贸易的垄断彻底被打破了。

战争后的荷兰虽然失去对摩鹿加群岛的垄断,但是仍然控制着爪哇岛,以及苏门答腊岛的一部分,此时的亚齐王国仍然保持着独立。1787年,荷兰爆发了一次爱国者的革命,但是很快失败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又给荷兰爱国者新的希望,法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攻陷了奥属尼德兰并进入南尼德兰(比利时),爱国者则在荷兰国内再次发动革命,于1795年推翻了执政威廉的统治,建立巴达维亚共和国。可是,这个新生的共和国不过是法国的一个保护国罢了,荷兰的国际影响大不如前,东印度公司也在这个时候解散。随后便是轰轰烈烈的拿破仑战争,拿破仑一世于1806年把他的弟弟波那巴封为荷兰国王,建立荷兰王国,并开始对英国进行大陆封锁。可是作为大陆封锁的关键的荷兰却与法国唱了对台戏。拿破仑的弟弟拒绝把法国的利益放在高于荷兰本国利益的地位上,于是1810年拿破仑宣布废黜波拿巴,把荷兰并如法国。

法国吞并了荷兰,也理所当然的获得了荷兰在东印度的殖民地。这个时候有着强大舰队的英国开始摩拳擦掌,它可以借着和法国交战的机会侵占东南亚的前荷兰属地。于是爆发了1810年爪哇战争,英国完全占领爪哇并侵入苏门答腊。但不久拿破仑就跨掉了,在随后举行的重新划分欧洲政治格局的1815年维也纳和会以及之后的巴黎条约中,英国极力支持荷兰复国,因为英国想在欧洲建立一个“均势体系”,害怕俄国或是正在崛起的普鲁士获得更多的领土,于是荷兰的合法地位再次获得承认(拿破仑撤出时荷兰便建立了新的政权),而英国也按照巴黎条约归还了曾经属于荷兰的爪哇岛。

随后的1824英荷伦敦条约再次划分了英国和荷兰在东南亚-南亚的势力范围:荷兰获得英国在苏门答腊岛的土地,但同时放弃了它在印度的所有属地和对新加坡的领土要求。这个条约特别声明,英荷两国应该保证亚齐的独立!这个时候,除了亚齐以外,荷兰几乎控制了今天印度尼西亚境内的所有土地。其实,保持亚齐的独立不过是为了在列强之间划出一个缓冲区,避免直接冲突;类似的例子还有泰国,因为泰国处在英国缅甸殖民地和法国印支殖民地的中间,所以一只没有被列强侵占。

但是到了1871年,英国开始默许荷兰入侵亚齐,两国签订了《苏门答腊条约》:英国承认荷兰在苏门答腊北部的势力,荷兰承认英国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有平等贸易的权利。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英国害怕已经占领了印度支那的法国捷足先登吞并亚齐而对荷兰进一步妥协。1873年3月,荷兰派战舰入侵亚齐,一手挑起亚齐战争。次年1月,荷军占领亚齐首都和王宫,亚齐苏丹马赫穆德·夏被迫撤往山区,不久病故。荷兰殖民政府随即宣布亚齐并入荷属东印度领地。但是 亚齐地方封建首领拥立新的苏丹,领导亚齐人民继续开展抗荷斗争。1881年,荷兰殖民政府宣布亚齐战争已经结束,但实际上荷兰军队仅控制交通干线,亚齐战争处于相持阶段。荷兰殖民者已耗费上亿盾的军费。

80年代以后,亚齐著名的伊斯兰教首领杜固·蒂罗、杜固·乌玛等人先后以进行讨伐异教徒的“圣战”为号召,领导亚齐人民掀起抗荷斗争的新高潮。而 荷兰殖民政府在政治上拉拢世俗的王公贵族,宣布政府将保留王公贵族的继承权和原有称号,孤立打击伊斯兰教首领(这点和英印当局多么的相似);在军事上,采取固守防线的战术,调集重兵,全面讨伐。亚齐的抗荷力量遭到很大削弱。1899年杜固·乌玛在战斗中牺牲。1903年,亚齐苏丹被捕,被迫接受荷兰的统治,一些抗荷首领也陆续投降。亚齐人民大规模的抗荷斗争停止。荷兰殖民政府再次宣布亚齐主权归属荷兰。1904年,亚齐人民抗荷游击战争再度兴起,分散的游击战争一直坚持到1912年。虽然有资料认为亚齐战争应该结束于1903年,但是也是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场战争应该结束1942年,也就是在日本侵入印尼之前,因为1903年以后游击斗争没有终止过,而荷兰也一直保持着对亚齐的军事占领状态。值得一提的是,直到荷兰1942年退出印尼,亚齐从来没有正式成为其荷属东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与爪哇,南苏门答腊,马都拉等岛一直处在不同的体系中。荷兰很早变控制了在西里伯斯和摩鹿加(香料群岛),18世纪中叶他们又有效地控制了爪哇;19世纪荷兰开始将自己原来在苏门答腊中部和南部的所有权逐渐地扩展开,并利用一种新的手段——短期声明(与先前已有的「长期契约」相对而言)——迫使地方首领接受他们的控制。用这种方法,荷兰人将自己的权力延伸到西里伯斯的波尼和卢沃(Luwu)、中婆罗洲、巴里和小巽加群岛乃至摩鹿加群岛中的特尔纳特、塞兰、布鲁诸岛。他们在西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也建立了立足点。而亚齐直到荷兰殖民统治的最后期才被占领。因此,在日本投降后,新建的印尼共和国对亚齐宣称主权要求并不是很有道理。

1942年3月,在荷属东印度的荷兰军队向日本人投降。1945年8月,日本投降,印尼共和国宣布独立,但是与接受日本投降的英军发生冲突--英国还是希望恢原来复荷兰的殖民统治。但是荷兰已经没有力量控制印尼了,1947年荷兰同意包括爪哇,苏门答腊和马都拉的印度尼西亚独立,但是印尼的民族主义者却认为这远远不够,他们要求整个前荷属东印度。1949年8月在海牙召开的圆桌会议上,印尼如愿以偿。但是亚齐王国在没有正是成为荷兰殖民地的情况下却被并入印尼共和国---这个可以和印度与锡金的关系类比,锡金从未成为英印殖民地的一部分却因为曾经是英国的“保护国”而被新成立的印度吞并。英属马来亚和英国的直接殖民地新加坡之间的合并稍微好一些,但是不久又分离。

并入印尼激起了当地人的反抗,而以爪哇人为主的印尼政府开始动用武力解决这个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起,亚齐人不断为独立而战斗,迫使印尼政府在1959年给予其“特区”的地位,享有高度的宗教,教育,和文化自治权利。这种做法安抚了一部分亚齐人,但是仍有一部分亚齐人认为这些承诺毫无意义,于是于1976年成立了“自由亚齐”运动(Aceh Merdeka),开始武装反抗。从70年代后期起到1989年,印尼政府开始大规模镇压亚齐的独立运动,逮捕“自由亚齐”的成员并对亚齐平民犯下了种种暴行。但是随后一个叫做“亚齐-苏门答腊民族解放阵线”的组织继续在亚齐开展武装斗争。与此同时,印尼也加紧了对亚齐的剥削,亚齐盛产石油,印尼石油出口的15%来自亚齐,但是自然资源的财富都被政府夺取;同时印尼政府大量朝亚齐移民,外来的爪哇人占据了港口和富饶的土地,使得土著的亚齐人更加贫穷。

1998年苏哈托总统下台,中央集权政治结束,印尼开始向政治民主化和多党制过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也因此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亚齐当地的媒体上陆续出现了揭露军人暴行的报道,而且“一石激起千层浪”,亚齐当地社会要求撤军、对军人暴行进行审判和对受害者的补偿的呼声日益高涨。由于正值印尼处于权力交替时期,中央政府无法迅速地做出回应,致使亚齐局势日益动荡。1999年1月末,全亚齐学生组织发动集会,要求就亚齐的政治地位进行全民公决。“自由亚齐运动”重新活跃起来。流亡海外的“自由亚齐运动”成员回到亚齐,并取代学生组织开始进行全民动员,试图以独立的要求取代民族自决。其武装力量与中央政府军队的冲突不断升级,使亚齐的局势渐趋恶化。1998年以前,游击队的活动中心集中在东亚齐,到2001年,“自由亚齐运动”的活动已经遍及全省

瓦希德总统1999年执政后,大力倡导民族和解,同意让亚齐享有广泛自治,地方政府可管理75%的财政来源,但坚决反对亚齐独立。为了缓解双方的矛盾,印尼国会还成立了亚齐问题特别委员会,专门处理亚齐问题。印尼政府也开始与该组织领导人谈判。2000年5月,印尼政府同该组织签署了为期3个月的停火协议。同年9月,该停火协议再次延长至当年12月15日。但因协议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双方冲突仍不时发生。2001年3月,瓦希德政府宣布该组织为分离主义组织,并对其采取打击行动。

2002年5月,在国际社会的调解下,印尼政府和“亚齐自由运动”在日内瓦达成协议,后者同意与政府签署和平协议后交出手中的武器。同年12月,双方在日内瓦签署和平协议。2003年1月9日,当印尼政府开始解除该组织武装时,双方的对峙和不信任再度显现,并导致流血冲突频频发生。原定于4月25日在东京举行的联合委员会会议被迫宣告流产, 国际和平监察机构的近50名成员也被迫撤离。印尼政府向“自由亚齐”下了最后通牒,要视其5月12日前的态度决定是否采取军事行动,亚齐再度滑向战乱边缘。2003年5月18日,印尼政府同“亚齐自由运动”在东京和谈破裂后,印尼总统梅加瓦蒂签署总统令,决定从19日零点起在印尼最西部的亚齐省实施为期6个月的军事管制,并对该组织占据的地区进行空中打击。到了2004年5月,整整一年过去了,亚齐丝毫没有迹象显示分离主义武装已被消灭;虽然印尼政府宣布亚齐从戒严和军事管制转变为紧急状态,但是数以万计的印尼士兵和武装警察却仍然留在那里。实事上,从戒严和军事管制转变为紧急状态不过是为2004年7月份的大选粉饰太平罢了。 随后尤多约诺当选新总统,虽然说要解决亚齐的问题,但是直到现在仍没有和解的迹象。

呵呵,到这里就写完了,亚齐的历史已经说清楚了,评论就留给列位看官吧。:)

Blog分类: 

亚齐简史(并大海啸后关于亚齐华人的种种传闻)

岁末令人震惊的世纪大劫难--印度洋地震海啸的阴影现在还未完全散去,而网上又开始流传亚齐华人遭抢劫的传闻,并与98年的印尼排华相联系,一时间BBS上群情激愤,把矛头直至亚齐的灾民,不少人都认为应该断绝对印尼特别是亚齐的救灾援助。更有大感欢欣鼓舞者,认为是亚齐死难的几万灾民是上天给印尼的谴责。但是,如果上天有知,真如他们所愿,那这场灾难的中心应该降临在爪哇岛而不是苏门答腊岛北端的亚齐。亚齐人长期一来如同华人一般,一直受到处在强势地位的爪哇人等民族的欺凌,如果你看过1990年印尼政府军洗劫焚烧亚齐村庄的照片,其令人发指的程度绝对不亚于1998年排华事件中华人的惨境:男子遭拘捕囚禁,女子被强暴杀害,连小孩子也不放过。一直都奇怪,难道印尼的正规军是土匪出身?其作风一贯与流寇类似,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譬如华人,亚齐人,东帝汶人,还有伊里安查亚人),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亚齐在海啸后确实出现了一些抢劫活动,但是并不是针对华人的,如果有针对性,也只是针对超市或是食品商店。几家港报杂志以大字头条刊登亚齐华人被抢,其实仔细看来都没有太可靠的信息来源,以炮制新闻的猜测居多。至于华人外逃,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海啸过后家园被毁物资匮乏,饮用水药品食物不足,并担心余震再次引起海啸以及随后可能发生的瘟疫,所以亚齐华人多避至北苏门答腊省首府棉兰市--一个紧挨着亚齐的大城市也是苏门答腊岛最大的城市。以《亚洲周刊》为例,封面大标题“人祸猛于天灾 五千亚齐华人逃亡”,可是内容确实挂羊头卖狗肉,不过起了个炫目的标题来吸引眼球罢了。

而与此同时,遭受海啸灾难的亚齐仍然收到印尼政府的压迫。刚刚读到BBC的一则新闻,印尼限制外援在亚齐活动范围,并警告说,由于政府军与亚齐分离主义武装的持续冲突,政府已无法保障外国救援人员在亚齐偏远地区的人身安全,所以外救援人员到班达亚齐和米拉乌以外地区活动必须先获得军方许可。而这番话引起不少困惑。一些在亚齐的援助机构说,他们计划去更偏远的地区工作,而且在之前的救助行动中也没有意外情况发生。印尼政府似乎在利用这次海啸的影响,逼迫亚齐的自由独立运动就范。那么亚齐问题的由来又是什么呢?转入正题,说说亚齐的简史。

亚齐在苏门答腊岛的北端,玩过《大航海时代》的兄弟们都知道,从印度洋进入东南亚以及中国南海一般可以走两个通道,一个是马六甲海峡,另外一个是巽它海峡。前者位于苏门答腊岛与马来西亚之间;后者位于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参看地图)。而不管船只从哪条水道进入,亚齐都是比经之路,所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中世纪的时候这里便建立过国家,中国的古书称之为蓝无理国(南宋·《诸藩志》)或是喃巫哩国。公元500年左右佛教传人东南亚时这里也曾经建立过一个叫做波莱的佛教国家,不过这一切都比较久远了,对现在亚齐的影响也比较小。时间较早且影响较大的一次历史事件是13世纪伊斯兰教的传入:亚齐是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第一个据点而亚齐人也是最早皈依伊斯兰教的东南亚民族。

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了马六甲,许多穆斯林商人被迫迁往亚齐等地。各国商船也被迫另沿苏门答腊西岸经巽他海峡进入印度尼西亚群岛。因此,位于这条航线北端的亚齐开始繁荣。一个新的伊斯兰国家建立,第一任苏丹是阿里·穆哈雅特·夏。十年后,亚齐摆脱了比提尔王国的统治,发动一连串“圣战”,以图赶走葡萄牙殖民者,控制胡椒产地。1524年它摧毁葡萄牙人在巴赛的据点。1539年 攻占德利(柔佛王国的属地),后又征服阿鲁,把势力扩展到英德拉基里和占碑(参看地图),1547年亚齐对葡萄牙发动强大进攻,几乎攻陷马六甲,亚齐同葡萄牙殖民者的斗争一 直持续到1575年,1564年亚齐进攻柔佛王国,掳走苏丹,摧毁柔佛城。这里插一句关于亚齐、柔佛和葡萄牙的著名的“三角交争”,也就是这三者中的一个同时和另外两个打仗:亚齐同时对葡萄牙和柔佛作战,柔佛同时对亚齐和葡萄牙开战,而葡萄牙又同时与这两个国家交战。柔佛也是一个东南亚古国,它是马来半岛上第二个封建王国。中国把它称为胡戎国。1511年,葡萄牙人出兵占领马六甲,马六甲王国苏丹马哈茂德·沙阿(?~1528)率领军民,转移至吧莪(麻坡属下的一个小镇)和柔佛等地,继续抗击葡萄牙的入侵,建都于宾担岛,疆域还包括新加坡岛和廖内群岛。 1528年,阿拉乌德丁继承王位,继续在柔佛一带抵抗葡萄牙人。1536年与葡萄牙人讲和。不久阿拉乌德丁正式建立柔佛王国,选定旧柔佛为首都。1587年旧柔佛被葡萄牙占领,柔佛国都迁至巴都沙哇。

“三角交争”从葡萄牙1511年占领马六甲开始持续了一个多世纪,这一个多世纪的后半期里,曾经诞生过达·加玛的葡萄牙开始衰落,东南亚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当然这些变化的根源还在欧洲。1580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征服葡萄牙,被接纳为国王(葡萄牙称菲利普一世)。而当时的西班牙正深陷在与其欧洲属地尼德兰德(后面还是按习惯称“荷兰”吧)的战争中,作为西班牙一部分的葡萄牙也不得不卷入了对荷兰的制裁。这个时候的葡萄牙还控制着东方的香料贸易,于是荷兰人就买不到香料了。香料对于欧洲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没有香料吃的荷兰人开始穷极思变--海上马车夫1602年建立了自己的东印度公司,开始向东南亚扩张。

新的势力的进入打破了旧的平衡格局。但是在旧的格局被打破前,亚齐最伟大的一位苏丹--伊斯坎达尔·慕达(1607~1636在位)诞生了。他在位时亚齐的势力达到高峰。亚齐王国疆域西达英德拉甫拉(今米南加保地区),东至西亚克。还征服了彭亨(1618)、吉打(1619)和霹雳(1620),取得马来半岛的胡椒和锡产地,1613和1615年,伊斯坎达尔·慕达两次进犯巴都沙哇(上文提到的柔佛的新都)。1629年,他进攻马六甲,但为葡萄牙、柔佛和北大年的联合舰队所败。这次失败终止了亚齐上升势头,伊斯坎达尔·慕达也与七年后死去。

而此时,荷兰开始大举渗透东南亚,荷兰人先是与柔佛王国联合,于十七世纪四十年代大败葡萄牙,将葡萄牙清除出东南亚。葡萄牙的退出以及盟国荷兰(虽然是别有用心)的支持,柔佛取代亚齐成为地区强国,并逐渐向亚齐的西亚克和英德拉基利扩张。60年代以后,米南加保逐步挣脱亚齐的羁绊,马来半岛诸国由于得到荷兰的支持也摆脱亚齐的控制,17世纪末,亚齐对胡椒贸易的控制也被荷兰打破,亚齐逐渐衰落,虽然它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相对比的是荷兰人势力的一步步扩大。荷属东印度公司先从葡萄牙人手里夺取了马六甲(1641),又经过一个时期的激烈竞争后把英国人局限在西南苏门答腊本库伦(Bencoolen)的一个工厂内,而自己则在东部岛屿上建立了一个工厂网。 荷属东印度公司还力图控制苏门答腊的胡椒贸易,17世纪期间它在西苏门答腊、占碑和巨港建立了据点。同时它还积极参与地方抗争,支持亲荷兰的统治者。不过荷兰人此时并没有占领过多的殖民地,他们看重的是对贸易的垄断,所以只是扶持当地亲荷的统治者。因此亚齐在18世纪仍然是一个独立的苏丹国。

18世纪中叶到末期,荷属东印度公司由于种种原因陷入了财政困难:公司的垄断由于「走私活动」而被打破,因为负起了更多的政府责任而带来的日益增长的行政开支,以及公司雇员的腐败,这一切都导致了这个公司的最终解体。不够荷属东印度公司解体的最直接原因还是因为欧洲18世纪末发生的一件大事,猜一下是什么?----拿破仑战争!荷兰被拿破仑占领,东印度公司被解散,东南亚的政治格局再次发生巨大动荡!

(未完待续,写的太长了,诸位看官还有兴趣看么,没有我就不写了,呵呵)

Blog分类: 

令人失望的《中国史话》

白白寄予了那么大的希望,希望它能拍得像《复活的军团》一样的好。还没有看完,大概看了三四集,便发现了好几部滥竽充数的作品,《曾侯乙墓》是其中之一,明显的是剪辑了以前的那部《曾侯乙墓》的纪录片,使得一部片子非常的不连贯,经常地是发了问,结果倏的一下又跳到一个不相干的话题上去了,从头到尾也没有解释明白曾侯乙是谁,曾国和随国有什么关系。几个不错的关于二十八星宿的介绍以及十二音律还有编钟的介绍都用的是老纪录片的片断。

《西周东周》一集也非常的无趣,那么有趣有悬念的西周历史根本就没怎么提,只提到古公亶父带领周人迁徙到周原,然后又跳到武王伐纣。文王囚于羑里,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等根本没提,本来以为会有最近周原的考古发现在里面,也丁点儿没有。武王伐纣也是匆匆掠过,然后居然跳去介绍齐国!!!天呀,题目可是《西周东周》,好歹也该多好有些武王以后诸王 的介绍吧,著名的成康之治、昭王南征,穆王西游,国人起义,共和行政,宣王中兴等等等等一概没有,介绍完齐国的工商政策又跑去介绍齐国的车轮技术,谈了两句《考工记》又转到鲁囯介绍孔子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三星堆》一集只能算是勉强可看,几个有趣的话题都没有深入的评讲;《文明的曙光》一集也很粗糙,上来讲了一阵子周口店,然后又去讲仰韶文化包括半坡,顺带讲了河姆渡,又跳去讲了红山文化,又不相干得跑去甘肃讲伏羲,把考古和神话弄得乱七八糟,不断的拣芝麻,漏西瓜 。

Sigh,没有动力看下去了。

Blog分类: 

战国的爵秩等级

三晋、齐、燕的爵秩等级

 

战国时代三晋、齐、燕的爵秩等级,大别为卿和大夫两级:

(一)在卿中有上卿、亚卿之分。例如在魏国,翟璜“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吕氏春秋·下贤篇》)。在赵国,蔺相如、虞卿都曾“拜为上卿”(《史记·蔺相如列传》、《虞卿列传》)。在齐国,孟子做过卿,是当时齐的三卿之一(《孟子·公孙丑上篇》、《告子下篇》)。在燕国,乐毅曾为亚卿(《史记·乐毅列传》),荆轲曾被尊为上卿(《战国策·燕策三》)。

Taxonomy upgrade extras: 

秦、西汉的爵制

呵呵,你这二十级爵位的出处是哪里?似乎不是秦制啊,首先注意到你的第二十级官爵是“列侯”而不是“彻侯”,这说明是汉武帝以后的制度了,因为秦制第二十级应是“彻侯”后来为了避汉武帝的讳才改为“列侯”,其次,一个小bug,第三级应该是“簪褭”,而非“簪裹 ”;再次便是最重要的了,我看到的二十级爵位是: 1 公士 2 上造 3 簪褭 4 不更 5 大夫 6 官大夫 7 公大夫 8 公乘 9 五大夫 10 左庶長 11 右庶長 12 左更 13 中更 14 右更 15 少上造 16 大上造 17 駟車庶長 18 大庶長 19 關內侯 20 徹侯

这二十级是《汉书·百官公卿表》所列,从第十级起和你的列的不同。当然这里也有一个疑问:商鞅和白起都做过大良造,而这二十级里没有大良造这一个爵位,难道和“大上造”同?另外,自西汉起,这二十级爵位中的“列侯”与其他十九级分离,与王爵合为“封爵制度”,而自“关内侯”以下则为“赐爵制度”。封爵有封国或是食邑,可以世袭,而赐爵就没有。呵呵,先说到这儿,我再去查查“大良造”的问题,看看它究竟是爵(等同于“大上造”),还是官:)

回复: 标题:【原创】关于秦西汉的爵位制度,简单给个说明 (www.cchere.com 电子赵括)

秦爵位制度开始于商鞅变法.商鞅制定了二十等爵以奖励军功,其基本情况是, 等级 名称 受爵条件 赐予 对应军职 1 公士 斩首 1 田1顷,宅5亩 校徒,操士 2 上造 2 2顷,10亩 卒 3 簪裹 3 3, 15 卒 4 不更 4 4, 20 卒 5 大夫 5, 25 屯长(50人) 6 官大夫 6, 30 将(100人) 7 公大夫 7, 35 五百主(500人) 8 公乘 8, 40 二五百主(1000人) 9 五大夫 300户租税 大将(以下均为大将,省略) 10 客卿 600户 11 正卿 600户(直到17级的大良造,均为600户,省略) 12 左庶长 13 右庶长 14 左更 15 右更 16 少良造 17 大良造 600户 18 驷车庶长 以下不明 19 关内侯 20 列侯

以斩首明确晋升的,仅仅限于最低的士卒,即1-4等爵.5级以后均为军官,此后的晋升要考核这个军官领导下部队的战斗力,也就是作为军官的领导才能.另外,赐予土地,仅限于1-8级,8级以上则以俸禄,300-600户租税的形式奖赏.

另外,1-4级为低级爵位,5-9级为中级爵位,以上为高级爵位.低级爵位的获得相对容易,越向上越困难.白起威震六国,不过晋升到第17级的大良造,600户,距离封侯还有两级,而且不能世袭.如果以这个为标准,真是"粪土身后万户侯"了.西汉建国后对此几乎完全继承(名字有些改变),既继承了20等爵也继承了严格授予,因此才会有"李广难封"的感叹.西汉初年汉文帝时期曾经有过"赐民爵一级"的记载,简单地说就是大家晋升一级,无爵位的人晋升至公士,公士晋升为上造等等.但是一般民众获得爵位最高到第八级的公乘.这个"赐民爵一级"并非简单将他们录用为"公务员",不妨看作将土地赠送给农民耕种的福利,当然也是发展社会经济的必要措施.此后不少朝代有赐民爵的类似记载,也属于类似性质.汉武帝卖官"爵一级十七万",这个价格应该是相当高的,大概也没有超过第八级的公乘.

Blog分类: 

传说时代的历史(附1)-- 也来说说“殷地安”(图)

先不写下一篇《东西五帝》,来插一篇远古时期中国和美洲的联系的短文(hoho,所以叫做“附1”)。列位看官先看一下上边的图,不妨猜一下是哪个地区的文明,呵呵,如果说是中国的,bingo! 猜对了一半,左边的三个是中国的,而右边三个则出土于中美洲,看上去是不是很象?:-)

前一阵子网上有人(王大有?)考证说印第安人是殷人的后裔,并举例“殷地安”,先说是指“殷地安阳”,被人批驳说“安阳”一称并非古称,立马有改口说是表示“殷地平安”,类似“狗德猫宁”,是一句问候语,这个确实让人哭笑不得,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人的文章写到“爱因斯坦认为光是电磁波,这是错的。大家知道,收音机是接收电磁波的,可是,用手电筒照射收音机,收音机却没有丝毫反应,这表明收音机没有接收到电磁波信号,所以光不是电磁波。” :)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亚洲人(中国人)在史前横渡太平洋到美洲”这个假说很早就有人提出,并做了不少的考古论证,而把“印第安”也拿来做证据却有些“手电筒照收音机”之嫌了。事实上,1954年的时候, Heine-Geldern就在"Die aisiatische Herkunft der sudamerikanischen Metalltechnik" (Paideuma, V 1954, 347-423)一文中提出了这样的假说,认为公元前七世纪,当游牧民族从西北到达中国的海岸的时候(类似部分华夏集团迁徙至东夷或是百越的聚居区),游牧民族的大胆与冒险精神加上沿海民族的航海技术,很可能促使他们有意或是无意的入海探险,并有可能意外的到达太平洋的彼岸,而George Carter在1953和1960年的几篇文章也说明太平洋两岸的一些农作物其实是有着共同的特点和分布,应该是早期人类携带过去的。 呵呵,这一切都听起来象天方夜谈?

起码欧洲人马上认为这是天方夜谈,他们认为,他们直到公元1000年才能穿越大西洋,而又过了五百多年才能建立定居点,而太平洋比大西洋宽阔的多,亚洲人在史前是不可能穿过的。这种想法听起来似乎也对,但实事上它却有两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青铜时代蛮族对欧洲的征服彻底地摧毁了古老的巨石时代(Megalithic,不太好翻译)的航海技术。而直到维京人的时代,这种熟练的水手才再次出现。另外,当欧洲的探险者14世纪闯入大西洋上的亚述群岛和加那利群岛时,那里已经居住在着仍处在石器时代的土人,这说明在史前,深入大西洋的航海是非常可能的。

第二,不同大洋的航海条件相差很远。西欧所处的恰恰是整个地球上风浪最大最莫测的海岸(hoho,这个玩过大航海时代的人都应该熟悉^_^)而太平洋低纬度地区却容易航行得多。

hoho,唐僧了这么长,困了,匆匆做个结吧,早期中国和美洲的接触是可能的,但是肯定是有限和间断的,或是根本就是个意外。因此,在美洲发现和中国类似的雕刻和青铜器不足为奇,但是编个“殷地安”出来就过分了:)

Blog分类: 

中国历代货币大事简表


公 元 前
时 间
Taxonomy upgrade extras: 

汉初的币制

汉前期币制混乱,名义上沿用秦半两,但是所铸汉半两要比秦半两轻,半两本为十二铢,汉初半两钱却只有八铢,先允许民间私铸,又禁止,又允许,结果半两钱最后只重两铢四累,俗称“五分钱”。后又铸四铢半两。这种钱币面值要高于实际价值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和后世隋时钱币面值低于实际价值正好相反,后者导致民间毁钱取铜),物价奇贵。汉武帝登基后,铸三铢钱(前150年)便是想使面值和实际价值相符,后又铸半两,前119年,汉武帝又改行著名的“白金三品”和“皮币”,白金三品是中国最早的银币(实为银锡合金,银少,锡多),并首先在货币上铸出图形,可能受到了同时期的罗马等国的影响,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下次铸币带花纹应该是清末铸造的“光绪元宝”铜元等(除去非正品的“跑马崇祯”)等,而皮币是中国最早的纸币,用上林苑的鹿皮制成,并绘有花纹,长宽各一尺却值钱四十万!!!这其中的弊病马上就凸现出来,又是通货膨胀,不过还好规模不是很大,远远小于明初的大明宝钞引起的通胀(明朝发行纸币的失败对后世影响很大,清朝除了在顺治年间因为打仗为了支付士兵的薪水暂时发行过一段时间的纸币外,这点是和蒙元学的,直到清末才重新开始发行纸币的尝试。)

之后汉武帝开始铸五铢,公元前113年,在上林苑设立负责铸钱的机构,称作“上林三官”,铸造三官五铢,比起前代的官铸以及私铸的货币有了很大的进步,对汉朝经济的稳定有很大的贡献,此后的一百多年,汉朝都按照武帝时期的标准铸造五铢钱,直到王莽的“一刀平五千”才再次搞乱了币制。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