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zeng's blog

重新设计所有的网站

example众口难调,网站尤为如此。譬如常去的 BBS,它的 textarea 没有任何的 CSS 修饰,就是 plain text,大大降低的灌水的乐趣,所以自己写了 style ,把默认值改为 1.8 倍行距,使用蓝色的 Calibri 字体等等,但是以前必须更改 firefox 的 UserContents.css 非常的麻烦,刚才无意间发现了一个不错的 Firefox 插件:Stylish,可以方便的管理自己写的 style,并且有一些便捷的 code 插入方式,譬如可以通过按钮插入 @-moz-document domain()  来选择 style 应用的 domain,省了不少的事情,可以随心所欲的更改自己常去的网站的设计,符合自己的习惯(另一个最不习惯的就是 Gmail 的在线输入,所以也改了行间距和字体,还有文字大小)。很不错的插件,推荐一下,这个插件的网站也有一些已经写好的 style,譬如 Gmail 的,不过不如自己写的舒服:)

Blog分类: 

保佑平安

p1 p3 p2

余震不停,岳父母只好在空旷的操场用编织袋搭起了简易的地震棚。涪江沿岸的堤坝上也聚满了临时避难的人们。希望不要再有余震,灾难早些过去!

Free Tags: 
Blog分类: 

一篇旧blog 与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三年前写的一篇blog提到了王翦之于秦始皇的 signaling game,刚才翻阅今年第一期的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封底居然也讲到了这个故事,摘引如下(因为它也是翻译自《史记》,应该没有版权的问题吧?):

Signaling in the Qin Dynasty

Wang Jian said, “If Your Majesty is determined to employ me, then I must have 600,000 men-no less will do!”

“Whatever you advise, General,” said the emperor.

Wang Jian was accordingly put in command of a force of 600,000 men, and the emperor saw him off as far as the Ba River. As they were going on their way, Wang Jian requested the emperor for the gift of a great many fine fields and houses, gardens and ponds.

The emperor said, “Just go on your way, General. Why all this worry over poverty?”

Wang Jian replied, “Though many of Your Majesty's generals have achieved merit, they have never succeeded in being enfeoffed as marquises. So while I enjoy Your Majesty's favour, I want to use the opportunity to ask for fields and ponds for the sake of my sons and grandsons, that is all.”

The emperor roared with laughter.

By the time Wang Jian reached the Hangu Pass, he had five times sent messengers back to the capital to repeat his request for suitable farm lands. Someone said to him, “Aren't you being a bit too persistent in the way you beg for rewards, General?”

“Not at all,” replied Wang Jian. “The king of Qin is suspicious and puts no trust in others. Now he has emptied the state of Qin of all its armed men and turned them over to my sole authority. If I do not ask for a lot of fields and houses for the sake of my sons and grandsons and seem to be thinking only of my own interests, the I will just give him occasion to doubt my motives.”

[Sima Qian,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Qin Dynasty, trans. Burton Wats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128-29]

Suggested by Wing Suen

呵呵,其实中国历史能够告诉我们的东西很多,不过缺乏的是如何有意义的去解读它们。

Blog分类: 

宰相的 loop:以明为例

{接着昨天的闲话,结合《明史·职官》具体说说明朝的内阁。 }

明初是有中书省及左右丞相(正一品)的,并且丞相统领六部,权力很大,但是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借着胡惟庸案,废掉了中书省和丞相之职,把相权从外朝收入皇帝手中,并且在洪武二十八年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

丞相原来的职责是统领六部,现在废除了丞相一职,六部直接由皇帝统辖,皇帝的权力加大的同时,工作量也加重了,所以必须有私人秘书与顾问来协同皇帝处理政务,所以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设武英殿、文渊阁等大学士数人,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顾问,是为内阁的滥觞。这时大学士和唐宋翰林学士一样,是内廷官员,他们的职责和权力是来自于他们作为皇帝私人顾问秘书这一角色的,而非他们的正式官职,这时大学士的官秩只有五品,并且不掌印信,也没有单独的俸禄,他们的工资是从翰林院领的。明成祖时大致延续了这样的做法,大学士仍属内廷,只负责帮助皇帝处理文书诏册,没有自己的属官,也不能直接管辖外朝的官员(譬如六部),而六部等诸司的奏章也不通过内阁,内阁也无权过问批答。

从丞相到明初内阁大学士的设立,就是相权从外朝到内廷的转移,这个历代一样,通常是皇帝直接干预的后果(有时候也又干预不了的)。

但是,任何机构在权力加强的同时,必然有一个从内向外的演变的过程。具体的说,皇帝把相权收回,依靠内阁的辅助处理政务制衡外朝,内阁权力的逐渐积累(有自然积累的渐变,也有幼主即位或者皇帝懒惰带来的剧变),而权力的积累必然要产生分工与协作(就像现在处理大的project一样,单独几个人完成不了),而分工与协作必须要求官僚体系的健全与成熟,而新的官僚体系的形成就意味着这个机构不再是一个私人秘书或者顾问性质的 informal institution,而成为一种新的 formal institution,而这样的正式的官僚机构自然的就演进成了外朝的一部分。譬如明朝的内阁,从洪熙朝时权力加重,权力加重的两个结果,一是设立它本身的官僚机构,譬如东制敕房和西诰敕房,有自己独立的官员;二是开始统领六部,融入外朝的官僚体系,所以内阁大臣不再是五品小官,而是要加官到三公或者尚书、侍郎(仁宗时杨士奇、杨荣开的先例,由大学士迁尚书职,这也是权力加重的必然结果)。所以自洪熙后,相权又有从内廷向外朝转移的趋势,大学士在外朝官僚系统中有了正式的地位,不再仅仅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了。

所以内阁大学士从开始的“设计”而言,是直接从属于皇帝的内廷,但是后来逐渐向外朝发展。这个发展到了清初达到极致,顺治朝的大学士,官秩正一品,掌管要务,已经成为完全的外朝官员了,所以皇帝不得不发明新的机构来剥夺大学士的权力,譬如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当然,这个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康熙年间的南书房,雍正年间的军机处等等。南书房其实就是翻版的“胚胎期”翰林学士或者大学士制度,是常侍皇帝左右的私人顾问机构。

至于明朝的宦官,是典型的内廷,完全受制于皇帝,这点与东汉和唐不同,唐朝从肃宗到昭宗十三个皇帝,全是宦官拥立的,皇帝不得以还要借助于外朝来制衡宦官(二王八司马,甘露寺之变等等),而明朝的太监从来没有敢挑战过皇权,朱由检这样一个十八岁的藩王,进京作皇帝,三个月不到搞掉了九千岁魏忠贤,这在汉唐是不可想象的。

Blog分类: 

中国古代宰相的 loop

{ 关于明代内阁制度讨论的一些评论,随手写的,不严谨,并且也没有太多的理论分析,其实想想,这是一个不错的 styled fact,有时间了[i.e.毕业后,找到工作后,拿到 tenure 后,吃喝不愁后...etc],说不定真的可以写成一片正式的政治经济学论文:-)}

明朝的相权其实也是重复了中国历史上宰相角色的循环而已,从秦汉开始到清末,宰相一职始终在按照从外向内,再从内向外的 loop 循环。

汉初的丞相都是功臣出身,权力很大,武帝变革,相权开始向内廷的尚书台转移(从外向内);

到了魏晋,尚书台/省 的权力越来越大(尚书令、尚书仆射等都是宰相之职),从内廷逐渐分出来,变为中央行政机构的外廷(从内到外);

皇帝又觉得担忧,开始重用内廷的中书省,中书省的权力逐渐增长,分担相权(再从外到内);

中书省取代尚书省(中书令、中书监成为宰相之职)之后(从内到外),皇帝又担忧,开始用“侍中”来制衡中书省,这侍中的制度后来发展为门下省(从外到内),成为和中书省相互钳制的机构,于是“三省”(尚书,中书,门下)形成。

到了唐朝时,宰相的权力开始在三省(宰相后来升为二品)(唐时三省是外廷),但是这个 loop 并没有停止,先是节度使权大,中央不得不给节度使宰相的头衔(使相制度 )(从内向外,从三省到地方);但是同时重用皇帝身边的翰林学士,翰林权力增大,有“内相”之称,同时宦官在有些时候也分担了宰相的权力(从外廷向内廷,从外向内 );

宋初三省的长官已经不是宰相,宰相的办事机构是禁中的中书内省(由外向内);神宗改制,相权又回到三省(从内向外);孝宗时又改三省,从新确立丞相一职,但是在整 个宋代,内廷的翰林学士仍然有草拟诏书的权力,用来制衡外廷的宰相,所以仍然是内外相制的局面。

从这样的发展来看明朝的内阁,只不过是加强版的翰林学士参政制度,再次重复了一下从外到内的 loop;

而清朝前期,由于议政王大臣的存在,相权其实又有从内向外转移的趋势,但是到了雍正朝设立军机处,乾隆朝废除议政王大臣,相权又转向内,直到满清灭亡。

整个过程,就像一个典型的代理人问题,君主给宰相(标记为A)权力,但是又无法完全的监控 A(权力从皇帝到A),于是又设立了一个制衡 A 的 B(权力有A到皇帝);B 逐渐取代 A,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权力再次从皇帝到B);于是皇帝又搞出来个 C,就这么周而复始的转圈圈。

Blog分类: 

地震, 可恶的地震

突然的就来了,刚才看新闻,伤亡已经超过了12000人,哀悼。LD 的故乡正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不过万幸的是没有亲属因地震受伤,昨天在露天空旷的地方露宿了一宿,现在已经回到家里去了,外面开始下雨,希望不要再有大的余震。通过买卖提给灾区捐了钱,另外有几个更好的捐款方式(他们是非营利组织,所以不需在捐款的时候被克扣服务费),贴过来,希望能有些帮助:

Free Tags: 
Blog分类: 

Eva, Eventually

image

终于看完了所有的 EVA 系列,10年前一个死党再三推荐,10年后LD再三推荐,却一直没有看,上周突然想看了,几天看完。日本卡通一种典型的风格,鼻子嗅一嗅,就能闻到其中的特有的味道,看完整个系列,最喜欢的反而是嘴巴里叼着烤面包片的绫波丽,阴霾中的光。

Blog分类: 

网络备份的工具

LifeHacker 在讨论最好的网络文件共享工具,目前得票最高的是 MediaFire。虽然也常用这些工具(子曰:如果没用过 MegaUpload,就不是一个真正动漫迷),但是更关心的其实是网络备份工具,特别是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某种理论说,纸张的过早发明,导致了中国许多古籍的无存,因为纸张容易损坏并且不易存放(不过我怀疑这种说法,纸张的大面积使用是和印刷术的普及密不可分的,而印刷术实际上促进了书籍文献的“备份”),按照这种观点,以电子媒介来储存文件问题就更大了:至少一本书被汽车碾过或者掉进水里以后,还能在继续阅读,而移动硬盘或者闪盘... ...上次去开会前买了 SanDisk Cruzer® Titanium USB Flash Drive,因为它号称可以经受2,000 lbs 的冲击,我虽然抑制住了想踩它一脚以验证是否是虚假广告的冲动,但是却在最重要的时刻,忘记了把它放在了哪里,正在焦急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刚刚发过一份 paper 给一个同学,所以还好在信箱里找到了需要的 paper。所以最佳的备份方式还是随时都可以访问的网络。

试过几种不同的网络备份方式,最方便的方式当时是自动定时的备份,譬如每天晚上12点自动备份一次。有些免费的工具可以帮助完成这样的任务,譬如 SyncBack,如果你有自己的网络空间,那就再方便也不过了,Syncback 可以自动把你需要备份的文件夹压缩为一个 zip 文档,然后上传至你的网络空间,LifeHacker 以前有一个详细的介绍。但是 Syncback 也有不足的地方,特别是需要在家里和办公室两台电脑上工作的时候。它自动生成的备份并不能保证是最新的,并且如果两边的电脑都做了更改,很可能覆盖掉最新的修改。另外一种方法,是利用简单的windows下 DOS 批处理命令,手动生成备份并上传,这样可以确保最新,但是就是要经常的记得备份。目前,两种方法都在使用。呵呵,备份是个好习惯:)

Blog分类: 

全球100 个顶尖公共知识分子

image 不知道是不是受《时代》杂志 2008 Time 100 的影响,《外交政策》杂志也推出了一个全球100个顶尖公共知识分子的名单,并邀请读者从里面选出前五名公共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中入选的包括:

  • 樊纲: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 胡舒立:记者,《财经》杂志主编;
  • 裴敏欣:政治学家,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研究项目的高级研究员及项目主任;
  • 汪晖:政治理论家,清华大学教授,《读书》杂志前编辑;
  • 阎学通:政治学家,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有趣的是,这100个知识分子里,所占份额最大是政治学家,而中国入选的五人里面,三个都是政治学家,占60%;而前段时间《南方人物周刊》推出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五十位公共知识分子,政治学家只有一名,占 2%。呵呵,这样的差异,不知道是不是体现出了中国政治学家/者的尴尬角色:)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