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神秘的北匈奴:溃散后的下落(1)

昨天看BBC新闻,看到一则关于『申请恢复"匈奴族"要求被匈牙利拒绝』的报道,说是一支自称为阿提拉后人的部族向匈牙利政府提出的恢复"匈奴族"申请被匈牙利议会人权委员会拒绝。 报道中自然也提到了匈奴西迁说--阿提拉是被汉朝击败的匈奴的一支。呵呵,这个一直都是假说,没有确凿证据的,不知道为什么BBC用了那么肯定的口吻,不过今天得了空,还是好奇的仔细考证了一番当年被东汉击溃了的北匈奴的下落,其实也挺有趣的。

以前提到过匈奴在西汉时的分裂(好像那个话题还没有灌完),归附汉朝的一支,也就是娶了王昭君的呼韩邪单于的后人,一直和汉朝和睦相处,直到王莽篡位。

王莽是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改革者,我现在手里还留有一套他发行货币,从小泉直一、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到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还有一枚赝品国宝金匮直万。制作精良,文字优美,特别是错金的一刀平五千,工艺尤为精湛。

可惜现实对于艺术家来说现实总是残酷的,他的这套货币彻底搞乱了经济,不识字的人们觉得以前汉朝的五铢钱挺好,买东西,十文钱,数出十个铜币就行了。王莽这么一改,他们彻底糊涂了,不明白为什么买东西不数铜钱的个数反而要算面值?不用简单的加法反而要用不很灵光的乘法?更要名的是很多人不识字,在他们看来,大泉五十与壮泉四十更本没差别,但是价值却不同。于是官方推行一套货币,民间却用另一套货币,还有不少私铸的,货币制度一塌糊涂。

不仅币制混乱,王莽还想了不少新鲜的点子折腾文武百官和归附的少数民族。于是匈奴终于被逼反了,吸取了这么年汉文化的精华,匈奴的实力增长了不少。自王莽到汉初,匈奴屡屡扰边。直到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连遭饥旱的匈奴再一次内讧,与西汉那次一样,又有一个单于附汉,他是呼韩邪单于的孙子,但是仍然自号呼韩邪单于,率漠南八部归降。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南匈奴归附了汉朝后,得到了汉朝不菲的馈赠,逐渐安定下来,而北匈奴却穷途末路,一方面蝗灾旱灾不断,一方面不得不与四邻交战:东边有鲜卑,北边有丁零,南边有南匈奴,西边有西域诸国,北匈奴不断被削弱。公元八十七年的时候,鲜卑在一次猛攻北匈奴的战斗中,不仅大破匈奴,还斩杀了他的单于,结果北匈奴群龙无首,再次大乱,单于的几个兄弟争立,混战不休,一些部族纷纷南下归汉,共五十八部,二十余万人。

此时汉朝有了机会重创匈奴,比较大的一场战争于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八十九年)开始,统率军队的将军是窦宪和耿秉。当然这次出征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外戚窦宪派了一个武林高手去刺杀太后的倖臣,因此获罪,被囚禁在宫中,因为害怕被杀,所以才自求击北匈奴赎死。不过他们这次联合南匈奴对北匈奴的攻击是致命的。不仅斩首甚众,还收附了八十一个部合二十多万人,北单于逃逸,汉兵追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回,负责书写这篇《封燕然山銘》的便是著名班固。

这次战功大致可以和西汉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一比,也给后世留下不少诗歌的题材,譬如陈子昂激励友人的“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希望友人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的功绩。还有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感叹。不仅如此,燕然似乎也抽象为一个让汉人自豪的符号,所以才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而班固的《封燕然山銘》也是历来传颂的名篇之一。不过,可惜的是班固命蹇时乖,后来因为窦宪获罪而被牵连入狱,最后死于狱中,让人扼腕三叹。然而更可叹的是,撰写前三史的史家,命运是一样的悲惨:司马迁因为李陵的缘故而受宫刑;班固因为窦宪的缘故而死于狱中;范晔由于刘义康的缘故而被杀。可惜!可惜!

扯远了,回到永元元年这次战争。这次战争之后,第二年,汉再次出兵,先是击走了北匈奴守伊吾卢地的贵族,又和南匈奴再击北匈奴,北单于受伤逃遁,仅以身免。虽然卢纶诗里描述的未必是这一次战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那首著名的《塞下曲》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之后那一年(公元91年),汉再次大规模出击,耿夔大破北匈奴于金微山,北单于再次逃往康居,匈奴政权全部瓦解,从此北匈奴退出了漠北地区。从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建立政权起,匈奴在大漠南北活跃,至此整整三百年!

那么溃散后的北匈奴去了哪里呢?

Blog分类: 

民族英雄朱全忠?: 私德 v.s.民族大义

趁着说岳飞的空挡儿,插几句朱全忠。梁太祖的私德不是很好,所以以前的历史学家对他评价负面居多。但是在现在这种连冉闵都被推崇备至,称之为民族英雄的网络年代,给老朱一个民族英雄似乎也不为过,毕竟人家也积极抗击过外族--突厥沙陀部的入侵,就像岳飞抗金一样,对保存我华夏衣钵多少也是有些贡献的。其实最推崇朱全忠的历史学家是吕思勉,在他的《中国通史》中,对朱大加赞赏,摘录总结如下:

沙陀是西突厥的别部,名为处月。朱邪,即处月之异译。西突厥亡后,依北庭都护府以居。今新疆迪化县。其地有大碛名沙陀,故称为沙陀突厥。河西、陇右既陷,安西、北庭安西都护府,治龟兹。朝贡路绝,假道回纥,才得通到长安。回纥因此需索无厌。沙陀苦之,密引吐蕃陷北庭。久之,吐蕃又疑其暗通回纥,想把他迁到河外。沙陀乃又投奔中国。吐蕃追之,且战且走。3万部落之众,只剩得2000到灵州。节度使范希朝以闻,诏处其众于盐州。今宁夏盐池县北。后来范希朝移镇河东,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县。沙陀又随往,居于现在山阴县北的黄瓜堆。希朝简其精锐的为沙陀军。沙陀虽号称突厥,其形状,据史籍所载,亦是属于白种人的。既定徐、泗之乱,其酋长朱邪赤心,赐姓名为李国昌,镇守大同,治云州,今山西大同县。就有了一个地盘了。873年,懿宗崩,子僖宗立。年幼,信任宦官田令孜。时山东连年荒歉。875年,王仙芝起兵作乱,黄巢聚众应之。后来仙芝被杀,而黄巢到处流窜。从现在的河南打到湖北,沿江东下,经浙东入福建,到广东。再从湖南、江西、安徽打回河南,攻破潼关。田令孜挟僖宗走西川。黄巢遂入长安。时为880年。当黄巢横行时,藩镇都坐视不肯出兵剿讨。京城失陷之后,各路的援兵又不肯进攻。不得已,就只好再借重沙陀。先是李国昌移镇振武。治单于都护府。今绥远和林格尔县。其子李克用叛据大同,为幽州兵所败,父子都逃入鞑靼。居阴山。这时候,国昌已死,朝廷乃赦李克用的罪,召他回来。打败黄巢,收复长安。李克用镇守河东,沙陀的根据地更深入腹地了。

黄巢既败,东走攻蔡州。蔡州节度使秦宗权降之。后来黄巢被李克用追击,为其下所杀,而宗权转横。其残虐较黄巢为更甚。河南、山东被其剽掠之处,几于无复人烟。朝廷之上,宦官依然专横。关内一道,亦均为军人所蟠据。其中华州的韩建,邠州的王行瑜,镇国军,治华州,今陕西华县。邠宁军,治邠州,今陕西邠县。凤翔的李茂贞尤为跋扈,动辄违抗命令,胁迫朝廷,遂更授沙陀以干涉的机会。

在此情势之下,汉民族有一个英雄,能够和沙陀抵抗的,那便是朱全忠。全忠本名温,是黄巢的将,巢败后降唐,为宣武节度使。治汴州,今河南开封县。初年兵力甚弱,而全忠智勇足备,先扑灭了秦宗权,渐并今河南,山东之地,又南取徐州。北服河北三镇。西并河中,取义武,义武军,治定州,今河北定县。又取泽、潞,泽州,今山西晋城县。潞州,今山西长子县。及邢、洺、磁诸州。邢州,今河北邢台县。潞州,今河北永年县。磁州,今河北磁县。河东的形势,就处于其包围之中了。僖宗死于888年,弟昭宗立,颇为英武。然其时的事势,业已不能有为。此时朝廷为关内诸镇所逼,大都靠河东解围。然李克用是个无谋略的人,想不到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击杀了一个王行瑜,关内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朱全忠其初是不问中央的事务,一味扩充自己的实力的。到10世纪初年,全忠的势力已经远超出乎李克用之上了。唐朝的宰相崔胤,乃结合了他,以谋宦官。宦官见事急,挟昭宗走凤翔。全忠围凤翔经年,李茂贞不能抗,只得把皇帝送出,同朱全忠讲和。昭宗回到京城,就把宦官悉行诛灭。唐朝中叶后的痼疾,不是藩镇,实在是宦官。因为唐朝的藩镇,并没有敢公然背叛,或者互相攻击,不过据土自专,更代之际,不听命令而已。而且始终如此的,还不过河北三镇。傥使朝廷能够振作,实在未尝不可削平。而唐朝中叶后的君主,如顺宗、文宗、武宗、宣宗、昭宗等,又都未尝不可与有为。其始终不能有为,则全是因被宦官把持之故。事势至此,已非用兵力铲除,不能有别的路走了。一个集团当其恶贯满盈,走向灭亡之路时,在他自己,亦是无法拔出泥淖的。

梁太祖的私德,是有些缺点的,所以从前的史家,对他的批评,多不大好。然而私德只是私德,社会的情形复杂了,论人的标准,自亦随之而复杂,政治和道德、伦理,岂能并为一谈?就篡弑,也是历代英雄的公罪,岂能偏责一人?老实说:当大局阽危之际,只要能保护国家、抗御外族、拯救人民的,就是有功的政治家。当一个政治家要尽他为国为民的责任,而前代的皇室成为其障碍物时,岂能守小信而忘大义?在唐、五代之际,梁太祖确是能定乱和恤民的,而历来论者,多视为罪大恶极,甚有反偏袒后唐的,那就未免不知民族的大义了。惜乎天不假年,梁太祖篡位后仅6年而遇弑。末帝定乱自立,柔懦无能,而李克用死后,其子存勖袭位,颇有英锐之气。梁、晋战争,梁多不利。河北三镇及义武,复入于晋。923年,两军相持于郓州,今山东东平县。晋人乘梁重兵都在河外,以奇兵径袭大梁,末帝自杀,梁亡。存勖是时已改国号为唐,于是定都洛阳,是为后唐庄宗。中原之地,遂为沙陀所占据。

---摘自四十章与四十一章。

吕思勉写这部书的时候,正值日寇侵华,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一反史书的定论,对抵御外族侵略的朱全忠大加赞赏,所以多少也会有些偏颇,不过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perspective。

Blog分类: 

80万秦军的最终下落:续《复活的军团》

呵呵,《复活的军团》拍得不彻底,留下了两个很大的疑问:一、煊赫一时的秦军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到哪里去了?居然要靠骊山囚徒来镇压起义?二、章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战斗力,摘引一下《复》的原话:“保卫都城的任务只能托付给那支由囚犯临时组成的秦军。出人意料的是,这支军队体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战斗力,他们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击溃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满目创痍的帝国似乎看到了希望。”

对于第一个疑问,《复》给的解释是:“秦统一以后,军队有过两次最大的集结。这是广西桂林附近一个叫严关的要塞,50万秦军曾从这里南下,与土著人作战。当起义突然爆发的时候,这部分秦军正在戍守刚刚平定的南部疆土。在帝国存亡的关头,他们选择了沉默。... ... 秦军的另一支主力在帝国的北疆。打败了匈奴骑兵以后,30万精锐并没有南撤,而是镇守在长城沿线。当都城告急的时候,这支秦军开始南下。但是,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它的行动为什么异常缓慢。” --呵呵,注意,这解释的只是边防军,没有说明卫戍都城的部队到哪里去了--当然,边防军它也没有解释清楚。

对于第二个疑问,《复》没有解释,顿时给这部记录片平添了几分神秘奇幻色彩。

其实,这两个疑问算不得什么疑问,没记错的话五十年代的《史学月刊》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呵呵,当时俺舅爷因为历史原因被剥夺教职,闲在家里给这个杂志审稿,积攒了一屋子五六十年代的历史杂志,后来被我外公如获至宝的搬回家。小时候放假到外婆家,躺在老式的“顶子床”上,一伸手就可以抽到一本,一看一晌,甚是惬意,跑题了^_^),这两个问题其实是相关联的。先说说北方的戍边部队和章邯的部队,南方的留作下次再讲。

先简而言之,第一,北方的卫戍部队积极参与了对起义军的围剿。第二,章邯的部队其实最终的组成并非仅仅是刑徒和奴产子,而是正规的秦军。

陈胜吴广起义,义军的一支很快便攻入关中(至于为什么这么快,以后讨论分封的时候再说),直逼咸阳,『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复活的军团》大概就是由于这句话断定章邯的部队全部由囚徒组成,但是这是片面的。

首先,关中并非没有秦的正规军,陈胜起义前三个月,二世刚刚『尽徵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章邯之所以请赦囚徒从军的,是因为来不及征调驻扎在临近县里的军队,也就是他说的『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所以使用囚徒只是仓促应变之计,之后不断补充入章邯军的,是从各地召集来的正规部队,以及新征的“秦人”,比较大的一次补充是长史司马欣和都尉董翳带来的军队。与此同时,章邯最初的囚徒军队并不可靠,不断的叛逃,所以在章邯东向的过程中,实际上军队已经换了一次血,由秦军正规部队顶替掉了原来的刑徒奴生子,所以章邯才能力挽狂澜,迅速的击溃起义军,杀陈胜于城父,破项梁于定陶,灭魏咎于临济,基本上消灭了楚地义军的主力,因为『楚地盗名将已死,章邯乃北渡河,击赵王歇等於钜鹿。』这一切都是秦正规军所为,可见秦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名副其实。 所以《复活的军团》中的第二个疑问并不是疑问。不过让章邯郁闷的是,他碰上了项羽。

其次,北方的戍边军队在起义之初便东渡南下,镇压起义。蒙恬被囚杀后,驻扎在上郡的三十万边防军的最高长官是王离,也是一个将门虎子。对于王离军的行军路线,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南下,归为章邯领导;另一种是直接从上郡东渡,直扑燕赵的义军。出现这种分歧的原因是因为史书对王离军队行军没有详细的记录,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复活的军团》才说王离军行动缓慢吧。比较而言,王离直接东渡一说更有些道理。

这是因为,第一,王离的爵位应该高于章邯,不该归为章邯领导。就像《复》上说的那样,秦朝的二十级爵位等级分明。王家世代为名将,王离的爷爷是王翦(呵呵,项少龙的好兄弟^_^),秦始皇很器重的一位将军,王离的老爸王贲也在灭六国的战争中立下不少战功。史记载:”翦为宿将 ,始皇师之 ”,又说““ 秦始皇二十六年 , 尽并天下 , 王氏 、蒙氏功为多 , 名施于后世 。 ” 并屡屡以名将称王离,秦始皇二十八年的时候王离就已经被封为列侯,也就是二十级爵位中最高的一级。而此时章邯还是一个无名小卒。义军起,章邯立了不少战功,即便是连跳N级,在很短的时间到列侯也不容易,即便是到了列侯,论资历也不如王离。

第二,王离没有必要舍近求远,从上郡先南下,在东向,去加入章邯的军队。因为和上郡一河之隔的燕赵一带已经是义军的天下了,直接东渡便可击敌,另外,《王翦传》上也说了二世让王离击赵,当时还有人为赵担心说王离是秦之名将。以强秦之兵,攻新造之赵,赵估计守不住了,而此时章邯还在黄河南与楚地的几股义军作战。在章邯军向北渡河击赵之前,王离军已经把邯郸围了,其实看当时的情形,大致四处的义军都灭的差不多了,比较大的一股就是赵了,本来章邯、王离合击一个赵国,该是小事一桩,可惜偏偏遇上了项羽。

简而言之,北方的戍边部队在起义爆发后,从上郡的东边渡过黄河,经太原,井阱入赵地(在井阱遭遇过赵军一次,并打败了它),东进恒山、巨鹿等地,并乘赵内讧南下攻赵。不过王离的军队应该不足三十万之数,因为秦末中原大乱,“诸秦所徙适戍边 者皆复去 ”估计十几二十万的样子吧。这支军队在巨鹿之战时,随着王离、苏角、涉闲的被虏被杀而崩溃了。此时章邯并没有正面参加巨鹿之战,最初他守在棘原。王离溃败后,他才在漳水南岸与项羽发生大规模战斗,不过项羽军因为新胜,士气比较足,在加上项羽的勇猛,章邯不得不一再避起锋锐,可惜这时后方的赵高容不下章邯,迫使章邯投降项羽,他手下的二十万秦军精锐部队后来也被项羽坑杀在新安。至此秦朝的两支主力--北方戍边的王离军和内地集结四处兵力而成的章邯军--都被彻底消灭了。

煊赫一时的军团从此便湮没了,等待二千多年后的复活。

Blog分类: 

吉尔吉斯简史:李陵的土地(4)

在说郅支西走,为祸坚昆之前,大致说说这次匈奴内乱。上次提到地节元年(前69年),由于匈奴前一年在乌孙的惨败,曾经臣服匈奴的部族如坚昆、丁零等纷纷反叛,与乌孙、乌桓等一起围攻匈奴。其实这和匈奴本身的文化水平低下有关--由于没有完善的官僚政治制度和比较先进的文化(包括意识形态、宗教等),匈奴对于这些部族的控制完全是军事的,匈奴强则这些部族臣服,匈奴弱,则这些部族反叛。所以匈奴可以征服这些部落,却无法吸收同化这些部族,相对比的是汉武帝对中国南方几个部族的征服,譬如闽越、东瓯、南越等,真正把这些区域并入中华的不是武力(或者说不仅仅是武力),而是健全的地方行政制度,和中国正统意识形态的影响,再对比一下秦朝,秦朝也征服了这些区域,也设立了郡县,但是秦末这些地方仍然脱离了中央,一则是因为秦朝统治这里时间比较短,很多制度还没有完善和巩固就覆灭了,另一个原因则是秦朝与汉朝相比,在正统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不足,与其焚书来钳制思想,不如发展教育来引导思想。

两千多年后,西方一个叫做米国的一捆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也认识到,总统所拥有的不仅仅是分配权力(Distributive Power),更重要的是信息权力(Informative Power),也就是power to persuade,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总统利用他的影响来说服选民他的想法是在为大家考虑以获得支持,这其实是落了我汉家天子在两千多年前的窠臼,当然他们发展了两套完整的formal theory来论证这个问题,扯远了,回到正题:)

其实我们是要说匈奴的分裂。回到地节元年(前69年),匈奴被夹击,苦不堪言,第二年他的单于死去,按照传统,由左贤王接替单于。匈奴政权机构相对简单,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单于庭,直辖匈奴中部,它的那边对着汉朝的代郡(河北蔚县)和云中郡(内蒙托克托县),然后是左贤王庭,辖匈奴的东部,对着汉朝的上谷郡(河北怀来),最后是右贤王庭,在匈奴的西部,对着汉地的上郡(陕西榆林)。匈奴人尚左,所以单于之下便是左贤王地位最高,往往是接替单于的储君。

左贤王接任以后,成为虚闾权渠单于,这个名字比较拗口,暂时称之为虚单于吧。同时按照匈奴的传统,他可以继承前任单于的颛渠阏氏(简称颛阏氏),可是他不是很喜欢这位阏氏,立了新的大阏氏而废黜了这位前单于的颛阏氏。颛阏氏徐娘半老,难耐寂寞,于是便和右贤王私通,猜想也问过想做露水夫妻还是想白头鸳鸯之类的话,右贤王估计也很入巷,于是过了九年,一个机会来了。

按照匈奴的传统,每年正月要小会于单于庭,祭祠。五月要大会龙城(现在的蒙古额鄂尔浑河西侧和硕柴达木湖附近),祭祀祖先、天地、鬼神等。虚单于当政的第九年五月,匈奴的大小贵族又来龙城大会,这时虚单于已经病重,龙城大会之后,可能已经支持不了多久了。正当大小贵族要散去的时候,颛阏氏对他相好的右贤王说,别走远,那个老不死的快要死了。 几天后,单于真的死了,按照规矩,应该召集诸王,商议立新单于的事情,可是在诸王到来之前,颛阏氏利用这个空挡,伙同她的弟弟都隆奇,立右贤王为握衍朐鞮单于(简称握单于),这个显然是坏了规矩,于是一场大祸开始酝酿。

大祸的导火索在日逐王『选贤掸』那里。日逐王的父亲曾经是左贤王,在那时的单于死后应该当新单于的,可是他高风亮节了一下,让给了另一位单于,而那位单于许诺将来会立他的后人为单于。不过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直到“非法”的握单于上台。他自知非法登基,根基不牢所以登基以后便尽杀虚单于的亲信,并且谪贬虚单于的子弟近亲,同时不免对日逐王也有所顾忌,而日逐王与握单于也不很相合,又怕握单于加害,于是举兵降汉,这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分据西域的日逐王降汉,西域之地尽归汉朝。握单于大怒,杀了日逐王的两个弟弟,一场五单于争立的内乱开始拉起帷幕。

Free Tags: 
Blog分类: 

吉尔吉斯简史:李陵的土地(3)

阿巴坎的那座汉式的宫殿,建成时间在公元前后,主持实地考古的苏联考古学家吉谢列夫推测这是公元前99年李陵降匈奴后的建筑,但是郭沫若对此表示怀疑,同时,另外有一位学者周连宽认为这座宫殿可能是王昭君的长女须卜次云的居所。由于出土的文物无法提供确凿的证据,这个问题恐怕只能成为悬案了。不过李陵所辖的区域确实在坚昆一带。几百年后,一个自称是李陵后人部族曾经多次为唐王朝效力,不仅积极参与了唐与突厥的战争,还灭掉唐后期从西北威胁唐帝国安全的回鹘--这是后话。

回到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漠北之战,大胜匈奴,与此同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约结月氏,联姻乌孙,力图斩断匈奴的右臂,匈奴向西收缩。汉将乌桓迁入原先匈奴的东部土地,把它安置在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的塞外。由于乌桓南迁,位于乌桓北部的鲜卑也开始向西南推进,进驻乌桓的故地,也就是现在的西拉木伦河流域。由于汉人的政权始终无法有效统治大漠南北,所以每当击败一个游牧民族,实际上是为另一个游牧民族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匈奴走后,另一个部族已经在中国的北方开始积蓄能量。

向西移居的匈奴虽然在漠北之战中伤了元气,但是力量仍然不可忽视。不过元狩四年之后,汉与匈奴休战了一段时期,不是双方不想打,是由于双方暂时都没有气力来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了。匈奴这一战损失自然惨重,而汉的士卒马匹损失也不少,所以也无法再次远击匈奴,后来霍去病又去世了,于是汉久不击匈奴。

双方修养了一阵子之后,兵端又起,汉与匈奴反复争夺西域的门户楼兰、车师等地,前后共二十多年。直到公元前73年,也就是宣帝本始元年,匈奴击乌孙不利,逐渐显现出衰兆。同时远嫁在乌孙的汉朝解忧公主与她此时的老公翁归靡向汉廷上书,希望汉出兵相救,第二年,汉朝遣将五人,率骑兵十六万分道出塞,并命令校尉常惠持节护乌孙兵,一起进攻匈奴,匈奴大败,损失惨重。本始三年冬,匈奴单于亲自率数万骑击乌孙,虽然有所虏获,但是还师的时候,遇上大雪,人民畜产损失十之八九。于是从本始四年到地节元年(前69年)曾经臣服匈奴的部族如坚昆、丁零等纷纷反叛,与乌孙、乌桓等一起围攻匈奴,匈奴惨败,而汉亦出塞攻掠,打下车师,也就是西域的大门,并留卒屯田。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分据西域的日逐王降汉,从此西域完全属汉朝统治,汉命郑吉为西域都护,西域诸国多属都护管辖,匈奴在西域的势力被大大削弱,而此时坚昆等部族也保持了相对的独立。

不久,匈奴内讧,五单于争立。宣帝五凤元年(前57年),匈奴终于分为东、西两部。东部呼韩邪单于于甘露三年(前51年)降汉,而西部的郅支单于却再次给坚昆带来了一场灾难,并引出了一位汉朝的传奇英雄。

Blog分类: 

吉尔吉斯简史:李陵的土地(2)

<

p>



鬲昆的位置据史书记载在丁零以西,呼揭(或作乌揭)以北,乌孙以东,大约是叶尼塞河上游的地区,大致在匈奴的北方。匈奴兴起前,它是一个独立的部族(见上图,摘自秦时中国全图),因为离中原比较远,所以在中国的史书中并未出现过。随着汉朝与匈奴的频频交兵与交流,中国的史书上开始出现这个部族,《史记》上说,它在冒顿成为单于后,被冒顿吞并(见下图)。



由于匈奴本身的文化不高,所以它的征服只是武力上的,并不能彻底同化掉它所征服的民族,因此作为部族称呼的鬲昆仍然存在,稍有不同的是,它的名字在中国的史书上改为“坚昆”。《史记》中一直称之为“鬲昆”,到了《汉书》,虽然也提到了“鬲昆”(隔昆)这个地名,但是统称之为“坚昆”。呵呵,这个名字熟悉多了吧:)

冒顿以后,汉与匈奴多有攻伐。可是卫青与霍去病去世之后,汉朝难觅大将,于是汉武帝开始重用外戚李广利,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广利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汉武帝希望李陵为李广利负责押送辎重,而李陵则更希望亲自与匈奴一战,于是率五千人出塞,至浚稽山,血战匈奴十一万骑兵,且战且退,在离汉朝边塞只有一百多里的地方战败被俘。之后的故事大家肯定耳熟能详了: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说好话,武帝怒火渐息,后派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李陵,公孙敖无功而回,但是说根据捕到的俘虏供词,李陵正在为单于操练兵马。于是武帝又大怒,族了李陵全家还宫了司马迁。后来才知道原来为匈奴操练兵马的并非李陵而是李绪--另外一位降将。后来,李陵因为痛恨李绪,派人刺杀了李绪,并因此得罪了匈奴的大阏氏。大阏氏要杀李陵,单于只好把李陵藏在匈奴的北方,直到大阏氏死了,李陵才回来。

李陵后来被封为右校王(或右贤王),他管辖的区域便是在坚昆一带。注意看上面那幅西汉时的坚昆地图,我用红色直线标注了一个地名--阿巴坎,仔细看,这里有一个小房子的图标,因为这里曾经发现过一座宫殿,一座类似当时汉朝建筑的宫殿:宫殿为四阿式重檐建筑,平面是长方形,中央有方形大殿。宫殿的内部构造与汉时的宫殿基本无异,房檐有圆形瓦当,上边有汉隶八分体书就的“天子千秋万岁常乐未央”。那么,这座宫殿究竟是谁的呢?

Blog分类: 

吉尔吉斯简史:李陵的土地(1)



继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乌克兰的“桔子革命”('橙色'不如'桔子'好听)之后,吉尔吉斯开始闹“郁金香革命”了。做为新闻背景,简要说一下吉尔吉斯的历史,其实很大程度上吉尔吉斯历史也是中国史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起码在鸦片战争之前,吉尔吉斯仍然是中国的领土。如果你查看一下我blog里的历史地图,清前期图(1820年图)或是新疆的分图,伊犁往西不远,有一个用褐色字标示的地名--伏龙芝。褐色表示“今地名”,但是由于那个地图也是一二十年前的了,无法与时俱进,所以当日的伏龙芝在今日看来已经是老地名,现在这个地方叫做“比什凯克”,是吉尔吉斯的首都,1991年刚改的名字。改名字的原因和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一样---因为伏龙芝是一位苏联统帅的名字,91年剧变了,大家“咸与维新”,地名也不能放过,于是就改了。

就是今日,中国境内的吉尔吉斯人也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就是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东北。

跳过吉尔吉斯的打砸抢革命不说,让我们回到二千多年前秦汉交替的那段时间,匈奴部落出了一位伟大的领袖,不仅日后屡次侵扰我汉家江山,也在几千年后成为BBS上人们谈论的焦点,他就是冒顿单于。冒顿登基之后,四处征讨,在北面降服了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国,而这个鬲昆之国便是我们今日的主角。

Blog分类: 

两岸三地历史教科书的比较

呵呵,下午在图书馆闲来无事,翻看中文书籍,历史类里居然找到了一套八十年代台湾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没有时间全看,大致翻了翻,回想起原来看过的一套香港版的历史课本,和以前学过的内地的历史课本,大致做一个比较,发现不少有趣的地方。

总得来说,大陆的历史课本秉承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事事都从唯物主义的史观出发,而台湾的课本基本上还是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史学观念,在很多问题上还是继续了历史上的一贯看法;而香港的教科书受西方的影响的比较深,可能还受到了“历史是描述性的学科”这一论断的影响,尽量少的去分析解释历史,或是规范性的评价历史。呵呵,这只是我的大概印象,可能会是瞎子摸象,以偏概全,不过有几个例子还是比较能说明问题的。

首先,譬如对待夏禹的评价,大陆的教科书的分析估计大家还都耳熟能详,着重强调了大禹的时代是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开始出现,原先的部落联盟制度开始瓦解,奴隶社会开始形成,禹的儿子启破坏了原先部落联盟的禅让制度,开始父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制度等等。而台湾的教科书则着重强调禹治水有功,是位贤明的君主,而他的儿子启也很能干,诸侯都拥戴他,所以他成为了新的君主,基本上和中国历史上的评价相同,引用一段《史记·夏本纪》:“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没有记错的化,大陆的历史课本好像还强调了有扈氏的不服与启的讨伐,并把它解释为奴隶社会替代原始氏族社会时的冲撞,记不太确切了。而香港的教科书显然受到西方的史学影响,更本就没有讲夏朝,而是从有信史的商朝开始讲起,认为夏朝仍然是传说,而并非历史。

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对农民起义的不同解读。譬如黄巢的起义,大陆的课本称为黄巢起义,而台湾却称之为黄巢之乱,大陆的课本着重强调黄巢起义对唐朝反动统治的打击,说他奋战十年,行程万里,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占领长安建立政权等,基本是褒扬,仍然是从唯物主义史观出发,而台湾则强调黄巢之乱是唐末变乱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劫掠大江南北,破坏性很强,还提到了长安洛阳两地的沦陷等,基本是贬低,与中国传统的评价相同。而香港的教科书则只说黄巢的起事在唐末的民变中规模比较大,持续时间比较长,而未对其进行任何道义上的臧否。另外对于方腊、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评价,大陆与台湾也截然不同,呵呵,没敢把张献忠的例子拿来详细说,不然又要起屠蜀之争了。

与上述例子相似,大陆的历史课本比较强调人民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譬如强调国人暴动,大泽乡起义等历次农民起义,并且注意赞扬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譬如黄道婆等;而台湾仍然继承中国历史传统的上层路线,着重强调帝王与上层精英对于社会的影响。而香港还是描述性的叙述比较多,侧重不是特别明显。

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不同,就是在处理民族历史矛盾上。譬如五胡乱华,记得高中课本上好像没有这么一个称呼(记得当时的历史老师还强调了,这是民族融合),而台湾还是直书五胡乱华,还有孝文帝的改革,大陆的课本强调是“改革”,而台湾强调的是“汉化”,还有一些历史事件的名称,譬如大陆称“靖康之变”,而台湾仍然称“靖康之耻”,总之,大陆着眼于将不同的民族放在一个等同的地位上,而台湾仍然继承着汉族中心的传统。

当然两岸也对不少历史问题有着共同的看法,譬如对屈原、司马迁、卫青、张骞、李白等等的评价,不过在对孔孟的评价上,台湾比较推崇而大陆没有到台湾的程度,对于一些历史人物譬如王莽,汉朝的外戚,明朝的太监等,两地的教科书也是一致的谴责。

呵呵,管窥之见,一点感想:)

Blog分类: 

闲说卫青霍去病:打匈奴的代价与汉武帝的用人

接着霍光说上去,聊聊卫青和霍去病,前阵子《汉武大帝》热播,趁放假灌一下这个话题。呵呵,没有翻案的意思,只是看闲书时的一些胡思乱想。正凑巧刚刚看到有人说汉武帝会用人,譬如卫青,霍去病等等,所以借机说说我的“腹诽”。:)

汉武帝打匈奴,规模最大的一次的是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两路大军北击匈奴,卫青斩首近二万,霍去病歼敌近七万,封狼居胥,登临瀚海,绝对的丰功伟绩。但是就损失而言,这次也是最大的,出塞击敌的官私马匹凡十四万而回来的却不满三万,从此以后,汉朝因为马少,不能再大举出击匈奴了。可是战争本身的伤亡真的有这么大么?李陵率步兵五千人出塞,至浚稽山,先遭遇匈奴三万骑兵,杀敌数千,后单于又召集来八万骑兵围李陵,李陵军以少敌众,且战且退,杀敌近万人之后还有三千余人,后由于有人叛降,最终败没,但是仍有四百多人入塞。浚稽山的位置,可以参照我blog里的地图,虽然没有卫青霍去病奔袭的距离远,但是考虑到李陵统率的是步兵,行进速度不如骑兵,再加上他本身的兵少(前后十一万人围他五千人),所以可以大致和卫青霍去病的损失作个比较,李陵在箭矢将尽前,歼敌近万,损失不到两千,而卫青霍去病漠北之战,歼敌近九万,损失超过十一万,这个损失也太大了。更何况卫霍在兵力上并不吃亏而李陵激战的是自己二十多倍的敌军。

再对比一下李广利第二次出击大宛,出敦煌者六万人,牛十万,马三万,驴、橐驼以万数赍粮,等到打完胜仗回来,人不过万余,马只剩下千余,史书上说,“后行,非乏食,战死不甚多,而将吏贪,不爱卒,侵牟之,以此物故者众。” 损失惨重的原因不是因为战争也不是因为后勤,而是因为将吏不爱士卒。再回到元狩四年的战争, 史书上称霍去病“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事多此类”,霍去病与李广利类似,也是一个不爱惜士卒的将军。于是,让人不能不猜想士卒马匹损失除了长途袭远以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霍去病不体恤部下。再对比一下当时的李广,“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可惜李广一直没有机会,最后一次出塞,还因为卫青争功而未能参战,最终愤愧自杀。

霍去病前后立下不少战功,这点自然和他本人的勇猛与指挥得当有关,但是也不能忽视另外一个原因:“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骠骑,骠骑所将常选”。霍去病手下是汉王朝军队精锐中的精锐。呵呵,用司马迁的话评价霍去病是兵好运气好。

汉武帝时大行王恢说:“臣闻全代(赵)之时,北有强胡之敌,内连中国之兵,然尚得养老长幼,种树以时,仓廪常实,匈奴不轻侵也。今以陛下之威,海内为一,天下同任,”...“今以中国之盛,万倍之资,遣百分之一以攻匈奴,譬犹以强弩射且溃之痈也。”战国时的赵国一面和其余六国交兵,一面还成功地抵御了匈奴,李牧镇守北边,歼匈奴十万余骑,灭襜襤,破东胡,降林胡,使匈奴不敢进犯。而汉武一朝连续对匈奴用兵,不但没有灭掉匈奴,还差点拖垮了汉家的天下,不能不说汉武帝用人有些失策,一味任用椒房之亲,李广利是一个典型,霍去病卫青好一些,但是胜仗的代价也不小。而一些宿将如李广等却一再被冷落。再对比一下秦始皇的用人:“宰相必起于州部 ,猛将必发于卒伍 。”所以秦才能灭六国,而蒙恬亦能以较小的代价大败匈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对比汉武帝,所以有此一叹。

Blog分类: 

闲说霍光:阴谋与爱情

三妮的一篇《故剑》,引发了大家几日的讨论,此间又有海日与季开关于人性、爱情、政治和阴谋的辩论,以及莎豆对两性与阴谋爱情的总结,还有娃妲喜和栀子花关于霍光、宣帝与立后纷争的疑问,我这儿也跟着灌灌霍光和宣帝,还有,男人的阴谋。

中国历史上以辅政而得令名的人数不多,比较出名的是周公和霍光;以废立而得令名的就更少了,最出名的是伊尹和霍光。但是伊尹和周公都不大不小的出过一些问题,譬如有史料记载伊尹和后世的王莽司马炎一样是一个篡位谋国的乱臣贼子(《竹书纪年》),而辅政的周公也因为成王的猜疑,逃跑过一次,去了楚国(《史记·鲁周公世家》和《史记·蒙恬传》)。可见权重的大臣与君王的关系多么的难处:要么被君王猜忌,不知哪日就丢了性命,要么现下手为强,废了君王。但是霍光却是个例外,他虽然辅政多年,参与废立,但却始终保持着一个正面形象。这里八卦他一下,没有历史翻案的意思,权当闲聊的话题。

霍光的一生有不少可疑的地方,第一桩便是他受命辅政。汉武帝托孤四人:霍光,金日磾,桑弘羊 和上官桀。这四个人的选择确实有些奇怪,既然是委托辅政的,按照常理应该找熟于政事的大臣,参照后世的辅政大臣, 譬如刘备委托的诸葛亮,顺治委托的索尼等,咸丰委托的肃顺等,都是对国事很精通的人,而汉武帝选的人,除了桑弘羊,都是身边的近臣,而非社稷之臣。

以霍光为例,之前他并没有过多的参与政事,不过是武第身边供驱使的近臣,引一段《汉书·霍光传》:“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单凭这个就把社稷托付给霍光,有些轻率了吧。金日磾是一个外国人,匈奴休屠王的太子,他老爸先是和昆(浑)邪王相约降汉,后来又后悔了,被昆邪王杀了,“日磾以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官,输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 后来因为长得比较帅,汉武帝非常喜欢,就赐了官,成了武帝的近臣。(《汉书·金日磾传》)。至于上官桀,他是霍光的亲家。朝中再无人,也不至于选这几个人来托孤吧?这些人大多是近臣,所以他们就是伪造了托孤的诏书,恐怕也没人知道吧?事实上,当时就有人这么说了,武帝身边一个侍奉他的人说:”皇帝病重和驾崩的时候我常在左右,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道诏书,这不过是‘群兒自相贵耳’。”(《汉书·霍光传》)照理说,出现了这样的“流言”,霍光应该有所澄清才对,可是霍光却去切责那个人的父亲,而那人的父亲只好杀死了自己的儿子。这是其一。

其二,同时和霍光辅政的另外三个人,除了金日磾死得早外,另外两个人都被霍光以谋反的罪名杀了,上官桀父子的罪名实些,桑弘羊有些可惜了,不过这样的做法,与后世的鳌拜何其相似,此后,霍光大权独揽。此事也让人生疑。

其三,废昌邑王刘贺。这又是霍光被称颂的一件事。废昌邑王的诏书上说昌邑王在二十七天里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不该做的事情,呵呵,奇怪这是怎么数出来的。先不说这个,说正题,霍光废刘贺是因为刘贺无道,可是在处斩刘贺的随从官吏的时候,这些人却大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霍光传》:出死,号呼市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不禁让人疑窦丛生:霍光废刘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失败的一方会喊出“当断不断”的话来,莫非... 此疑之三也。

其四,宣帝的来历。宣帝的来历是这样的:武帝的太子谋反,不过很快就被平叛,太子的妻妾子女都被杀死或是被杀,可是据说此时太子还有一个后人(就是后来的宣帝),被系在狱中,后元二年(武帝死的那一年),一个会望气的人说:长安城内狱中有天子气。于是武帝就下令处死长安狱中所有的囚犯,不管他们是轻罪还是重罪。而这是有一个叫做丙吉的人把宣帝保护起来,再后来就被霍光发现,在昌邑王后被立为君。可是这里面也有不少疑问,太子的事情之后不久,武帝就后悔了,凡是参与谋害的太子的人全部都被杀了,无德无能的田千秋也因为上书为太子申诉冤屈,被提升为了丞相,同时“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而此时太子的孙子宣帝居然还在被关在监牢里,怎么可能?如果宣帝真的是太子的后人,此时就应该赦免了啊。还有下令杀死长安所有的囚徒一事,也觉得太离奇,历朝历代也少有这样做的。所以宣帝的来历很可疑,但是却对霍光很有利,再立一个如昌邑王一般有着众多谋臣的诸侯王风险不小,不如立个平民吧...

其实最让人生疑的是,这些事情(譬如有人说伪诏,还有昌邑王随从喊的当断不断)《汉书》都有记载,难道班固也觉察到了异样所以才...

呵呵,只是闲说,姑且看之:)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