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集

没有重圆的破镜

和人聊起古人食奶制品的习俗,提到了《洛阳伽蓝记》上王肃“酪奴”的典故,借以佐证北朝时羊肉酪浆等食品的流行。因为说起王肃,又想到了他的另外一个故事。

故事的开头与唐人孟棨《本事诗》中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故事相类,但是结局却相去很远。

王肃祖籍琅琊,琅琊王氏在注重门第出身的六朝是一等一的显族高第,东晋丞相王导的后人,王家在南朝累世为高官,王肃的父亲王奂也不例外,最后做到了左仆射,镇北将军,雍州刺史。王肃的妻子也是名门望族,陈郡谢氏,谢玄的后人,她的父亲谢庄亦是南朝的高官。北朝魏太和十七年,南朝齐永明十一年,王肃的父亲王奂因为擅杀长史又抗拒台使而被诛,同时累及王奂的弟弟与儿子,一同被杀,只有王肃独自从建业逃了出来,投奔北魏,此时,按照《魏书》的记载是太和十七年,《洛阳伽蓝记》上记为太和十八年,大概前者记载的是逃出建业的时间(正好与《南齐书·王奂传》一致),而后者记载的是王肃逃到北魏时的时间。王肃逃到北魏这一年,他三十一岁。

王肃到了北魏,受到了崇尚汉文化的魏孝文帝的优待。王肃与孝文帝谈论治国之道,“肃陈说治乱,音韵雅畅,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于是图南之规转锐。器重礼遇日有加焉,亲贵旧臣莫能间也。或屏左右相对谈说,至夜分不罢。肃亦尽忠输诚,无所隐避,自谓君臣之际犹玄德之遇孔明也。”(《魏书·王肃传》)呵呵,王肃与孝文帝的关系直比刘备与诸葛亮。

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王肃是他的得力助手,《北史·王肃传》上说:“自晋氏丧乱,礼乐崩亡,孝文虽厘革制度,变更风俗,其间朴略,未能淳也。肃明练旧事,虚心受委,朝仪国曲,咸自肃出。”除了文化方面的功绩,王肃始终认为自己的父亲是无故受祸,因此常有子胥报楚之意,为北魏攻伐南齐立下了不少战功,在孝文帝时就因功受封为平南将军,后来又进封为镇南将军。呵呵,父子二人,一人为镇北,一人为镇南,倒是也挺有趣的。

孝文帝驾崩,遗诏令王肃与咸阳王元禧等人一同辅政,不久,即位的宣武帝元恪又把自己的姑姑陈留公主许配了给了王肃,与王肃结成了姻亲。王肃此时也算得上春风得意了,但是... ... 慢着...王肃在南朝还有原配的谢氏啊,谢氏如今又情形如何呢?

谢氏似乎总是出奇女子,东晋的谢道韫是一位,而王肃的妻子也不逊色,王肃逃跑后,她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还好,齐武帝杀王奂的时候,并未波及孙辈,其实也不可能波及太广的,因为王家与它的姻亲都是大族),为了避祸,削发为尼,等到风声渐缓的时候,就领着三个孩子偷偷跑到北方来找王肃,可是没有想到王肃虽是高官显位但却已经娶了北魏的公主,于是谢氏题了一首诗给王肃:

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

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

这首诗很有南朝乐府的特色,语带双关,“丝”“思”谐音。“路”据丁福保等人的考释,即是“络”,“胜”是丝机上持经线的工具,又是双关,喻指王肃弃旧攀新,最后一问“颇忆缠绵时?”

呵呵,事情发展到这里,仿佛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的故事,“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看故事的人自然也希望王肃能舍去荣华富贵,与妻子破镜重圆,但是现实往往是不浪漫甚至残酷的。

谢氏这首诗被王肃的现任妻子陈留公主看到了,她也题了一首诗回赠谢氏:

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

得帛缝新去,何能纳故时?

针是用来穿线的,针眼里的丝穿来穿去,有了新衣要缝,哪还能顾得上旧衣呢?

陈留公主不肯退让,王肃又不能或是不敢与前妻复合,心中愧疚,只好在洛阳造了一座正觉寺来安置谢氏。不过,不到一年的时间王肃就死了,死时只有三十八岁,公主没有生养,所以谢氏给他生的儿子理所当然的承袭了他的爵位,呵呵,也许这是王肃对谢氏的一个交待吧。如今的正觉寺已经没在洛河中,无迹可寻了,不过想起这段故事,还是让人感慨。

Blog分类: 

从现在的角度看《孙子兵法》

呵呵,看到关于《孙子兵法》无用的讨论,凑过来聊两句。《孙子兵法》在现在而言,很大程度上是战略与决策学(Strategy & Decision Science)研究的范畴,套用一句俗语,《孙子兵法》是站在战略的角度上看待问题的,而不是具体的告诉你在战场上一步一步该怎么做的手册。任何Step by Step的战争手册都会受到时间、空间以及技术的限制的,譬如具体的排兵布阵,只有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以及时代下才有用,在北方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阵法拿到南方去剿灭倭寇未必管用,北宋与金对时的战争手册,到了清末与西方列强交锋的时候说不定还会帮倒忙,虽然战争手册可能非常的详细,但是使用的范围太狭窄,而《孙子兵法》则是在努力系统的总结一些更为广泛的规律。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每次都在理想状态下从你们家二楼的阳台往下仍"理想"的垃圾,自由落体,多扔几次,凭着经验可以写本手册《从我家二楼阳台在理想状态下扔"理想"垃圾的落地时间》,这本手册对于你们二楼的邻居很管用,但是在你们楼其他楼层的住户那里却一点用处都没有,这个时候牛顿运动定理就更有用处了,《孙子兵法》之于具体的战争手册就像牛顿运动定理之于《从我家二楼阳台在理想状态下扔"理想"垃圾的落地时间》,各有各的用途。

瞎扯了这么多,来点儿科学的。杜克大学的牛铭实与加州理工的 Ordeshook 94年在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上发表了一篇 " A Game-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Sun Tzu's The Art of War ",以现代博弈论的观点来评价《孙子兵法》,下面是摘引的他们Abstract:

The thesis of this essay is that he [Sun Tzu] can be credited with having anticipated the concepts of dominant, minmax, and mixed strategies, but that he failed to intuit the full implications of the notion of equilibrium strategies. Thus, while he offers a partial resolution of 'he-thinks-that-I-think' regresses, his advice remains vulnerable to a more complete strategic analysis. In judging Sun Tzu's contribution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strategy, however, we should keep in mind that resolving circular reasoning in some circumstances requires the use of advanced principles of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s, and so we should not be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Sun Tzu's treatment of information is incomplete. Indeed, we should marvel at the fact that he understood intuitively as much as he did.

简而言之, 从intuitive的角度来看,孙子基本上已经做到极致了,你总不至于希望他老人家在2500年前就彻底构建现代决策学的形式基础吧? 呵呵。

另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譬如在讨论中被骂做无用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很多人觉得这句话没什么意义,可是95年的时候,加州伯克里一位同学阐释这7个字的文章几乎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战争的研究,此人现在也已经是让人高山仰止的牛人了,呵呵,经典的力量:)

Blog分类: 

牡丹芳

mudan 刚才打电话回家,老妈说正要和老爸、外婆、表姐、小外甥女等一大家子出门,问去那里,说是要一起去看牡丹。放下电话算算日子也差不多,现在正当牡丹刚刚盛开的时候,是看花的好时节,过了这几日就是正式的牡丹花会了,小时候对牡丹花会比较深恶痛绝,一时间从四面八方来的游人几乎要把我们这个千年小城给撑破了,现在想想,众乐应该比独乐更乐吧。一年当中,牡丹花开得最好的也就只有四月初到四月底这二十多天的时间,虽然现在通过人工栽培,牡丹一年四季都可以开花,但是摆在春节晚会现场的牡丹总让人想起韩国MM----人力之所成,非天之自然而有。牡丹的花期通常到了谷雨就结束了,古时的同乡称谷雨为"牡丹厄",今年的谷雨是4月20日,所以现在正是赏花的季节。呵呵,想起司马光的一首诗:

谷雨后来花更浓,前时已见玉玲珑。
客来更说姚黄发,只在街西相第东。

因为通常牡丹在谷雨前就开始凋谢,所以当司马老先生看到谷雨之后名花尚开时乐得喜不自胜(呵呵,幸好古人不会去怀疑这是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征兆),这组诗的第二首写的就是老先生高兴得不得了,虽然还下着雨,但是还喜滋滋的认为这是"小雨留春春未归",高高兴兴的找来蓑衣斗笠,和朋友一起去看花。

原来的一个大胡子教授说过,特别憧憬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维也纳,因为或许在街边一个小咖啡馆里就能看到马克思·韦伯与熊彼特激烈的辩论着问题,而一旁施特劳斯兄弟正在悠闲的演奏者音乐(呵呵,当时有些怀疑,这样的场景是否真的可能出现,但是看到他一脸陶醉的样子不忍去刨根问底,反正辛弃疾的词中也说和青山赤壁一起摘下北斗酌酒喝),那时的维也纳是欧洲乃至世界的文化中心(与此同时柏林的一干人等正在挥汗如雨的构建现代物理学)。而在司马光那个时代,洛阳可比20世纪初的维也纳,虽然并非中国的政治中心,但是却绝对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不仅于一时汇集了司马光、邵雍、文彦博、富弼、二程以及吕公著等著名文人学者,还有著名的"洛社耆英"这样Club(不知道《此间的少年》"洛阳俱乐部"是不是源自于此的(:)。因为北宋几乎所有的名人都在洛阳短住或是长居过,所以吟咏牡丹的篇章数目不算少,不过我觉得写牡丹写得最好的还是唐朝白居易《新乐府》中的《牡丹芳》。尽管白居易说他的《新乐府》"其辞质而径",但是在这首《牡丹芳》中却是异常的文彩艳丽,全诗很长,不一一引述,摘取其中拟人写牡丹的几句: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觉得这几句写得惟妙惟肖,牡丹花盛叶繁但是植株又不是很高,所以白居易把她比作醉卧在花丛中半掩娇羞的美女,似乎正式受白乐天的影响,后来的诗人才把牡丹与洛阳的两位奇女子--绿珠和洛神联系起来,譬如北宋梅尧臣的"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神"。这样一来,牡丹似乎同时拥有了不同的面容,一边是白乐天笔下的娇媚;一边是刘禹锡笔下的雍容("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还有就是传说中的不屈(武则天下诏令群花于冬日绽开,惟有牡丹抗旨),这样形象,要比梅花,菊花,荷花更为丰美立体,所以我积极支持把牡丹选为国花!

Blog分类: 

繁体字与简体字之争

这阵子网上又在热烈争论繁体字与简体字的优劣,很大程度上是联合国决定在2008年彻底放弃使用繁体字引起的。呵呵,其实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记得这两三年来没有少和别人讨论过繁简字,每次讨论的重点都不相同,在这里只说一个方面。因为从小喜欢收集古钱币和廉价古物(说好听些是"金石"),后来又不断阅读古书的缘故,对汉字的演进还是有所了解的。网上通行的一个观点是繁体字更能体现中华古典文化,所以应该予以保留,甚至应该舍弃简体字全面恢复繁体字。这种观点实在是太"静态"了。因为纵观整个汉字的发展史,汉字的演进同时有两个过程在进行:从繁到简与从简到繁。这两个过程不是完全相互抵触的,而是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互补充:从繁到简是只汉字的书写;从简到繁指的是汉字字形的构建。就汉字的书写而言,大的趋势是逐渐的从繁到简。虽然从商周古文到秦国的大篆,笔画趋于繁复;但是山东六国的文字却变得越来越简易。秦统一后,改大篆为小篆,文字明显的简化了很多,而从小篆到秦汉隶书,汉字的书写就更为简化了,特别是偏旁部首,在篆书中还多以本字的形式出现,而在隶书中偏旁开始符号化简单化。从秦汉隶书到魏晋以后的正楷,汉字的书写再次简化,隶书的波势大大减少,笔画变得平直起来,简笔使用的更多。所以就书写而言,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繁到简的,简体字不过是在继续这个从来没有停止过的发展。

看到桑椹说:

還有比如這個馬字,多像一匹馬啊。而簡體的马,被扒光了鬃毛,一點靈性也沒有了,和乌鸦的乌差不多。

呵呵,那这样一来我们是不是该恢复用ma.png呢?因为这个字比"馬"更有灵性:)

当然汉字同时也有一个从简到繁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书写上的,而是字形构建上的。古时的字少,一个字往往表示多个意思,但是有时候会引起歧义,所以后来就在本字的基础上添加新的偏旁,表示不同的意思,譬如"齋、劑、臍、躋、齏、薺"几个字在古时都用"齊"字表示,后来为了避免歧义,方便使用,才在"齊"字上加了不同的偏旁部首,造了新字,与原来旧字比显然在字形构建上更复杂了。但是在简化字中,这些新的构建字仍然被保留,所以我们有"斋、剂、脐、跻、齑、荠"等字,而不是同一个简单的"齐"字。换言之,汉字的简化也是符合汉字字形发展的。当然有一些字在简化中简掉了形旁,譬如从"鬚"到"须"(鬚是须得后起字),但是就现在而言,由于汉字使用频率的变化,这样的简化可能有时会有不便,但总的来说不会引起歧义。所以,汉字的简化从汉字发展的角度看,即遵循了汉字书写从繁到简的趋势,也保证了汉字字形构建的明确,所以采用简体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汉字简化还有其他的优点,在这里就不讨论了)。而认为不再使用繁体字会导致繁体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的消亡,这就有些多虑了。譬如小篆,退出流通领域已经两千年了,但是仍然完好的保留在那里,并没有消亡,如果想用尽可以使用。还有我的blog的那个标记徽章,由两匹马,两条龙组成的我的姓氏,经过三千多年,也仍然铭刻在我的blog上:)

Free Tags: 
Blog分类: 

春社·春分

<

p>

昨天是春社,今天是春分。从Google的黑板报读到中文Google在春分日推出阴阳历转换查询的服务,也就是说可以方便的输入阳历的一个日期来查询它的阴历是几号,或是反之,输入阴历的一个日期、节气或节日来查询它对应的阳历是几号。譬如在Google中输入输入"春分",就会显示:

2006年 春分
农历 二零零六年二月廿二 丙戌 狗
公历 2006年3月21日 春分

因为google在这篇blog的开始引用了"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的诗句,所以以为Google把这项搜索扩大到了包括一些民俗节日譬如春、秋二社,但是搜索了"春社"并没有日期的转化,看来这项搜索还是仅限于农历的日期、气节以及最为重要的节日的。其实在古时,春社与秋社是两个极为重要的节日。"社,地主也",社日就是献祭 土地祈求说是答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日子,也就是古人说的"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丰熟;秋祭社以百谷丰稔,所以报功"。同时社日也是一个欢庆的日子,往往有社火,社戏,社酒等等庆典仪式。记得中学课本选过一首叫做《社日》的诗:

鹅湖山下稻梁肥,
豚栅鸡树半掩扉。
桑拓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讲得就是春社时的快乐场面。其实古人的诗词里,关于社日的记载是很多,即便是后来的鲁迅,也写过一篇《社戏》。春社的日子原来并不固定,自汉以后规定为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今年的春社算来是春分的前一天(也就是昨天,三月二十日)。因为干支纪日,每年同一日的干支往往并不相同,所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有可能在春分前,也有可能在春分后,所以农村有一句关于物候的俗谚:"分了社,满天熟;社了分,没得啃",也就是说春分早于春社,就是一个丰年;春社早于春分,就是荒年。这样的俗谚可能没有什么道理,但是在文革时却惹了不小的麻烦,记得看过中科院一个老学者因为在文革时整理出版了包括这句在内的一些农谚而获罪的,批判他的人坚持说这是对人民公社不满,分了公社就是丰年:)

昨天是春社,今天正是春分,可惜我这儿还没有一点春天的迹象,不知到要等多久树枝才会重新披绿。不过于春社春分中看到Google的这项服务还是不错的,毕竟提醒了我们春分到了,同时也可以方便的查到端午,中秋,冬至等等,可以及时的提醒自己吃粽子,月饼还有饺子:)另外,英文的Google blog今天介绍了刚刚推出的Google Finance,这篇Blog的题目是Spring is the season for love (and data),不知道与中国的春社春分是不是有些关系:) ("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 ^_^)

Technorati : , , ,

Blog分类: 

天上一日是多少?

天上一日是多少? Google说1000年。呵呵,看来Google是一个很浪漫的人,因为她相信“云间犹一日,尘里已千年”,于是想起来辛弃疾的一首词: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则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娟娟。

辛弃疾果然是一个奇人。一般的古人写月亮,不过是望月,而辛弃疾却在梦里登上了天界;屈原也有“昔余梦登兮”的句子,但是只是上天求神问卜;李贺也写过《梦天》,但是只是梦到了在月宫里游览,而辛弃疾一上来便是“摩挲素月”,好大的气魄啊!在这弹指之间,人世间已过去千年。但这仍不能尽兴,于是搭上朋友驾的鸾凤,与李太白,苏东坡一起到了高寒之处,摘下北斗,用来酌酒。一边喝酒,一边轻声歌唱,一边继续朝高处飞翔... ...

呵呵,整首词一派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气势,也许这也是google想追求的吧,所以google郑重地告诉我们天上一日 = 1 000 年:)

Blog分类: 

带着小老婆去谈判的丞相:才子佳话 or 文恬武嬉?

今天读宋词看到的一个小故事,北宋元丰初年,西夏人来议边界问题,韩缜是当时的丞相,需要远去和夏人商谈。临走前,他与爱妾刘氏依依不舍,通宵饮酒话别,韩缜送了爱妾一首词,就是后来挺有名气的《风箫吟》: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
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
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遍绿野、嬉游醉眼,莫负青春。

刘氏也做《蝶恋花》一首送给他:

香作风光浓着露,
正恁双栖,又遣分飞去。
密诉东君应不许,泪波一洒奴衷素。

后来韩缜就上路了,可是第二天就皇帝差人追上韩缜,把刘氏给送来了。韩缜先是不解何故,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他们的词传入宫中,神宗看后深受感动,才把他的爱妾给送来的。其事见叶梦得《石林诗话》和沈雄《古今词话》,记述稍有不同,但是梗概如上。记录者在讲述之余,也有一句评论:“盖上以恩泽待下,虽闺门之私,亦恤之如此,故中外士大夫无不乐尽其力。” 当时人也把这件事情作为一段才子佳话,但是想想“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倒是觉得文恬武嬉,跃然纸上。

Free Tags: 
Blog分类: 

中国十大古典爱情故事


今天是情人节。下午听着老师不咸不淡的讲着Lipschitz Class,开始四处跑神,突然想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中国十大古典爱情。

可是怎么排呢?First, assume Love-Story space is a subset of R^n. In each dimension, we may assume...!@#$ 给自己一巴掌再重新想过。

嗯,第一,才子佳人太落俗套的不能要它。自《西厢》之后,大量的“才子佳人”故事层出不穷,总是郎才女貌、一见钟情,之后便逾越礼教,枕席相亲(给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娱乐业提供了不少题材^_^)。接着礼教父母、富有商人、势利老鸨出面阻挠,然而只要我们的男主角得功名、中状元,即使他们曾经犯了错,一样可以修补,便得拨乱反正,甚至由皇帝下诏完婚,缔结美满姻缘。这类古典“青春偶像剧”用贾母的话说:“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

除去了才子佳人,再抛去《列女传》中的“贞顺、节义”和各朝各代的贞妇节妇,掰着指头数数,所剩的故事也不算很多了,除此以外,还要舍去一些不具姓名的故事,譬如《诗经》中脍炙人口的短篇等。

然后--排名便闪亮登场了,一家之言,姑且看之:)

No 10 焦仲卿与刘兰芝

最恨焦仲卿的窝囊,如果不是哀怜刘氏,断不能把这个故事列入。焦仲卿身为一家之主,在面对母亲出妻的压力下,不曾试图化解 两人之间的嫌隙,只是软弱的表示“今若遣此妇,终老复不娶。”然而在妻子被休之时,他也只是全面撤退。甚至在兰芝将改嫁时,他还以“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 泉”的话语来刺伤她。这样的男人真气得人牙根儿痒痒,不但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也无法顾及妻子的尊严;对母亲终是不孝,对妻子又何尝有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No 9 梁山伯与祝英台

又一位窝囊的兄台登场了,不,是两位。祝英台与梁山伯同窗七年,却不向山伯告白爱意; 而在父母许婚之后,两人也不曾有过任何争取。以祝父这样愿意女儿男装求学,还有马家后来奏请朝廷,封英台为“义妇”的做法,梁祝所面对的反对者,并 非全然不可动之情理的顽强之辈,但是二人却非要演一出生离死别,sigh...

No 8 张生与崔莺莺

才子佳人的早期版本,古典的欢喜大团圆肥皂剧。但是这个故事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所以跻身前十。

No 7 元稹与韦丛 /苏轼与王弗

两对儿不分伯仲吧,虽然故事的细节并不是很清晰,但是凭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如此情深意切,不能不让人感动。

No 6 陆游与唐婉

Sigh,除去两首《钗头凤》,陆游八十岁的时候还写下:“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一辈子难以释怀,可惜,可惜。

No 5 秦重与莘瑶琴

卖油的小贩秦重担着香油来到昭庆寺,乍见了人称花魁娘子的名妓莘瑶琴。看着花魁女炫赫的排场,贩夫走卒的秦重心下又欢喜又气闷。但他也不空想叹气,以虔诚的心灵,踏实的脚步,一日日的积攒碎银,经过一年多,攒下了十两银子,终于达成一见花魁娘子的心愿。然而这次的相会,花魁娘子却是喝得大醉,也没宽衣,也没卸头,倒头就睡。苦苦期盼、满腔热情的秦重只是静静的守候在一旁。当花魁娘子呕吐之际,他忙把自己的袍子张开,接住秽物。卖油郎的卑下地位、花魁女的不堪过往,都经真爱的淘洗而无比尊贵。故事摆脱了“才貌”二字,更显得真情可贵。

No 4 红拂与李靖

有秦重如此深情男子,亦有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子红拂。司空杨素家里的歌妓红拂女,看见前来献策的布衣士 子李靖,深为他的气度与见识所吸引。于是打听他下榻的酒馆,至情率性夜奔李靖。她说“妾侍杨司空久,阅天下人多矣,无如公者,……故来奔耳。”可见她并非 一时情迷,而是美人识英雄。路途中当粗犷的虬髯客直看她梳头时,红拂女亦不扭捏娇叱,反与虬髯客结为兄妹,再见她的不凡的见识与独到眼光。比起幽怨的梁祝,红拂夜奔方是爱情的真面目。

No 3 柳梦梅与杜丽娘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 ·关睢》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 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枒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3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 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就是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汤显祖说:“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以此有情,所以列第三。不过《牡丹亭》后来也不能免俗,还是中了一个状元:)

No 2 贾宝玉与林妹妹

《牡丹亭》既然都列出了,那么下一个一定是《红楼》了。《红楼梦》中最感人的一段在三十二回:贾宝玉素来不喜欢追求仕途经济的劝说,而说:“林姑娘从 来不说这些混帐话,要是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分生了!”黛玉在门外听了,又喜又悲,喜得是“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已。”然而想到众人的宝 玉和宝钗“金玉良缘”之说,不禁又悲叹自己孤弱的身世处境起来。宝玉出了门,看见林黛玉若有拭 泪之状,抬手为她拭泪,然后瞅了半天说:“你放心。”黛玉听了,怔了半天,回说:“我有什么不放心?”接着宝玉劝黛玉凡事多宽慰放心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 似一日。黛玉听了,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掏出来的还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还有病中送手绢一节,也是感人至深。宝哥哥与林妹妹的爱情,神远味淡,却又沉着痛快。可惜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让高鄂一续,差点又出一个状元:)

No 1 沈三白与芸娘

至少在我看来这是最感人的一段爱情故事。故事很简单,文笔很纯朴,没有什么轰轰烈烈,不过是些日常琐事。随手拈来一个例子,譬如开篇“留粥”的那个故事,还是在三白与芸娘未成婚的时候,到芸娘家作客的三白帮忙送客晚归,想要吃点东西,却只有糕饼甜食。一向不爱甜食的三白正在犹豫时,芸娘便悄悄拉着三白的袖子,原来早已帮他留着清粥小菜,多么的体贴可爱。呵呵,看到一个BM的昵称是“清粥小菜”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个故事有关。还有芸娘因为三白小时候出痘而一直吃斋,直到结婚那夜才告诉三白;还有结婚后他们诗文讨论、莳花玩石;还有芸娘扮成男装与三白一同夜访水仙庙庙会,同游太湖与舟子击碟而歌;还有两人如何布置小屋,使人不觉其窄,如何以爬藤植物制作活花屏,使夏日生活不觉 其热;还有芸娘如何借来小贩担子,让三白及其好友可以在风景优美处,有熟食热茶... 等等这些,写的不过就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然而娓娓道来,呈现的是两人性情的相通,生命的相融。所有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除了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外,再也找不到类似的文字了。芸娘虽然不是非常的美丽,但是却是许多学者公认的中国文学作品中“第 一可爱之女子”....

还没有想完,却已经下课,匆匆忙忙向别人借了笔记,一手夹着大衣,一手夹着书包,踢踏着靴子跑去给人present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in a repeated elections model"---想像与现实的差别。

Blog分类: 

诗读洛阳·才子少年的悲歌

(呵呵,看到Ophilia的《诗读苏州·车前子》,不禁也和一篇怀念家乡的文章,效颦一下,叫做《诗读洛阳·才子少年的悲歌》)

如果编一本有关洛阳的诗选,应该不会从《声韵启蒙》中的诗句开始,但是其中和洛阳有关的两个句子却深深地道出了故乡的两个感觉:郁郁或是思乡的才子;国破或是别离的悲歌。

还记得那两个句子,第一句是“马首不容孤竹扣,车轮终究洛阳埋。”前半句说的是伯夷叔齐的旧事;后半句则讲的是一个悲壮的故事:汉顺帝时,外戚梁冀专权,顺帝“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惟(张)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劾奏梁冀...书御,京师震竦。”这之后,梁冀自然忌恨张纲,就派他去讨伐广陵大盗以借刀杀人,但是不想张纲居然用至诚说服了大盗弃暗投明。不久,张纲病死在任上,死时不过中年,百姓恸哭:“千秋万岁,何时复见此君!” 可叹,早逝的才子与国家将破的悲歌。

另外一个句子是“楚国大夫沉汨水,洛阳才子谪长沙。”这句的意思显而易见了,前半句是屈原,后半句是贾谊,贾谊的才华自然不消说,“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但是也一直郁郁不得志,先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任梁王太傅,依旧是不得志,不久便死了,而草创的汉朝也即将面临一场大乱---又是才子的悲歌。

说到这里,忍不住地想,如果真的编一本这样的诗集,恐怕开篇第一首就应该是: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曹植的《送应氏》。 又是一位寡欢的才子,又是一个破碎的山河。刚要提笔写子建,突然想到,这篇不能算做第一,如果这篇列为第一,那梁鸿的《五噫歌》又该放在哪里呢?

陟彼北邙兮 ,噫 !
览观帝京兮 ,噫 !
宮室崔嵬兮 ,噫 !
民之劬劳兮 ,噫 !
燎燎未央兮 ,噫 !

又引出一位才子,又发出一段忧国忧民的悲歌。这位才子虽然没有佳人,但是却留下了一段“举案齐眉”的佳话;呵呵,这也是一位潦倒的才子,做完这首诗之后便成了汉章帝的通缉犯,只好更改姓名,南逃至吴,为人作雇工。东家见孟光进食恭敬,认为妻子对丈夫如此敬重,可见并非一般佣工,乃礼遇之。梁鸿遂在吴闭门著书。死后葬于要离墓旁--- 这里,洛阳和苏州倒扯上了关系---刺杀庆忌的要离应该是葬在了苏州吧。

罢了,先到这里不写了,其实洛阳最早的悲歌应该是《诗经·王风》里面的《黍离》吧,虽然感慨的是西周的故都,但毕竟是流行在洛阳的歌谣,想到这里,不禁一笑:“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呵呵,这次先写两汉吧,下次有空时再写之后的魏晋六朝,盛唐两宋,把悲歌唱完:))

发信人: Ophilia (ghostnotes),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诗读苏州 车前子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Wed Jan 19 23:42:45 2005) WWW-POST

如果要编一本有关苏州的诗选,一般都会从陆机的《吴趋行》开始。这个头开得好,陆机
在钟嵘的《诗品》中名列上品,有“才高词赡”和“举体华美”之誉。他的《吴趋行》:

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四座并清听,听我歌吴趋。

这个头也开得好,有幽默感,让我想起快板书:打竹板,竹板响,听我把××讲一讲。

我疑心民间艺人就是从陆机那里学来的。我们总是强调文人向民间的学习,其实民间也从
文人那里学了许多。江西的民间说唱艺人常常一开口就是黄庭坚的诗句,连听者也浑然不
觉。

《吴趋行》里有一句“土风清且嘉”,就是顾禄《清嘉录》的由来。

说实话,《吴趋行》写得并不好,不如他有关北方的作品。而李白的《乌栖曲》在李白的
所有诗歌中,也是一首好诗。李白对“吴王宫里醉西施”的神往,也是对人类历史上的青
春期的赞美。有人以为这首诗暗含针砭,因为《乌栖曲》的第一句是“姑苏台上乌栖时”
。其实乌鸦起码在唐朝之前,并不被人认为是不祥之物,甚至还能报喜,像现在的喜鹊似
的。古琴曲《乌夜啼》为我们保留了这个痕迹,而下面将说到的张籍就有一首《乌夜啼引
》,中有“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云云
,也是个例子。

张继的《枫桥夜泊》太有名了,以致顾颉刚这么说:“山东王子容来游寒山寺,大懊恼,
谓受诗人之骗。”《枫桥夜泊》有欧阳修的公案,老生常谈。现代文学的废名大师也有他
的看法,一般人不留意,我摘抄几段:

我在一篇小文里讲到“夜半钟声到客船”,据我的解释是说夜半钟声之下客船到了。据大
家的意思是说夜半的钟声传到客人的耳朵。我的解法,是本着我读这诗时的直觉,我不觉
得张继是说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他正在愁眠着的船上,只仿佛觉得“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诗写夜泊写得很好,因此这一首《枫桥夜泊》我也仅喜欢这两句
。我曾翻阅《古唐诗合解》,诗解里将“到客船”也是作客船到了解,据说这个客船乃不
是“张继夜泊之舟”,是枫桥这个船埠别的客船都到了,其时张继盖正在他的船上“欲睡
亦不能睡”的光景,此点我亦不肯同意,私意确是认为是张继的船。

废名越写越饶舌,我也懒得摘抄了,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关于“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小时候,第一次得到的拓片,就是俞樾所书的《枫桥夜泊》刻石。我不喜欢俞樾的字,
有福气,没有才气。我喜欢的是宁愿一辈子都没有福气,但到老不缺才气。功力另当别论
,因为每个时代对功力的理解都是有所不同的,而对福气与才气的理解却变化不大。

张籍有《送从弟戴玄往苏州》一诗,中有“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一联,不错,尽管
所写之景放到哪里都通行,并没有苏州特色,但还是不错。网师园里有座濯缨水阁,这“
濯缨”两个字本来就露,加上郑板桥的对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就显得滑稽。“曾
三”指曾参“吾日三省吾身”,“颜四”指颜回“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禹寸陶分”则出于《晋书·陶侃》,陶侃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
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所以陶侃一有闲暇
,就把百十来只大缸早晨搬到门外,晚上又搬回去。有人奇怪,他说,人的生活优逸了,
以后恐怕不胜人事。陶侃没错,这副对联也很好,只是这样入世的热情放在苏州园林里,
就与园林的精神不符,贴到政府办公室比较合适。“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一联,挂
在濯缨水阁,才差不多。

有句话“苏州刺史例能诗”,因为唐朝的韦应物、白居易和刘禹锡都做过苏州刺史,这三
人不但是诗人,还是大诗人。韦应物更被称作了“韦苏州”。他的《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
集》的最后四句: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

一般说来官样文章都面目可憎,韦应物的这几句话也是官样文章,却说得如此动听。这就
是大诗人。由此可见,苏州很早就对国家的财赋大作贡献了,况且不但经济发展得好,文
化建设得也好。

白居易的“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正月三日闲行》)”,写的确是苏州。
在我看来,还应该是苏州今后重建的规划。

“苏州刺史例能诗”这句话,就出自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一首诗,白居易正在苏州做刺史
,全诗(《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如下: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水通山寺笙歌去
,骑过虹桥剑戟随。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

这首诗气魄不小,只是不像写苏州,倒像在演京戏,“二八城门开道路”是《空城计》,
“五千兵马引旌旗”是《定军山》,“水通山寺笙歌去”是《白蛇传》,“骑过虹桥剑戟
随”是《穆桂英挂帅》。或者说他写的也是苏州,只不过不是唐朝的苏州,而是春秋时期
的苏州,刘禹锡还没到苏州,把《吴越春秋》先学习了——这首诗有后汉赵晔著作《吴越
春秋》的笔法。什么笔法?小说家笔法。

以前的诗人,不来苏州荡,不写苏州诗,就算不上出道,杜甫没来过苏州,着急啊,凑出
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后,心情方好起来。

Blog分类: 

囯,囻,囚:)

呵呵,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并有趣的感想录入如下:

呵呵,如此说来 “国”改为“囚”更贴切些。因为“民”的本意是“奴隶”(据郭沫若考证,“民”字的甲骨文乃是“以利刃刺目”,所以民字通盲字),不如“人”字更妥当,更何况“人人平等”,既然没了“王”,那称“民”不如称”人”好,所以还是改“囻”为“囚”好---kidding:)

【 在 yaoyue (尧曰@ytht.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www.gmw.cn/content/2004 - 12/23/content_152133.htm :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日期: 2004年12月23日 黄兴涛   “囻”之一字,从前不认识,甚至从来未见过。《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里都没有,收词4万多个的《康熙字典》里也找不到。我第一次见到此字,是在冯尔康先生2000年发表的题为《20世纪中国社会各界的家族观》的长文中。冯先生看过大量的族谱资料,他告诉人们,传统人家的堂屋里,神龛牌位常书写“天地君亲师”五字,但进入民国以后,一些家庭却把它改为“天地国亲师”,“君”改成“国”,表示不要皇帝,而崇奉民国。他还指出:“还有将‘君’字改作‘囻’字的,不知何义,可能是说以民立国吧。”这个“不知何义”的“囻”字,从此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不过当时,我暗自猜度,这个“囻”字大概是某个家族的主人或家谱族谱的编写者忽发奇想、灵机一动而偶然创造的杰作,碰巧被冯先生见到也说不定的。   但一年之后,我否定了这一猜测。因为从民国初年的报刊中,我也看到了“囻”字的公开使用,并且意思相当明确,使用十分自觉。我所见到的是中国社会党的专刊《社会世界》。它创刊于1912年4月15日,即中华民国刚刚诞生几个月之后。在该刊的创刊号中,“囻”字随处可见,确然就是“國”字之意。很明显,这是编辑有意把“國”字改成“囻”字,如“中華民國”、“春秋戰國”就都写作“中華民囻”、“春秋戰囻”。其他带有 “囻”字的词组,还有“囻家”、“囻界”、“英囻”、“本囻”、“愛囻”、“囻艰”等。一下见到那么多陌生而刺激的“囻”字,实不能不引起我对于当时国人心目中“民国”的意义和份量的无限遐思。至于这“囻”字,曾经激起过多少国人对于新生国家的向往和希冀,如今也只能去诉诸历史的想像了。   民初“囻”字的此种使用,大约是针对“國”字的俗写“囯”字而来。它首先与中文构造的那种会意特征有着直接的关系。“國”字本是会意字。《说文解字》解“國”曰:“邦也,从口从或”;解“或”字也说其为“邦”之义,从口从戈,以守邦土。然而会意字一旦产生,在流通和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部分字形符号由于出现新的意义或新的写法,又有可能使人在识读时产生新的“会意”,甚至有人还会因此作出人为的改动。“國”字 的古体之一“圀”字的诞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正字通》记载,唐武则天掌国时,“有言國中或者惑也,请以武镇之”,建议将“國”中的“或”字改为“武”字的;但不久又有人进言:“武在口中,与困何异”,认为将“武”困在“口”内并不吉利。于是武则天最终还是选择了把“或”改成“八方”,造出一个新字——“圀”,以表明其合法掌有四海的尊崇地位。不过,此字昭示天下之后,却未能流通开来,只是徒增了一个武曌故事而已。   “國”字的“正字”地位虽不曾动摇,其“俗写”之字却不一而足。其中,“囯”字就是各种俗写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囯”字的产生可能与“國”的草书有关。其在宋代以后已较为流行,笔画较少和写作方便应是原因之一。如今的简化字“国”的由来,恐与此亦不无关联。北宋以后,专制王权不断发展,至明清时达到顶峰。在这种政治体制之下,“朕即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从这个意义上说,“囯”字倒是很好地反映了中国传 统国家的性质,因而在专制王朝时代,它也就不言而喻地获得了某种政治上的合法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封建帝制被推翻时“囻”字被有想象力的人们加以使用的原因:“民”与“王”相对,成为国家的主人,国由“君”、“王”、“皇”的私产变成民有、民治、民享的公产,也即“國”由“囯”变成“囻”。这种会意的转换,实在是很自然的。   必须指出的是,“囻”字虽在民国初年一度被人较多使用,但并非当时中国人新创。至少在辽代以前,该字就已经产生,而且本身就是“國”的俗写字。只不过此字长期未见流通,少有人识罢了。辽人释行均在《龙龛手鉴》里,列有“國”字的五个俗写,其中就包括有囻、圀、囯三字。但“囻”字究竟缘何而来,其造字之初有何意图,如今已是难得而知。从字形上大胆“会意”一下,或许有两种可能,一是指邦国拥有“广土众民”之义;二是《书经》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旨。但无论是哪一种理解,归根结底都逃不出“为君王谋”的实质。这种儒家的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观念有着根本不同是众所周知的。当然,它们之间也存在某种相通之处。国粹派代表人物刘师培编《中国民约精义》,陈天华等大赞孟子“民贵君轻”观念,在清末时对于国人接纳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就是证明。从这一点来看,如果上述对“囻”的传统内涵理解成立,那么该字也未尝不可说是儒家的“小传统”与近代政治良性互动的一个有意义的历史符号。   民国初年,在自觉使用“囻”字的人士看来,帝王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社会上认为国“固然不可无民,更不可一日无君”者,仍大有人在。如深受西学教育的辜鸿铭就强调,当时社会大乱,“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君主。比如说法律吧,你要说‘法律’(说的时候小声),没有人害怕;你要讲‘王法’(大声,一拍桌子),大家都害怕了,少了那个‘王’字就不行。”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的社会土壤,由此可见一斑。而“民国”的观念和制度,也正因此而显得更加可贵了。今天的史书在谈到民国初年的历史时,常常爱说“中华民国实沦为了一块有名无实的招牌”之类的话。实则,即便是纯粹沦落为“一块招牌”,它所起到的重要历史作用,也不容忽视。对于这一“招牌”的作用和功能,迄今为止,史学界还远未给予足够的认知和揭示。   也许是民国以后,特别是文革时期太多的灾难和罪恶都是在“人民”和“群众”的名义下进行的缘故,如今的人们对于“民国”、“民权”等近代新生的政治概念的历史价值,不免太过看轻。诚然,在缺乏民主传统和现代经济基础的国度里,“人民”、“民权”等概念的流行和“霸权”所向,确有可能导致走向其理想的反面。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但这些概念所带来的良性历史变化,所导致的进步追求和实践,一言以蔽之,所参与造成的复杂历史进程,又岂能一笔加以抹杀。这或许就是今人如我者,见到民初国人使用“囻”字之时,浮想联翩,并愿意提请人们对这些概念“正面思之”的原因之一。   “囻”之一字,民初虽有人一度有意识地加以使用,但最终并“未能流通开来”。这可能主要是语言文字自身的问题。既有“民国”,何需“囻”字?两相重叠,实属自扰。况且这里还有一个“國”字早已为人们所长期习惯性使用?实际上,在笔者所见到的《社会世界》创刊号上,内封上题写“中华民囻”,而外封上却依然保留了“中华民國”的字样,其文中更是“囻”字和“國”字交相并用,仿佛是“國”字改不胜改,到最后,竟连 编辑自身也只好泄气作罢,堕入不得不听任“國”字自存的窘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能企望“囻”字在当时能够传播开来呢?语言文字自有其自身演化的规律,它一旦产生,便不能完全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