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百科全书反击《自然》与维基百科

<

p>

《自然》杂志大约在三个月前发表了一个报告,比较了大英百科全书与维基百科的准确性,得出结论:维基百科的准确性与大英百科不相上下。事情过去了这么久,大英百科在这周才作出了回应,并发布了一篇长达20页的报告(PDF)指责《自然》的报告并不公正,在将大英百科内容发送给各个评论者评论的时候有私自改动删节之嫌,还有就是一些《自然》编辑认定的错误大英百科认为是一面之词,譬如关于钱德拉塞卡的"Principles of Stellar Dynamics" 的发表时间,大英百科上写的是1942年,而《自然》的一位评论者认为是1943年,并把这个作为大英百科的一个错误,但是大英百科说它写明的这个日期是来自于国会图书馆的数据的,显然更权威。但是《自然》的编辑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以前的评价,并说:"We reject those accusations, and are confident our comparison was fair" 。呵呵,不可否认,英文的维基百科大部分词条的质量还是蛮高的,比较适合非专业人士的科普阅读或是一般性了解。但是中文的维基百科质量就差了不少,不仅有时词条本身有错误,而且在翻译英文中比较专业的词条时也有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译法,譬如这个"猪肉桶政治"(呵呵,还好"滚木头政治"这个词条还没有汉语翻译),既不合翻译的标准,也不合政治学的标准,似乎翻译为"分肥政治"会好一些。另外更严重的一点就是加入了过多编写人自己的评价与观点,并不符合百科全书的中性色彩,譬如很多词条都成了吵架的地方,还有就是在书写一些词条时加入自己的、非普遍认可的观点,不合百科全书的标准。

Technorati :

Blog分类: 

Google地图上的哈里波特飞行车!

Harry Porter's Flying Car 魔法师们要万分小心,千万不能再麻瓜的世界里露出魔法的蛛丝马迹,但是小魔法师总是犯错误,Ron就曾经在白天飞过他那辆飞行汽车,好像还被人看到了,最后是他老爸收拾的残局。现在有了Google卫星地图,魔法师的行迹就更容易被发现了,譬如左图这辆飞行汽车,呵呵,在CNet的blog里看到的,这里是Google地图的链接,去看看这辆飞行汽车吧,可惜分辨率有些低,看不清楚里面坐的是不是哈里波特(当然跟希望是赫敏一些^_^)

Technorati : , ,

Blog分类: 

Blog Network,Group Blog,DrupalChina: 构想

<

p>

Group Blog (或者 Community Blog)并未像很多人预想的那样如火如荼的展开,在中文Blog中尤是如此。一个比较熟悉的例子是维道,用参与者之一Maple的话说:"维道还是号称群组Blog的,可是越来越像二人转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Blogger开始谈论Blog Network。那么Group Blog 与 Blog Network有什么区别呢?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感觉又是一个 群体主义相对于个体主义(Communitarianism v.s. Individualism) 的例子,[当然用Communisim (故意拼错的^_^) 更恰当一些,但是这个词的引申义太多,我现在还在隔离审查阶段,就不乱用不该用的词了],进一步说是以社区/群组(community/group)为单位与以个人(individual)为单位来组织blog的不同。Group Blog强调的是群体;而Blog Network虽然是一个Network,有些群体的含义,但是从根本上强调的仍然是个体的特色。强调群体并非坏事儿,但是真正的形成一个群体或是社区却很难,需要长时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共同志趣的形成(呵呵,社会构建主义)。短时间拼凑起来的群体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任何集体行动,在没有内部化共同兴趣之前(这个就是所谓的构建),总存在着一个 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吃,多个和尚没水吃,也就是前几天keso讨论的依赖自己还是依赖合作。举个例子,譬如几个人合作写一个Group Blog,如果几个人熟识,相互了解,兴趣一致,把这个Blog做好并不难;但是如果大家并不是很熟悉,兴趣又不大一致,时间久了难免会有推诿,于是群体很可能会蜕变为个体或是二人转。不仅如此,这样组织起来的群体也抹煞了个人的特色。而Blog Network 可以说是介于群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一种方法,既保证了个体的特色,又使每个个体有对某个群体的归属感,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人多力量大"。更简单的说,Blog Network是一个不冲淡个体特色的Blog群。

呵呵,以前也有过Blog Network的构想,并且注册到了 www. ourblogs.org 这个不错的域名,但是一致没有机会实施,所以就荒废在那里,等到哪一日又谁喜欢这个域名就转赠给他吧。现在就DrupalChina,其实觉得也可以非常方便的做一个Blog Network,这个Network并不要人来维护,可以利用Drupal的强大功能(主要是模块)来自动抓取自愿参与的个体blogger的相关blog,构成一个集合。现在DrupalChina,总体来说仍然是一个论坛,只是利用了Drupal强大功能的一小部分。本来打算首页模仿Drupal.org,翻译Drupal最新的新闻,但是由于很多内容(譬如在DC开会)与中文 Drupal 并不相干,所以意义不大。于是构想把默认的首页改为由Aggregator 2 自动生成的页面,即时从各个中文Drupal使用者的个人blog上抓取源于Drupal的blog,方便大家在一个集中的地方浏览Drupal最新的动态。同时也可以将Aggregator 2的主题做下适当的修改,使之看起来更像一个blog,现在有一个范例,就是部落格拉自由聚。呵呵,想试一下:)





Technorati : , , ,

Blog分类: 

Google 推出中文桌面 ver 3 beta

<

p>

事有凑巧,几个小时前刚刚重新安装了系统,删掉了两年来的沉积,腾出了些许空间,马上就看到新闻 Google 发布中文桌面第三版,一个极占硬盘的东西。这个软件的英文 ver. 3 beta 应该早就有了,并且一推出,CNET等新闻网站就恶评不断,矛头直指它的多电脑搜索功能。虽然Google 认为:

Google 的使命是"整合天下信息,让人人能获取,使人人都受益。" 这 "天下信息" 当然包括您存储在各个计算机上的信息。我们注意到,一人多机、一户多机已经成为今天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为此,新的"所有计算机范围内搜索文件"这一功能可以搜索查看您所有计算机上的文档和查看过的网页。例如,您可以从笔记本电脑上查找您台式机上编辑的文件。

但是据说这样一来,很容造成安全漏洞,导致比较重要的信息被别人窃取。虽然我也没有什么特重要的信息,但是既然专家都这么呼吁了,我还是没有启动这个功能,毕竟我的台式机上只是堆满了游戏与电影,并没没有多少文字的东西可以搜索。不够Google的桌面搜索有时候还是蛮好用的。很久以来形成了一个习惯,看paper只看PDF的电子文档,这样方便批注,并且一段时间以后如果再想翻看,还能看到以前写下的注脚。但是有一个不方便的地方就是突然想到某篇paper上的某个观点非常有趣,想再仔细研读一下,但是无论如何都想不起那篇paper的名字的问题,有了Google的桌面搜索,可以方便的从只言片语找到那篇paper,省去了不少时间。虽然有些地方,譬如Jstor,提供的PDF文档是图片而非文本格式的,但是Adobe PDF 本身自带了OCR的功能,可以方便的把图片格式的PDF文本化,以来方便批注,二来方便搜索,再加上Google桌面搜索的强大功能,充分体现了一句俗语:好记性不如烂搜索:)

Technorati :

Free Tags: 
Blog分类: 

重新安装系统与 Mandriva One

<

p>

笔记本自两年前买到现在一直都没有重装过系统,总的来说 Windows XP Pro现在做的还算不错,不像Windows 95/98 的年代,动不动就崩溃。但是时间久了难免会出些小问题,再加上原来的电脑上装了Windows XP 与 Mandriva Linux两套系统,前些天 Mandriva One 推出后,有些不太再想用安装在硬盘上的 Mandriva Linux了,所以就打算重新安装一遍系统。电脑是 IBM 的 ThinkPad X31,按照 IBM 的传统,备用的操作系统安装以及recovery程序是放在硬盘上的,可惜这次想恢复出厂状态时却出了些问题:重启然后摁 "Access IBM" 按钮,结果出现错误" Authentication of system services failed"。查了 ThinkPad 的网站,说这说明存放操作系统安装文件的区域出现了错误,幸好当时索要了 Recovery CD,所以很顺利的重新安装了系统。以以往的经验,安装完系统最烦的就是更新驱动程序,需要一个一个的下载安装,但是 ThinkPad 在被联想接手后推出了一个不错的one-click 自动更新驱动程序的程序,安装了这个程序可以很方便的自动更新所有的驱动程序,省了不少气力。至于Linux,现在的 Mandriva One 也方便了不少。前几天正式版发布时,就收到了Mandriva的邮件,号称:

An operating system is generally available in a Live or Install CD, but not both on the same disc. Mandriva One differs in offering an all-in-one CD, based on Mandriva Linux 2006.

觉得这话说的有些吹牛了,因为以前用过的一个Knoppix的版本就是可以同时Live或是Install的运行。不过不管怎样,Mandriva的Linux用起来还是挺不错的,特别是对我这种比较弱只看重应用的用户。虽然Mandriva One是一款免费的软件,但是按照惯例,新的产品推出后要先让付费的Club User尝鲜,过阵子才会给一般用户开放下载,并且下载仅限于BT。现在已经可以下载了,根据本地化的不同,有四个不同版本,汉语的使用Mandriva One - AfricAsia 就可以了。同时下载的页面也提供了 Mandriva One 与 Windows以及 Kubuntu的比较。


Technorati : ,

Blog分类: 

春社·春分

<

p>

昨天是春社,今天是春分。从Google的黑板报读到中文Google在春分日推出阴阳历转换查询的服务,也就是说可以方便的输入阳历的一个日期来查询它的阴历是几号,或是反之,输入阴历的一个日期、节气或节日来查询它对应的阳历是几号。譬如在Google中输入输入"春分",就会显示:

2006年 春分
农历 二零零六年二月廿二 丙戌 狗
公历 2006年3月21日 春分

因为google在这篇blog的开始引用了"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的诗句,所以以为Google把这项搜索扩大到了包括一些民俗节日譬如春、秋二社,但是搜索了"春社"并没有日期的转化,看来这项搜索还是仅限于农历的日期、气节以及最为重要的节日的。其实在古时,春社与秋社是两个极为重要的节日。"社,地主也",社日就是献祭 土地祈求说是答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日子,也就是古人说的"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丰熟;秋祭社以百谷丰稔,所以报功"。同时社日也是一个欢庆的日子,往往有社火,社戏,社酒等等庆典仪式。记得中学课本选过一首叫做《社日》的诗:

鹅湖山下稻梁肥,
豚栅鸡树半掩扉。
桑拓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讲得就是春社时的快乐场面。其实古人的诗词里,关于社日的记载是很多,即便是后来的鲁迅,也写过一篇《社戏》。春社的日子原来并不固定,自汉以后规定为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今年的春社算来是春分的前一天(也就是昨天,三月二十日)。因为干支纪日,每年同一日的干支往往并不相同,所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有可能在春分前,也有可能在春分后,所以农村有一句关于物候的俗谚:"分了社,满天熟;社了分,没得啃",也就是说春分早于春社,就是一个丰年;春社早于春分,就是荒年。这样的俗谚可能没有什么道理,但是在文革时却惹了不小的麻烦,记得看过中科院一个老学者因为在文革时整理出版了包括这句在内的一些农谚而获罪的,批判他的人坚持说这是对人民公社不满,分了公社就是丰年:)

昨天是春社,今天正是春分,可惜我这儿还没有一点春天的迹象,不知到要等多久树枝才会重新披绿。不过于春社春分中看到Google的这项服务还是不错的,毕竟提醒了我们春分到了,同时也可以方便的查到端午,中秋,冬至等等,可以及时的提醒自己吃粽子,月饼还有饺子:)另外,英文的Google blog今天介绍了刚刚推出的Google Finance,这篇Blog的题目是Spring is the season for love (and data),不知道与中国的春社春分是不是有些关系:) ("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 ^_^)

Technorati : , , ,

Blog分类: 

怀念帝国主义?

<

p>

刚才在BBS上看到一篇帖子,题目是《怀念帝国主义》,先不论内容,起码写得还是很冷静的,没有太多空洞无物的煽情鼓动文字。文章先说帝国主义无东西方之分,两汉对西域的经营与后来西方对东方的帝国主义是相类的,然后又说低级军官是造成军事冒险主义的主要原因之一,又回顾了历史上对于冒险扩张的克制,指出这种扩张的危险,最后引用福泽谕吉的话:"虽说厌恶压制是人的天性,但人只是厌恶压制自己者,如果自己压制他人则是人世最高快乐。" 认为在中国存在一个悖论:"一个曾深受强权逻辑之苦的国家,到头来却成了这一逻辑忠实的信徒之一。"并批评了现在流行的这种强权逻辑。呵呵,不过有些观点我觉得不是很有道理。

首先把两汉经营西域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侵略同样列为帝国主义加以鞭笞是没有道理的。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因为谋财杀而伤人,显然是罪不可赦的;但是一个人因为正当防卫而伤人,虽然也有伤痛,毕竟情有可原。英国对于印度的经营可谓"图财害命"式的,征服印度完全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与权力;而两汉对西域的经营很大程度上是"正当防卫"式的,主要是因为匈奴及其仆从的威胁。首先,被汉朝征讨的几个国家,大多是与匈奴勾结,屡屡侵犯汉朝的,譬如楼兰,多次劫杀汉使,所以才有汉平乐监傅介子的斩首行动;其次控制西域相当于斩断了匈奴的膀臂,西域诸国(特别是楼兰,车师)不仅在地理位置上重要,还为匈奴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收入。任何一个政权如果想维持它的政治体制,必须要有财政支持,这对于定居的农业文明来说问题不是很大,因为有税收的保证;但是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由于臣民的移动性,很难保证长期稳定的财政收入来维系整个政治上层建筑,所以一个比较重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对定居民族的盘剥,譬如西域诸国,正是因为这样在昭宣之际,汉与匈奴才反复争夺西域门户二十多年,最后以匈奴失败告终。没了西域的纳贡,再加上原先臣服的民族的反叛,匈奴很难在维系他的政治上层建筑,这也是为什么匈奴会被打散的原因。所以总的来说,汉对西域的经营主要是出自防御匈奴的目的,而非扩张的目的,并且汉时逐步形成的纳贡体系也要比后来西方的殖民体系要人道的多(即便是从小国角度看),因为在纳贡体系中的小国往往是获利的(中央王朝的赠与多于他们的纳贡),并且这样体系也维护了这些国家内部与外部的和平,这也是为什么汉时每当西域都护被罢时,西域各国往往还要强烈要求设置都护的原因。当然,在汉经营西域的时候,也有个别例外的强权例子,譬如汉武帝征大宛,实属无谓。

其次,正是由于对于西域的经营很大程度上是出自防御自卫目的,所以在后世,当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不是很大的时候,历朝历代就会放弃经营西域,这正说明了国家的理性,而非只是一味盲目扩张。举个例子,譬如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西域十八国遣子入侍,请求恢复西域都护,但是被光武帝拒绝,因为当时塞北连遭饥旱,匈奴内讧不断,又受乌桓等部族攻伐,疲弊已极,对汉并不构成威胁,所以没有设置西域都护的必要,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分裂为南北。直到明帝永平十六年再次与北匈奴交战时 ,汉朝才在次年重新设立西域都护,配合对北匈奴的征讨,也正是这次,汉彻底的打垮了匈奴。这不仅再次说明了两汉对西域经营的目的,也显示了两汉经营西域与英国经营印度的不同。(事实上即便是清末,光绪十年新疆建省,也是出自抵御外敌的考虑。)

最后,这个"一个曾深受强权逻辑之苦的国家,到头来却成了这一逻辑忠实的信徒之一"不是一个悖论,是一个很理性的结果。如果 一个人被人打了,他是该想办法保护自己呢,还是坐在那里幻想打他的人改过自新?以今日论,我们是要"和平崛起",友善对待各国,但是这样的友善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咱们希望多交朋友,但是友谊的建立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盲目的一厢情愿的与人为善恐怕换来的不是友谊。


Technorati : , , , ,

Blog分类: 

试玩《三国志11》

Sanguo 11 今天《三国志11》正式上市,正式的版本还没有见到,不过光荣的网站上提供了一个试玩版下载,但是需要注册用户才能下载,不过国内的PCgames转载了这个游戏试玩版,所以就从那里下载了这个Demo,迫不及待的一尝新鲜的《三国志11》。这个Demo大约200多M,下载完毕,一路"下一步"就可以完成安装。打开游戏,其实就是一个正式游戏的教程,告诉你如何实现一些简单的任务。进入游戏后,最大的感觉就是地图作的更精美了,全3D的国画地图,用鼠标的中键滑轮可以方便的缩放(这一点和《文明IV》、《帝国3》等类似),长江与黄河都是烟波浩淼,右图是洛阳附近的地形。流云雨雪等做的也很不错,特别是飘过的流云,细看其实都是由国画的云纹画就的,说明了制作的精细。火焰也是类似,虽然是动画,但是用的都是国画的画法。

与《三国志 10》相比,这个版本最大的改变是取消了城里城外的分别,所有操作都在大地图上完成,也因此在大地图上直接显示了SLG游戏的移动方格,这点比较类似《文明》系列。当你点在城市上时,就会出现相关的选项,譬如内政,军事,征兵等等,仍然是一个以"城"为中心的游戏,不像《文明》城市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作坊。另外,《三国志 11》削减了《10》里的养成游戏成分,不再有拜师学艺,或是宴会谈话等的个人选择,换言之,它重新恢复了以君主为核心的游戏模式。当与此同时兵种更加多样化,原来只有步、弓、骑三个比兵种,现在兵器与士兵分力,打仗前选择何种兵器将决定军队的属性,而这些兵器是需要在城内制造的,同样的,冲车、井栏、与霹雳车这样的重武器也彻底与军队脱离,也由城中制造,打仗时临时装备给士兵使用。而武将对于不同的兵种有着不同的指挥经验值,经验值越高,所带的相关兵种就越强。

内政方面,每个城市都可以额外建造一些设施譬如市场,铸币厂,农田,谷仓等等,颇有些《帝国》以及《文明》的色彩。较多的市场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金钱收入,而兴建铸币厂则可将市场的收入提高1.5倍。

作战方面,所以的军队都在大地图上移动,你可以在地图上建造弓橹,土垒等设置帮助击敌,也可以买好干柴,等敌人来时放火。所有战争场面都3D化了。

呵呵,先说这么多,等待正式版:)


Technorati : ,

Blog分类: 

东汉与清朝的灭亡

<

p>

前几天和别人聊起清朝其实是亡在曾国藩的手里,今天重新想起这个话题,觉得其实东汉的灭亡和清朝非常的相似。从直接的角度看,东汉似乎亡于南方诸候的割据,与北方内部权臣(曹氏)的威逼,就像清朝亡于南方各省的独立,与北方朝中重臣(袁世凯)的强压一样;再进一步,或者说东汉亡于黄巾军起义,清朝亡于太平天国。但是在根本上,这两种说法都不够准确。前者只是表面原因,并不深入;后者对于旧王朝的覆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并不直接。真正重要的,是两个王朝在面临大危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时的政策选择,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就像历史制度主义(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天天挂在嘴边的 crucial juncture或是critical point一样,这一政策的选择决定了日后事态发展的方向,并使之不能够再轻易的改变 (在套用一下jargon,是Path Depedency)。由此看来,东汉实亡于刘焉,清朝实亡于曾国藩。

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会有多个解,历史社会政治问题更是如此。面对四起的农民起义,刘焉与曾国藩分别说服了皇帝使用他们提供的"解",虽然医好了一时之疾,但终于还是把旧王朝送进了坟墓。古代的朝廷一如今日的世界各国政府,向来有两大问题,一是文官政府与军队的关系;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文官与军队的关系,就像前说过的军队的悖论一样,军队过于弱小,则无法抵御外敌平息内乱;军队过于强大,则对文官政府的统治是一个威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类似这个悖论,地方的权力过小,一旦乱起,地方无法平息,反而有利于祸乱的蔓延;地方的权力过大,又会造成分裂。

每个朝代的初期,百废待兴,万事草创,自然会仔细考虑这些问题。譬如为了防止分裂,秦时实行郡县制,国家划分为四十个郡,每个郡的面积都不是很大,所以没有分裂的危险;但是陈胜吴广起义军兴,很快就把各个郡县逐个击破,因为每个郡县可以调动的资源有限,不足以独自抵御起义军。西汉初年,似乎吸取了教训,分封了一些比较大的诸侯王,他们掌握着地方的军权与治权。这些诸侯王不能说一点用处没有,因为他们毕竟使吕氏势力有所顾忌,并在廷臣推翻了吕氏势力后确保了刘家天下的继续,但是不久就有了七国之乱。戡乱之后便是削弱诸侯国,悉收诸侯支郡,剥夺治权,推行推恩令,重新回到了秦初的构想,通过细分天下来保证地方对于中央的从属,保证统一。但是汉时毕竟已非秦时,细分下来全国有一百多个郡国,都由中央直接管理,实在不便,所以汉武帝又分天下为十三州刺史部以及司隶校尉部共十四部,以督察郡国事务。刺史这个称谓也来源于此。同时,中央也考虑到了权力的平衡,虽然部刺史管辖的区域较大,但是权力较小,仅限于督察,所以刺史之秩不过六百石,而地方的郡守、诸侯国的相都是两千石的职务,这就是史书上常提到的"以卑临尊",相互制约。总的来说这个制度还是不错的。

东汉继承了这个制度。但是由于中央也并非铁板一块,中央之内还有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权力之争。人们对于经验的学习往往短视,就像西汉盯着秦亡学经验一样,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把西汉的灭亡作为教材,于是他架空了"三公",因为王莽就是凭着大司马的身份逐步篡权的。"三公"无实权,相应的权力被几个部门分享,州刺史的权力因此也比西汉增强,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较弱,不会危及统一。到了汉末,黄巾军起,危机四伏。朝廷本有能力采取别的方法扑灭黄巾军,但是太常刘焉(刘璋的老爸)出了一个主意,让重臣出任刺史(改称为州牧),来"镇安方夏"。刘焉有自己的考虑,因为朝中宦官外戚权重,作为王室成员,他想避祸一隅,所以出了这样计策,虽然可能有助于平乱,但同时也是为了保全自己。汉灵帝允许了。于是彻底破坏了汉朝的中央与地方的平衡关系,州部由原来的监察区逐步变为行政区,州牧从此掌握了地方的军政大权,成为一方诸侯,并各自拥兵自重,于是天下分裂,纷纷扰扰几百年。

清朝的灭亡也是类似。清朝本来也有一套不错的制度,很好的处理的与军队以及地方的关系。譬如清朝的军队,中央通过掌管兵权的兵部与掌管军饷的户部控制军队,将军由中央铨选调补,平时不掌管军队。还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总督或巡抚下设有承宣布政司和提刑按察司,掌管民政财政与司法刑狱,并听命于六部。总督与巡抚虽然管辖的区域很大(一个或是几个行省),但是实际权力较小,主要起到监督的作用(类似东汉的部刺史)。但是为了镇压太平军,曾国藩彻底毁了这套制度。在军队上,兵权与军饷都归于主帅控制,所谓的"兵为将有",军队听令于将军而不是中央的文官政府;在地方上,总督与巡抚的权力增大,两司成为督抚的属官,又是汉末诸侯林立的样子。

也正是东汉与清朝都失去了对于军队与地方的有效管辖,才会最终出现分裂,出现权臣逼宫的现象。而旧制度的坍塌,在汉与刘焉,在清与曾国藩,都有着莫大的关系。他们都是创造性毁灭的始作俑者。





Technorati : , , , , , , ,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