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和粮食

接着希特勒和粮食,继续写白起与粮食,解释一下白起为什么要杀赵降卒。首先,我们知道,战国后期主要是征兵制,虽然也有少数招募来的职业军人,军队的大部分还是由普通的平民组成,也就说40万赵卒中绝大部分是象秦国从河内征召来士兵一样,不过是平时务农的老百姓(或是城市平民),是生产者,只有在战时才应征入伍。其次,我们知道,战国时各国非常重视本国的人口数目,譬如《孟子》中梁惠王的一段话:"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虽孟子认为这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但是至少表明当时君主非常在意自己人口的多寡,因为在战国时代,无论战争与生产,人口都是国家之本;再次,战国时期从平民到知识分子对于自己的国家的认同感都不是特别强,所以才有不少人在别国仕官为别国出谋划策甚至还征伐自己乡国的。在秦国,虽然闹过一出《逐客令》,但是不久就因为李斯的上书而收回这道命令。而秦国大部分的谋臣武将也都是来自于其他的国家,也就说不仅战国时人们对自己的国家不是非常的有感情(根本没有现在的民族主义或是爱国主义),而且诸侯国(特别是秦国)也乐意使用外来的人才。秦末六国贵族反叛,其实很大程度上也不是对故国的怀念而不过是想恢复被强秦剥夺的特权生活罢了,所以祖上五世相韩的张良后来也没有对韩王从一而终。

我们把以上三点联系起来:40万的赵卒大多是普通的农民,各国都希望扩充自己的人口,战国时普通的人对自己的国家并没有太强的认同。所以这40万人对于秦国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断没有杀掉的道理,秦国本身又有着严密的户籍与什伍制度,可以有效的吸纳这40万的劳动力。另外看一下战国的历史,很少大有规模杀俘虏的,譬如郑安平带领二万秦军降赵,这两万秦人就被赵国吸纳了,郑安平也得到了封君(当然这下害惨了范睢)。此事发生在长平之战之后,赵人并没有因为长平之恨而杀掉这两万秦降卒泄愤。或者有人说秦人因为军功的缘故而嗜杀,但是获得军功的是在战场上杀敌,坑杀俘虏是无军功而言的。再或者有人说,范睢入秦,给秦王献的计策除了"远交近攻"以外就是"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并批评过去魏冉"十攻魏而不得伤",是因为只攻地不攻人。但是赵卒已降,攻人的目的已经达到,秦国吸收这些俘虏不仅可以削弱赵国也可以增强秦国自身的实力。更何况优待战俘可以更好的瓦解敌人的反抗,虐杀战俘只会导致拼死抵抗呢? (乐毅与田单的例子) 。那么白起究竟为什么要杀死这四十万的赵卒呢? ------ 因为粮食。

长平之战的开始,由于廉颇的筑垒固守,秦、赵在长平僵持了三年。这三年完全是消耗战。几十万的军队在前线,不仅无法生产粮食还是粮食的巨大消耗者。以当时的生产力,这三年时间几乎把秦国与赵国都榨干了。两国都开始大面积缺粮,闹起饥荒来。"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赵国粮食耗尽,想向其他国家借粮,但是又没有借到。而秦国也是"国虚民饥",国内粮食匮乏。而这种僵持导致了一个典型的commitment problem,没有一方敢单方面撤军的,这就好比两个武林高手比内力,如果一方停止发力,另一方就会铺天盖地的压过来,所以双方不得不死扛。既然无法后退,这个时候两国的国君事实上都在焦急地希望能够打破这个僵局。于是秦使用了反间计,调回了廉颇,而赵王之所以使用赵括也是希望能够尽快地主动出击,大败秦人,结束这场昂贵的消耗战,因为实在不能再撑了,那时的天下除了秦赵,还有其他五国在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来捡便宜(也是因此秦赵又不得不发动外交攻势,稳住其他几国)。终于,战争结束了,秦人手里有了40万的赵卒,但是此时的秦国已经无法吸收安置这么多的赵人了,因为没有粮食。

经过三年多的僵持,秦国本身也已经异常疲敝,养活本国国民、供给本国的军队都成了问题,更别说有额外的粮食来安置这四十万赵卒了。虽然这四十万的赵卒在将来可能会给秦国带来巨大的产力,但是在眼前如何养活这四十万的人口是一个很大问题。由于眼前的问题解决不了,对于秦人来说,这四十万的人口是没有将来的(呵呵,heavily discount future)。不仅如此,按照白起的作战计划,打算一鼓作气灭掉赵国,所以即便是能挤出一点粮食,也不会用来供给这四十万降,而是要补充他正在作战的军队的需要。长平之后,秦军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攻略太原等地,一路东进,直逼邯郸,与此同时白起也不断的向国内催粮。两年后,当白起获罪的时候,秦王还旧事重提:"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足可见当时秦国的饥馑。也正是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安置利用降服的人口,白起才坑杀了这40万赵卒。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