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古董的李密;不是鲜活的李米,尽管两人很像,都很执着。李米执着于等待,李密执着于造反。
不知道李密为什么要造反,至少从他生活的环境很难找到造反的原因。他有世袭的爵位,家境也不错,不像劳苦大众,有深刻的阶级仇恨与反叛的动力;同时他的富有与权势又不足以让皇帝感到不安,因此也不像杨玄感一样,因为隋炀帝对杨素的猜忌而不得不反。另外,李密开始打坏主意的时候,隋炀帝的江山还很牢靠,因此他也不像宇文化及一样,有一扇机会之门打开在面前。他本人更不是智能低下或者爱追求刺激的纨绔子弟,不像虞柔(虞世基的儿子,虞世南的侄子)或是来渊(来护儿的儿子)一样,稀里糊涂的就投降了叛军。
或者,他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想救黎民于倒悬?可是他牛角挂书,在牛背上读《项羽传》的时候,杨素老爷子还很硬朗,隋炀帝也还没有开始征高丽。黎民还不至于倒悬。
或者,他是嫌自己没有受到重用,无法施展才华?可是他一开始的职位并不算低,授亲卫大都督,隋唐两代名臣屈突通也是从亲卫大都督做起,最后进了唐太宗的凌烟阁。亲卫大都督是皇帝身边的侍卫近臣,因此升迁的机会很大。当然宇文述也劝过他,希望他以才学而获得官职,而不是依靠作侍卫。李密也听从了劝告,认认真真的去读书,但是读完了书却去造反。
再或者,是李密本人有野心,希望应图谶,代隋氏而立?可是在他真情流露的诗作里,也不过是羡慕樊哙、萧何的功绩而已,并没有作刘、项的志向。即便是他的势力达到巅峰的时期,他也没有称帝的念头,拒绝了诸将的劝进。
也许只能用唐高祖的大臣们给李密的评语来解释李密了:狡猾好反。造反是他的一种爱好,所以李密的一生都在逃跑,造反,逃跑,造反……这样的循环中度过。最终,他死在最后一次逃跑去造反的路上。
所以欣赏他这份执着。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