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醉
Submitted by kzeng on Sat, 2010-06-05 18:06
[想说两句韩偓,说着说着就越说越长了]
韩偓年轻时和入仕以后的诗作风格差别很大;年轻时绮丽悱恻,年老后慷慨悲婉。香奁集是他入仕前所作,但是却比后来的悲歌更为出名,大概不经离乱之世,就无法体会到诗人的悲慨吧;
可能也是因此,明清迭兴之际的王夫之非常推崇韩偓,以气节论之,他认为韩偓差不多是亡唐第一节臣了(不过王夫之《读通鉴论》里的这一节隐约让人觉得他是在为自己没有明廷殉国开脱,呵呵)。韩偓也确实算是条硬汉,于大厦将倾之时,仍能守正不挠,宦官要杀他,权臣要杀他,强藩要杀他,屡屡白刃加颈;特别是在李茂贞的强逼之下,拒不草制,其时真是命悬一线;
所以韩偓晚年的诗中有温、李不曾有的悲慨。这种慷慨之意,非亲历兴废而不能得。义山的悲婉,凄清而哀;而韩偓的悲婉,不失激昂之气。
温、李、韩三人相比,感觉上李、韩更相近一些。温庭筠除了绮罗脂粉之词外最多不过浩叹壮志难酬,即便有兴亡之慨,亦不如李、韩的感时伤事之作,大概是温庭筠缺乏真实感受的缘故。
韩偓很爱喝酒,并且应该酒量不错,因为他有一首《半醉》,能到半醉这种境界的人往往都是海量;酒量比较小的人,要么不喝酒,要么稍微一饮就要找个手电筒往天上爬;说人千杯不醉是假的,最多是千杯不倒,喝酒的乐趣或是悲凉就在半醉半醒之间,所以韩偓说:“往事空因半醉来”很传神;
半醉之时如果和故人朋友在一起,多半是乐事,但是如果和韩偓一样:“索寞襟怀酒半醒,无人一为解余酲”则是悲凉,所以他看到的是“岸头柳色春将尽”,听到的是“船背雨声天欲明。”柳耆卿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大概就是从韩偓这里来的。
说到韩偓对于后世词人的影响,其实很多宋词佳句都是来自韩偓的诗中。韩偓的《懒起》也许知道的人不多:
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但是这却是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的蓝本。还有韩偓的《偶见》:
秋千打困解罗裙,提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然后有李清照的:“和羞走,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所以即使《香奁集》里,也不乏清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