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

英雄事

39298_1一边 debug C++ codes,一边听昆曲《牡丹亭》,随便点开的是一出《怅眺》,末了一首联句很有趣:

越王自指高台笑, 刘项原来不读书。

前半句是皮日休的《馆娃宫怀古》,后半句是章碣的《焚书坑》,这个笑字用的很妙,因为汉王和项王总是一副难兄难弟(二声“难”,不是四声“难”)的模样,譬如杜牧的杜牧的《过骊山作》: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

可以想象这哥俩儿踮着脚,伸着脖子,拍着前面人的肩膀说:“低点儿,低点儿,挡着我了”的样子(这也大概就是《史记》上刻意说的“纵观”,恣意的观看。)

两人见过秦始皇的反应也像,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

其实两人那时确实很像,都是楚人,家离的不远,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都非常符合俺心目中英雄的形象。

借用韩信的话,我对英雄的定义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这话本是韩信用来形容项羽的:

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韩信自然是在贬低项羽,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一个人既是千人敌,又能恭敬慈爱,不正是英雄的形象么?

孔子说: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其实“知”往往与“仁”、“勇”矛盾。 “知”,让你凡事深思熟虑,让你 rational,但是一旦深思,大概就会犹豫“仁”与“勇”,古人说: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所以不读书的刘项,在那时都是英雄。譬如刘邦夜里私自放走送往骊山的刑徒,害得他丢了他的亭长,逃入芒、砀山间,这是妇人之仁;又譬如众人杀了沛令,需要推选领袖的时候:

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 ……於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

念过书的萧何、曹参都知道当带头大哥风险太大,如果起事不成(按当时的情况,这是很可能的),就会被灭族,思量了风险之后,一致决定推立刘邦,而刘邦也就答应下来了,这正是匹夫之勇。

所以刘、项皆英雄,直到楚怀王决定入定关中。那时秦军正盛,项梁新死,所有的诸侯都很理智的不愿入关,只有刘邦和项羽愿意向西击秦。

刘、项两人大概也就从此开始分道扬镳,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刘邦再次遇到了张良。张良辅助刘邦取得的第一场大胜利用的就是诡道 —— 先派人劝降了峣关的秦将,然后趁其不备,又发兵攻击峣关,当然是大胜,但是这样的作为大约很难算的上是英雄。

对比项羽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烧庐舍,持三日粮,大破曾经傲视六国的秦军,这是何等的英雄。

当然,从兵家的角度讲,兵者,诡道,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上等,但是纯粹靠战场外的欺骗实在算不上英雄,相比之下,远远不如韩信的背水一战——毕竟韩信的阴谋仅限于战场之上,而张良的为人让人觉得处处都是阴谋——就像以前提到的张良计,他赞同郦食其去出使齐国,劝降齐王,大概他一开始就预料到了韩信不会止步不前(因为有李左车作韩信的谋士),而郦食其即使说降了齐王也不过是去送死。可怜的高阳酒徒,拿着酒罐子,高高兴兴去说服了齐王投降,然后因为韩信趁齐国不备破齐而被齐王给烹了-_-#

鸿门宴上,项羽继续妇人之仁,直到乌江畔:

[项羽]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不知吕马童此时心中是何感想。。。

呵呵,英雄事,千古意,一凭阑。

Blog分类: 

虞兮虞兮奈若何

吃了两天的生菜、芹菜、小胡萝卜拌 Light Italian 酱,终于无法忍耐,昨天借了 roomamte 的韩国酱油,撒了一点儿,酱油的味道不错,可是生菜和芹菜一样的难咽,今天早上又用热油炒了一遍这些菜,因为前阵子的禁卖,家里没有老干妈辣酱,只好再借 roommate 的是拉差辣椒酱,“是拉差”这个名字,是我见过的最糟糕的汉语翻译之一,本是种佐味的调料,为什么又要“拉”,又要“差”,哪怕翻译成“辣”与“材”呢?所以这样奇怪名字的辣椒酱炒出来的生菜、芹菜、小胡罗卜,味道也好不到哪去,因此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有佐餐之物,譬如经典的相声,譬如传统的戏剧,所以午餐要感谢杨小楼、梅兰芳的《霸王别姬》。

不大喜欢京剧《霸王别姬》的故事情节,尤为不喜欢李左车诈降,项羽就是项羽,完全不能接受他被曹操(演义版)化!究其根源,大概是因为京剧《霸王别姬》出自明代沈采的《千金记》,明初的传奇戏曲,又能有什么期待?没有像《五伦全备忠孝记》那样赤裸裸的以戏载“道”已经不错了。但是不看整个故事,跳过有误的念白(霸王那句“项刘鸿沟曾割地,汉占东来楚霸西。”,正好说反),京剧《霸王别姬》里面“别姬”一段确实精彩,虽然不懂京剧,还是把那一段反复了看来若干遍,以至于再三不愿接受虞姬自刎的结局 …  …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 … 良久,突然的想起,虞姬也许没有死;印象里,太史公没有说虞姬的结局如何,又翻了《史记》,果然: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史记》里,虞姬的结果没有交代,只是据说在另一部已经失传了的《楚汉春秋》上,载有虞姬所和的歌辞:“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首诗里虞姬隐约有轻生之意,但是,这部书现在早已不传,没有人知道原文究竟如何,我们看到的这首诗的文字是唐代张守节在写《史记正义》时转抄的,所以,也许是后世好事者的伪托?即便此诗是真,张守节的引文中也没有提及虞姬的下落,也许没有死呢?

不过,因为虞姬的这首诗,很多人都认为虞姬大约是死了,所以全唐诗中有《虞姬怨》,尽管作者没有提到虞姬是自刎。

再往后,故事逐渐的完整,到了冯梦龙的《情史》,我们就有了这么一个故事:

美人虞
項王籍,有美人名虞,常幸從;有駿名騅,常騎之。及軍敗垓下,諸侯兵圍之數重,夜間四面皆楚歌,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歌數闋。歌云: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和云: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項王泣數行下,謂姬曰:「善事漢王!」姬曰:「妾聞忠巨不二君,貞婦不二夫。請先君死。」項王拔劍,背而授之,姬遂自刎。姬死處,生草能舞,人呼為「虞美人草」。

如上所引,这个故事前半段抄《史记》,中间抄《楚汉春秋》,又加上一个编造的结尾,于是就成了一部悲剧,唉,实在不喜欢这个结局,特别是从项王嘴中说出“善事汉王”四个字,依稀让人想起这个情节的出处,《汉书·王陵传》:

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母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

如果冯梦龙的结局真是从《汉书》这段中抄改来的,那实在是太混蛋了,且不说项王这四个字显得极为狭促,试想一下虞姬的身上突然浮现出王陵老母的形象,囧 … …

无聊的罗嗦之后,有些释然,如果真能穿越历史,也许能见到在项羽率领八百余人突围之际,虞姬并没有死,而是在云的彼端,有一个约定的地方(新海诚语,顺道推荐一下这部卡通,如果你能忍耐《秒速 5 cm》),如徐德言与乐昌公主一样,战乱之后终会破镜重圆 … … 可是又一想,项羽终究是要死的,一切都是注定,从他九战九捷在巨鹿大败曾经天下无敌的秦军开始,他是一个英雄,乌江畔,他不得不死。那么虞姬呢,即便是活着 … … 奈若何?

唉,废话一通,低头写 paper 去了。

Blog分类: 

张良计

赵地的驰道上,郦食其的轺车很快就要到平原津了,从那里渡过黄河,离临淄不过两三日的路程。九月本是溽暑难耐(注:汉初承秦制,秦历九月,是为现行农历六月),大醉方醒的郦食其倒也不觉得特别的热,他迷迷糊糊的看着车窗驰道两旁不断闪过的松树,心下不由的赞叹韩信张耳在赵地治理有方,这么快就修复了始皇帝的驰道,“难道他们真的要对齐国用兵么?”郦食其想。

郦食其刚刚在魏郡见过韩信。他正一副倒霉的样子。一个月前,汉王刘邦在成皋吃了败仗,和夏侯婴两个人狼狈的逃了出来,连夜渡了黄河,跑进韩信的营垒,强行夺走了韩信的精兵,可同时又下令让韩信去攻打强大的齐国。“真是个可怜人。”郦食其想,“韩信即便是用兵如神,但是现在手下不过一班残兵弱旅,又怎能打下连霸王都平定不了的齐国呢?好在有我,让我说下齐王称臣吧,这样韩信就得救了。”

显然,韩信和他的谋士广武君李左车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魏郡的军营里对郦食其礼遇有加。临行时,韩信一反治军常态,与郦食其大醉了一场,他祝酒的时候还说:“先生,您的恩德,仆没齿难忘。” “看来韩信对我还是很有信心的,知道我必会马到功成。”郦食其有些得意的想。他拿起手中的朱雀踏虎衔环玉卮,将其中美酒一饮而尽,一边把玩着韩信送他的这件礼物,一边又想:“韩信摆摆阵势也好,可以帮我吓一吓齐王。”

唯一让郦食其有些不舒服的是李左车,他似乎不愿韩信与自己畅饮,一再嘱咐着韩信什么。“这也难怪。”郦食其自言自语。一年前,韩信捉了李左车,不仅与他尽释前嫌,还把他奉为上宾,向他请教平燕、齐之策。李左车的想法和郦食其一样对于燕、齐,只能说降,不能强攻。韩信去年八月攻魏,闰九月破代,十月灭赵,早已是众劳卒疲,不堪再用了,除了说降还能怎样呢?所以李左车派遣说客说下了燕国,得了一份大功。“而齐国,就轮不到他李左车了,也难怪他不平。”郦食其又得意的想。他掏出了一个羊皮口袋,里面装着郁金香草酿黑黍而成的鬯。这是他去年去游说魏王豹,魏王送给他的。“魏王这个反复小人,真让人生厌。”郦食其喝下一大口酒,骂道。

但是最让郦食其厌恶的是张良。他总是病怏怏的阴着脸,肚子里似乎装着永远也用不尽的阴谋。几个月前,汉王被困在荥阳城里,一筹莫展,找郦食其来商量计策。郦食其建议汉王分封六国后人,让他们与霸王项羽为敌,以图削弱楚国。刘邦觉得这计策不错,正要实行,偏偏碰到张良来,他极言此计不可,还危言耸听说,如果刘邦听从了郦食其便坏了大事。 “如果不行,就说你的道理嘛,为什么要吓汉王呢?还胡扯什么放牛桃林之阴。让汉王大骂我一通。汉王骂人的水平可是有目共睹的。”郦食其仍然愤愤地想。

不过这次郦食其提出要出使说服齐国,张良却异常的支持,绝口称赞这个计策的高明。倒是平时和郦食其关系不错的陈平有些顾虑,甚至想阻拦郦食其,因为他认为凭齐国的国力和田氏在齐国影响,齐国即便是暂时称臣,也极容易反复,甚至转而投靠楚国一方,只有彻底攻下齐国,才能没有后患。

其实这一点郦食其并非没有想过,但是眼下形势实在危急,楚国围着荥阳成皋猛攻,汉王毫无招架之力,韩信破赵之后,又亟待修正,攻齐谈何容易。权宜之计,只有先说下齐国,让它在东面继续骚扰霸王,来缓解西面汉王的压力。“张良大概也因为这个原因,才支持我的吧。”郦食其想。他一边想,一边喝尽了羊皮口袋里的鬯,沉睡过去。

数日后,郦食其抵达临淄见到了齐王,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轻松的说服了齐王,并和齐王成了好朋友,每天纵酒言欢。仅凭几句话说下了齐国七十多城,大功已成,可是郦食其慢慢的觉得哪里有些不对,甚至有点儿莫名其妙的不安起来。

果然。很快,前方传来了韩信夜渡平原,大破毫无防备的齐军的消息。齐王田广大怒,马上召见郦食其,大骂他出卖自己,让他想办法制止汉军,否则就烹了他。对于死,郦食其其实无所谓,自从跟了汉王,那一次使命不是出生入死?但是,郦食其也在诧异韩信为什么会继续进军,“他明明知道我已经顺利的完成了使命啊,难道他想争功?如果真是这样,我倒可以去见见他。”郦食其想。但是突然之间,他明白了其中的一切,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冷气。是张良!多么熟悉的计谋啊!

郦食其想到了武关。当年汉王与霸王受义帝派遣,分两路灭秦。汉王急切想入关,但是作为关中最重要门户之一的武关峣下却驻扎着大量秦军,硬攻显然不行。于是张良献计收买守将,由郦食其携金银前去说降,但是在守将答应投降放松守备之际,张良却又突然劝说刘邦全力攻打武关,击垮了毫无防备的守军,并一路乘胜而进,直到霸上。

“不过是故伎重施罢了,难怪他强烈支持我的建议。”郦食其很少这么的清醒。“也难怪韩信要和我喝酒,他确实要感激我;还有李左车,他拦韩信,是怕他酒后失言啊;那么陈平呢?送我的时候几次欲言又止,莫非也是为了此事?”

想到这里,郦食其反而很坦然,甚至有些高兴。一个纵横家,最辉煌的结局,就是用生命去完成最后一件使命。郦食其想到了苏秦,那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在乐毅连破齐军之后,苏秦被齐王车裂。其实苏秦想保命也很容易,但是他是不会那样做的,他不会辜负燕昭王的知遇之恩;郦食其也一样,如果他是个贪生怕死之徒,求生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但为了汉王,他甘心做张良的一枚弃子。他的使命完成了。“能和苏秦一样死在齐王之手,岂不快哉!”

汉三年秋,齐王烹郦食其。汉四年,韩信平齐,刘邦遣张良往立韩信为齐王。汉十二年,高祖举列侯功臣,思郦食其。郦食其子疥数将兵,功未当侯,上以其父故,封疥为高梁侯。

[后记:除最后郦食其为张良弃子一节是俺的瞎猜测之外,其余情节均见于史书。郦食其出使齐国的前前后后,和当年张良让他去武关收买峣下的秦军将领的经过实在太像了,如出一辙。]

Blog分类: 

燕赵壮士

找到了一款俄国人写的阅读软件,可以方便的在掌上电脑上看彩色标注的网页文件。于是用Flashget下载了国学网站上的《资治通鉴》,压缩成zip文件放在掌上电脑里,天天揣在兜里,有空了可以掏出来翻两眼,权当消遣。《通鉴》的好处在于大小事件都按时间码放整齐,不像纪传体的史书,要想稍微看仔细点,还要拿支笔记录下来事情的脉络。

今天又看到了贯高的一段。故事开始的时候,他已经六十多岁了,推算起来他应该出生在长平之战前后,秦统一时他已经有四十岁左右。他先是跟着张耳作门客,后来张耳被封为赵王就成了张耳的属官。张耳死去后,贯高担任赵相辅佐张耳的儿子新赵王张敖。

公元前200年,刘邦在白登被匈奴围了七天,形势危急,多亏陈平走妇女路线方才脱险(所谓六出奇计的最后一计)。南返的时候路过赵地,因为刘邦与赵王张敖谊属君臣,情兼翁婿,所以张敖格外殷勤小心的款待了刘邦。但是刘邦似乎还脱不了当年的浪荡习气,待人傲慢无礼,对张敖箕踞谩骂,胡乱发了一通脾气然后就走了。对于刘邦的无礼,张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但是张敖手下的臣子譬如贯高、赵午却觉得是奇耻大辱,要替张敖杀了刘邦。张敖被贯高等人的想法吓坏了,赶忙制止。贯高等人见赵王不从,就私下商量谋刺刘邦,事成归王,事若不成,就自己顶下来,决不连累赵王。后来谋刺失败,赵午等人争着要自杀,贯高制止了他们说,如果自杀了就没有人替赵王洗清不白之冤了。于是一干人等被押解入长安。历经严刑拷打,贯高始终坚持刺杀一事是自己的主意,与赵王无干。最终连刘邦都佩服他的勇气,称之为壮士,不仅赦免了赵王(虽然剥夺了他的王位,不过这是迟早的事情),也赦免了贯高。但是贯高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自杀是为了证明赵王的清白,现在赵王已经没事了,自己活着也无意义了,况且还有弑君之实,所以就自杀了。

对于这件事情,司马光援引东汉史学家荀悦的评论:“贯高首为乱谋,杀主之贼;虽能证明其王,小亮不塞大逆,私行不赎公罪。《春秋》之义大居正,罪无赦可也。”觉得这个评语未必恰当。首先,荀况是以东汉末年的伦理道德与传统来评价贯高,彼时的情形未必与西汉初时相同;其次,荀悦之时正值汉室衰微,权臣当政(曹操),以致君权旁落,他对于这样的现实是极为不满的(因作《申鉴》5篇),因此很可能有借古讽今的意思在里面。

春秋战国分裂了数百年,虽然秦国一扫六合,但是就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未必认为皇权至上,换言之,皇权未必构成道德的核心,他们所畏惧的只是秦始皇的武功。所以始皇一死,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很快旧的六国又被恢复。等到刘邦再次统一,皇帝这个概念仍为新鲜事物,与后世对皇帝的看法很可能极为不同。那时天下百姓(特别是如贯高等生于战国长于战国那样的)未必觉得皇帝就有绝对的权力凌驾于诸侯王之上,因此当刘邦羞辱赵王时,他们想到的是对诸侯王的效忠以及传统的战国道德:“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因此就像渑池会上的蔺相如(此公也是赵人),或是和平原君到楚国借兵的毛遂(此公还是赵人)一样,宁死也要保全主公的荣誉,成就主公的事业因此才有了贯高的这个故事。同时,赵人的刚烈从这里也可见一斑,所以韩愈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可惜这样彪悍的民风没有延续下去,在民与君的抗争中,君最终占了上风,民则都变为了顺民。

由是想起了东西罗马的对比,东罗马统辖的区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由于很早就有文明与大帝国,因此这个区域的人民很早就文明化了,会很老实的缴税服徭役;而西罗马统辖区域的野蛮人,不仅抗拒缴税还动辄造反。甚至在很多年以后,当这些野蛮人逐渐开化之时,还坚持与国王或是皇帝讨价还价,提出了“No Representation,No Taxation”,没有代表权就不缴税,这对于古中东的人民或是古中国的人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征税并维持统治成了西欧的君主最头痛的问题之一,这也被认为是民主的萌芽(事实上,欧洲的民主很大程度来自于西欧野蛮人的传统,而非古希腊罗马传统,当然后者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希腊罗马的民主主要是为了更有效的发动战争----一个很功利的目的)。一个更有趣的现象:现在世界上最民主最富裕福利最好的国家(譬如瑞士,北欧诸国)却恰恰正是历史上作“野蛮人”作得最久的国家。呵呵,文明的代价。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