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婚姻统一天下

看到讨论中世纪的欧洲国王,想到了一个著名人物:查理一世,一个因为婚姻关系统一了欧洲大半的国王。这位国王的名字其实也体现了大一统的风格:按照法语的习惯拼做 Charles (查理),西班牙语的习惯 Carlos(卡洛斯),德语的习惯 Karl (卡尔),其实是同一个名字在不同语言中的变体。他治下的广袤土地全部是由他巧合的继承而来。我们先从他老爸这边说起。

查理一世的爷爷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他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拥有哈布斯堡王朝的土地,大致是现在的奥地利以及德国的一部分,他娶了勃艮第大公大胆的查理的独生女玛丽。大胆的查理死了以后,玛丽继承了大胆的查理的土地,包括勃艮第以及勃艮第控制的低地国家,也就是现在法国的一部分到荷兰的土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与玛丽的儿子腓力一世(也称作美男子腓力),也就是查理一世的爸爸,在玛丽死后顺利成章的继承了玛丽的土地(法国的一部分,以及低地国家,其中一部分被法国国王夺去),如果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死了,腓力就可以完成一个小统一,统一勃艮第与哈布斯堡的土地,但是可惜的是腓力一世先死掉了。但是腓力一世在死以前已经娶了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并且生下了查理一世。

再来看查理一世老妈这一边。查理一世的外公是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外婆是凯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阿拉贡与凯斯蒂利亚都在伊比利亚半岛上,阿拉贡在东北部,凯斯蒂利亚在中部,西部还有一个葡萄牙。阿拉贡的领土还包括那不勒斯和西西里,也就是现在的意大利的一部分。斐迪南二世与伊莎贝拉一世的结合,标志着现代西班牙的诞生,他们的儿子与长女都不幸早亡,于是王位的继承权意外的由他们的女儿胡安娜获得,而胡安娜就是查理一世的老妈,哈布斯堡的腓力一世的老婆。

好了,查理一世的父辈们都交待完,就等查理一世出场了。伊比利亚这边由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共治,伊莎贝拉先死去,于是胡安娜首先可以继承卡斯蒂利亚,他的老公也高兴得来做卡斯蒂利亚的国王,结果被仍然活着的斐迪南二世拒绝,最终未果,腓力一世也早于斐迪南二世死去。到了1516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终于死去,于是在尼德兰的查理一世首先从他外祖父这里继承了西班牙王国,包括现在的西班牙与意大利南部(参看地图),紧接着查理一世的爷爷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与1519年去世,他又继承了他爷爷哈布斯堡那边的土地,并于不久之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总结一下,查理一世从外公那里得到阿拉贡王国(包括南意大利),外婆那里得到卡斯蒂利亚王国,奶奶那里得到勃艮第(包括低地国家),爷爷那里得到哈布斯堡的土地(包括奥地利,德国的一部分),三代人,统一了半个欧洲。比起战国时的秦国,这样的统一来的太容易。

查理一世因为生于他老爸的领地勃艮第,因此只会说法语,到了西班牙以后并不会说西班牙语,也不会说奥地利的德语,而他治下的土地也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封建制,没有秦始皇靠铁(铜)与火打下来的江山那么稳固,也无法做到秦始皇那样的号令天下。不过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出现毕竟还是很令欧洲恐慌的。一百五十年后,西班牙的王位又出现了问题,查理二世没有子嗣,而西班牙王位的第一序列继承人是法国王储,国王路易十四的儿子,如果如此继承,欧洲的格局就大乱了,而另外一个人继承人恰恰又是奥地利皇帝,也不行。最终查理二世选择路易十四的次孙安茹公爵腓力继承西班牙(因为是次孙,可以防止法国与西班牙合并),并规定西班牙与法国不能合并。但是此举仍然招致奥地利的不满,奥地利皇帝希望扶植自己的次子查理大公作西班牙的国王(这样也可以防止西班牙与奥地利合并),而英国也不愿看到法国过于强大,于是爆发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这也算得上是当时的世界大战了,几乎卷入了欧洲所有的重要国家。战争持续了很久,最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奥地利所支持的继承人查理大公意外的成为奥地利皇帝。本来,查理大公的老爸死了以后,应该是他哥哥继承,但是他哥哥作皇帝没过多久就死于天花,按照继承序列,查理大公成为新的皇帝,这样一来本来和奥地利一伙的英国不乐意了,总不能防止了法西合并却导致奥西合并吧,所以战争终于走向了尾声。不过这次战争对于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都很深远,在欧洲,法国失去了霸主的地位,西班牙沦落为二流国家,直布罗陀被英国占领,意大利的土地被奥地利占领,在北美,英国从法国手里得到纽芬兰、哈得逊湾等地。战争最大的赢家不是法国也不是奥地利,而是英国。

Blog分类: 

了解中国

PBS 最近制作了一系列四集关于中国的电视节目 China From The Inside,昨天晚上播放了两集,但是我错过了,听好几个同学都说很好看,查了节目预报,今天晚上(其实是明天凌晨)还会重播,时间很晚了,不过好在有 TV Tuner,打算把这两集节目录下来,明天白天再看,看一下最新的老外眼中的中国。其实电视记录片也是一面镜子,也可以看到功过得失。呵呵,如果我的 TV Tuner 还可以正常的工作的话,很乐意把录制下来的节目与大家分享:)(这个该不算违反知识产权吧,权当录在 VHS 上然后借阅?)PBS的网站上还有关于中美比较的小测试,做了一下,错了两道,有些汗颜,也算是专业领域里的东西了,居然都没弄明白,以后在评论这个 quiz 吧,省得搅了大家做题的雅兴。上帝保佑我的古董级的 ATI TV Tunuer:)

Free Tags: 
Blog分类: 

乱世的传奇家族

往往只有乱世才会有传奇的家族。有这么一个家族,于战乱中立国于一隅,革除苛政,奖励农桑,建立太学,保护了一方百姓的安定,恢复了一方汉文化之传统,国家败亡后,一支入胡,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恢复了华夏衣冠;一支入越,维系了南越地区与中国的联系,亦推动了民族的融合。这个家族就是历经十六国、南北朝到隋唐的冯氏。

冯氏的先祖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晋国的毕万(也是魏国创始人的先祖),到了晋朝,由于永嘉之乱,冯氏避祸河北,这个家族第一位重要的人物冯安在西燕慕容永那里做过将军。西燕被后燕慕容垂灭亡之后,冯氏东迁到龙城 -- 这一年是394年。历史如幻灯般一帧一帧飞速闪过。395年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在参合陂大败于北魏;396年慕容垂反击,一度攻下北魏的重镇以及三年后的都城平城,但是不久便死去,慕容宝即位。北魏马上反扑,同年包围后燕的首都中山。396年慕容宝突围出奔龙城,后燕分崩离析。萎缩到东北隅的后燕并未逃脱灾乱的厄运,不久,慕容宝被贵族兰汗杀死,而兰汗又被慕容宝的儿子慕容盛杀死,慕容盛又被臣下所杀,401年,慕容垂的少子慕容熙即位。此时,冯氏的第二位重要人物,冯安的儿子冯跋已经做到了后燕的禁卫军将领。慕容熙荒淫无道,冯跋杀慕容熙拥立慕容宝的养子慕容云(高句丽人,原名叫作高云),但是不久慕容云也被大臣所杀,冯跋平定了大臣的叛乱,自称天王,国号仍为燕,定都龙城,史称“北燕”,这是十六国里四个汉人政权之一,从此燕国才安定下来。

冯跋作了二十二年的天王,政治颇为清明,百姓也安居乐业,同时他建立太学,选派两千石以下的子弟入学读书,亦繁荣了北燕的文化。冯跋死后,他的弟弟冯弘即位,此时的“国际”形式已经大变。北方的乱世在被前秦苻坚的治下短暂的终结,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又陷入分裂,于是小国才有了生存的空间。但是冯弘即位之后,北魏日益强盛,攻灭诸国;不久便把矛头指向北燕。北燕孤立难支,虽与南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毕竟路途遥远,无法依仗,所以不得不依靠高句丽的支援。龙城失陷,冯弘不愿投降北魏,亡入高句丽。

亡国之君,寄身蕞尔小国,难免不受人欺凌。冯弘以为高句丽并非久居之地,思奔南朝,于是派遣儿子冯业率领三百人为使者,浮海入晋。但是高句丽很快就发现了冯弘又南归之心,而同时北魏又勒令高句丽交出冯弘,于是高句丽就杀了冯弘,并子孙十余人,只有冯弘的儿子冯朗与冯邈逃脱,亡入北魏。而出使在东晋的冯业得知父亲被杀的消息,也就留在了东晋,自此冯氏南北两支,一分为二。

北方的冯朗入魏以后,官至秦雍两州刺史,爵封郡公,但是后来因事坐诛,女儿冯氏没入掖庭,后来太武帝死文成帝即位,冯氏被选为贵人,后又被立为皇后,即文明皇后。文成帝死后,冯氏两度执政,是为冯太后,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实际上是冯太后肇始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制度的改革在冯太后执政时期已经全面展开,孝文帝在冯太后死后继续深化了这一改革,并且把它扩展到文化与习俗领域。最终,在衣冠南渡之后又在北方恢复了华族衣冠。南朝名将陈庆之送北海王入洛阳之后,感慨道: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如登泰山者卑培塿,涉江海者小湘、沅。北人安可不重?”

这其中自然也有冯太后的一番功劳。

而冯氏在南方这一支留在东晋之后,居于番禺,到了南朝梁的时候,冯业的孙子冯融官居罗州刺史,他为儿子冯宝娶了南越俚人大姓冼氏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后来青史留名的冼夫人),世代成为岭南少数民族的首领。冼夫人在世的80年,历经南梁、南陈以及隋代,冯氏都一直忠于朝廷,支持统一事业,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冼夫人和冯宝的孙子冯盎,在隋末唐初继续统领岭南各部,当时天下大乱,有人游说冯盎,说:“隋季崩荡,海内震骚,唐虽应运,而风教未孚,岭越无所系属。公克平二十州,地数千里,名位未正,请南越王号。”希望他效法当年秦末汉初的赵佗,但是冯盎坚决的据绝了,仍然支持统一,遣使入唐,接受唐朝的领导。

呵呵,一个小小的家族在乱世的传奇经历。

题外话:北方的冯氏因为在北魏一直位高权重,到了尔朱荣的河阴之役,死去不少,但是仍然有后人在东魏,高齐做官(譬如冯子琮),入隋以来,冯慈明官至尚书兵部郎,在讨伐李密的战争中被李密俘获,但是拒不投降,李密义而释之,但是冯慈明行至营门门碰到了翟让,因为言辞不屈,被翟让所杀。冯慈明太过忠直,可惜了,于他同时的徐文远,一代大儒,也被李密俘虏,对待李密的态度非常的傲慢,李密败后,此人为王世充所得,但是对王世充却非常恭敬,有人不解,问他为何态度不同,徐文远说:“李密,君子也,能受郦生之揖;王公(指王世充),小人也,有杀故人之义。相时而动,岂不然欤!。”可惜冯慈明没有徐文远这么知道“变通”。

南方冯氏与李唐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李唐却认为冯盎还有他的儿子冯智戴,冯子猷等为南蛮。一次太上皇李渊置酒与太宗宴饮,席间让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让冯盎的儿子冯智戴作诗,之后李渊感慨:“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可怜冯智戴为正宗汉人之后,到此反而成了南蛮酋长(唐书中提到冯氏父子,辄称之为南蛮酋长,徐敬业造反,开始也是诈言“奉密旨,以高州酋长冯子猷谋反,发兵讨之。”打开府库,征召士兵)。

Blog分类: 

2006年的最后一天

 以走马路的形式来欢送2006年的最后一天,坐轻轨到 downtown ,沿着 Michigan Ave 的 Magnificent Mile 走,宛若在国内新年逛王府井。街上的人挺多的,店铺也挤得满满的。逛了一下午,晚上到一家叫做 Fogo de Chão 的巴西饭店吃饭,这家饭店的口碑不错,似乎还被评为芝加哥最受欢迎的饭店,慕名而来,虽然是地道的巴西烤肉,但是不很合胃口,虽然能吃肉,但是还是习惯加了各种中式调料的,所以对于“乏味”的烤肉还是有些失望。酒不错, 点了一种葡萄牙语名称的鸡尾酒,我要了 Melon Martini,颜色很好看,绿色的琼浆加红色的樱桃。吃罢饭,看他的 desert 的单子,好奇它的 Spanish Coffee ,点来一尝,郁闷,白兰地加咖啡,没有 creme,喝起来像小时候的清热解毒液或是双黄连口服液,疑心居然会有人喜欢这种奇怪的口味。不是很尽兴,但是满足了好奇心,所以还是很高兴。这家管子的生意很不错,走的时候外面排起了等待的长队。呵呵,可能是口味的差异吧。新年前夜,本来打算熬夜去看烟花,去年就看了的updated: 前年其实也看了,才发现),但是已经看了五年了,兴趣也减了,还是家里睡个安稳觉,静静地等待新的一年吧!

Free Tags: 
Blog分类: 

地震,通讯中断

早上起来看新闻,读到台湾地震,所幸在外海,没有太大的人员的伤亡,可能未来一段时间会有海啸,希望不要像印尼海啸危害那么大。似乎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隔着太平洋,因为震中在海中,对于陆上的亲友故知们的影响也不大。但是,国内的网站突然都无法访问了。不知道这算不算全球化的一个注脚:千里之外的地震导致联接中美的海底光缆中断,于是眼前就无法浏览国内的网站了。不过还好有全球化,起码通过 feedburner, bloglines 还能读到国内对于地震的纪录。希望灾害早日过去。

Free Tags: 
Blog分类: 

没有重圆的破镜

和人聊起古人食奶制品的习俗,提到了《洛阳伽蓝记》上王肃“酪奴”的典故,借以佐证北朝时羊肉酪浆等食品的流行。因为说起王肃,又想到了他的另外一个故事。

故事的开头与唐人孟棨《本事诗》中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故事相类,但是结局却相去很远。

王肃祖籍琅琊,琅琊王氏在注重门第出身的六朝是一等一的显族高第,东晋丞相王导的后人,王家在南朝累世为高官,王肃的父亲王奂也不例外,最后做到了左仆射,镇北将军,雍州刺史。王肃的妻子也是名门望族,陈郡谢氏,谢玄的后人,她的父亲谢庄亦是南朝的高官。北朝魏太和十七年,南朝齐永明十一年,王肃的父亲王奂因为擅杀长史又抗拒台使而被诛,同时累及王奂的弟弟与儿子,一同被杀,只有王肃独自从建业逃了出来,投奔北魏,此时,按照《魏书》的记载是太和十七年,《洛阳伽蓝记》上记为太和十八年,大概前者记载的是逃出建业的时间(正好与《南齐书·王奂传》一致),而后者记载的是王肃逃到北魏时的时间。王肃逃到北魏这一年,他三十一岁。

王肃到了北魏,受到了崇尚汉文化的魏孝文帝的优待。王肃与孝文帝谈论治国之道,“肃陈说治乱,音韵雅畅,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于是图南之规转锐。器重礼遇日有加焉,亲贵旧臣莫能间也。或屏左右相对谈说,至夜分不罢。肃亦尽忠输诚,无所隐避,自谓君臣之际犹玄德之遇孔明也。”(《魏书·王肃传》)呵呵,王肃与孝文帝的关系直比刘备与诸葛亮。

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王肃是他的得力助手,《北史·王肃传》上说:“自晋氏丧乱,礼乐崩亡,孝文虽厘革制度,变更风俗,其间朴略,未能淳也。肃明练旧事,虚心受委,朝仪国曲,咸自肃出。”除了文化方面的功绩,王肃始终认为自己的父亲是无故受祸,因此常有子胥报楚之意,为北魏攻伐南齐立下了不少战功,在孝文帝时就因功受封为平南将军,后来又进封为镇南将军。呵呵,父子二人,一人为镇北,一人为镇南,倒是也挺有趣的。

孝文帝驾崩,遗诏令王肃与咸阳王元禧等人一同辅政,不久,即位的宣武帝元恪又把自己的姑姑陈留公主许配了给了王肃,与王肃结成了姻亲。王肃此时也算得上春风得意了,但是... ... 慢着...王肃在南朝还有原配的谢氏啊,谢氏如今又情形如何呢?

谢氏似乎总是出奇女子,东晋的谢道韫是一位,而王肃的妻子也不逊色,王肃逃跑后,她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还好,齐武帝杀王奂的时候,并未波及孙辈,其实也不可能波及太广的,因为王家与它的姻亲都是大族),为了避祸,削发为尼,等到风声渐缓的时候,就领着三个孩子偷偷跑到北方来找王肃,可是没有想到王肃虽是高官显位但却已经娶了北魏的公主,于是谢氏题了一首诗给王肃:

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

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

这首诗很有南朝乐府的特色,语带双关,“丝”“思”谐音。“路”据丁福保等人的考释,即是“络”,“胜”是丝机上持经线的工具,又是双关,喻指王肃弃旧攀新,最后一问“颇忆缠绵时?”

呵呵,事情发展到这里,仿佛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的故事,“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看故事的人自然也希望王肃能舍去荣华富贵,与妻子破镜重圆,但是现实往往是不浪漫甚至残酷的。

谢氏这首诗被王肃的现任妻子陈留公主看到了,她也题了一首诗回赠谢氏:

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

得帛缝新去,何能纳故时?

针是用来穿线的,针眼里的丝穿来穿去,有了新衣要缝,哪还能顾得上旧衣呢?

陈留公主不肯退让,王肃又不能或是不敢与前妻复合,心中愧疚,只好在洛阳造了一座正觉寺来安置谢氏。不过,不到一年的时间王肃就死了,死时只有三十八岁,公主没有生养,所以谢氏给他生的儿子理所当然的承袭了他的爵位,呵呵,也许这是王肃对谢氏的一个交待吧。如今的正觉寺已经没在洛河中,无迹可寻了,不过想起这段故事,还是让人感慨。

Blog分类: 

溜冰记

 下午我们和朋友夫妇一起到 Navy Pier 溜冰,有了暑假滚轴的锻炼,今年感觉溜冰的技术应该长进一些,不会像去年一样连滚带爬。下午3点多出发,好事多磨,车因为忘记关里面的小灯,将电池的电全部耗光了,幸好的朋友的车在旁边,又和路过的好几位物理学 PhD 们研究了一下两辆车如何相互充电,幸好有一位非物理学的 PhD 同学比较有实际经验,最终没有正极接正极,负极接负极,不然就麻烦了。发动了车,今天的路上没有多少人,到底是快过节了,节日的气氛就是冷清的街道,这一点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样的。高高兴兴地杀到 downtown, 结果错过了路口,于是只好在附近打转,顺便看了一下节日里的芝加哥。到了冰场,朋友夫妇先去吃东西做准备,我和 开始排队领冰鞋,然后冲向冰场。我的技术果然精进了不少,省了不少力气,去年基本上是她像拖着一个麻袋一样拖着我走的。顺利的溜了两圈,感觉还好,只是偶尔平衡还是有问题,一次正好遇到侧前面有一个小女孩在那里摇摇晃晃,看得我也摇摇晃晃,于是一把揪住她,结果她摔了个四脚朝天,我却顺利的平稳的滑了过去,心里好生内疚,但是我的技术又没有好到可以转身去扶她-_-.. 过了一会儿朋友夫妇也来了,他们也是女生滑的比较好,男生逊一些,朋友的冰鞋还是比较专业的花样滑冰的冰鞋,可以跳跃的,呵呵,不过她在我们跟前跳跃的时候差些摔个跟头。但她还是滑得挺好的,可以一只脚滑,望尘莫及啊。还是不放心我,像个 safe guard 一样在身边。玩了几个小时,还是挺过瘾的,然后又到 downtown 的一家泰国饭店大吃了一顿,那里的一种叫做 Red Passion 的鸡尾酒很不错,可惜回来还要开车,所以没能开怀畅饮。呵呵,应该感谢 Christ,就像感谢 Dr. King 一样,没有他们就没有假期了。

Free Tags: 
Blog分类: 

司马温公的无厘头

用无厘头来称呼司马温公有些不敬了,不过重读他对慕容绍宗一生片断的选择与描写,让人不自然想到了这三个字。

《资治通鉴》是一部通史,有别于纪传体史书,所以花在每个人身上的笔墨都不多,除了帝王以外的人物,司马光往往选择一两件此人最闪亮并与主要事件相关的事情来书写。譬如慕容绍宗,第一次提到是第152卷,慕容绍宗劝谏尔朱荣不要杀魏大臣,没有被采纳,于是有了河阴之役;第二次提到是第154卷,高欢希望就食山东,请示尔朱兆,尔朱兆应准了,但是慕容绍宗认为这是养虎为患,不能答应高欢,可惜尔朱兆没听。接着,第三次提起慕容绍宗是在下一卷第155卷,高欢大败尔朱兆,尔朱兆对着慕容绍宗叹息:“不用公言,以至于此!”第四次提及慕容绍宗是下一卷第156卷,尔朱兆兵败自杀,慕容绍宗携尔朱荣妻子及尔朱兆馀众投降高欢。至此并没有见慕容绍宗有太大的过人之处。

第157卷,第158卷没提慕容绍宗,让人更以为慕容绍宗也许不过是一个小人物,到此也就该下场了,而到了第159卷,一处虚写,顿时让人觉得慕容绍宗不同凡响,故事是这样的,高欢病重,世子高澄在左右服侍,高欢看到高澄面有忧色就问道:“我虽病,汝面更有余忧,何也?”高澄还没有来得及回答。高欢接着又问:“是不是担心侯景叛乱。”高澄说“是”。高欢接着说侯景飞扬跋扈,只有自己能蓄养,高澄无法肯定无法驾驭,然后开始交待身后之事,说他死了以后先不要发丧,然后又逐一评价了一下身边的大臣,认为某某忠直,可以信赖,某某耿直,需要宽待等等,直到最后,话锋一转说:“堪敌侯景者,唯有慕容绍宗,我故不贵之,留以遗汝。”先抑后扬,一下子把慕容绍宗拥上前台高处,同时也解释了慕容绍宗投降后默默无闻的原因。

第160卷,侯景反叛,又是一处虚写慕容绍宗。侯景反后,高澄调兵遣将征讨侯景,派了好几员大将,最后才派遣慕容绍宗。而侯景这边,当他听说朝廷派韩轨来讨伐他,评价是:“啖猪肠儿何能为!”,又听到朝廷派了高岳,评价是:“兵精人凡。”高澄派遣的几员打将都被侯景所轻。最后,侯景听说慕容绍宗来了,“叩鞍有惧色,曰:‘谁教鲜卑儿(指高澄)解遣绍宗来!若然,高王定未死邪?’”侯景听到高澄派遣慕容绍宗来,不仅吓得面有惧色,还据此猜测高欢肯定没死,此处的虚写更让人觉得慕容绍宗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大英雄。

然后慕容绍宗出马,先与梁人交战,因为梁人不听侯景的告诫,被慕容绍宗击败。此处,慕容绍宗与侯景不分伯仲,但是作为“读者”对于慕容绍宗还是很期待的。

终于,慕容绍宗与侯景交手了,虽然慕容绍宗猜破了侯景的诡计,但是仍然被侯景大败,逃到谯城。“读者”有些失望了,不仅读者失望,裨将们也责难慕容绍宗,慕容绍宗的回答是:“侯景太厉害了,不信你们去试试。”于是斛律光和张恃显就披甲提兵,出去试,慕容绍宗告诫他们,千万不要过河,这点还是值得赞许的,说明慕容绍宗的心胸还是很宽广的,没有要害这二人的意思。二人出战,不渡水,侯景隔着河冲二人喊:“你们怎么知道不渡河过来?肯定是慕容绍宗教你们的。”--呵呵,这里又见高人过招的境界。

尽管斛律光与张恃显没有渡河但是还是被侯景大败,张恃显被侯景生擒,不过又被放了;斛律光也狼狈的逃回谯城。呵呵,斛律光后来也是高齐的一员大将,这是他第一次出场,居然这么狼狈,反到衬托了侯景与慕容绍宗的厉害。不过似乎侯景稍胜一筹。

后来证明,这是一种先扬后抑,虽然侯景很牛,但是最终不敌慕容绍宗,大败而逃,祸患南梁去了。到此,慕容绍宗的光辉形象才完全展开,虚写与实写合一。

如此大将,“读者”们都期待他有一番大作为,高澄也一样,在平定了侯景以后,就让慕容绍宗去攻打西魏王思政镇守的颖川,久攻不下,于是有人进言用水攻,然后修筑围堰,水灌颖川,城垛崩溃,王思政疲于奔命的当修理工,而此时西魏的救兵也被大水阻挡,眼看就要城破。一日,慕容绍宗与刘丰到围堰上视察军情,突然起了大风,尘土飞扬,于是慕容绍宗就和刘丰一起到船里避风,结果暴风到来,吹断了缆绳(缆绳都可以吹断?),他们所坐的船居然向颖川城飘去。而城上的人也拿长钩来钩船,见此状,慕容绍宗与刘丰只好跳水逃生了,但是。。。但是慕容绍宗居然不会游泳,被淹死了!一代大将,就这样死掉了,ft 之极。刘丰就会游泳,一直游到一个土山上,结果被射死了。

呵呵,记得以前看《新少林五祖》红花会总舵主出场的镜头甚为华丽,漫天的红花,英雄气概,令人景仰,结果第二个镜头就死翘翘了;而司马温公笔下的慕容绍宗也差不多,先开始几处虚写,让人觉得绍宗必不是凡人(好比漫天红花),然后实写一笔大破侯景(英雄气概,令人景仰),结果。。。下一个镜头就淹死了,ft。

顺便提及一句,这个慕容绍宗就是当年前燕太原王慕容恪的后人,《天龙八部》慕容复的祖先。据《北史》与《北齐书》上说慕容绍宗之所以在投降没有马上被重用的原因之一是他在任青州刺史时,曾经登广固城,对亲信说“大丈夫有复先业理不?”当年他的先人慕容恪就是在广固大破段龛,为前燕立国奠定了基础。这句复国的话被他的仇家探听到报告给了高欢,于是他就丢掉了刺史之职,被征入京了。呵呵,看来慕容家还是和有传统的。慕容绍宗的儿子慕容三藏也是一代名将,孙子慕容遐因为不从汉王杨谅造反而为人称道。

Blog分类: 

回归传统的新外观

重新设计了 blog 的外观主题,除了新年新气象,辞旧迎新以外,主要是为了让 blog 使用的主题更加像一个 blog 的主题,上一个“春田花花”主题是 port Zen Garden 的 Lonely Flower 的,Zen Garden 类似于 CSS 设计的概念网站,虽然很多主题很漂亮,但是并不是为 blog 专门设计的,所以分离式的主体与边栏看起来有些怪异。而这款新的主题(还没有想好叫什么名字)则是按照 blog 主题的“窠臼”:窄幅,一个边栏,圆边角,阴影投射。。。该有的都有了。

保留了原来“春天花花”的主色调,绿色和橙色,这两种颜色看起来比较喜庆(土!),同时该了一下灰色的色调,看起来不至于太费眼睛。另外,融入了一些中国的元素,譬如梅花,莲藕与竹叶。呵呵,毕竟不是搞设计的,所以只能凑合着看自娱自乐了。另外,恢复了 site name 的链接,不再使用图片,这样以来这个主题就可以很容易的供别人使用了。一点小感叹:IE 终于支持 min-height 了。没有 min-height 的支持,基于 div 的 column 很难保持同样的高度,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式,但是都十分繁琐,还是依赖浏览器的改进比较省事儿。

另外,刚刚出炉的主题已经发现了一个 bug,我的 mission statement 不见了,呵呵,今天先到这里吧,回头慢慢的捉虫子。这个主题同时也制作了 Drupal 5.0 版本的,Drupal 5.0 的主题与 4.7 的主题略有不同,以后再详细说。

Blog分类: 

准备升级至 Drupal 5.0 RC-1

 今天Drupal推出了5.0版本的第一个 Relese Candidate,速度挺快的。既然 RC1 都推出了,按照以往的经验,正式版也不远了,所以打算升一下级,现在测试站点上试验了一下。数据库升级非常顺利,站点也一切正常,不过现在匿名用户不能访问内容,应该是 taxonomy access control 模块造成的,所以问题不大,基本上已经可用了。现在正在升级我的 blog 的外观主题。虽然 Drupal 5.0 提供了非常漂亮的 Garland 主题 (连 Wordpress 都 port 了这款主题,足见它的受欢迎程度),但是正是因为它漂亮,预计很快满世界都是 Garland 了,所以俺还是敝帚自珍,继续沿用我自己的做的主题吧,虽然不漂亮,但是起码独特:)有一些常用的模块还没有升级到 Druapl 5.0 ,所以升级之后可能暂时无法使用一些功能,不过从升级 Drupal 的历史经验里总结出了规律:尽量少用第三方的模块。当年为了升级 awtags 费了很大的功夫(呵呵,现在awtag已经不知所踪了,第三方模块不可靠啊)。毕竟这里只是简单的 blog 站点,Drupal 的基本功能已经够用,所以现在几乎没有太依赖第三方的模块。平时写 blog,用的都是微软的 Live Writer,所以即便是连 filter 都没有用到。不过一些filter还是不得不装的,主要是为了早期的一些 blog entries,没有 filter 看起来会很乱。其实现在右边的“历史年表”还是乱的,因为当年的 wiki filter 没了。呵呵,这次升级后再花时间打理一下。O.K. 迎接 Drupal 5.0!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