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自寐言
kzeng's blog
美国关于以色列游说的辩论
Submitted by kzeng on Mon, 2006-07-17 19:50挺有趣的一场辩论,又正值中东局势紧张,所以也很有实际意义。辩论的起因是两个月前芝加哥大学政治系的 Mearsheimer 与 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 Walt 的一篇 Working Paper,大意是批评亲以色列的利益集团在美国的游说导致美国的对外政策被其左右,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的不利于美国战略利益的政策。举例说明,譬如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尽管以色列本身也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每年仍然给以色列30亿美元的援助,大大超出了其它任何国家,不仅如此,美国还对以色列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Mearsheimer与Walt认为,在冷战时期,以色列是美国的战略财产,而是时至今日,以色列已经是美国的战略负担,亲以色列利益集团对美国政策的影响不利于美国灵活的处理与中东国家的关系。美国应该摆脱以色列的影响。两位作者还举了新近的例子,譬如2003年入侵伊拉克,亲以色列利益集团是积极的推动者。伊拉克既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与基地组织毫无瓜葛,但美国却把大量的人力财力投放在了伊拉克。推翻萨达姆,受益最大的其实是以色列。从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伊拉克再也无法对以色列的安全构成威胁了。而今天,亲以色列的利益集团又在努力游说美国国会对伊朗采取强硬措施,甚至试图说服美国国会使用武力直接打击伊朗,这样一来倒是为以色列铲除了一个眼中钉,但是恐怕美国又要耗上数以百亿计的军费以及几千条士兵的性命了。
最近一期的《外交政策》延续了这场辩论。除了请 Mearsheimer 与 Walt 重新陈述了他们的观点以外,还请了其它一些学者或是政治家参与辩论。第一篇做回应的是普林斯顿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的Friedberg,此公是东亚问题的专家,但是这篇回应却写得差的让人大跌眼镜,一上来就给 Mearsheimer & Walt ( M&W) 扣上了一个反犹主义的帽子,通篇除了对 M&W 的谩骂以外,别无实质性的内容,所以不值得一读,M&W 最后回应时也没有再多理会Friedberg的评价。
然后回应的是一个近东政策研究机构的研究员Ross,他认为左右外交政策的是领袖以及事件,而非游说组织。譬如,他强调进攻伊拉克是因为911事件,制裁伊朗是为了防止核武器扩散。这些与以色列并无太大关系。同时他还举例说以色列的游说团体也经常无法达成他们的目的。接下来回应的 Ben-Ami 是以色列的前外交部长,他的观点也与Ross类似认为亲以色列游说集团的能量有限,并不能左右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接下来发言的是布热津斯基,他首先澄清说 M&W 顶多不过是反以色列,不能被贴上反犹主义的标签,然后讨论了游说集团在美国影响,并认为迄今为止亲以色列的游说的集团是最成功的三个游说集团之首(其余两个是希腊与台湾的游说集团),并认为在将来墨西哥、印度和中国的游说集团也会大行其道。
最后是 M&W 的总结,感谢了布热津斯基的帮助澄清,并继续说明他们也不是反以色列,只是就美国自身利益而进言。同时再次举例证明了亲以色列集团的影响力,一言以蔽之:"We [ Mearsheimer and Wat] agree that U.S. relations with several Arab states are a key source of anti-American extremism, but backing Israel makes this problem much worse."
呵呵,总的感觉还是 Mearsheimer, Walt,布热津斯基一派更有说服力一些,这几位也是顶级的现实主义者了,尽管流派不同,实质上还是相通的,而几位反驳者则显得苍白无力。
法国与德国合编战后历史教科书
Submitted by kzeng on Wed, 2006-07-12 21:51今天在《Economist》上读到的报道,法国正在与德国一起编写1945年后的历史教科书。这个项目在2003年开始的时候并不被评论家看好,因为他们预料两国在很多问题上看法会有不同,难以达到一致,不过就现在编写的情况来看,似乎还是很顺利的,除了在一个问题上分歧比较大:战后美国的作用。德国认为美国是西欧的保护者与支持者,而法国却认为美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强权。除此以外,分歧很大程度上是编写风格上的,德国的历史教科书比较死板,倾向于罗列历史资料而法国的教科书却写的象时尚杂志。同时,德国的教科书更希望学生会作出自己的结论,而法国的教科书往往只是告诉学生一个答案。不过,战后的历史德法分歧毕竟不大,让人比较感兴趣的是他们该如何写拿破仑,写普法战争,写二战。如果他们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经验。
被困布法罗,小记一下
Submitted by kzeng on Mon, 2006-07-10 08:04呵呵,被困在布法罗,躲在SUNY-Bafulo的北校园上网,其实算是Amherst了,本来以为此地的Wi-Fi会像芝加哥一样便利,但是不然,拿着掌上电脑做Wi-Fi探测器,最终找到了SUNY这里,呵呵,校园的景色还不错:)现在千岛湖有大雨,回家PA与OH也有大雨,正在踌躇中,特此一记:)
Zoundry 推出了一个新的测试版
Submitted by kzeng on Fri, 2006-07-07 15:54Zoundry 上周推出了一个新的测试版 1.0.29 ,刚才才发现,阅读了一下升级说明,除了修正了一些常规的bug外,一个比较大的改动是对图片的处理,首先图片的名称不会被更改(上一个版本的Zoundry在上传图片后自动给图片换名),其次,已经上传过的图片,如果没有被改动,在更新了Blog Post的文字内容再次上传时不会被重新上传,这样就省了不少无用功,也使得更改帖子变得更便捷。另外,Zoundry为Wordpress做了不少调整,支持了更多的WP插件,呵呵,不知道什么时候Drupal也能想此殊荣:)不管怎样,Zoundry都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荐的Blogging工具,有了它,就像 POP 邮件时代有了 Outlook,Foxmail,Thunderbird等一样。
古代少数民族
Submitted by kzeng on Fri, 2006-07-07 15:39
呵呵,在论坛上回别人的帖子,写得挺长的,所以自己留一个备份,有空可以继续聊聊这个话题,挺有意思的:)。
鲜卑与乌桓只能算是属于东胡系统,在东胡被冒顿击灭之后同被匈奴奴役,未必与被灭掉的东胡有线性的承继关系。
曹操打败乌桓之后,乌桓仍然存在,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杂居,譬如十六国时的铁弗刘氏就是雁门乌桓与匈奴的混血。南北朝之后,活动在北方的乌桓在民族融和中消逝。但是在东北仍然有乌桓人的"国家",也就是唐时的"乌丸",据说是"古乌桓之遗人"(参看《旧唐书·列传149》),这支乌桓人最终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讨灭。自此乌桓才最终淡出历史舞台。
柔然只是与鲜卑同源,并非鲜卑的一个部族,与拓跋部,慕容部不同。当然也有说柔然是匈奴别种的。柔然被突厥击败后西迁,东西方不少学者认为拜占庭史书上提到的阿瓦尔人(历史上的阿瓦尔人,介入过日耳曼人的部落战争,在匈牙利建立过帝国,打过拜占庭帝国,并于626年几乎占领君士坦丁堡。)
至于契丹,通常认为和奚同出自鲜卑宇文部的一支,与柔然并无太大的关系,不过同属东胡系统。
室韦与契丹类似,也出自东胡。但是也与柔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古蒙古人是大致是室韦的一个subset。有些西方的历史学家认为"室韦"与"鲜卑"是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译法,似乎也有些道理。
不过这些都是汉人眼里的北方诸民族,很可能这些民族本身有着不同的认同,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留下多少文字资料,所以很多就不得而知了。只有比较近的历史有些类似的例子留下来,譬如女真人。汉人把聚集东北的少数民族统称为女真人,但是根据后来清朝留下的档案,被认为女真人的某些东北部落并未获得他们的认同,他们并不把这些部落当作自己的同族,不过在汉人的眼里,他们都是一样的。还有信仰回教的诸民族,按照汉人的习惯,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被统称为回回,当作一个民族看待,其实还是有差别的。
这个问题其实在解放后划分民族时仍然存在。民族一个主要的因素是看一个group的人的相互认同,这是一个很subjective的东西。并不是一个很客观,类似动植物分类学的东西,所以没有必要人为的细致划分,大致划出几个group,然后大家填表的时候认为自己算哪个就是哪个了好了。
如何杀死Blog:PayPerPost.com
Submitted by kzeng on Fri, 2006-06-30 18:57呵呵,How to Kill Blogs,这是Rafe Needleman 一篇描述一项新的互联网服务的Blog的题目;而《商业周刊》报道这项服务的新闻的题目是:Polluting the Blogosphere。呵呵,看来这项服务一出来就声名狼藉啊,这项服务就是 PayPerPost.COM ,简单的说,它是一个中介平台,商家通过它花钱请Blogger为自己的某项产品做宣传,Blogger写了符合商家要求的post后就可以得到一定数目的酬金。我刚才注册看了一下,大概一篇Post可以卖到5-10 美元不等,主要是针对英语Blog的,对于blog本身也有一些要求,譬如要有一定的影响力,blogging的时间必须要超过90天等等。呵呵,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商业计划,但是对于blogoshere来说却是一种潜在的污染,降低了blog的可读性:读到一篇盛赞某种产品的帖子,心里不免会犯嘀咕,谁知道那是不是广告呢?
新的Google Checkout系统
Submitted by kzeng on Thu, 2006-06-29 12:51
Google 今天推出了一项新的服务:Google Checkout。简单的说,这项功能是以 Google 的信誉(或者按照流行的说法,rp)为资本的一项中间服务。电子商务网站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网上购物也日益流行。但是在一些不知名的小网站用信用开消费的时候还是会有风险,虽然在网上或许能够查到对于这个网站的可靠性的评论,但是这些评论本身的可靠性又是一个问题,毕竟"托儿"这个职业古已有之。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很有rp的第三方来充当交易双方的中间人,并利用这个中间人的可靠性来降低交易风险。除了风险以外,Google Checkout 类似一张网上购物的 passport,有了它就不必在每个打算购物的网站分别注册,只需要一个 Google Checkout 就可以方便的在各个网站购物了。另外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因为这个服务刚刚开通,为了吸引眼球,有不少 10 out of 20 的Coupon,呵呵,可以看看有没有用的上的。
大航海时代 6
Submitted by kzeng on Tue, 2006-06-27 22:31
葡萄牙人大约与1429年发现了大西洋中的亚速尔群岛,随后便在此殖民。亚速尔群岛距葡萄牙的距离已经是葡萄牙距新大陆距离的三分之一了,如果葡萄牙继续以亚速尔群岛为跳板向西航行,则很可能改写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先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但是葡萄牙人就此止步,在随后的航海历程中,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沿非洲海岸线的探险上。事实上,此时葡萄牙最伟大的航海家亨利王子也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航海计划,他并没有试图开通驶往印度的航线,他所做的只是想探索博哈多尔角以南的世界,这样做一部分可能是为了好奇,另一部分则与中世纪欧洲的一个传说有关。
传说中的国度
这个传说还要从狮心王查理与萨拉丁的时代说起。1170年左右,正当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激烈冲突之际,拜占庭的皇帝收到了一封不知从何处而来的信,信的署名是普雷斯特·约翰,他自称是东方一个富庶的基督教国家的国王,愿意支援对穆斯林异教徒的战争。在这封信到来之前,欧洲已经流传着关于东方的基督教国家的故事。故事的源头可以模糊的追溯到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多马(或者翻译为多默,Saint Thomas),据说他后来在印度一带传播福音并在东方留下了一个信仰基督教的王国。
公元1141年,西辽的耶律大石在撒马尔罕以少胜多大败塞尔柱苏丹,大大遏制了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势力,这此伟大的战役流传到欧洲后,被融入了东方基督教国家的传说中,耶律大石甚至本当作了东方的基督教徒。然后就有了1170年普雷斯特·约翰的信札,罗马教皇在读过这封信后也信以为真,并朝东方派出了他的使节,但是使节一去便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1221年的时候,一则新的传说在欧洲再次流行起来:普雷斯特·约翰的孙子印度王大卫正在为了挽救基督教世界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撒拉逊人作战,并占领了波斯与巴格达。欧洲的人们再次兴奋起来,但事实上,这次的所谓的"普雷斯特的孙子"其实就是成吉思汗。
蒙古帝国的建立使得东西方的交流更为通畅,但也证明了在中亚不存在一个基督教的国家,于是欧洲人开始猜测别的地方。终于,他们找到了信仰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于是他们开始称埃塞俄比亚为普雷斯特·约翰的国家。但是后来事实再次证明埃塞俄比亚与传说中的普雷斯特并无半点关系,于是这个传说的王国的位置再次被转移,到了葡萄亚的航海世纪,人们猜测这个国家在西非,所以亨利王子的探险目的之一就是在西非寻找基督教的王国,与之发展贸易并一同进攻北非的穆斯林。
这个传说事实上在《大航海时代 2》游戏中也有体现,在西非海岸,溯几内亚湾入海的尼日尔河进入内陆就会发现一个叫做廷巴克图的地方,这就是传说中的普雷斯特·约翰的王国。
Mitja Ribic 的漂亮主题
Submitted by kzeng on Fri, 2006-06-23 01:28
Mitja Ribic就是我的网站的主题的设计者,这款 Lonely Flower 是他提交到 Zen Garden 的一款展示主题,后来我想把它转化为 Drupal 的主题,就写信向他请求许可,结果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所以才有了现在这款正在使用中的主题。前两天从 drupal.org 收到一个来自希腊的 Drupal 用户的一封信,他想拜托我帮他转化一款主题。主题已经设计完毕,是 PSD 格式的,需要移植到 Drupal 上,仔细看了主题的作者,原来也是 Mitja,所以就一口答应下来,决定帮这个希腊朋友的忙。今天收到了这个主题的 PSD 文件,呵呵,专业的网站设计师的手笔果然不同啊!,狠狠的赞一下!:)现在挺喜欢这种嫩绿色调的搭配的,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三栏式的设计,既增大的信息量,又注意避免了重复同样边栏的单调。呵呵,觉得这个任务本身也挺有挑战性的,因为要完全从 PSD 的蓝图开始,自己从头用 PHP 和 CSS 实现模板的效果。不过估计也挺耗时的,因为一些细节的地方,譬如导航菜单的高亮或是图片标记,众多的圆边角的设计都是细活儿,需要边计算边做的。现在再写开题报告,时间有限,所以刚才写信问了委托我的希腊朋友看看他能不能等,如果他肯等的话,我倒是很希望慢慢的把这个主题做好;如果他不愿等话,就没有办法帮他这个忙了。不过应该还是会仔细研究一下这个主题的设计,长些经验值:)因为这个主题是私人用途的,所以没有配发大图,不过从左边的缩略图还是能一览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