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fari 支持 Windows

image 这算是今天最大的新闻了,Safari 3 支持 Windows 的测试版本提供公开下载。据 Apple 说:

The fastest web browser on any platform, Safari loads pages up to 2 times faster than Internet Explorer 7 and up to 1.6 times faster than Firefox 2.

既然宣称的性能这么好,所以就下载了一试,感觉还行,但是最大问题就是对中文的支持不合格,基本上上不支持中文,除了个别中文可以显示外,大部分的中文字符都被滤掉了。呵呵,也许现在 Apple 还没有开始多语言支持。

Free Tags: 
Blog分类: 

爱树草

grass芝加哥的夏季短暂,虽是六月份的天气,但前几天才十几摄氏度。这两天天气不错,在附近超市买东西的时候顺便买了一盆草回来种,迎接夏天。这种大叶子草的名字叫做 philodendron,查了字典,是喜林芋,一种南美洲的植物。买它的时候看到这个名字并不认识,只认得 philo 这个词根是“喜欢,爱”的意思,譬如 “爱智慧” 的 philosophy (哲学);dendron猜测大概与 dendri “树木”这个词根有关(呵呵,GRE 词汇留下不多的记忆),所以马上喜欢上了这个名字--“爱树”。

回到家才知道它是“喜林”,意思差不多。养花最大的忌讳就是猫,所以种了“爱树草”以后,每天都要教育蛋花不要欺负这个家里的新成员,但是收效甚微,猫的天性就是与植物无敌,蛋花居然企图去吃爱树!无奈之下,只好祭出了喷壶,守护在爱树旁边,蛋花的记性不错,看到喷壶就收敛了很多。同时喷壶放在爱树旁边也可以提醒我记得浇水,原来的养的仙人掌就是被生生的渴死的,呵呵,希望爱树茁壮成长:)

Blog分类: 

“遏制俄国”

image 最新一期 《Foreign Affairs》上的一篇文章的题目,让人感觉似乎一下在回到了60年前。60年前,1947 年7月份的《Foreign Affairs》有一篇署名为“X” 的文章,题目是" 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 ",这篇文章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也是西方世界对苏联遏制政策的始作俑者之一。时隔六十年,类似的一篇文章再次出现在同一本期刊上,似乎让人再次嗅到了冷战的味道。不过这次的作者并非美国的外交官而是乌克兰的前总理尤莉亚,因此这篇文章更多体现的是这位“美女总理”的“愿景”,而不是美国的政策方向。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那就是:西方世界应该促使俄国变成沙特,做一个老老实实的能源输出国。美女总理显然喜欢叶利钦胜过普宁--这并非是因为叶利钦更民主更自由而是因为叶利钦治下的俄国更腐败更虚弱。这样的偏好自然也是从她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的--她的身后是一个巨大的能源集团。而对于整个乌克兰来说,因为没有看过对俄态度的民意调查,所以不知道普通乌克兰人的看法是怎样的。不过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分离确实有些意外,毕竟,乌克兰从17世纪中叶起就开始融入俄国,几百年的历史霎那间就化作了灰飞烟灭。

从中国的角度讲,中国自然也不希望俄国完全恢复到苏联鼎盛时期的状态,从地缘上说,有一个强邻不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中国也不希望俄国就此完全的衰退分崩离析,很多情况下中国还是需要一个帮手的(power  还是 balance 一下的好^_^)。呵呵,对于中国来讲,俄国如果能够变成加拿大,印度如果能够变成墨西哥就好了--开个玩笑:)

Blog分类: 

Windows Live Writer Beta 2 发布

Windows Live Writer Beta 2 刚才发布。现在写 blog 完全依赖于 Windows Live Writer 了,以前用过 Zoundry,但是 Zoundry 和 Live Writer 绝对不是一个等级上的,自从 Live Writer 发布以来,Zoundry 似乎已经停止更新了。Live Writer 真正简化了 blog 发布的过程,也使得图片的编辑变得异常的简单。新的版本不仅在外观上有了重大的改观,还为各种 blog 软件提供了新的 API。呵呵,一言以蔽之,再好的 input filter 也不如 writer 方便。

Blog分类: 

全球和平排名

今天刚刚发布的一个排名,由《经济学人》的Intelligence Unit,悉尼大学等几个机构制作,完整的排名在这里。左边的地图直观的显示了各个国家在排名中的位置,颜色越红表示越不和平,颜色越蓝则是越和平。排名第一最和平的国家是挪威;排名倒数第一的是伊拉克。在总共的 121 个国家里,中国排名 60(正好在中间), 美国排名96,俄国排名 118 (倒数第四),印度 109,巴西 83。欧洲国家普遍排名比较靠前,亚洲国家排名最靠前的是日本。

其实这个排名也有它的问题,譬如欧洲和日本之所以排名靠前和美国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日本,处在美国的安全保护伞下,军费开支在其 GDP 中的比重(这是排名的一个重要指标)自然要低很多(欧洲,韩国等国家也类似),同时由于和平宪法的限制,日本也不可能过多的表现出好战的倾向;而美国,因为较多的插手世界事务,并且在很多国家有军事基地,排名自然也就比较靠后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伊拉克战争)。从某种角度上讲,虽然美国的排名比较靠后,但是美国对于世界和平还是有不少贡献的,毕竟整个战后的世界秩序是美国建立起来的,而这个秩序到目前为止至少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特别是和一战与二战短暂的间隙相比)。尽管这样的秩序不一定对于任何国家都公正(呵呵,有绝对的公正么?),但是有秩序毕竟胜过毫无秩序的混沌,就好比暴秦统一六国仍然是历史的进步一样。

中国的排名大概会让人们理智的思考一下“中国威胁论”的可信度吧。总的来说,中国的排名不错,特别是在大国里,中国算是最和平的国家之一了;而中国的四周却几乎都是深红色的国家。所以直观的从地图上看,中国不该是“威胁”的原产地,而是“和平”的摇篮了。不过,中国也没有必要去争“最和平国家”这样的帽子,正如《司马法》所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Blog分类: 

Save to "Box.net"

免费的在线存储服务 Box.net 提供了一个方便的 MS Word 插件,可以直接在保存 Word 文档的同时在 Box.net 上保存一个副本,简化了在线备份重要文件的过程,试用了一下,挺不错的。最近以来,Box.net 的服务改善不少,不知道是不是受到 Google 将提供免费在线存储服务的传闻以及微软的 Windows Live Folders 的影响。呵呵,有竞争还是好,就像现在的 Windows Live Mail (Hotmail)和 Yahoo! Mail 在 Gmail 的压力下都改观提高了很多一样。

Blog分类: 

免费的中文《华尔街日报》与人民币升值的争论

一直也在订阅《华尔街日报》的中文 feed,比起英文的版本有两大优势,一是免费;二是侧重中国。虽然利用学校的 VPN 也可以看到当日免费的英文版《华尔街日报》,但是比较麻烦,早上啃一个面包的功夫,还是从 bloglines 看订阅比较方便。(其实就订阅而言, Economist 做的很不错,现在所有的 feed 都是免费的,不过直接从网站访问有一部分内容仍然是收费的)。

今天中文版《华》上有一篇专栏 《别总盯着人民币说事儿》,挺有意思的。原作者是 Dartmouth College 商学院教授 Matthew Slaughter,他同时也是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委员。通常的翻译,总会有 lost in translation 的部分,所以想找原文看, 搜索了一下,Wall Street Journal上的需要收费,不过在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 Greg Mankiw 的 blog 上看到了全文摘要。Mankiw 和 Slaughter的观点一致,反对美国政府拿“人民币说事儿”,认为人民币升值反而会给美国经济造成危害。Mankiw 说的更直白:

The dollar-yuan exchange rate is an economic fetish of many people unschooled in basic economics.

其实这样的观点并不新鲜,很早就有经济学者提及。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也有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名字恰好就是 《Lost In Translation》,主要观点是:

If China sharply revalued the yuan, as American politicians are demanding, it could actually hurt the United States and help China.

如果人民币按照美国的要求迅速的升值,这实际上会帮助中国而损害美国的利益。然后就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人民币升值不利于美国,为什么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如果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为什么中国不肯迅速升值人民币?这同时也是政治学有趣的地方:)

Blog分类: 

十七年蝉

高中时在命题作文里看到它,大致是说一种蝉在地下蛰伏17年,然后钻出地面,鸣叫 30 天后死去,要求学生们以此写一篇议论文。

写过这篇命题作文,论点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大约是说做人不要墨守成规,固守窠臼,见到古人说“夏虫不可语冰”或者“蝉不知雪”之类的说法,就断定蝉是一岁一死的,十七年蝉就是一个反例,因此,对于知识一定要批判的接受云云--高中作文的八股模式。作文交上去,语文老师说我跑题了。他说命题人的意图是让大家“议论”坚忍不拔的毅力的重要性,譬如这种蝉,在地下一住就是十七年,多么的有毅力啊;我接茬儿说,我到现在活了十七岁,一直都没死,也算是有毅力吧。接话的下场如何记不大清楚了。

今年夏天,就可以在屋子外面看到这种著名的十七年蝉了。它们已经在地下住足了十七年,很快的,就要以数十亿的数量级从地下涌出,密布在北伊利诺伊一带,据说这种蝉的鸣叫尤为响亮,以至于夏季芝加哥交响乐团在 Ravinia Park 的演出都要改期。呵呵,准备迎接一个喧嚣的夏季。

Blog分类: 

维基百科与猪肉桶政治

以前在一篇 blog 中批评过维基百科把 Pork Barrel Politics 翻译为“猪肉桶政治”,因为这样翻译,虽然“信”不是问题,“达”却是个大问题,感觉翻译为“分肥政治”会好一些,虽然不是字面的翻译,但是大体上把这个词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刚才无意中又看到了维基百科的这个词条,已经做了更改,把 “Pork Barrel” 翻译为 “政治分肥”,看了讨论页面,没想到真是参照我的那篇 blog 作的更改。呵呵,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找到的。

不过,因为我也不是学美国政治的,所以也不是很清楚国内流行的中文翻译是怎样的。或者,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翻译吧,就像很多政治学中的常用术语一样。

Blog分类: 

我的 Google Analytics 升级了

<

p>

前两天刚从 Google Blog 上看到Analytics 要升级,没想到这么快就完成了升级,不知道是所有帐户同步升级,还是按照帐户开通的顺序逐步升级。呵呵,不管怎样,新的 Google Analytics 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站点的统计信息更加的丰富,用户界面也更加的完善。譬如访客来源,现在可以有更加直观的地图显示,因为我的 blog 目前国内仍然无法访问,所以现在主要的访客来源是北美,这张图上清晰地标明了各个州的访客数量:

如果点击加州,则会有更加详细的访客来源:

预览摘要

 

呵呵,基本上是几个学校密集的地方。国内的数据没有这么详细的按照州或者省划分,从Drupal China 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国内访客的分布:

可以看个大致。因为我这里没有使用 Google Adwords ,所以无法全部利用 Google Analytics 的所有功能,但是至少它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数据统计:)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