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天子驾六”游记(1)

暑假回家,一心惦记着要去看看新建的天子驾六博物馆,却总也找不到空闲,直到走之前才专门跑去仔细的参观了一番。

虽然最后才有机会参观这座博物馆,但是几乎每次出门都要从它前面路过,因为它的位置正好在洛阳市中心,并且紧挨着洛阳的主干道--中州路(图1)。解放以后,洛阳的城市格局一直都是狭长的一条,而中州路几乎是唯一一条贯穿着这狭长的五个区的干道,车流量非常大,直到环城路修好,中州路的压力才减小了一些,可是谁也想不到,在交通繁忙的中州路边居然还沉睡着2000多年前的车马。

[image:884 class=img_c]
“天子驾六”博物的四周几乎都是水泥森林,东边紧挨着洛阳市百货大楼(图2)。几乎所有的城市的中心都会耸立一座“百货楼”,这是当年计划经济的遗存,但是也体现了城市的中心位置。博物馆的西侧则是工商银行洛阳的总行,不远处,很多新的大厦都在建设中,据说这附近要建成洛阳的CBD(这个缩写是这次回国看到的最多的字眼之一)。

[image:885 class=img_c]

这座博物馆的原址是一个大喷泉--就像过去很多典型的中国城市一样。2002年的时候,这里要拆了建设一个“集行政、文化、商业、金融、信息、游乐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广场”--就像现在很多典型的中国城市一样(春熙路,解放碑,南京路,王府井等等都会有一个小广场,看来洛阳也想学一下),但是洛阳还是稍有不同:按照惯例,每次动工前都先要进行考古勘测。这一无心的勘测却导致了震惊全国的大发现。

或者,“震惊全国”这四个字并不恰当,因为一开始它并未震惊全国;或者,一开始根本没有太多的人在意它,而它的命运也可能只是被填埋并继续建造“现代化广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想起了2000年时洛阳的另一桩考古发现---“亞字大墓”。

洛阳市二十七中要盖家属楼,于是例行考古勘测,结果却发现了一座“亞字大墓”,按照当年殷墟的发掘经验,“亞字大墓”或是“中字大墓” 必为天子墓。这是洛阳发现的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亞字大墓”,而之前曾被疯狂盗掘过的出土过无数珍贵文物的洛阳金村8座周天子墓不过是“甲字墓”,通常“甲字墓”比““亞字墓”低两个等级,所以二十七中里沉睡的这位天子应该是一位显赫的周王:他会是谁呢?

这座“亞字大墓”有8个盗洞,但是仍然保留了一些珍贵文物,譬如可以断定是天子墓的“王作宝彝”(图3,现藏于“天子驾六”博物馆) ,并且墓道的结构保存的非常完好...
[image:886 class=img_c]

但是不久,这样一座天子墓却在建筑机械的轰鸣声中彻底消失了,现在耸立在原址上的是一栋7层家属楼。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也只有“天子驾六”博物馆中这座大墓的模型了(图4)。
[image:887 class=img_c]

而“天子驾六”也险些遭受同样的命运,考古发掘尚未结束,挖土机等大型施工机械却已开动,要赶在“牡丹花会”前建好“现代化广场”。施工队不顾洛阳当地文物局的劝阻,24小时不间断连续作业。万幸的是国家文物局及时地进行了干预,原先的“现代化广场”项目被停止,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东周文化广场”,主体就是“天子驾六”博物馆--但是这仍然是一个妥协的方案,因为它只保留了天子驾六车马坑和一个小型的车马坑,对于其他几处的车马坑和马坑都进行了“回填”,这在车马坑的发掘史上倒还是第一次,这些坑现在估计已经都被毁了。

Free Tags: 
Blog分类: 

我的收藏史(2):唐开元,北宋与新莽

接着上次的说。丁福保那本书其实不太适合初等收藏者使用,第一是因为全书用繁体,后面的介绍性文字还是竖排古文体书就,满目的之乎者也,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阅读起来着实费力,不仅如此,书中还用了不少异体字,譬如书中频繁出现的“仝上”一词,当时让我非常费解,后来才知道就是“同上”。繁体、竖排、古文、古字,让我彻底放弃读懂后面的文字介绍部分,只是专心对比前面的图片部分。但是由于丁福保是大家,很多平常的泉品[注1]并未收录,而对于初等收集者来说,手中的藏品又多为普通品,所以无法从图鉴中得到相关的介绍,整本书的帮助不大。后来又出版过一本马定祥批注的丁福保的《历代古钱图说》,要好一些,把附录中的文字都整理好放入图片中了,并加了不少批注,更易懂一些。

说到《历代古钱图说》,不能不再多说两句丁福保,这个人也是清末民初的奇才之一,少年时入江阴南菁书院治算学,并研究《说文》和诗赋。25岁开始执教算学,后又考入上海东文学堂,学日文,算学和医学。后任京师大学堂算学及生理学教习,三十一岁开始钻研佛学,一生治学精博,先后著有算学书10种,健康长寿法书26种,文字学9种,文学诗词8种(譬如《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历代诗话续编》等),古泉学8种,佛学34种,医学75种,杂学9种。呵呵,现在再也找不到这样全面的学者了。

由于丁福保的《历代古钱图说》参考性较小,在拿到那几贯古钱币之后,只是纯粹好奇的翻看,并未认真仔细考证过。以当时的眼光,只看重“长”的比较漂亮的钱币,大致拣出了几百枚“漂亮”的钱币,整日里把玩,剩下的那些暂时还是把它们堆在旧纸盒里。那些比较丑的钱币里自然不乏稀品,日后它们重建天日的时候又是一番新的惊喜--这是后话。

漂亮的钱币中大多都是“传世古”,也就是古钱出炉后从未着土,经过长期的氧化致使钱面牢结一层黑膜,犹涂过黑漆一般乌黑发亮。当时最喜欢的是几枚“开元通宝”,有光背的,也有背星月云纹的。为什么喜欢这一枚,现在说不清楚了,其实论铸造的工艺,唐开元不但比上新莽钱和北宋钱,甚至连一些汉魏六朝的钱币都不如;论书法,虽然“开元通宝”四个字据说是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八分书”,而欧阳询本人也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的,但是比起新莽的“垂针篆”,与北宋的“瘦金体”来说还是差一些。想起来研究青铜艺术的人的一句话:中国的艺术在晋以后就绝了。譬如以铜镜为例:先秦的是极品,汉镜也有好的,唐镜简直俗不可看。古钱币其实稍有例外,在北宋又复兴过一次。

其实现在想来,当时喜欢“开元通宝”,一则可能是因为“开元”的名气,让人想起开元盛世。当时的想法在后来看来是错误的,因为开元通宝本身和唐玄宗的开元年号关系不大,开元通宝并非年号钱,从唐高祖武德四年开始,终唐一代,一直都在铸造开元通宝,不同的是初唐与盛唐的开元通宝要精美些,安史之后,钱币的铸造开始变得粗糙,其中还有著名的会昌开元,后来收集会昌开元也成了我的爱好之一。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由于”开元通宝“的钱文易于辨识,如果钱文都认不清楚,自然谈不上喜欢了。钱币上的文字,秦以前是大篆,秦以后是小篆,直到隋末为止。其间的莽泉(注:新莽钱,莽泉指的都是王莽时期的铸币)的垂针篆,刘宋孝建钱的薤叶书,或是北周布泉的玉筋篆都是小篆的变体。这些当时对于我来说都是很难辨识的。虽然隋以前蜀汉的直百五铢的直百二字是隶书,成汉李寿的直读“汉兴”也是隶书,但是当时还没有接触到,所以八分(也称楷隶)书就的“开元通宝”就成了我的最爱。其实开元之后,基本上也没有铜钱使用隶书了。

说来这么多,其实即便是异常精美的“开元通宝”也并不是很值钱(除了个别珍品,譬如金银开元,和一些背面有特殊花纹的开元),不过它背后的政治经济价值还是很高的,是对货币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这儿就不多说。

除了“开元通宝”,早期“漂亮钱”中大多是北宋的铜钱,呵呵,收集过一阵子铜钱就会发现,北宋的铜钱其实比清钱还滥(注意,是滥不是烂,宋钱实在是太多了!)宋神宗时每年铸钱就有500万贯。宋钱大多制作精美,这次先搁下不说。除去宋钱,还有两枚传世古的“大泉五十”也非常让人喜爱,“大泉五十”便是王莽时期 的代表作之一,传世的不少,现在的市价也不过两三元人民币一枚,后来又无意中看到一枚“小泉直一”,现在的市价也不过十元人民币,当时看过这两枚铜币之后,突发奇想,“大”与“小”相对,“五十”与“直一”相对,莫非那时的货币也如现在的人民币硬币一般有不同的面值(呵呵,这个可是当时独立想出来,没有参照丁老先生的书),于是在漂亮钱中翻了一遍,一无所获,正在失望,突然想到旧纸盒中的铜币,又翻看一遍,刚翻了几枚,就找到一枚品相不是很好的“大泉五百”,当时一阵狂喜(呵呵,其实当时狂喜错了,这个“大泉五百”与王莽的“大泉五十”并无关系,而是三国时东吴的铸币,市价也不过几十到一百人民币),继续翻看时,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几千枚铜钱,哪里就能那么细致的翻看完,于是有些灰心,但是到那时已经多少有些经验,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率的检看方法,只是粗粗看看一个铜币上有没有“泉”字,后来还嫌慢,就摊开一堆铜币,只看钱的边缘,找比较象“大泉五十”的,还真的找到了一枚,仔细一看,还是一枚“大泉五十”。郁闷了一阵子,在翻出了五枚大泉五十之后,终于发现了一枚不同的,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枚“中泉三十”,真正的第一桶金:)

[注1]:稍微唠叨一句,“泉”也就是“钱”,古音与“钱”通,有时也通用。王莽篡汉后,迷信图谶,因“钱”、“铢”等字之“金”旁与繁体“刘”字 的“金”字底 犯了他的忌讳,故正式以“泉”代“钱”,铸造了“货泉”、“布泉”以及“小泉直一”至“大 泉五十”等六泉。此后三国孙吴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唐及五代之“乾封泉宝 ”、“永通泉货”等,“泉”作“钱”即被广泛使用并留传下来。后世的收藏者和文人更因“泉”较 “钱”字风雅淡泊,故尤喜称“钱”为“泉”。

Blog分类: 

一套二战纪念邮票

<

p>

[image:836 size=preview class="img_c"]二战纪念邮票(点击看大图)

前几天提到的在ebay拍到的一套二战纪念邮票今天邮到了,这套邮票的面值是2.9美元,可是在ebay上却只花了1.9美元就bid到了,因为只有我一个bidder:)邮票是十几年前发行的,本身的价值并不昂贵,但是今年正好的反法斯战争胜利60周年,所以是一个不错的纪念。

这组邮票一共有十枚,虽然展现的是一幅世界地图,但是仍然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上排第一张是滇缅公路,后面还注释道:“中国的717英里生命线”; 第二张是美国的第一次和平时期征兵;第三张是美国的《租借法案》;第四张是《大西洋宪章》;第五张纪念的是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这个称谓来源于罗斯福的一篇著名演讲。

下拍的第一张是Reuben James号驱逐舰的沉没,这是美国在二战中被击沉的第一艘军舰;第二张是民防动员;第三张纪念的是第一艘“自由轮”(Liberty Ship),这是一种廉价并且可以快速制造的货轮,是美国战时高速工业生产的标志之一。最后两张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和美国对日宣战。邮票的正中是41年时二战的形势图。

Free Tags: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