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说“满汉不通婚”

呵呵,这阵子不少人在讨论这个话题,也来凑个热闹,因为觉得谭伯牛,秦大路和numzero诸位老大的说法,虽然都很有道理,但是都有些片面。谭兄认为“满汉不通婚”的症结多在汉人;秦、nu二兄认为症结多在满人;呵呵,我来和把稀泥,两边都有问题。

1. 满汉不通婚 问题的由来

对于清代满汉民族之间能否通婚的间题,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就是在清代墙如烟海的文献中,迄今尚未发现明确的禁令。但清朝末年满族统治者颁布的废除禁令的上谕,却又言之凿凿,其谕云:

钦奉皇太后懿旨:“我朝深仁厚泽,沦决寰区,满汉臣民,朝廷从无歧视,惟旧例不通婚姻,原因入关之初,风俗语言,或多未喻,是以著为禁令。今则风同道一,已历二百余年,自应俯顺人情,开除此禁 ... 一如遇选秀女年分,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汉人,免蹈前明弊政,以示限制而恤下情。”将此通谕知之。

问题就来了。这条废除禁令的上谕,不会是空穴来风,如果没有禁令,又何须专门颁谕废止?何况谕中还明白承认“惟旧例不通婚姻”。再者,清代以来大量的文字记载及民间回忆所留给人们的,也都是满汉间不准自由通婚的印象。

2. 那么清朝统治者是否制定过禁止通婚的政策?

嘉庆以前并没有出现过官方的禁令,相反地,清兵入关五年之后,颁布了允许满汉通婚的诏令:

该年八月壬子( 1648 年 10 月 6 日)的诏令:

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肤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

数日后(10月14日)又谕:

联欲满汉官民,共相辑睦,令其互结婚姻,前已有旨。嗣后凡满洲官员之女,欲与汉人为婚者,先须呈明尔部 《 指户部),查其应具奏者,即与具奏,应自理者,即行自理。其无职人等之女,部册有名者,令各牛录章京报部方嫁,无名者听各牛录章京自行遣嫁。至汉官之女,欲与满洲为婚者,亦行报部,无职者听其自便,不必报部。其满洲官民娶汉人之女,实系为妻者,方准其娶。

3. 清统治者为什么颁布这样的诏令?

为了缓解极其紧张的满汉矛盾。

满洲贵族入关几年,推行一系列民族压迫政策,激起汉族各阶级和集团一轮又一轮的反抗,形势始终处于动荡不定之中。顺治五年年初降清明将金声桓等人的重新反清归明.更使这一年成为满族入关后统治危机最为深重的一年。尽快采取措施来缓解极其紧张的满汉矛盾,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皇太极死后,清朝皇室内部便陷入残酷的夺权纷争之中,这种纷争与政治主张的不同交织在一起,就表现出了对待汉族的截然相反的两种政策。其中主张仿依汉制并对汉入采取争取团结政策最力的多尔哀,正是在这一年前后击败了他的主要政敌从而达到了权力的顶点。 在由他掌握清朝大权的这一期间,采取了多起旨在缓和满汉矛盾的措施,诸如下令停止圈地、停止投充、 设立六部汉尚书和都察院汉都御史、对满洲大臣指摘汉官的做法予以严禁 以及开科取士、撰修明史等等,虽然这些措施未必都能付诸于实施,动机则是清楚的,下诏准许满汉通婚,正是这些措施中的一项。

4. 效果如何?

非常差,因为满汉民族矛盾正值高峰。由于满汉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汉人对这几道诏令的解读与多尔衮的初衷大相径庭,反而加剧了满汉的矛盾。

顺治五年允许满汉通婚的诏令一颁布,江南立即就风传“又闻满汉联姻,朝廷将关外并满州女子,驱逐而南,配与中国男子,天下一家,华夷为眷”。 顺治十年( 1653 )春再次出现这类传言:“哄闻满州之女发配中国男子,中国女子要配满州男子,名曰满汉联姻。人家养女者,父母着急,不论贫富,将就成亲,遍地皆然,真亘古未闻事也。” 足证汉族地区尤其是曾惨遭清军蹂罐的江南一带人们对于“满汉通婚”政策的理解。

在民族矛盾如此尖锐的背景下,奢谈“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只能使已如惊弓之鸟的汉族百姓更添疑虑,以为朝廷是以缔结婚姻为名而行又一轮掠抢民女之实,因为满人之前有这个传统。

5.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清末再次颁布允许满汉通婚,特别指出:“一如遇选秀女年分,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汉人。”

6. 结果如何?

清统治者的这几道诏书把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地步:继续推广,反而会激化满汉矛盾;如果明令废除,朝廷又无颜面,于是就只好避而不谈了。由于官方在这个问题上的三缄其口,民间的习俗(Social Norm)便成为决定满汉通婚与否的重要原因。那么后来所说的“满汉不通婚”到底指什么?

7. 什么是“满汉不通婚”?

如前面几位老大提到的那样,所谓满族、汉族,都是今天的说法,清代号称“只问旗、民,不分满汉”,有的只是旗、民之别。有关满汉通婚的政策,确切地说也都指的是“旗”与“民”。旗人中无疑也包括大量汉人,但在叙述这些政策时,习惯还是以“旗”与“民”作为界限。

其实,由习俗决定的“满汉不通婚”,或是“旗民不通婚”,只是禁止民人男子娶旗女,而非彻底的禁止旗民之间的任何婚姻。旗人娶民女,汉军旗人娶嫁民女都是允许的。

8.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Social Norm?

防止汉化是使用最多的一个理由。但是也是问题最多的一个理由。不管通不通婚,旗人到了清朝中后期都被汉化了,

一个被忽视的原因是:八旗妇女供不应求。

第一,通过对清代皇室人口资料进行统计之后,女子在出生时虽与男子人数基本相等,但成活率却仅为男子的八分之一。

第二,旗人多妻(准确说是纳妾)的比例高于汉人。

其三,即使是一夫一妻而未纳妾的男性,在一生中往往也不仅结一次婚,户口册中可以发现大量继妻、再继妻、三继妻乃至更多的字徉。可是女子受“从一而终”观念的影响,相当数量的妇女在夫死之后便守寡而不改嫁,使得妇女“供给量”更少”。

9. 清中后期,这一social norm 被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了。

道光二年的《户部则例》:

旗人之女不准与民人为妻。若民入之女与旗人连姻者,该族长佐领详查呈报,一体给与恩赏银两。如有谎报冒领,查出从重治罪。

这种从非正式制度(informal insitution)到正式制度(formal institution)的转变是制度主义中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10. 结论

清初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允许满汉通婚,但是由于汉人对这一政策的不信任,导致官方的民族婚姻政策陷入维谷;由于没有官方的政策规定,社会规范(social norm)就成为约束婚姻制度的主要原因,因为(满)旗人女子的短缺,(满)旗人习俗禁止旗人女子外嫁汉人,这便是“满汉不通婚”,其他的旗民通婚是允许的(包括汉旗人与汉民的自由通婚)。这一 social norm最终被制度化。清朝末年,废除这一制度,但是又怕蹈顺治朝(其实不是明朝)的覆辙,于是强调,“一如遇选秀女年分,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汉人”。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