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

英雄事

39298_1一边 debug C++ codes,一边听昆曲《牡丹亭》,随便点开的是一出《怅眺》,末了一首联句很有趣:

越王自指高台笑, 刘项原来不读书。

前半句是皮日休的《馆娃宫怀古》,后半句是章碣的《焚书坑》,这个笑字用的很妙,因为汉王和项王总是一副难兄难弟(二声“难”,不是四声“难”)的模样,譬如杜牧的杜牧的《过骊山作》: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

可以想象这哥俩儿踮着脚,伸着脖子,拍着前面人的肩膀说:“低点儿,低点儿,挡着我了”的样子(这也大概就是《史记》上刻意说的“纵观”,恣意的观看。)

两人见过秦始皇的反应也像,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

其实两人那时确实很像,都是楚人,家离的不远,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都非常符合俺心目中英雄的形象。

借用韩信的话,我对英雄的定义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这话本是韩信用来形容项羽的:

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韩信自然是在贬低项羽,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一个人既是千人敌,又能恭敬慈爱,不正是英雄的形象么?

孔子说: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其实“知”往往与“仁”、“勇”矛盾。 “知”,让你凡事深思熟虑,让你 rational,但是一旦深思,大概就会犹豫“仁”与“勇”,古人说: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所以不读书的刘项,在那时都是英雄。譬如刘邦夜里私自放走送往骊山的刑徒,害得他丢了他的亭长,逃入芒、砀山间,这是妇人之仁;又譬如众人杀了沛令,需要推选领袖的时候:

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 ……於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

念过书的萧何、曹参都知道当带头大哥风险太大,如果起事不成(按当时的情况,这是很可能的),就会被灭族,思量了风险之后,一致决定推立刘邦,而刘邦也就答应下来了,这正是匹夫之勇。

所以刘、项皆英雄,直到楚怀王决定入定关中。那时秦军正盛,项梁新死,所有的诸侯都很理智的不愿入关,只有刘邦和项羽愿意向西击秦。

刘、项两人大概也就从此开始分道扬镳,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刘邦再次遇到了张良。张良辅助刘邦取得的第一场大胜利用的就是诡道 —— 先派人劝降了峣关的秦将,然后趁其不备,又发兵攻击峣关,当然是大胜,但是这样的作为大约很难算的上是英雄。

对比项羽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烧庐舍,持三日粮,大破曾经傲视六国的秦军,这是何等的英雄。

当然,从兵家的角度讲,兵者,诡道,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上等,但是纯粹靠战场外的欺骗实在算不上英雄,相比之下,远远不如韩信的背水一战——毕竟韩信的阴谋仅限于战场之上,而张良的为人让人觉得处处都是阴谋——就像以前提到的张良计,他赞同郦食其去出使齐国,劝降齐王,大概他一开始就预料到了韩信不会止步不前(因为有李左车作韩信的谋士),而郦食其即使说降了齐王也不过是去送死。可怜的高阳酒徒,拿着酒罐子,高高兴兴去说服了齐王投降,然后因为韩信趁齐国不备破齐而被齐王给烹了-_-#

鸿门宴上,项羽继续妇人之仁,直到乌江畔:

[项羽]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不知吕马童此时心中是何感想。。。

呵呵,英雄事,千古意,一凭阑。

Blog分类: 

虞兮虞兮奈若何

吃了两天的生菜、芹菜、小胡萝卜拌 Light Italian 酱,终于无法忍耐,昨天借了 roomamte 的韩国酱油,撒了一点儿,酱油的味道不错,可是生菜和芹菜一样的难咽,今天早上又用热油炒了一遍这些菜,因为前阵子的禁卖,家里没有老干妈辣酱,只好再借 roommate 的是拉差辣椒酱,“是拉差”这个名字,是我见过的最糟糕的汉语翻译之一,本是种佐味的调料,为什么又要“拉”,又要“差”,哪怕翻译成“辣”与“材”呢?所以这样奇怪名字的辣椒酱炒出来的生菜、芹菜、小胡罗卜,味道也好不到哪去,因此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有佐餐之物,譬如经典的相声,譬如传统的戏剧,所以午餐要感谢杨小楼、梅兰芳的《霸王别姬》。

不大喜欢京剧《霸王别姬》的故事情节,尤为不喜欢李左车诈降,项羽就是项羽,完全不能接受他被曹操(演义版)化!究其根源,大概是因为京剧《霸王别姬》出自明代沈采的《千金记》,明初的传奇戏曲,又能有什么期待?没有像《五伦全备忠孝记》那样赤裸裸的以戏载“道”已经不错了。但是不看整个故事,跳过有误的念白(霸王那句“项刘鸿沟曾割地,汉占东来楚霸西。”,正好说反),京剧《霸王别姬》里面“别姬”一段确实精彩,虽然不懂京剧,还是把那一段反复了看来若干遍,以至于再三不愿接受虞姬自刎的结局 …  …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 … 良久,突然的想起,虞姬也许没有死;印象里,太史公没有说虞姬的结局如何,又翻了《史记》,果然: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史记》里,虞姬的结果没有交代,只是据说在另一部已经失传了的《楚汉春秋》上,载有虞姬所和的歌辞:“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首诗里虞姬隐约有轻生之意,但是,这部书现在早已不传,没有人知道原文究竟如何,我们看到的这首诗的文字是唐代张守节在写《史记正义》时转抄的,所以,也许是后世好事者的伪托?即便此诗是真,张守节的引文中也没有提及虞姬的下落,也许没有死呢?

不过,因为虞姬的这首诗,很多人都认为虞姬大约是死了,所以全唐诗中有《虞姬怨》,尽管作者没有提到虞姬是自刎。

再往后,故事逐渐的完整,到了冯梦龙的《情史》,我们就有了这么一个故事:

美人虞
項王籍,有美人名虞,常幸從;有駿名騅,常騎之。及軍敗垓下,諸侯兵圍之數重,夜間四面皆楚歌,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歌數闋。歌云: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和云: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項王泣數行下,謂姬曰:「善事漢王!」姬曰:「妾聞忠巨不二君,貞婦不二夫。請先君死。」項王拔劍,背而授之,姬遂自刎。姬死處,生草能舞,人呼為「虞美人草」。

如上所引,这个故事前半段抄《史记》,中间抄《楚汉春秋》,又加上一个编造的结尾,于是就成了一部悲剧,唉,实在不喜欢这个结局,特别是从项王嘴中说出“善事汉王”四个字,依稀让人想起这个情节的出处,《汉书·王陵传》:

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母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

如果冯梦龙的结局真是从《汉书》这段中抄改来的,那实在是太混蛋了,且不说项王这四个字显得极为狭促,试想一下虞姬的身上突然浮现出王陵老母的形象,囧 … …

无聊的罗嗦之后,有些释然,如果真能穿越历史,也许能见到在项羽率领八百余人突围之际,虞姬并没有死,而是在云的彼端,有一个约定的地方(新海诚语,顺道推荐一下这部卡通,如果你能忍耐《秒速 5 cm》),如徐德言与乐昌公主一样,战乱之后终会破镜重圆 … … 可是又一想,项羽终究是要死的,一切都是注定,从他九战九捷在巨鹿大败曾经天下无敌的秦军开始,他是一个英雄,乌江畔,他不得不死。那么虞姬呢,即便是活着 … … 奈若何?

唉,废话一通,低头写 paper 去了。

Blog分类: 

80万秦军的最终下落:续《复活的军团》

呵呵,《复活的军团》拍得不彻底,留下了两个很大的疑问:一、煊赫一时的秦军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到哪里去了?居然要靠骊山囚徒来镇压起义?二、章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战斗力,摘引一下《复》的原话:“保卫都城的任务只能托付给那支由囚犯临时组成的秦军。出人意料的是,这支军队体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战斗力,他们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击溃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满目创痍的帝国似乎看到了希望。”

对于第一个疑问,《复》给的解释是:“秦统一以后,军队有过两次最大的集结。这是广西桂林附近一个叫严关的要塞,50万秦军曾从这里南下,与土著人作战。当起义突然爆发的时候,这部分秦军正在戍守刚刚平定的南部疆土。在帝国存亡的关头,他们选择了沉默。... ... 秦军的另一支主力在帝国的北疆。打败了匈奴骑兵以后,30万精锐并没有南撤,而是镇守在长城沿线。当都城告急的时候,这支秦军开始南下。但是,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它的行动为什么异常缓慢。” --呵呵,注意,这解释的只是边防军,没有说明卫戍都城的部队到哪里去了--当然,边防军它也没有解释清楚。

对于第二个疑问,《复》没有解释,顿时给这部记录片平添了几分神秘奇幻色彩。

其实,这两个疑问算不得什么疑问,没记错的话五十年代的《史学月刊》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呵呵,当时俺舅爷因为历史原因被剥夺教职,闲在家里给这个杂志审稿,积攒了一屋子五六十年代的历史杂志,后来被我外公如获至宝的搬回家。小时候放假到外婆家,躺在老式的“顶子床”上,一伸手就可以抽到一本,一看一晌,甚是惬意,跑题了^_^),这两个问题其实是相关联的。先说说北方的戍边部队和章邯的部队,南方的留作下次再讲。

先简而言之,第一,北方的卫戍部队积极参与了对起义军的围剿。第二,章邯的部队其实最终的组成并非仅仅是刑徒和奴产子,而是正规的秦军。

陈胜吴广起义,义军的一支很快便攻入关中(至于为什么这么快,以后讨论分封的时候再说),直逼咸阳,『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复活的军团》大概就是由于这句话断定章邯的部队全部由囚徒组成,但是这是片面的。

首先,关中并非没有秦的正规军,陈胜起义前三个月,二世刚刚『尽徵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章邯之所以请赦囚徒从军的,是因为来不及征调驻扎在临近县里的军队,也就是他说的『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所以使用囚徒只是仓促应变之计,之后不断补充入章邯军的,是从各地召集来的正规部队,以及新征的“秦人”,比较大的一次补充是长史司马欣和都尉董翳带来的军队。与此同时,章邯最初的囚徒军队并不可靠,不断的叛逃,所以在章邯东向的过程中,实际上军队已经换了一次血,由秦军正规部队顶替掉了原来的刑徒奴生子,所以章邯才能力挽狂澜,迅速的击溃起义军,杀陈胜于城父,破项梁于定陶,灭魏咎于临济,基本上消灭了楚地义军的主力,因为『楚地盗名将已死,章邯乃北渡河,击赵王歇等於钜鹿。』这一切都是秦正规军所为,可见秦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名副其实。 所以《复活的军团》中的第二个疑问并不是疑问。不过让章邯郁闷的是,他碰上了项羽。

其次,北方的戍边军队在起义之初便东渡南下,镇压起义。蒙恬被囚杀后,驻扎在上郡的三十万边防军的最高长官是王离,也是一个将门虎子。对于王离军的行军路线,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南下,归为章邯领导;另一种是直接从上郡东渡,直扑燕赵的义军。出现这种分歧的原因是因为史书对王离军队行军没有详细的记录,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复活的军团》才说王离军行动缓慢吧。比较而言,王离直接东渡一说更有些道理。

这是因为,第一,王离的爵位应该高于章邯,不该归为章邯领导。就像《复》上说的那样,秦朝的二十级爵位等级分明。王家世代为名将,王离的爷爷是王翦(呵呵,项少龙的好兄弟^_^),秦始皇很器重的一位将军,王离的老爸王贲也在灭六国的战争中立下不少战功。史记载:”翦为宿将 ,始皇师之 ”,又说““ 秦始皇二十六年 , 尽并天下 , 王氏 、蒙氏功为多 , 名施于后世 。 ” 并屡屡以名将称王离,秦始皇二十八年的时候王离就已经被封为列侯,也就是二十级爵位中最高的一级。而此时章邯还是一个无名小卒。义军起,章邯立了不少战功,即便是连跳N级,在很短的时间到列侯也不容易,即便是到了列侯,论资历也不如王离。

第二,王离没有必要舍近求远,从上郡先南下,在东向,去加入章邯的军队。因为和上郡一河之隔的燕赵一带已经是义军的天下了,直接东渡便可击敌,另外,《王翦传》上也说了二世让王离击赵,当时还有人为赵担心说王离是秦之名将。以强秦之兵,攻新造之赵,赵估计守不住了,而此时章邯还在黄河南与楚地的几股义军作战。在章邯军向北渡河击赵之前,王离军已经把邯郸围了,其实看当时的情形,大致四处的义军都灭的差不多了,比较大的一股就是赵了,本来章邯、王离合击一个赵国,该是小事一桩,可惜偏偏遇上了项羽。

简而言之,北方的戍边部队在起义爆发后,从上郡的东边渡过黄河,经太原,井阱入赵地(在井阱遭遇过赵军一次,并打败了它),东进恒山、巨鹿等地,并乘赵内讧南下攻赵。不过王离的军队应该不足三十万之数,因为秦末中原大乱,“诸秦所徙适戍边 者皆复去 ”估计十几二十万的样子吧。这支军队在巨鹿之战时,随着王离、苏角、涉闲的被虏被杀而崩溃了。此时章邯并没有正面参加巨鹿之战,最初他守在棘原。王离溃败后,他才在漳水南岸与项羽发生大规模战斗,不过项羽军因为新胜,士气比较足,在加上项羽的勇猛,章邯不得不一再避起锋锐,可惜这时后方的赵高容不下章邯,迫使章邯投降项羽,他手下的二十万秦军精锐部队后来也被项羽坑杀在新安。至此秦朝的两支主力--北方戍边的王离军和内地集结四处兵力而成的章邯军--都被彻底消灭了。

煊赫一时的军团从此便湮没了,等待二千多年后的复活。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