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国民党眼中的抗日战争(老照片)

-
今天在图书馆查文献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本国民党出版的纪念七·七事变的图集,正好要到地下一层扫描些东西,所以就顺便扫了几幅图片并英语的文字说明,其中有些解释我觉得是错误的,譬如蒋介石发表讲话应该是在庐山而不是卢沟桥,但是为了保持照片及文字的原始风格,没有对其进行改动。点击可看大图。

<

p>

kangri-1

The Marco Polo Bridge (Lugou Bridge) is a pretty structure. Next to it stands an inscription by the Qing dynasty's Qianlong emperor, and it was a renowned place much loved by cultivated people. In the 13th century, Marco Polo visited here, thus the Western name for this bridge. In 1937, Japanese troops said to be "on maneuvers" were allegedly fired on--it has never been clear by whom--and one Japanese soldier went missing. The Japanese attacked and killed the bridge guards, sparking an eight-year war with China.

<

p>

kangri-2

Whenever Japan occupied a city, it would round up so-called "suspicious citizens," imprison them, and then massacre them. After the war,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stamped "not permitted" on photos like this one in its possession, strictly forbidding outsiders to see them.

<

p>

kangri-3

After the inciden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rying to prevent all-out war, called for negotiations and a mutual withdrawal of troops, but Japan refused. On July 7, Chiang Kai-shek spoke at the bridge, saying that China sought peace, but not surrender, and was prepared for war, but did not seek war. On July 28, the Japanese launched a major attack, Chinese troops of the 29th Army resisted fiercely, and the war had begun in earnest.

<

p>

kangri-4

After Shanghai fell, crowds of people boarded trains and fled to Nanjing . Their hopeless eyes fill one with pity. The number of ordinary citizen s killed in the war has been estimated at 4.4 million, with 4.7 million injured.

<

p>

kangri-5

Full-scale fighting began in East China earlier than in North China. Aft er the September 18 Incident (in Manchuria in 1931), and the January 28 Incident (near Shanghai) the following year, Japanese forces launched attacks around Shanghai, paving the way for an all-out battle f or the city later on. Shanghai fell in October of 1937. Eight hundred men led by Hsieh Chin-yuan were ordered to hold the Sihang warehouses at Xiabei to cover the retreat of the Chinese army. On September 28 occurred the nowfamous story of how girl scout Yang Huei-min braved death to swim across the river to deliver a national flag to inspire the isolated soldiers. The photo shows the ware houses; Hsieh is in the inset at the upper right.

<

p>

kangri-6

The Japanese expended much effort to convince Wang Ching-wei to organize his puppet government. Even Wang's 80-year-old mother was dragged in to "persuade" him.

<

p>

kangri-7

Wang Ching-wei i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figure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n the first half of his life he was a hero of the Republican revolution. Later, while still vice-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KMT, he agre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Japanese and organized a puppet Chinese government in Nanjing, becoming a "traitor." But some historians argue that Wang's move provided the ordinary people of the occupied areas, surrounded by the Japanese, with some measure of security.

<

p>

kangri-8

The US declared war on Japan after Pearl Harbor, and China, which had fought alone against Japan for four years, finally had an ally. Scholar Hu Shih was then the ambassador to the US, with his main responsibility being to lobby for military and economic assistance. It was in this period that Hu coined the famous phrase "the pawn must move forward; he cannot go back."

<

p>

kangri-8-2

China was materially bereft during the war, and military equipment was not up-to-date. But morale was high, and even students, supported by their families, gave up their pens for swords. The photo shows a letter by Chen Pu-lei, an early member of the Revolutionary Part y (precursor to the KMT) and chief aide to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to his nephew.

<

p>

kangri-9

There are no winners in war. When Japan's Emperor Hirohito announced tha t country's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millions of Japanese soldiers in China immediately became prisoners. The photo shows Japanese prisoners waiting to be sent home.

Blog分类: 

那些历史图书的说明和下载方式

呵呵,没有想到这么多人关心这个,待俺把来龙去脉解释个清楚。这些共享图书是reader版和一些同学搭建的一个reading group里的资源,那个路径其实是这个reading group中的路径。 因为先前那个reading group的notice被转到这里来过,所以我以为看官们知道。现在不妨再说一下。

上上周的时候,大家在reader版讨论分享一些图书的想法。当然违法的事情咱们不能干,但是有人提到了网上的“谷登堡计划”(Gutenberg Project),呵呵,那些天天在网上争吵四大发明的应该对这个名字很熟悉吧:)这个计划主要是把一些已经失去版权的图书作成e-book放在网上供大家下载,以起到传播文化和保存图书的目的。但是这些图书都是英文图书,而汉语却没有这样的资源。其实想想这样做也挺有意义的,中文网上虽然有不少图书可以下载或是浏览,但是质量却不敢恭维,google一下《史记》,蹦出的结果一大堆,但是点击开却发现里面错误百出,主要是错别字,还有不少是把后人的注解胡乱混在原文里的(呵呵,可以美其名曰《竹书纪年》式的错误了^_^)。原来国学网站提供一些不错的图书资源,但是现在却好像有很大一部分访问不了了。于是就商量着如果手头有一些比较好的版本的图书不如拿出来共享一下,反正诸子百家包括那些注疏的人们的著作到了现在也没有了版权,可以随意传播的。

除去这些丧失版权的图书,当然也会分享一些流行的图书。但是这里就有一个小问题,在传播的过程中肯定不可避免的会涉及一些和版权相关的问题,举个例子,如果我买了一本《The Da Vanci Code》,我借给我的一个同学看,应该不犯法,但是我要是把它复印四处散发肯定就不行了;同样的,如果只是一两个人借阅一本电子图书,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放在那里公开下载,问题就大了。所以大家选择了一个有限制的p2p软件---Grouper作为传播的手段。没有选择公共的P2P,譬如 Shareaza 什么的,因为那样所有的人都可以搜索到,这样一来就等于好心作了坏事,反而害了那些提供好书的同学。

但是或许由于Grouper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一个Group只能有30个会员。现在就有了新的问题:无法接纳更多的会员了。这个问题的暂时解决方案是:创建了一个公共账户

密码:123456 但是这样仍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只要有一个人以这个账号登录,其他人就无法登录了,所以还请大家想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促进 peer 2 peer的图书借阅方式。选择P2P主要是看重它的共享性,如果搭建ftp只能实现 1 to N 却无法实现 N to N。特别是,通过p2p,很容易相互找书,譬如昨天帮别人找的《薄伽梵歌》,只需要copy到我的共享文件夹中,别人就可以看到了。如果使用别的方式,必须还要进行复杂的上传下载。不知道有没有可以允许较多member的p2p软件,我想60-80的会员应该够了吧?呵呵,希望大家出出注意//bow

所以我给出的那个图书的目录,其实是在grouper中的路径,所以访问可能受到了限制,很多人抱怨说reading group的公共账号无法登录。这儿我给出一个BT资源吧。我提到的104部书其实是一套光盘中的一张,只是历史类的图书,这套光盘还包括了其他诸如 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哲学,军事政治等读物,是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如果感兴趣可以到这里下载BT文件,呵呵,这个我只是很久很久以前在网上偶尔翻到的,现在应该还有种子(至少有一个^_^),版权不版权的和我们reading group没有关系了:)不过BT只适用于比较大的文件,比较小的文件(譬如一本书)还是不方便,所以还希望大家能帮忙找一个好一些的P2P,同时也欢迎学法律的同学提供一些legal advice (前阵子的Napster怎么说了?)

Blog分类: 

新共享〔历史类〕文本PDF图书104部

书目如下所附。这部分书都可以用Acrobat 7.0打开,不会出现wrong operand type错误信息,但是导航菜单是乱码,解决方式参看 http://www.kzeng.info/node/640 。书籍存放在 kzeng/史/藏书系列 目录下。还没有来得及把图书的文件名改为图书名,所以看起来还有些吃力,不过从拼音首字母可以猜个十之八九:)

这批书主要包括了蔡东藩的《历代通俗演义》22部。对于这部书,毁誉参半,但是我个人觉得还是挺不错的,比较适合闲翻,这部书用早期白话写成的,比看资治通鉴或是廿四史要轻松些。呵呵,想像一下饭后本想闲翻一段历史看,却拿出一部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以王先谦〈汉书补注〉为蓝本的,参校北宋景祐本、明末毛晋汲古阁本、清乾隆武英殿本、同治金陵书局本四个本子的,引证专著参证共六十七家的标点校勘版〈汉书〉,想想这些定语,也没了闲情,还不如翻上蔡老头的〈演义〉比较有趣,特别是这个老倌一边写书一边还还给自己作夹批,装得好像金圣叹批〈水浒〉,毛宗岗批〈三国〉一样,很是有趣。总的来说,这部书还是比较认真的,当然要抛开老倌宣扬的思想来看:)(另王以谦的那部《汉书补注》我也放在共享文件夹中了,《汉书》的颜、王注本,是所有注本里最好的两种)

《国史通鉴》系列讲述的是建国以后的历史,里面有大量的原始史料;《近代史通鉴》则是鸦片战争到解放的一段历史里面也有不少精彩的地方。这两部书是比较好的reference book。

其他的是一些单行的历史类书籍,包括了一些外国历史,还有一些商务印书馆汉译系列。呵呵,身在美国,那部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不可不看:)

呵呵,这是我小时候看过的第一部完整的通史,

历史(一)分卷书名目录
两晋演义(上)
两晋演义(下)
南北史演义(上)
南北史演义(下)
唐史演义(上)
唐史演义(下)
前汉演义(上)
前汉演义(下)
后汉演义(上)
后汉演义(下)
五代史演义
宋史演义(上)
宋史演义(下)
元史演义
明史演义(上)
明史演义(下)
清史演义(上)
清史演义(下)
民国演义(1)
民国演义(2)
民国演义(3)
民国演义(4)
国史通鉴(第一卷)(1)
国史通鉴(第一卷)(2)
国史通鉴(第一卷)(3)
国史通鉴(第一卷)(4)
国史通鉴(第二卷)(1)
国史通鉴(第二卷)(2)
国史通鉴(第三卷)(1)
国史通鉴(第三卷)(2)
国史通鉴(第三卷)(3)
国史通鉴(第三卷)(4)
国史通鉴(第三卷)(5)
国史通鉴(第三卷)(6)
国史通鉴(第四卷)(1)
国史通鉴(第四卷)(2)
国史通鉴(第四卷)(3)
国史通鉴(第四卷)(4)
国史通鉴(第四卷)(5)
国史通鉴(第四卷)(6)
世界通鉴(上)
世界通鉴(下)
秦汉问题研究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一卷)(上)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一卷)(中)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一卷)(下)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二卷)(上)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二卷)(下)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三卷)(上)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三卷)(中)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三卷)(下)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四卷)(上)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四卷)(中)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四卷)(下)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五卷)(上)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五卷)(中)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五卷)(下)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六卷)(上)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六卷)(中)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六卷)(下)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七卷)(上)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七卷)(中)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七卷)(下)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八卷)(上)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八卷)(中)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八卷)(下)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九卷)(上)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九卷)(中)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九卷)(下)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十卷)(上)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十卷)(中)
中国近代史通鉴(第十卷)(下)
中国文化史词典(上)
中国文化史词典(下)
毛泽东年谱(上)
毛泽东年谱(中)
毛泽东年谱(下)
西域文化史
现代西方史学
法国通史简编
世界电影史(上)
世界电影史(下)
喀提林阴谋 朱古达战争
法西斯演义
外国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简史
世界艺术史(上)
世界艺术史(下)
罗马帝国衰亡史(上)
罗马帝国衰亡史(下)
查理大帝传
秘鲁征服史
宪章运动史
蒙古帝国史
罗马十二帝王传
旧制度与大革命
拿破仑时代(上)
拿破仑时代(下)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上)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下)
中日血战三部曲(1)
中日血战三部曲(2)
中日血战三部曲(3)

Blog分类: 

关于韦伯的三种Authority以及古代城市

和社会学系一个同学的讨论,摘记于此

下课了, 重新阐述一下上面那段话:)

第一,抛去短暂的charismatic authority不说,绝大多数历史时期的authority都是traditional authority与legal rational authority的混合,所不同的是哪一种成分居多。譬如上面那个路易十四的例子。韦伯对rational legal authority的定义依赖于legitimacy的定义,但是legitimacy的定义也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historicism?)

第二,Tradition作为一种norm或是 informal institution,它和formal rules(formal institution) 是可以相互转换,相互影响的,formal rules可以改变tradition,但是也可以成为tradition.同样的tradition也可以成为written laws.这样一来,我们在看到历史从traditional authority向legal rational authority过渡的同时,legal rational authority也在向traditional authority过渡,因为legalism/republicanism/democratic institution本身也逐渐变成一种tradition.在韦伯那个年代前一种变化的速度要比后一种快,所以他只看到了前一种进程,而忽略了后一种进程。(hate to say, but this idea is similar to some kind of dialetics)

第三,这一进程可以表示为:

(OLD) traditional authority -> Legal rational authority
Legal rational authority -> (NEW) traditional authority

换言之, legalism is traditionalized, and tradition is legally rationalized.注意:上述两个过程是同步进行的而不是第一个过程结束,第二过程开始。

第四,韦伯那个时代,他看到的最多的是traditional authority 向rational legal authority的过渡,因此给了城市这么一个定义,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最多的是ratioanl legal authority向traditional authority转变,那么是不是说明城市又将消亡呢?

第五,因此韦伯的这个定义是不严谨的(in positive sense),只能 contextual的理解。(like kind of hermeneutics)。 traditional authority只具有contextual的意义。

(————以上对weber定义的hermeneutical interpretation)

第六,再次回到城市的问题上,即便按照contextua traditional authority的方式理解,中国也存在从traditional authority向legal rational authority的转变。因为从traditional authority到legal rational authority的过渡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在authority complex中,两者此消彼长,在中国,君主的authority不断的通过formal rules来legitimize 和 rationalize的,典型的例子是对于改朝换代的合理性解释。因此,韦伯关于城市必要因素的“traditional authority到rational legal authority的过渡”在中国并不缺少。

第七,那么关键就在于bourgeosie了,这个这次先不说了,一是上面杂七杂八的说了许多东西,很多还需要再讨论,二是因为这个问题其实可参考的资料也非常丰富了,呵呵,下次再讨论吧:)

Blog分类: 

还说说“满汉不通婚”

呵呵,这阵子不少人在讨论这个话题,也来凑个热闹,因为觉得谭伯牛,秦大路和numzero诸位老大的说法,虽然都很有道理,但是都有些片面。谭兄认为“满汉不通婚”的症结多在汉人;秦、nu二兄认为症结多在满人;呵呵,我来和把稀泥,两边都有问题。

1. 满汉不通婚 问题的由来

对于清代满汉民族之间能否通婚的间题,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就是在清代墙如烟海的文献中,迄今尚未发现明确的禁令。但清朝末年满族统治者颁布的废除禁令的上谕,却又言之凿凿,其谕云:

钦奉皇太后懿旨:“我朝深仁厚泽,沦决寰区,满汉臣民,朝廷从无歧视,惟旧例不通婚姻,原因入关之初,风俗语言,或多未喻,是以著为禁令。今则风同道一,已历二百余年,自应俯顺人情,开除此禁 ... 一如遇选秀女年分,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汉人,免蹈前明弊政,以示限制而恤下情。”将此通谕知之。

问题就来了。这条废除禁令的上谕,不会是空穴来风,如果没有禁令,又何须专门颁谕废止?何况谕中还明白承认“惟旧例不通婚姻”。再者,清代以来大量的文字记载及民间回忆所留给人们的,也都是满汉间不准自由通婚的印象。

2. 那么清朝统治者是否制定过禁止通婚的政策?

嘉庆以前并没有出现过官方的禁令,相反地,清兵入关五年之后,颁布了允许满汉通婚的诏令:

该年八月壬子( 1648 年 10 月 6 日)的诏令:

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肤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

数日后(10月14日)又谕:

联欲满汉官民,共相辑睦,令其互结婚姻,前已有旨。嗣后凡满洲官员之女,欲与汉人为婚者,先须呈明尔部 《 指户部),查其应具奏者,即与具奏,应自理者,即行自理。其无职人等之女,部册有名者,令各牛录章京报部方嫁,无名者听各牛录章京自行遣嫁。至汉官之女,欲与满洲为婚者,亦行报部,无职者听其自便,不必报部。其满洲官民娶汉人之女,实系为妻者,方准其娶。

3. 清统治者为什么颁布这样的诏令?

为了缓解极其紧张的满汉矛盾。

满洲贵族入关几年,推行一系列民族压迫政策,激起汉族各阶级和集团一轮又一轮的反抗,形势始终处于动荡不定之中。顺治五年年初降清明将金声桓等人的重新反清归明.更使这一年成为满族入关后统治危机最为深重的一年。尽快采取措施来缓解极其紧张的满汉矛盾,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皇太极死后,清朝皇室内部便陷入残酷的夺权纷争之中,这种纷争与政治主张的不同交织在一起,就表现出了对待汉族的截然相反的两种政策。其中主张仿依汉制并对汉入采取争取团结政策最力的多尔哀,正是在这一年前后击败了他的主要政敌从而达到了权力的顶点。 在由他掌握清朝大权的这一期间,采取了多起旨在缓和满汉矛盾的措施,诸如下令停止圈地、停止投充、 设立六部汉尚书和都察院汉都御史、对满洲大臣指摘汉官的做法予以严禁 以及开科取士、撰修明史等等,虽然这些措施未必都能付诸于实施,动机则是清楚的,下诏准许满汉通婚,正是这些措施中的一项。

4. 效果如何?

非常差,因为满汉民族矛盾正值高峰。由于满汉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汉人对这几道诏令的解读与多尔衮的初衷大相径庭,反而加剧了满汉的矛盾。

顺治五年允许满汉通婚的诏令一颁布,江南立即就风传“又闻满汉联姻,朝廷将关外并满州女子,驱逐而南,配与中国男子,天下一家,华夷为眷”。 顺治十年( 1653 )春再次出现这类传言:“哄闻满州之女发配中国男子,中国女子要配满州男子,名曰满汉联姻。人家养女者,父母着急,不论贫富,将就成亲,遍地皆然,真亘古未闻事也。” 足证汉族地区尤其是曾惨遭清军蹂罐的江南一带人们对于“满汉通婚”政策的理解。

在民族矛盾如此尖锐的背景下,奢谈“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只能使已如惊弓之鸟的汉族百姓更添疑虑,以为朝廷是以缔结婚姻为名而行又一轮掠抢民女之实,因为满人之前有这个传统。

5.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清末再次颁布允许满汉通婚,特别指出:“一如遇选秀女年分,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汉人。”

6. 结果如何?

清统治者的这几道诏书把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地步:继续推广,反而会激化满汉矛盾;如果明令废除,朝廷又无颜面,于是就只好避而不谈了。由于官方在这个问题上的三缄其口,民间的习俗(Social Norm)便成为决定满汉通婚与否的重要原因。那么后来所说的“满汉不通婚”到底指什么?

7. 什么是“满汉不通婚”?

如前面几位老大提到的那样,所谓满族、汉族,都是今天的说法,清代号称“只问旗、民,不分满汉”,有的只是旗、民之别。有关满汉通婚的政策,确切地说也都指的是“旗”与“民”。旗人中无疑也包括大量汉人,但在叙述这些政策时,习惯还是以“旗”与“民”作为界限。

其实,由习俗决定的“满汉不通婚”,或是“旗民不通婚”,只是禁止民人男子娶旗女,而非彻底的禁止旗民之间的任何婚姻。旗人娶民女,汉军旗人娶嫁民女都是允许的。

8.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Social Norm?

防止汉化是使用最多的一个理由。但是也是问题最多的一个理由。不管通不通婚,旗人到了清朝中后期都被汉化了,

一个被忽视的原因是:八旗妇女供不应求。

第一,通过对清代皇室人口资料进行统计之后,女子在出生时虽与男子人数基本相等,但成活率却仅为男子的八分之一。

第二,旗人多妻(准确说是纳妾)的比例高于汉人。

其三,即使是一夫一妻而未纳妾的男性,在一生中往往也不仅结一次婚,户口册中可以发现大量继妻、再继妻、三继妻乃至更多的字徉。可是女子受“从一而终”观念的影响,相当数量的妇女在夫死之后便守寡而不改嫁,使得妇女“供给量”更少”。

9. 清中后期,这一social norm 被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了。

道光二年的《户部则例》:

旗人之女不准与民人为妻。若民入之女与旗人连姻者,该族长佐领详查呈报,一体给与恩赏银两。如有谎报冒领,查出从重治罪。

这种从非正式制度(informal insitution)到正式制度(formal institution)的转变是制度主义中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10. 结论

清初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允许满汉通婚,但是由于汉人对这一政策的不信任,导致官方的民族婚姻政策陷入维谷;由于没有官方的政策规定,社会规范(social norm)就成为约束婚姻制度的主要原因,因为(满)旗人女子的短缺,(满)旗人习俗禁止旗人女子外嫁汉人,这便是“满汉不通婚”,其他的旗民通婚是允许的(包括汉旗人与汉民的自由通婚)。这一 social norm最终被制度化。清朝末年,废除这一制度,但是又怕蹈顺治朝(其实不是明朝)的覆辙,于是强调,“一如遇选秀女年分,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汉人”。

Blog分类: 

齐国、徐国和楚国在东方的战争并鲁灭项的原因

发在BBS上反驳菜九段“鲁灭项的原因的”,原题《对菜九段兄《僖十七年鲁师灭项解》的反驳与认识:)》

偷懒,模仿了潇水兄的题目:)本来洋洋洒洒的写了几大段楚的崛起-->北上-->被齐制-->所以东进-->接连和齐过招-->桓公死,又北上-->被晋制,败于城濮-->又东进的历史,因为一则昨天刚写了驳菜九段兄《楚国起源地》的文章,顺着就写下来了,二则这是鲁灭项的大背景,对于理解和反驳菜九段兄的鲁灭项的原因有很大帮助。可惜,如果把楚搅和进来,文章就太长了,反而冲淡了主题,所以先写一个浓缩版,主要为了和菜九段兄商榷一下鲁灭项的原因。

  1. 项的确切方位。

呵呵,菜兄的文章写得这么长,怎么这么关键的一个问题不交代一下,这样也方便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啊:)项在今天的河南沈丘,这点古今应该是无疑义的,也可参看谭其骧的历史地图。然后就有一个问题,菜兄一再强调"项与鲁境悬隔千里,曹、宋、陈、郑诸国阻隔其间",这显然是错的,沈丘在豫东,曲阜在鲁西南,两者距离不足五百里地,如果从鲁国的边境算起,这个距离应该更短,不知何来千里之说?又怎么可能中间还隔着一个郑?!菜兄认为表面上看鲁取项理由不充分的原因是两地相隔千里,并作出了长篇的解释。那现在证明这两地并不是很远,那...

  1. 齐国真得在东方战场快速衰退了么?

你举的引例都不足说明这一点。

a.你说“僖十三年,狄侵卫,淮夷病杞”,《公羊传》指出这里的淮夷指的是“徐、莒”。徐国是齐国的遏止楚国东进的重要盟国,也是东夷的大国。在这件事的处理上,齐国病没有表现出衰退,依旧事霸主的姿态。《公羊传》上说,淮夷病杞后,齐国率诸侯去救(确实和以前一样救了的),“城缘陵”(《公羊传》),但是《左传》上说“有阙”,《杜注》解释说:谓器用不具,城池不固而去,为惠不终。《公羊传》也有“为桓公讳”的说法,说明齐国在这里其实偏袒了自己的盟国徐国,偏袒的原因是为了抵制正在积极东进的楚国,要知道即便是在齐国最最强盛的时候,齐国也必须拉着众诸侯国才能与楚人抗衡,前651年葵丘一会,齐国得到了新立的周天子的支持与众国制止了楚人的北上(之前楚人的势头甚胜),从这一年到齐桓公死之间的8年,楚人虽然停止北上,却在积极东进,而在东方,徐国是齐国遏止楚国的重要盟国。齐国一国无论如何都阻止不了楚国的,所以才有齐国偏袒徐国的做法,在紧急的关头实在的利益要比空头的道义更重要,只好牺牲小国保全盟友。同年,齐国在“咸”召开了一次盟会,就是为了处理这次盟国内部矛盾的。

b."僖十五年,楚伐徐,齐会诸侯救徐无功,楚败徐于娄林;" "僖十六年,齐伐厉不克。" 这其实是一件事情,并且你断章取义,扭曲历史了。僖公十五年春正月楚伐 徐,“三月,盟于牡丘,寻蔡丘之盟,且救徐也。孟穆伯帅师及诸侯之师救徐,诸侯次于匡以待之。 ” 同时,齐国和曹国又从楚国的北边(也就是“厉”,湖北北部的随县一带)进攻楚国(左传: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有些围魏救赵的意思,但是楚人执着攻徐,而徐人自恃有齐国的救援所以大意而败于娄林(《左传》:“楚败徐于娄林,徐恃救也。”)这里徐国面对强大的楚国居然毫不害怕,还到了大意的地步,可见齐国当时的国力不弱,以至于“徐恃救”而败。徐国在娄林败退之后,齐国再继续攻“厉”企图间接救徐的意义就不大了,于是向东,“救徐而还”,菜兄在这里漏下“救徐而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无论怎样,齐国败楚救徐的目的最终还是达到了,如何能说齐弱呢?至于宋曹之争,曹人引军队随齐人攻厉,而宋曹两国又有旧怨,所以宋国趁机小人了一把(左传:冬,宋人伐曹,讨旧怨也),这并不能说明齐国就衰弱无法控制局面了。

c. 菜兄说“僖十七年,齐会徐伐英氏。但齐已不敢正面与楚冲突,只是攻击楚的同盟国英氏,且不知结局如何,多半又步了僖十六年伐厉不克的后尘。” 这里是大错特错了,鲁僖公十四年楚国就灭了英(楚世家,诸侯年表),把它降为楚邑,叫做“英氏”(春秋地理考略),这里攻英氏就是攻楚,怎么说齐不敢和楚正面冲突?即便按照菜兄的说法英氏不是楚邑而是盟国,那么楚国在积极东进的时候又岂有不救盟国之理?

结论 僖公十七年,齐桓公病死,楚国有了新的机会,于是停止东进,开始北上,一时间气焰嚣张(但是好景不长,在城濮之战被击败后,又只好回头继续向东方进去,开始了灭徐之战。)

齐桓公活着的时候之所以楚国不敢北上是因为有齐国和列国会盟制衡,而楚国东进,对其他各国威胁不是很大,只有对齐国的威胁最严重,所以齐国才积极的联系东方的大国徐国来遏止楚国,这也是为什么在几次战斗中,最出力的都是徐国和齐国人,而其他列国并不是很积极的原因,如果各国仍然象对待北上之楚对待东进之楚,楚也不敢那么大肆东进了。

回到你核心的鲁灭项的原因。注意,左传上用的是“取”字,《公羊传》说:“其言取之何?易也。” 说明并不很费力。其实这不难解释,楚国主力在齐桓公死后暂时放弃东方,改向北上之后,东方的形势暂时缓和下来,而齐桓公也死了,所以鲁国顺手就摘了“项”这个位于楚国附庸蔡国边上的桃子。(所以也才有了后面的故事,呵呵,打仗时你不出力,好了,现在战事渐缓,你却趁机还搞了一把,这个齐国能罢休么?:)

【原创】僖十七年鲁师灭项解 “(夏)师灭项。淮之会,公有诸侯之事,未归,而取项。齐人以为讨,而止公。”《春秋左氏传》于僖十七年如是记。灭项一事,《公羊》、《谷梁》传以为齐灭,与《左传》见解相乖。有关灭项一事,鲁灭抑或齐灭,历来聚讼纷纭,以为《左传》、《公》、《谷》诸说均能成立,遂成千古悬案。由于《左传》的成书年代早于《公》、《谷》,且其叙事之完整性、可信性远非《公》、《谷》可比。所以,项由鲁灭说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可。例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就将项归于鲁之版图。但因未能对此说给出充分的解释,齐灭项说仍然不能彻底否决。故今人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便不敢坐实任何一说。笔者无保留地持鲁灭项说,现综合《春秋》经传(凡经传俱引之事实,不出注),试论如下。[cchere.com http://www.cchere.net 西西河 菜九段] 笔者以为,鲁灭项一事,是在齐国霸权由盛而衰的背景下发生的,并且也正是由这一背景催化的。齐桓公即死于灭项之年冬。齐自鲁庄公十五年称霸[1]至此已逾三十年,此时齐的国势也成强弩之末,远非其盛时可比。有关齐国的这种颓态,可以从距事发前几年的记载中得到充分显示。如僖十三年,狄侵卫,淮夷病杞;[2]僖十五年,楚伐徐,齐会诸侯救徐无功,楚败徐于娄林;同年,宋伐曹;僖十六年,齐伐厉不克。[3]凡此数端,亟现齐之疲态,已不再有早先的勃勃生气。为报复两年前楚败徐娄林之役,僖十七年,齐会徐伐英氏。但齐已不敢正面与楚冲突,只是攻击楚的同盟国英氏,且不知结局如何,多半又步了僖十六年伐厉不克的后尘。由于上一年,即僖十六年,齐之盟国有淮之会,而伐英氏一役,与会诸侯又没有参与。据《春秋经》,十六年“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伐英氏之役,参与者仅为齐、徐,那么诸多参会之盟国极有可能委鲁统辖。由鲁出面为齐主持征伐事,此前亦有之。僖四年,即由鲁帅江、黄伐陈。[4]在齐独力与徐伐英氏的情况下,由鲁主持其余诸侯,亦甚合理。鲁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灭项而有之。[cchere.com http://www.cchere.net 西西河 菜九段] 表面上看,鲁取项的理由并不充分。项与鲁境悬隔千里,曹、宋、陈、郑诸国阻隔其间。灭项而不能有,确实无道理可言。但不应忽略,齐、鲁两国素有历史纠葛,在追随齐国多年之后,鲁国当局有对内交代的压力。或许正是这种压力,使得暂踞诸侯领导地位的鲁国必须有所作为,取项之举就是在这种压力下产生的合理结果。 齐、鲁素有姻约传统,两国的关系并不因此而融洽。其实质是,齐、鲁为紧邻,早先国力相当,于春秋早期, 均有称霸东方之雄心,两国勾心斗角,或明争或暗斗。在鲁桓公时代,鲁的国势一度压齐一头。齐与纪素不睦,鲁就联纪、联郑与齐争风,齐则联宋、联卫、联燕与鲁抗衡。在桓十三年,鲁、郑、纪大败齐、卫、宋、燕联军。[5]庄十年,鲁败齐师于长勺,又击退了齐、宋联军来犯。鲁之于齐,始终不甘居其下,兼之鲁桓公不明不白地死于齐,鲁对齐便不止是不甘,而且有宿怨。齐襄公死,鲁欲在齐扶植亲己势力,送鲁女所生之齐公子纠回国。不料,被先行入主齐国的公子小白,即齐桓公所败。[6]从此,鲁与齐的关系日差。由此可见,鲁对齐桓公政权的敌对情绪差不多是先天性的。直到齐桓公在管仲的谋划下,联诸小国定宋乱之后,鲁便孤立了。从此,齐更祭起尊王攘夷的旗号,于庄十四年,会周室及郑、宋、卫盟于鄄,齐的霸势得到确立,形成了齐联众小国孤立鲁国的局面。为了摆脱孤立的局面,自庄十六年后,鲁便处处与齐保持一致。但两国间的旧有敌视,并未因鲁的屈服而彻底化解。相反,随着齐对其追随国包括鲁在内的大小诸国无休止的调谴,鲁对齐的怨恨只会加强。何况齐对鲁的敌视及领土扩张的野心,从来不曾减弱。[cchere.com http://www.cchere.net 西西河 菜九段] 据《左传》,齐于庄十年灭谭,庄十三年灭遂,庄十七年歼遂,闵二年迁阳。即使对昔日敌国鲁这样的大国,齐又何尝须臾忘却吞并之梦想。闵元年,齐桓公与其大夫仲孙探讨“鲁可取乎”一事即为齐敌鲁之明证。[7] 只因吞鲁一事为当时形势所不允许,只得作罢。此事既见载于鲁史,则表明鲁对齐的野心是十分清楚的。因鲁无力挑战齐的霸主地位,只能藏匿其怨恨之心,事事奉齐号令行事。但这种姿态不仅有违本意,而且劳民伤财,且以国事敌,势必怨声载道。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景象:因为大势所趋,鲁国,或许还有其它国家,既不情愿却又要积极地追随齐的事业。而从事这种不情愿的事业,鲁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cchere.com http://www.cchere.net 西西河 菜九段] 综合《春秋》经传,即以僖公世为证:元年,城夷仪,盟于柽,[8]盟于荦;[9]二年,“城楚丘而封卫焉”;[10]三年,“会于阳谷,谋伐楚也”;[11]四年,侵蔡,侵楚,伐陈;五年,会于首止,谋宁周;[12]六年,伐郑新城,救许;七年,“盟于宁母,谋郑故也”;[13]八年,“盟于洮,谋王室也”;[14]九年,盟于葵丘,伐晋至高梁;[15]十二年,城卫楚丘;[16]十三年,会于咸,谋救杞、戍周;[17]十四年,城缘陵,迁杞;[18]十五年,盟于牡丘,救徐;十六年,诸侯戍周、会于淮谋鄫;[19]差不多年年有事。在前述一系列的国际活动中,齐国名利双收,而追随齐救难救亡的大小诸国,除了动用国力供齐驱策外,一无所获。其结果必然是促进巩固了齐的霸主地位,而令自身受到削弱。终于有一天,与事国的耐心到了尽头,而齐的霸权正好过了巅峰,也该走下坡路了。此时,齐桓公年事已高,管仲又病笃,齐的霸主地位受到联盟内部的挑战。僖十五年,宋伐曹,是齐霸联盟解体的最先信号。但从僖十六年诸侯会于淮,宋亦厕列其间一事看,宋或未受处罚。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齐桓公已力不从心;二方面,楚、淮夷益发不可制。为了不削弱攘夷力量,齐对于宋严重违规的行径只能姑息了事。[cchere.com http://www.cchere.net 西西河 菜九段] 宋侵曹不受惩戒一事,对于素怀异志的鲁国无疑是一种鼓舞。它终于抓住了淮之会,齐、徐先行伐英氏,委其主持的机遇,灭项而有之。僖十六年冬的淮之会,其地不详,或在宋、陈之间。僖十七年春,齐与徐伐英氏,鲁及其余列国未预其事。齐离去后,或将盟会事交鲁主持。鲁或独力灭项,或辖诸侯之师灭项。从齐、徐伐厉不克一事看,以鲁一国之力灭项,难度不小。估计假盟主之号令,驱诸侯之师为之取项的可能较大。 项与鲁悬隔无接壤,故鲁灭项之举,多半为其向内交代之动因所驱使。在当时,大凡举兵,都应有这方面的要求。如僖三十三年,秦越晋图郑不果,遂灭滑而还,[20]即为对内交代之意。成二年,晋助鲁卫伐齐,齐败请割地献宝求和,晋将不允。鲁、卫进言曰:“唯子则又何求?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纾其难,其荣多矣。”晋人以为然曰:“苟以有借口,而复予寡君。”[21]其意亦为劳师涉远须有所收获。此年晋范文子说:“师有功,国人喜以逆之。”这些就是劳师涉远宜有所得的必然解释。前面说过,鲁与齐不眭,由来已久,长期以来竭己之国力,供齐驱策,故有向内交代的压力。以前,因齐之强大,鲁长期无法对内有所交代。值此时齐衰落之时,鲁灭项而有之,不失为对内交代的上佳题材。《诗·鲁颂·閟宫》有僖公讨淮夷得胜的颂词,估计就是为灭项之役而作。征之于《春秋》经传,除僖十六年外,鲁未有与淮夷有涉之记载。所以,僖十七年更明言,“淮之会,公有诸侯事,未归,而取项。”[cchere.com http://www.cchere.net 西西河 菜九段] 在齐而言,鲁灭项一事是明显违规,故齐之反应是相当严厉的。《左传》用了止公而讨的字眼,古人释止为执,按现在的理解,即为扣压。讨,意为讨伐。此处的“讨”没有解释。根据声姜会齐侯于卞(为鲁地)来看,齐对鲁的惩戒,远不止扣留僖公,而是对鲁国武力入侵,故能在鲁地会齐女。但鲁国并没有因此而屈服。由于声姜的斡旋,也由于齐国内部的麻烦——齐桓公将死,管仲已死,诸公子为继承权争得不可开交,齐国只能释放了鲁僖公。拘留的时间为夏,夏为四至六月,依僖公九月归国计,他被扣押的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左传》记此事作:“至自会,犹有诸侯之事焉,且讳之也。”后面四字是对僖公被执事件最关键之处——既掩饰了尊为一国之君为他国扣押之耻,又解释了灭项之战功,可谓一箭双雕。联系到《閟宫》、《泮水》颂僖公讨淮夷之功,很可能,鲁国是把灭项充作为讨淮夷的战利品向国内解释的。考之于《春秋》经传,终僖公之世,与淮夷有涉者只有两年,一在十二年,一在十六年,均未提示有鲁大胜情况。唯有僖十七年灭项,是僖十六年事件的延续。当然,项国极可能是淮夷的附庸国。于是原本是一桩为挣脱齐国束缚、并向国内有所交代的违规军事行动,脱胎换骨演变成了克服淮夷之功,被吟咏至今。[cchere.com http://www.cchere.net 西西河 菜九段] 自那以后,项入鲁国版土。项距鲁远在千里之外,鲁如何行使统治,其情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楚占领项之前,项始终为鲁所控制。项羽的先辈因封项而得氏;秦末,楚怀王心又封项羽为鲁公,亦提示了鲁与项曾经有过的隶属关系。 附注: [1][3][7][9][10][11][12][13][14][15][16][17][18][19]参见《左传》。 [4][5][8]参见《春秋经》。 [6] 《春秋》经传庄九年。
Blog分类: 

弩的简史(并与潇水兄讨论秦时射大鱼的“连弩”)

这篇帖子杂揉在昨天几篇不同的关于“季”字的讨论,已被大水淹没,故特录出,并加增补。

起因是潇水兄近做“青铜时代的蜗角战争” 第一章中,关于秦始皇巡游的一段,摘抄如下:

“他一路高歌东进,从吴越地区绕到了山东。他身边的博士告诉他说,东海里的大鱼妨碍了腼腆的神仙们的光临(这个博士也不是什么好博士,应该坑掉!)。于是秦始皇就驾帆出海,用连弩(古代机关炮)射杀了一只巨大的鱼。这种“机关炮”可以连续发射弩箭,是战国晚期的发明:在弩机上面装了一个竖形的箭匣子,像机关枪那样,可以把匣子里长短不一的箭噌噌噌地都射出去。但是射程不远,只宜近距离群发。所以可以猜想老秦是贴近了这头大鱼射击的,真不要命了。演出完这个秦朝版的《老人与海》,秦始皇终于被折腾得闹病了(可以见到神仙了!)。”

这段故事的原型并不陌生,出自《史记》,太史公说:

“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原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但是看到潇水兄的诠释,不禁有些吃惊,按照潇水兄的说法,这连弩似乎是床弩,车弩一类的大型弩机,否则断不可能连续发射,因为擘张弩,蹶张弩等单人弩机,每次发射后都必须重新张弩,不能连射。但是如果是车弩床弩,那么时间又不对,秦时不可能有这种大型弩机。事实上,这种大型弩机可以寻觅到的最早的记录不过东汉,《后汉书·陈球传》记载在一次战争中,陈球曾“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多所杀伤”。这种大弩用手擘足踏之力难以张开应该是床弩(注解一下:车弩和床弩指的是同一种东西,唐杜佑在《通典》里称它为车弩,但是宋以后通称床弩)。床弩自南北朝起记载逐渐多了起来,还有出土,下文再说。但是在秦朝,绝对不可能有这种大型弩机。并且潇水兄说“但是射程不远,只宜近距离群发”,这也与车弩不合,车弩几乎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射程最远的武器。既然潇水兄演绎的“连弩”不是车弩(时间、射程不对)也不是单人弩机(不能连发,射程也不对),那就有些奇怪潇水兄说得究竟是怎样的一件武器?按照秦人的作战习惯,弩兵是放在最前面几排的(秦始皇兵马俑仍留有秦人的阵法),如果使用这种“只宜近距离群发”的武器,那岂不是在自杀?弩的杀伤力和射程有很大关系,古人一再提高弩的射程就是这个缘故。这种弩或许有利于伏击,用弩伏击的经典战役“马陵之战”中,孙膑用的是擘张弩,射程在百步之外,但是这主要是受当时技术的限制的(因为没有郭的缘故),而战国晚期的大规模作战多用射程更远的蹶张弩。更何况始皇出巡也没有道理携带打伏击战的武器啊,所以斗胆下句妄言,潇水兄这里理解错了“连弩”的含义。

其实连弩在中国古代并不少见,大家也不陌生,《帝国时代2》里中国的特色兵种--诸葛弩就是连弩的一个改进版本;最新的《三国志10》里弓箭兵升级到最高级别--元戎弩兵,使用就是元戎连弩,其实和帝国时代的诸葛弩是同一种兵器。而连弩在正史的记载也不少,除去这个射大鱼的连弩,譬如《汉书·李陵传》中提到“发连弩射单于”。那么究竟什么是连弩呢?连弩并不是可以连续发射的弩,而是一次可以发射多支矢的单人弩机,诸葛亮后来把它改进为“一弩十矢俱发”(《三国志·诸葛亮传》),也就是说一次可以发射十支矢,自然威力就更大了(呵呵,回想一下帝国时代上的诸葛弩兵),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种武器。呵呵,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有些子虚乌有之嫌,但是这个元戎连弩确实有出土,下文配图。

既然说到这里,就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弩的发展简史(呵呵,前几天刚写过一个斧钺的,再配上前前几天的马项圈,可以凑成一部《帝国时代》科技史了,kidding)。

先看看弩的最核心部位--弩机(见下图)

弩机铜郭内的机件有望山(就是瞄准器)、悬刀(相当于扳机)、钩心和两个将各部件组合成为整体的键。张弦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 钩心被带起,其下齿卡住悬刀刻口 , 这样, 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将箭置于弩臂上方的箭槽内,使箭栝(读gua,箭的末端扣弦的部位)顶在两牙之间的弦上, 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扳动悬刀(扳机),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这就是弩的基本工作原理。当然除了弩机,弩的其他配件也很重要,譬如郭,郭的出现对于蹶张弩非常重要,下面再细说。

弩出现的应该比较早,考古发掘出土了早期的骨、蚌制成的悬刀,而古书入《礼记·缁衣篇》引《太甲》中的:“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厥度则释。”《韩非子·说林篇》说:“羿执鞅持杆,操弓关机。”两处所提到的“机”,都宜解释为弩机。但是弩在军事上受到重视,逐渐开始装备军队应该是春秋晚期的事情,可能是楚国军队最先装备弩,然后被逐渐被各国采用,春秋晚期的《孙子兵法》已经提到了“矢弩”的作用。到了战国,弩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成熟的武器,《孙膑兵法》说弩:"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布之外"。

战国弩的复原图

战国时的弩总得可以分为两类:擘张弩和蹶张弩。

擘张弩(俯视)

蹶张弩

(有事情离开一下,待续)

Blog分类: 

欧洲人为什么不用牛耕地

古代近东,罗马和希腊是用牛(或是驴)来耕地的,但是由于他们没有中国这样的挽具,就只好把犁绑在牛(或者驴)的角上或是脖子上,这样一来只能耕地中海附近土壤比较松软的土地,如果土壤的黏度比较大,牛角就会被折断,或者牛就会被勒死。后来由于马项圈(horse collar)中世纪从东方传入,这样的挽具不会再勒死挽畜,促使欧洲大量使用马匹来耕种西北欧土壤黏度比较大的土地。

<blockquote>「 在 kernlee (micr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有点说不通,因为即便是美国开垦西部的时候,他们也全都是用马而不用:  牛的,当时东西方早已密切接触,如果牛的工作效率高于马,他们没有理由::  不学习东方技术用牛的,因为马无论是购买成本还是饲养成本都大大高于养牛,:  对于利润微薄的农民来说非常重要。前几天看也许是本版的一个早期帖子,:  是一个西方学者分析东方为何用牛而不用马的:  但是没细看,印象中他好像说了一些东方存在某些局限和障碍,所以农民不得不:  采用效率较低的牛耕法。看来这家伙是人为马耕效率高于牛耕的</blockquote>

呵呵,按照搞历史的说法,这个可以作为 path dependency 的一个例子吧。

欧洲人在得到马项圈可以更有效的用马耕地以后,就开始培养专门的挽马,比较有名的几个品种譬如比利时马,佩什尔(Percheron)马,克莱兹代尔(Clydesdale)马等,而中国这边则在使用了牛耕后,则专注于牛的培养,譬如搞出了适于犁地的[牛秦]牛,还有后来的犏牛,也就是牦牛和黄牛的杂交,另外还有犍牛,也就是阉割过的牛,类似的,南非培养出了非洲瘤牛,也是专门用来耕地的。不同的地方因为起点不同就沿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发展下去了。

至于美国,在19世纪末以前,重役还是用牛,直到开始大规模引起欧洲的挽马,特别是18 51年引进的佩什尔马(之前也引进过,不过失败了,这也是引进优良牲畜的困难之一),逐渐替代了牛,成为主要的挽畜,现在美国好像还有佩什尔马协会,如果你在中西部,电视里经常会有他们的活动。

当然挽畜的使用也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分不开,就像昨天说的找矿一样,譬如犏牛必须由牦牛和黄牛杂交得到,而牦牛又只有青藏高原才有,欧洲就是想选用更好的耕牛也无法得到啊。还有,公犏牛没有生殖能力:)

<blockquote>「 在 far (如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kzeng, 这个双刃斧又是那朝那代哪国人发明的啊? :) </blockquote>

hehe, ft 一下:)

斧头这玩意儿石器时代就有了,随便找家博物馆,走到石器时代陈列柜,看到几块烂石头,旁边就会有注释说这是古人的石斧。旧石器时代,用石头砸石头,碎片里碰巧会有些有刃的石头就是刀斧了,新石器的古人们会打磨一下:)

后来有了青铜器,就改青铜斧了,搁在中国古代,“斧”表示是双面刃的,单面刃的叫做“锛”。不过用来当作生产工具的一般是直銎斧(还有少量的无銎斧),也就是斧头的柄和斧头刃垂直(类似铁锨的构造),横銎斧(斧头的柄和刃平行,类似现在的斧头)基本上都是用来砍人的,也是中国人最早的兵器之一(西方也差不多,电视上一演野蛮人就拿斧头),后来发展为“钺”,变成了权力的象征,汉字的“王”字便是打“斧钺”的像形来的,呵呵,不过西汉的董仲舒老先生有另一套解释,说“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所以三加一竖就是一个“王”字,还引用孔子的话:“一贯三为王”。但是这个老先生没有看过甲骨文, 才做这个很有利其学说的猜测,后世见过的甲骨文的老先生们,如吴其昌等都认为是斧钺的像形转义,应该比较可靠:)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