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

长平、邯郸之战的政治阴谋

看到讨论长平之战,想到的一点儿有趣的东西,事关长平、邯郸之战背后秦国内部政治阴谋。长平、邯郸之战的细节就不说了,简单的时间顺序是长平之战,赵败,白起想乘胜灭赵,范雎反对,允许赵割六城以和,秦罢兵,赵拒绝割六城,于是秦又起兵围邯郸,战不利,后信陵君虎符救赵,秦军败,解邯郸之围。作为战国后期秦国一次重大的失败,邯郸之战与信陵君虎符救赵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秦国真的是在军事上失败了么?

《史记·秦本纪》上对于邯郸之战之后的一则记录:“ 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馀,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攻汾城,即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 这则记录从表面上看确实有些令人糊涂,首先,明明秦军是败了,退回汾城,但是转身之间,居然又大败魏、楚联军,斩首六千,流死二万,并且进而攻占了魏国的宁新中;其次,当时汾城应该是在秦国手中,为什么王龁要去攻打汾城?

为了解释这个矛盾,杨宽在《战国史》里不得不更改上面的记录,认为“死”下疑脱“我”,“河”疑为“汾”之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上面这句话的意思就变了,被“流死”的是秦军两万,而攻汾城的就是魏楚联军了,但是真的是这样么?

其实我觉得不一定需要这样的改动,王龁从邯郸围城起到退守汾城,他的一系列举动的目的都异常的一致,并且他的背后依稀有那位著名战神的影子。为什么说他目的一致?不妨看看自邯郸之战以后,秦国的损失是什么。邯郸解围之后,王龁的军队大部分全身而退,返回秦国进攻邯郸的大本营,秦国的河东郡治所汾城,但是秦军的主帅郑安平却被围困,不得不率领两万人投降赵国,这是秦军在邯郸之战中最大的损失。紧接着,魏、楚联军追击秦军到河东,但是却被秦军击溃(按照《史记》原文),而此时却有河东的军吏告发河东守王稽“与诸侯通”,结果王稽“坐法诛”。邯郸之战,秦军虽败,但是损失并不大,真正的损失有二,一是主帅郑安平被围降赵,二是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而这两件事都指向同一个人——秦国的丞相范雎。

郑安平与王稽都是范雎的恩人,也是他所保任引用的,按照秦国的法律,“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郑安平投敌,范雎罪当诛三族,但是由于他与秦昭王的交情,勉强躲过一难,但是王稽“与诸侯通”却给了范雎最后致命的一击。按照睡虎地秦简上的记录,王稽和范雎是同年被处死的。

而真正在幕后策划这一连串事件的,恐怕就是此时已经死去的白起,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秦国的军人集团。

按照时间顺序,把一系列的事件连贯起来。长平之战以后,以范雎为首的文官集团与以白起为首的军人集团在秦国的对外政策上发生了冲突,白起主张用武力灭赵,因为这对于军人集团是有利的,因为按照秦国的军功体系,如果顺利灭赵,会有不少军人受益;而范雎主张以政治以及外交的手段迫使赵国屈服,并且担心如果白起灭赵,他的地位必将在自己之上,因此他主张让赵国割地请和。冲突的第一次爆发是范雎劝说秦昭王杀了白起派往咸阳要求增加军粮的卫先生。在这第一回合较量中,范雎成功,白起罢兵,但是白起同时也留了一手,就是坑杀赵卒,其后果之一就是增加秦赵间的仇恨,为赵国在秦国退兵之后拒绝割地埋下伏笔。

紧接着,赵国如白起所愿,拒绝割六城,范雎的计划落空,不得不再起兵围邯郸,白起拒不合作,甚至有可能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势力,阻碍攻赵,秦军虽然以王龁更换王陵,但是仍未有进展——而秦军的失利正是范雎错误的佐证,按照白起的观点,是范雎耽误了灭赵的时机。为了加强对于攻赵秦军的控制,范雎让自己的知交郑安平取代王龁担任了秦军的主帅,并且安排另外一位知交王稽坐镇河东,负责攻赵秦军的后勤保障 —— 但是这样却正中白起(或者军人集团)的下怀。因为此时,即便是秦军落败,追究其责任来也是在郑安平那里,并且可以以此累及范雎。

于是借着魏国信陵君出兵的机会,秦军成功“败退“,但是却把郑安平留给赵国,郑安平无论是败还是降都是大罪,因为他是主帅;而王龁在带领秦军退回汾城之后,他就没有理由再败了,所以他展示了秦军的实力,两败魏楚。至于他为什么攻打秦国的汾城:因为坐镇汾城的河东守正是范雎保荐的王稽,“传闻“说他要据城谋反,攻打他也在情理之中(王稽若是抵抗,就坐实了谋反的罪名;若是不抵抗,落入了军人的手中,还怕他不承认谋反么?)

可惜的是这场斗争中没有赢家,白起在郑安平投敌之后随即被杀;王稽坐诛后,范雎也被杀。而秦国则失去了最好的文臣与武将,以至于统一的步伐被推后了几十年。

Blog分类: 

白起和粮食

接着希特勒和粮食,继续写白起与粮食,解释一下白起为什么要杀赵降卒。首先,我们知道,战国后期主要是征兵制,虽然也有少数招募来的职业军人,军队的大部分还是由普通的平民组成,也就说40万赵卒中绝大部分是象秦国从河内征召来士兵一样,不过是平时务农的老百姓(或是城市平民),是生产者,只有在战时才应征入伍。其次,我们知道,战国时各国非常重视本国的人口数目,譬如《孟子》中梁惠王的一段话:"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虽孟子认为这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但是至少表明当时君主非常在意自己人口的多寡,因为在战国时代,无论战争与生产,人口都是国家之本;再次,战国时期从平民到知识分子对于自己的国家的认同感都不是特别强,所以才有不少人在别国仕官为别国出谋划策甚至还征伐自己乡国的。在秦国,虽然闹过一出《逐客令》,但是不久就因为李斯的上书而收回这道命令。而秦国大部分的谋臣武将也都是来自于其他的国家,也就说不仅战国时人们对自己的国家不是非常的有感情(根本没有现在的民族主义或是爱国主义),而且诸侯国(特别是秦国)也乐意使用外来的人才。秦末六国贵族反叛,其实很大程度上也不是对故国的怀念而不过是想恢复被强秦剥夺的特权生活罢了,所以祖上五世相韩的张良后来也没有对韩王从一而终。

我们把以上三点联系起来:40万的赵卒大多是普通的农民,各国都希望扩充自己的人口,战国时普通的人对自己的国家并没有太强的认同。所以这40万人对于秦国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断没有杀掉的道理,秦国本身又有着严密的户籍与什伍制度,可以有效的吸纳这40万的劳动力。另外看一下战国的历史,很少大有规模杀俘虏的,譬如郑安平带领二万秦军降赵,这两万秦人就被赵国吸纳了,郑安平也得到了封君(当然这下害惨了范睢)。此事发生在长平之战之后,赵人并没有因为长平之恨而杀掉这两万秦降卒泄愤。或者有人说秦人因为军功的缘故而嗜杀,但是获得军功的是在战场上杀敌,坑杀俘虏是无军功而言的。再或者有人说,范睢入秦,给秦王献的计策除了"远交近攻"以外就是"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并批评过去魏冉"十攻魏而不得伤",是因为只攻地不攻人。但是赵卒已降,攻人的目的已经达到,秦国吸收这些俘虏不仅可以削弱赵国也可以增强秦国自身的实力。更何况优待战俘可以更好的瓦解敌人的反抗,虐杀战俘只会导致拼死抵抗呢? (乐毅与田单的例子) 。那么白起究竟为什么要杀死这四十万的赵卒呢? ------ 因为粮食。

长平之战的开始,由于廉颇的筑垒固守,秦、赵在长平僵持了三年。这三年完全是消耗战。几十万的军队在前线,不仅无法生产粮食还是粮食的巨大消耗者。以当时的生产力,这三年时间几乎把秦国与赵国都榨干了。两国都开始大面积缺粮,闹起饥荒来。"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赵国粮食耗尽,想向其他国家借粮,但是又没有借到。而秦国也是"国虚民饥",国内粮食匮乏。而这种僵持导致了一个典型的commitment problem,没有一方敢单方面撤军的,这就好比两个武林高手比内力,如果一方停止发力,另一方就会铺天盖地的压过来,所以双方不得不死扛。既然无法后退,这个时候两国的国君事实上都在焦急地希望能够打破这个僵局。于是秦使用了反间计,调回了廉颇,而赵王之所以使用赵括也是希望能够尽快地主动出击,大败秦人,结束这场昂贵的消耗战,因为实在不能再撑了,那时的天下除了秦赵,还有其他五国在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来捡便宜(也是因此秦赵又不得不发动外交攻势,稳住其他几国)。终于,战争结束了,秦人手里有了40万的赵卒,但是此时的秦国已经无法吸收安置这么多的赵人了,因为没有粮食。

经过三年多的僵持,秦国本身也已经异常疲敝,养活本国国民、供给本国的军队都成了问题,更别说有额外的粮食来安置这四十万赵卒了。虽然这四十万的赵卒在将来可能会给秦国带来巨大的产力,但是在眼前如何养活这四十万的人口是一个很大问题。由于眼前的问题解决不了,对于秦人来说,这四十万的人口是没有将来的(呵呵,heavily discount future)。不仅如此,按照白起的作战计划,打算一鼓作气灭掉赵国,所以即便是能挤出一点粮食,也不会用来供给这四十万降,而是要补充他正在作战的军队的需要。长平之后,秦军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攻略太原等地,一路东进,直逼邯郸,与此同时白起也不断的向国内催粮。两年后,当白起获罪的时候,秦王还旧事重提:"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足可见当时秦国的饥馑。也正是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安置利用降服的人口,白起才坑杀了这40万赵卒。

Blog分类: 

希特勒、白起与粮食

在读关于革命与社会变化的一些书,看到一个有趣的关于一战时革命爆发的解释: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意识形态,而是粮食。爆发革命的俄国、德国与奥匈帝国因为战争的缘故无法为其国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供给从而导致国民革命。一战中的法国与英国因为有海运,虽然也处境艰难但尚可保证战争时期粮食的供应。与英法相比,奥匈帝国的出海口在地中海,被英国封锁无法获得外部的给养,俄国的海运能力比较差,德国又无法从根本上挑战英国的海洋霸权,所以这三个国家的国民在一战中受到的苦难是最大的。持这个观点的作者还进一步比较当时几个国家在战时平均每个国民日热量的摄入量,其中奥匈帝国是最少的,所以也是被一战削弱的最厉害的一个国家(德国与俄国大致还保持了大部分的领土,奥匈帝国彻底的跨掉了)。

其实仔细想想,一个简单的粮食问题也可以很好的解释大战中的杀害战俘及平民问题。譬如希特勒,在1941年冬季以前,他只是把犹太人驱赶入一些强制的聚居区,并没有开始大规模的杀害犹太人,但是1941年中开始进攻苏联以后,一方面德国治下的犹太人数量增多,一方面德国的粮食供给开始有些缺乏,所以希特勒开始惨无人道的杀戮行为,其实除了犹太人,希特勒还杀害了大约3百万的苏联战俘,也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他们。虽然一些犹太人或是苏联战俘可以用来做苦工(事实上有一部分人确实被送去做苦工而不是进毒气室从而存活了下来),但是labor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特别是在在labor abundant的情况下,即便是做苦工也存在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所以德国人才对赤手空拳的人们下了毒手。同样的,其实白起坑杀赵卒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史书上给出的坑杀解释是"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但是事实上长平一战,秦国基本上也是孤注一掷了,根本不可能有更多的粮食来供给40万赵卒,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特别是冷兵器)下,又无法有效的利用战俘做苦工(无法有效监管,因为当时的武器的杀伤力与劳动工具的杀伤力相去不远,所以古人可以斩木为兵),为了节省粮食白起便痛下杀手了。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古代的兵书中一再强调粮食的重要性,几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先断了粮食,而唐最后征服高丽,也是因为粮食。呵呵,就连最新的《三国志11》,粮食也被提高到了一个空前重要的地位,军队或是城市断了粮很快士兵就逃散了,所以即便是你聚集了几十万的大军,也不敢轻易出兵,必须苦苦的等待后方各城先把粮食给你送来:)

update: 点击这里观看这篇blog在BBS上的讨论,胜过文章本身啊!:)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