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网上又在热烈争论繁体字与简体字的优劣,很大程度上是联合国决定在2008年彻底放弃使用繁体字引起的。呵呵,其实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记得这两三年来没有少和别人讨论过繁简字,每次讨论的重点都不相同,在这里只说一个方面。因为从小喜欢收集古钱币和廉价古物(说好听些是"金石"),后来又不断阅读古书的缘故,对汉字的演进还是有所了解的。网上通行的一个观点是繁体字更能体现中华古典文化,所以应该予以保留,甚至应该舍弃简体字全面恢复繁体字。这种观点实在是太"静态"了。因为纵观整个汉字的发展史,汉字的演进同时有两个过程在进行:从繁到简与从简到繁。这两个过程不是完全相互抵触的,而是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互补充:从繁到简是只汉字的书写;从简到繁指的是汉字字形的构建。就汉字的书写而言,大的趋势是逐渐的从繁到简。虽然从商周古文到秦国的大篆,笔画趋于繁复;但是山东六国的文字却变得越来越简易。秦统一后,改大篆为小篆,文字明显的简化了很多,而从小篆到秦汉隶书,汉字的书写就更为简化了,特别是偏旁部首,在篆书中还多以本字的形式出现,而在隶书中偏旁开始符号化简单化。从秦汉隶书到魏晋以后的正楷,汉字的书写再次简化,隶书的波势大大减少,笔画变得平直起来,简笔使用的更多。所以就书写而言,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繁到简的,简体字不过是在继续这个从来没有停止过的发展。
看到桑椹说:
還有比如這個馬字,多像一匹馬啊。而簡體的马,被扒光了鬃毛,一點靈性也沒有了,和乌鸦的乌差不多。
呵呵,那这样一来我们是不是该恢复用呢?因为这个字比"馬"更有灵性:)
当然汉字同时也有一个从简到繁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书写上的,而是字形构建上的。古时的字少,一个字往往表示多个意思,但是有时候会引起歧义,所以后来就在本字的基础上添加新的偏旁,表示不同的意思,譬如"齋、劑、臍、躋、齏、薺"几个字在古时都用"齊"字表示,后来为了避免歧义,方便使用,才在"齊"字上加了不同的偏旁部首,造了新字,与原来旧字比显然在字形构建上更复杂了。但是在简化字中,这些新的构建字仍然被保留,所以我们有"斋、剂、脐、跻、齑、荠"等字,而不是同一个简单的"齐"字。换言之,汉字的简化也是符合汉字字形发展的。当然有一些字在简化中简掉了形旁,譬如从"鬚"到"须"(鬚是须得后起字),但是就现在而言,由于汉字使用频率的变化,这样的简化可能有时会有不便,但总的来说不会引起歧义。所以,汉字的简化从汉字发展的角度看,即遵循了汉字书写从繁到简的趋势,也保证了汉字字形构建的明确,所以采用简体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汉字简化还有其他的优点,在这里就不讨论了)。而认为不再使用繁体字会导致繁体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的消亡,这就有些多虑了。譬如小篆,退出流通领域已经两千年了,但是仍然完好的保留在那里,并没有消亡,如果想用尽可以使用。还有我的blog的那个标记徽章,由两匹马,两条龙组成的我的姓氏,经过三千多年,也仍然铭刻在我的blog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