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zeng's blog

awTags的一点小改动:支持汉语Tags

昨天安装后一切都还正常,只是对汉语的Tag的支持有些小问题,估计是因为作者在设定Tag输入时加了filter,过滤掉了非西方语言和数字的tag。于是就到作者的网站[留了言|http://www.autowitch.org/node/4091],今天下午才留的,傍晚作者便推出了一个新的版本 [beta 1.9b|http://www.autowitch.org/files/drupal/4.5.2/modules/awTags-4.5.2-Beta.1.9B.tar.gz]解决了这个问题,在awTags的设置中增添了一个选项,可以打开或是关闭Filter以选择是否支持非西方语言的Tag,呵呵,作者的速度真块,大大的赞一下:)这样一来,awTags可以在中文Drupal中完美的实现其功能了! 现在在试验如何摆放Tags标签和使用什么样的格式(format),先暂时使用了简单的格式,并把它放在了文章的最后,觉得放在文章的前面应该会好一些?不知道大家怎么想:)
Free Tags: 
Blog分类: 

Drupal的一款最新实用模块:awTags!

什么是Tag?简单的说就是标示。如果你对[flickr|http://www.flickr.com]或是[Technorati|http://www.technorati.com]比较熟悉的话,自然对Tag不陌生。Tag允许你给blog中的每一篇或是几篇文章一个或是多个共同的Tag(标示),通过tag把文章组织起来,便于读者浏览。当然,Drupal本身的分类系统也能实现的功能,但是那种实现方式太复杂,譬如说,我想写一系列关于The Da Vinci Code相关的文章,用Tag来标注只需要在对每篇文章加个Tag(譬如,The Da Vinci Code)就行了,访客点击这个Tag就可以看到所有关于这个话题的帖子。如果专门创建一个Taxonomony或是vocabulary不仅麻烦,以后不再写相关话题这个分类就浪费了。Tag不仅可以create on the fly,还可以在侧边栏显示一个Tag的区块,不同的Tag根据文章的多少显示不同大小的字体,就像[Flickr做得那样|http://www.flickr.com/photos/tags/]。 现在,Drupal的一个新模块--awTags便可实现关于Tag的一切功能。这个模块支持的功能非常的多,不仅可以给每篇文章多个Tag,还可以实现Tag的侧边栏模块,以及不同Tag的使用权限,还可以决定哪些node类型可以添加Tag,可以设定相关Tag等等。这么模块现在最新的版本是 beta 1.9,我已经安装了,可以在这篇文章后面看到效果。 这个模块可以在[这里下载|http://www.autowitch.org/files/drupal/4.5.2/modules/awTags-4.5.2-Beta.1.9.tar.gz],关于它的介绍可以在[Drupal的官方网站|http://drupal.org/node/18087]看到,也可以访问[作者的网站|http://www.autowitch.org/node/4091]。 安装本身很简单,把两个文件(.module和.inc)拷贝到modules下,创建两个关于awTags的数据库表,然后启动这个模块,进行设置就行了,非常的方便。不过这个模块现在还是英文的,呵呵,不知道中文的Drupal-ers对这个模块是否感兴趣,如果感兴趣的人多我就把它翻译为汉语吧,看了一下.pot,不是很长:)
Free Tags: 
Blog分类: 

作了一份详尽的中国历史年表

趁下午饭前的工夫,把一个丢下很久的东西的做完了,就是上面链中的历史年表wiki。这份年表起自黄帝时期,终于民国三十八年也就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年表的底本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的附录,但是在网上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纰缪,尽量仔细的校正了一下,但是难免有所遗漏,如果大家查阅的时候发现,欢迎指正。

本来打算彻底做成wiki的模式,做到所有的关键词(历史事件)都有注释,但是由于刚做的时候,Blog的wiki模块还没有做出来,用的是bbcode模仿的wiki(呵呵,伪wiki),工程比较浩大,所以没有做完,后来有了wiki模块和输入法,并打算彻底开放权限让所有的过客都可以编辑,但是wiki本身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主要是由于blog本身cache),创建的新页面可能无法显示,所以暂时就放在那里了。今天把整个框架做完了,至于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的详细注解,还是作罢了。hoho,业余爱好,乘兴而书,兴尽而止:)

Blog分类: 

写了错别字的银元

这几日都在和别人聊干支,突然想起来手头的一枚错版银元,恰巧与干支有关。干支中形近的有两对,“戊戌”与“己巳”,如果大意,很容易写错,呵呵,初中考历史的时候就曾经把“戊戌变法”给写颠倒过。不过我那时是还小,情有可原,但是没想到堂堂大清国的江南造币厂居然也犯了同一个错误。

那一年正好戊戌变法,光绪二十年,公历1898年。江南省南京造币厂首次在所铸银元上加干支纪年,也就是“戊戌”,可是不知是造币的人大意,还是当时时局不定,衙门里当差的也三心二意,“戊戌”二字写颠倒了,成了“戌戊”,直到流通才被人认出,于是尴尬的造币厂马上大量回收,但是仍有一些流入民间。

就像错版的邮票一样,错版的银元后来也在市面上被炒出一个又一个的高价,呵呵,真是不明白这价值在那里,或者,因为它见证了十九世纪末那次风云激荡吧。

我手里这一枚是三十年代外祖母在省府念书时意外得到的,可惜现在没能带在身边,(疑心根本带不出关),到网上想搜个照片出来,但是一搜便搜到了一个假的。呵呵,各位明眼看官看一下吧。

真品就只能先看拓片了。

Blog分类: 

近千部最新英文读物(word 格式)及下载阅读方法

感谢reading group的kikomm,浏览他的文件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这个网站。

觉得这个网站的内容很有可能非法,如果是守法人士,还是跳过不要看了;如果是和我一样比较好奇的同志,不妨浏览一下,这个网站的内容非常丰富,收录包括《The DaVinci Code》,《Harry Porter》,《Lord of Ring》等不少流行小说,还有一些Stephen King等人的小说,自然也有一些经典的譬如《Gone With the Wind》等等。

网站的地址是:http://www.greylib.align.ru 进入之后,不要被扑面的俄语所吓倒,导航菜档的第一个链接Новости 是首页,然后依次是读物的分类,包括:Fantasy, Action/Adventure, Detectives, Thrillers, Children’s, 和 Misc. 最后三个选择分别是:留言簿,搜索,和站点的简介。除此以外,书名和作者都是英语的,很方便查询。书名后面有一个链接,便是此书的下载地址,都是压缩为 .rar 格式的文件,用winrar解压后,便可得到这本书的word文件,应该是仔细扫描校对过的,我浏览了一些书,没有发现错别字。呵呵,如果实在看不惯俄语,可以使用http://www.worldlingo.com等网站的网页翻译,还挺好用的。

Word格式的图书有一个好处,就是方便传送到手持设备特别是Pocket PC上阅读,你可以用MS Word把书转换为MS Reader专门的格式(微软的网站可以下载免费的转换用的插件),用Pocket PC的MS Reader阅读,或者直接把这个word文件拷贝到掌上电脑中,使用Team One Reader 3.0阅读,Team One Reader还支持.zip格式,所以还可以把word文件再压缩一下,这样省些空间。呵呵,还是觉得用Pocket PC看电子书方便些,最近几年都是用它在读书,揣在兜里,即便是片刻的时间(譬如排队买东西,或是课间的间隙)也可以读些东西,不至于太无聊,浪费时间:)

再强调一下,这些书的来源可能有违反版权法的嫌疑,但是由于这个网站是在俄国的,不知道俄国的法律怎样,或者在俄国合法?^_^

Blog分类: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成功行刺皇帝案件

忙里偷闲,趁上课前小灌一下:)

刚才同主题看了一下讨论,呵呵,第一个列举的荆轲刺秦不应该算,那时秦王还没有作皇帝,所以不能算刺杀皇帝, 如果这个都算那春秋战国时期这档子事儿就太多了,比较著名的譬如专诸刺杀吴王僚,豫让刺赵襄子等等,呵呵,觉得这两人都比荆轲牛,专诸成功的刺死了吴王而荆轲却失败了;豫让为知己死的精神可比荆轲这种用酒肉美女喂出来的刺客更感人些。每次读到豫让,让人感动的都不寒而栗了,太恐怖了。第二,张良买凶刺秦和明清两代那两件行刺的案件虽然影响也很大,但是都失败了,这儿说说成功的。除去那些被废了以后又被刺杀的皇帝以及死于战祸的皇帝(比较难以分类的是三国魏的皇帝曹髦,呵呵,他算是死于刺杀呢?还是战祸?),在居帝位而被刺杀的皇帝中顺手找了五件比较有特色的案子,呵呵,肯定不止这五件,欢迎大家补充:)

按时间排序:

No 1 汉质帝刘缵

被“跋扈将军”梁冀鸩死。汉质帝不满梁冀的飞扬跋扈,称之为“跋扈将军”,于是被梁冀毒死,时年九龄。正是因为这位梁大将军,张纲才有“豺狼当道,安问狐狸“之叹;并有埋轮洛阳亭之举。

No 2 宋后废帝刘昱

那一年七月七日,南朝宋的皇帝刘昱先乘车到台冈,和左右随从比赛跳高打赌输赢,然后又到新安寺偷了一只狗,有到昙度道人那里杀狗侑酒,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回宫睡觉,因为是七夕,刘昱就对随从杨玉夫说:“今天晚上织女渡河与牛郎相会,等织女出来了,记得叫醒我;如果织女没有出来,我明日就杀了你。” 你说杨玉夫还有得选么?只好趁刘昱睡觉时,刺杀了刘昱,结果杨玉夫非但没死,还被萧道成嘉奖。该出手时就出手。

No 3 西夏景宗李元昊

西夏的第一代皇帝。这位英雄在垂暮的时候,估计想学一把唐玄宗,给后人留一段美谈,于是就把太子的老婆给抢了过来,称”新皇后”。太子果然是党项族的作风,不像杨玉环的老公那样没有血性,于是进宫行刺李元昊,李元昊伤重而死。当然,这背后其实还有一场复杂的政治斗争,太子其实被人当了枪使,随后太子也被处死。

No 4 金熙宗完顏亶

这是一位积极推行汉化政策的金朝皇帝,还推行了著名的“天眷新制”。当然他出名还有一个因素,1141年他率重兵攻宋,被岳飞击败。这是岳飞一生打过得最后一场大仗,1142年1月,岳飞被害。金熙宗晚年经常酗酒,并乘醉杀人。其弟完颜元﹑完颜查剌﹑裴满后及妃嫔多人都遭杀戮,群臣震恐。皇统九年十二月,太祖孙、完颜宗干子完颜亮、驸马唐括辩,寝殿小底大兴国等合谋将熙宗刺死。完颜亮登基做皇帝,随后败在宋书生虞允文手上。

No 5 元英宗硕德八剌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长子。生于怀庆(今河南沁阳),自幼受儒家教育,通汉族封建文化,掌权后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广泛起用汉族地主官员和儒士,如张珪、吴元珪、王约、吴澄、王结、宋本、韩镛等人一时均得擢用;发布《振举台纲制》,要求推举贤能,选拔人才;罢徽政院及冗官冗职,精简机构,节制财用,行助役法并减轻徭役;颁行《大元通制》,以加强法制,推行汉法;清除铁木迭儿余党,查处他们的贪赃枉法事件。但这些措施遭到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贵族的反对,他们密谋发动政变。至治三年八月五日,元英宗由上都启程返京,途中宿营于上都西南二十里南坡店,被御史大夫铁失等人刺杀。史称“南坡之变”。

贫完了,上课去了:)

Blog分类: 

国民党眼中的抗日战争(老照片)

-
今天在图书馆查文献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本国民党出版的纪念七·七事变的图集,正好要到地下一层扫描些东西,所以就顺便扫了几幅图片并英语的文字说明,其中有些解释我觉得是错误的,譬如蒋介石发表讲话应该是在庐山而不是卢沟桥,但是为了保持照片及文字的原始风格,没有对其进行改动。点击可看大图。

<

p>

kangri-1

The Marco Polo Bridge (Lugou Bridge) is a pretty structure. Next to it stands an inscription by the Qing dynasty's Qianlong emperor, and it was a renowned place much loved by cultivated people. In the 13th century, Marco Polo visited here, thus the Western name for this bridge. In 1937, Japanese troops said to be "on maneuvers" were allegedly fired on--it has never been clear by whom--and one Japanese soldier went missing. The Japanese attacked and killed the bridge guards, sparking an eight-year war with China.

<

p>

kangri-2

Whenever Japan occupied a city, it would round up so-called "suspicious citizens," imprison them, and then massacre them. After the war,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stamped "not permitted" on photos like this one in its possession, strictly forbidding outsiders to see them.

<

p>

kangri-3

After the inciden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rying to prevent all-out war, called for negotiations and a mutual withdrawal of troops, but Japan refused. On July 7, Chiang Kai-shek spoke at the bridge, saying that China sought peace, but not surrender, and was prepared for war, but did not seek war. On July 28, the Japanese launched a major attack, Chinese troops of the 29th Army resisted fiercely, and the war had begun in earnest.

<

p>

kangri-4

After Shanghai fell, crowds of people boarded trains and fled to Nanjing . Their hopeless eyes fill one with pity. The number of ordinary citizen s killed in the war has been estimated at 4.4 million, with 4.7 million injured.

<

p>

kangri-5

Full-scale fighting began in East China earlier than in North China. Aft er the September 18 Incident (in Manchuria in 1931), and the January 28 Incident (near Shanghai) the following year, Japanese forces launched attacks around Shanghai, paving the way for an all-out battle f or the city later on. Shanghai fell in October of 1937. Eight hundred men led by Hsieh Chin-yuan were ordered to hold the Sihang warehouses at Xiabei to cover the retreat of the Chinese army. On September 28 occurred the nowfamous story of how girl scout Yang Huei-min braved death to swim across the river to deliver a national flag to inspire the isolated soldiers. The photo shows the ware houses; Hsieh is in the inset at the upper right.

<

p>

kangri-6

The Japanese expended much effort to convince Wang Ching-wei to organize his puppet government. Even Wang's 80-year-old mother was dragged in to "persuade" him.

<

p>

kangri-7

Wang Ching-wei i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figure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n the first half of his life he was a hero of the Republican revolution. Later, while still vice-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KMT, he agre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Japanese and organized a puppet Chinese government in Nanjing, becoming a "traitor." But some historians argue that Wang's move provided the ordinary people of the occupied areas, surrounded by the Japanese, with some measure of security.

<

p>

kangri-8

The US declared war on Japan after Pearl Harbor, and China, which had fought alone against Japan for four years, finally had an ally. Scholar Hu Shih was then the ambassador to the US, with his main responsibility being to lobby for military and economic assistance. It was in this period that Hu coined the famous phrase "the pawn must move forward; he cannot go back."

<

p>

kangri-8-2

China was materially bereft during the war, and military equipment was not up-to-date. But morale was high, and even students, supported by their families, gave up their pens for swords. The photo shows a letter by Chen Pu-lei, an early member of the Revolutionary Part y (precursor to the KMT) and chief aide to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to his nephew.

<

p>

kangri-9

There are no winners in war. When Japan's Emperor Hirohito announced tha t country's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millions of Japanese soldiers in China immediately became prisoners. The photo shows Japanese prisoners waiting to be sent home.

Blog分类: 

中国十大古典爱情故事


今天是情人节。下午听着老师不咸不淡的讲着Lipschitz Class,开始四处跑神,突然想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中国十大古典爱情。

可是怎么排呢?First, assume Love-Story space is a subset of R^n. In each dimension, we may assume...!@#$ 给自己一巴掌再重新想过。

嗯,第一,才子佳人太落俗套的不能要它。自《西厢》之后,大量的“才子佳人”故事层出不穷,总是郎才女貌、一见钟情,之后便逾越礼教,枕席相亲(给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娱乐业提供了不少题材^_^)。接着礼教父母、富有商人、势利老鸨出面阻挠,然而只要我们的男主角得功名、中状元,即使他们曾经犯了错,一样可以修补,便得拨乱反正,甚至由皇帝下诏完婚,缔结美满姻缘。这类古典“青春偶像剧”用贾母的话说:“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

除去了才子佳人,再抛去《列女传》中的“贞顺、节义”和各朝各代的贞妇节妇,掰着指头数数,所剩的故事也不算很多了,除此以外,还要舍去一些不具姓名的故事,譬如《诗经》中脍炙人口的短篇等。

然后--排名便闪亮登场了,一家之言,姑且看之:)

No 10 焦仲卿与刘兰芝

最恨焦仲卿的窝囊,如果不是哀怜刘氏,断不能把这个故事列入。焦仲卿身为一家之主,在面对母亲出妻的压力下,不曾试图化解 两人之间的嫌隙,只是软弱的表示“今若遣此妇,终老复不娶。”然而在妻子被休之时,他也只是全面撤退。甚至在兰芝将改嫁时,他还以“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 泉”的话语来刺伤她。这样的男人真气得人牙根儿痒痒,不但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也无法顾及妻子的尊严;对母亲终是不孝,对妻子又何尝有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No 9 梁山伯与祝英台

又一位窝囊的兄台登场了,不,是两位。祝英台与梁山伯同窗七年,却不向山伯告白爱意; 而在父母许婚之后,两人也不曾有过任何争取。以祝父这样愿意女儿男装求学,还有马家后来奏请朝廷,封英台为“义妇”的做法,梁祝所面对的反对者,并 非全然不可动之情理的顽强之辈,但是二人却非要演一出生离死别,sigh...

No 8 张生与崔莺莺

才子佳人的早期版本,古典的欢喜大团圆肥皂剧。但是这个故事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所以跻身前十。

No 7 元稹与韦丛 /苏轼与王弗

两对儿不分伯仲吧,虽然故事的细节并不是很清晰,但是凭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如此情深意切,不能不让人感动。

No 6 陆游与唐婉

Sigh,除去两首《钗头凤》,陆游八十岁的时候还写下:“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一辈子难以释怀,可惜,可惜。

No 5 秦重与莘瑶琴

卖油的小贩秦重担着香油来到昭庆寺,乍见了人称花魁娘子的名妓莘瑶琴。看着花魁女炫赫的排场,贩夫走卒的秦重心下又欢喜又气闷。但他也不空想叹气,以虔诚的心灵,踏实的脚步,一日日的积攒碎银,经过一年多,攒下了十两银子,终于达成一见花魁娘子的心愿。然而这次的相会,花魁娘子却是喝得大醉,也没宽衣,也没卸头,倒头就睡。苦苦期盼、满腔热情的秦重只是静静的守候在一旁。当花魁娘子呕吐之际,他忙把自己的袍子张开,接住秽物。卖油郎的卑下地位、花魁女的不堪过往,都经真爱的淘洗而无比尊贵。故事摆脱了“才貌”二字,更显得真情可贵。

No 4 红拂与李靖

有秦重如此深情男子,亦有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子红拂。司空杨素家里的歌妓红拂女,看见前来献策的布衣士 子李靖,深为他的气度与见识所吸引。于是打听他下榻的酒馆,至情率性夜奔李靖。她说“妾侍杨司空久,阅天下人多矣,无如公者,……故来奔耳。”可见她并非 一时情迷,而是美人识英雄。路途中当粗犷的虬髯客直看她梳头时,红拂女亦不扭捏娇叱,反与虬髯客结为兄妹,再见她的不凡的见识与独到眼光。比起幽怨的梁祝,红拂夜奔方是爱情的真面目。

No 3 柳梦梅与杜丽娘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 ·关睢》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 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枒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3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 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就是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汤显祖说:“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以此有情,所以列第三。不过《牡丹亭》后来也不能免俗,还是中了一个状元:)

No 2 贾宝玉与林妹妹

《牡丹亭》既然都列出了,那么下一个一定是《红楼》了。《红楼梦》中最感人的一段在三十二回:贾宝玉素来不喜欢追求仕途经济的劝说,而说:“林姑娘从 来不说这些混帐话,要是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分生了!”黛玉在门外听了,又喜又悲,喜得是“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已。”然而想到众人的宝 玉和宝钗“金玉良缘”之说,不禁又悲叹自己孤弱的身世处境起来。宝玉出了门,看见林黛玉若有拭 泪之状,抬手为她拭泪,然后瞅了半天说:“你放心。”黛玉听了,怔了半天,回说:“我有什么不放心?”接着宝玉劝黛玉凡事多宽慰放心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 似一日。黛玉听了,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掏出来的还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还有病中送手绢一节,也是感人至深。宝哥哥与林妹妹的爱情,神远味淡,却又沉着痛快。可惜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让高鄂一续,差点又出一个状元:)

No 1 沈三白与芸娘

至少在我看来这是最感人的一段爱情故事。故事很简单,文笔很纯朴,没有什么轰轰烈烈,不过是些日常琐事。随手拈来一个例子,譬如开篇“留粥”的那个故事,还是在三白与芸娘未成婚的时候,到芸娘家作客的三白帮忙送客晚归,想要吃点东西,却只有糕饼甜食。一向不爱甜食的三白正在犹豫时,芸娘便悄悄拉着三白的袖子,原来早已帮他留着清粥小菜,多么的体贴可爱。呵呵,看到一个BM的昵称是“清粥小菜”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个故事有关。还有芸娘因为三白小时候出痘而一直吃斋,直到结婚那夜才告诉三白;还有结婚后他们诗文讨论、莳花玩石;还有芸娘扮成男装与三白一同夜访水仙庙庙会,同游太湖与舟子击碟而歌;还有两人如何布置小屋,使人不觉其窄,如何以爬藤植物制作活花屏,使夏日生活不觉 其热;还有芸娘如何借来小贩担子,让三白及其好友可以在风景优美处,有熟食热茶... 等等这些,写的不过就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然而娓娓道来,呈现的是两人性情的相通,生命的相融。所有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除了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外,再也找不到类似的文字了。芸娘虽然不是非常的美丽,但是却是许多学者公认的中国文学作品中“第 一可爱之女子”....

还没有想完,却已经下课,匆匆忙忙向别人借了笔记,一手夹着大衣,一手夹着书包,踢踏着靴子跑去给人present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in a repeated elections model"---想像与现实的差别。

Blog分类: 

那些历史图书的说明和下载方式

呵呵,没有想到这么多人关心这个,待俺把来龙去脉解释个清楚。这些共享图书是reader版和一些同学搭建的一个reading group里的资源,那个路径其实是这个reading group中的路径。 因为先前那个reading group的notice被转到这里来过,所以我以为看官们知道。现在不妨再说一下。

上上周的时候,大家在reader版讨论分享一些图书的想法。当然违法的事情咱们不能干,但是有人提到了网上的“谷登堡计划”(Gutenberg Project),呵呵,那些天天在网上争吵四大发明的应该对这个名字很熟悉吧:)这个计划主要是把一些已经失去版权的图书作成e-book放在网上供大家下载,以起到传播文化和保存图书的目的。但是这些图书都是英文图书,而汉语却没有这样的资源。其实想想这样做也挺有意义的,中文网上虽然有不少图书可以下载或是浏览,但是质量却不敢恭维,google一下《史记》,蹦出的结果一大堆,但是点击开却发现里面错误百出,主要是错别字,还有不少是把后人的注解胡乱混在原文里的(呵呵,可以美其名曰《竹书纪年》式的错误了^_^)。原来国学网站提供一些不错的图书资源,但是现在却好像有很大一部分访问不了了。于是就商量着如果手头有一些比较好的版本的图书不如拿出来共享一下,反正诸子百家包括那些注疏的人们的著作到了现在也没有了版权,可以随意传播的。

除去这些丧失版权的图书,当然也会分享一些流行的图书。但是这里就有一个小问题,在传播的过程中肯定不可避免的会涉及一些和版权相关的问题,举个例子,如果我买了一本《The Da Vanci Code》,我借给我的一个同学看,应该不犯法,但是我要是把它复印四处散发肯定就不行了;同样的,如果只是一两个人借阅一本电子图书,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放在那里公开下载,问题就大了。所以大家选择了一个有限制的p2p软件---Grouper作为传播的手段。没有选择公共的P2P,譬如 Shareaza 什么的,因为那样所有的人都可以搜索到,这样一来就等于好心作了坏事,反而害了那些提供好书的同学。

但是或许由于Grouper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一个Group只能有30个会员。现在就有了新的问题:无法接纳更多的会员了。这个问题的暂时解决方案是:创建了一个公共账户

密码:123456 但是这样仍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只要有一个人以这个账号登录,其他人就无法登录了,所以还请大家想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促进 peer 2 peer的图书借阅方式。选择P2P主要是看重它的共享性,如果搭建ftp只能实现 1 to N 却无法实现 N to N。特别是,通过p2p,很容易相互找书,譬如昨天帮别人找的《薄伽梵歌》,只需要copy到我的共享文件夹中,别人就可以看到了。如果使用别的方式,必须还要进行复杂的上传下载。不知道有没有可以允许较多member的p2p软件,我想60-80的会员应该够了吧?呵呵,希望大家出出注意//bow

所以我给出的那个图书的目录,其实是在grouper中的路径,所以访问可能受到了限制,很多人抱怨说reading group的公共账号无法登录。这儿我给出一个BT资源吧。我提到的104部书其实是一套光盘中的一张,只是历史类的图书,这套光盘还包括了其他诸如 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哲学,军事政治等读物,是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如果感兴趣可以到这里下载BT文件,呵呵,这个我只是很久很久以前在网上偶尔翻到的,现在应该还有种子(至少有一个^_^),版权不版权的和我们reading group没有关系了:)不过BT只适用于比较大的文件,比较小的文件(譬如一本书)还是不方便,所以还希望大家能帮忙找一个好一些的P2P,同时也欢迎学法律的同学提供一些legal advice (前阵子的Napster怎么说了?)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