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厘头来称呼司马温公有些不敬了,不过重读他对慕容绍宗一生片断的选择与描写,让人不自然想到了这三个字。
《资治通鉴》是一部通史,有别于纪传体史书,所以花在每个人身上的笔墨都不多,除了帝王以外的人物,司马光往往选择一两件此人最闪亮并与主要事件相关的事情来书写。譬如慕容绍宗,第一次提到是第152卷,慕容绍宗劝谏尔朱荣不要杀魏大臣,没有被采纳,于是有了河阴之役;第二次提到是第154卷,高欢希望就食山东,请示尔朱兆,尔朱兆应准了,但是慕容绍宗认为这是养虎为患,不能答应高欢,可惜尔朱兆没听。接着,第三次提起慕容绍宗是在下一卷第155卷,高欢大败尔朱兆,尔朱兆对着慕容绍宗叹息:“不用公言,以至于此!”第四次提及慕容绍宗是下一卷第156卷,尔朱兆兵败自杀,慕容绍宗携尔朱荣妻子及尔朱兆馀众投降高欢。至此并没有见慕容绍宗有太大的过人之处。
第157卷,第158卷没提慕容绍宗,让人更以为慕容绍宗也许不过是一个小人物,到此也就该下场了,而到了第159卷,一处虚写,顿时让人觉得慕容绍宗不同凡响,故事是这样的,高欢病重,世子高澄在左右服侍,高欢看到高澄面有忧色就问道:“我虽病,汝面更有余忧,何也?”高澄还没有来得及回答。高欢接着又问:“是不是担心侯景叛乱。”高澄说“是”。高欢接着说侯景飞扬跋扈,只有自己能蓄养,高澄无法肯定无法驾驭,然后开始交待身后之事,说他死了以后先不要发丧,然后又逐一评价了一下身边的大臣,认为某某忠直,可以信赖,某某耿直,需要宽待等等,直到最后,话锋一转说:“堪敌侯景者,唯有慕容绍宗,我故不贵之,留以遗汝。”先抑后扬,一下子把慕容绍宗拥上前台高处,同时也解释了慕容绍宗投降后默默无闻的原因。
第160卷,侯景反叛,又是一处虚写慕容绍宗。侯景反后,高澄调兵遣将征讨侯景,派了好几员大将,最后才派遣慕容绍宗。而侯景这边,当他听说朝廷派韩轨来讨伐他,评价是:“啖猪肠儿何能为!”,又听到朝廷派了高岳,评价是:“兵精人凡。”高澄派遣的几员打将都被侯景所轻。最后,侯景听说慕容绍宗来了,“叩鞍有惧色,曰:‘谁教鲜卑儿(指高澄)解遣绍宗来!若然,高王定未死邪?’”侯景听到高澄派遣慕容绍宗来,不仅吓得面有惧色,还据此猜测高欢肯定没死,此处的虚写更让人觉得慕容绍宗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大英雄。
然后慕容绍宗出马,先与梁人交战,因为梁人不听侯景的告诫,被慕容绍宗击败。此处,慕容绍宗与侯景不分伯仲,但是作为“读者”对于慕容绍宗还是很期待的。
终于,慕容绍宗与侯景交手了,虽然慕容绍宗猜破了侯景的诡计,但是仍然被侯景大败,逃到谯城。“读者”有些失望了,不仅读者失望,裨将们也责难慕容绍宗,慕容绍宗的回答是:“侯景太厉害了,不信你们去试试。”于是斛律光和张恃显就披甲提兵,出去试,慕容绍宗告诫他们,千万不要过河,这点还是值得赞许的,说明慕容绍宗的心胸还是很宽广的,没有要害这二人的意思。二人出战,不渡水,侯景隔着河冲二人喊:“你们怎么知道不渡河过来?肯定是慕容绍宗教你们的。”--呵呵,这里又见高人过招的境界。
尽管斛律光与张恃显没有渡河但是还是被侯景大败,张恃显被侯景生擒,不过又被放了;斛律光也狼狈的逃回谯城。呵呵,斛律光后来也是高齐的一员大将,这是他第一次出场,居然这么狼狈,反到衬托了侯景与慕容绍宗的厉害。不过似乎侯景稍胜一筹。
后来证明,这是一种先扬后抑,虽然侯景很牛,但是最终不敌慕容绍宗,大败而逃,祸患南梁去了。到此,慕容绍宗的光辉形象才完全展开,虚写与实写合一。
如此大将,“读者”们都期待他有一番大作为,高澄也一样,在平定了侯景以后,就让慕容绍宗去攻打西魏王思政镇守的颖川,久攻不下,于是有人进言用水攻,然后修筑围堰,水灌颖川,城垛崩溃,王思政疲于奔命的当修理工,而此时西魏的救兵也被大水阻挡,眼看就要城破。一日,慕容绍宗与刘丰到围堰上视察军情,突然起了大风,尘土飞扬,于是慕容绍宗就和刘丰一起到船里避风,结果暴风到来,吹断了缆绳(缆绳都可以吹断?),他们所坐的船居然向颖川城飘去。而城上的人也拿长钩来钩船,见此状,慕容绍宗与刘丰只好跳水逃生了,但是。。。但是慕容绍宗居然不会游泳,被淹死了!一代大将,就这样死掉了,ft 之极。刘丰就会游泳,一直游到一个土山上,结果被射死了。
呵呵,记得以前看《新少林五祖》红花会总舵主出场的镜头甚为华丽,漫天的红花,英雄气概,令人景仰,结果第二个镜头就死翘翘了;而司马温公笔下的慕容绍宗也差不多,先开始几处虚写,让人觉得绍宗必不是凡人(好比漫天红花),然后实写一笔大破侯景(英雄气概,令人景仰),结果。。。下一个镜头就淹死了,ft。
顺便提及一句,这个慕容绍宗就是当年前燕太原王慕容恪的后人,《天龙八部》慕容复的祖先。据《北史》与《北齐书》上说慕容绍宗之所以在投降没有马上被重用的原因之一是他在任青州刺史时,曾经登广固城,对亲信说“大丈夫有复先业理不?”当年他的先人慕容恪就是在广固大破段龛,为前燕立国奠定了基础。这句复国的话被他的仇家探听到报告给了高欢,于是他就丢掉了刺史之职,被征入京了。呵呵,看来慕容家还是和有传统的。慕容绍宗的儿子慕容三藏也是一代名将,孙子慕容遐因为不从汉王杨谅造反而为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