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之战

长平、邯郸之战的政治阴谋

看到讨论长平之战,想到的一点儿有趣的东西,事关长平、邯郸之战背后秦国内部政治阴谋。长平、邯郸之战的细节就不说了,简单的时间顺序是长平之战,赵败,白起想乘胜灭赵,范雎反对,允许赵割六城以和,秦罢兵,赵拒绝割六城,于是秦又起兵围邯郸,战不利,后信陵君虎符救赵,秦军败,解邯郸之围。作为战国后期秦国一次重大的失败,邯郸之战与信陵君虎符救赵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秦国真的是在军事上失败了么?

《史记·秦本纪》上对于邯郸之战之后的一则记录:“ 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馀,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攻汾城,即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 这则记录从表面上看确实有些令人糊涂,首先,明明秦军是败了,退回汾城,但是转身之间,居然又大败魏、楚联军,斩首六千,流死二万,并且进而攻占了魏国的宁新中;其次,当时汾城应该是在秦国手中,为什么王龁要去攻打汾城?

为了解释这个矛盾,杨宽在《战国史》里不得不更改上面的记录,认为“死”下疑脱“我”,“河”疑为“汾”之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上面这句话的意思就变了,被“流死”的是秦军两万,而攻汾城的就是魏楚联军了,但是真的是这样么?

其实我觉得不一定需要这样的改动,王龁从邯郸围城起到退守汾城,他的一系列举动的目的都异常的一致,并且他的背后依稀有那位著名战神的影子。为什么说他目的一致?不妨看看自邯郸之战以后,秦国的损失是什么。邯郸解围之后,王龁的军队大部分全身而退,返回秦国进攻邯郸的大本营,秦国的河东郡治所汾城,但是秦军的主帅郑安平却被围困,不得不率领两万人投降赵国,这是秦军在邯郸之战中最大的损失。紧接着,魏、楚联军追击秦军到河东,但是却被秦军击溃(按照《史记》原文),而此时却有河东的军吏告发河东守王稽“与诸侯通”,结果王稽“坐法诛”。邯郸之战,秦军虽败,但是损失并不大,真正的损失有二,一是主帅郑安平被围降赵,二是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而这两件事都指向同一个人——秦国的丞相范雎。

郑安平与王稽都是范雎的恩人,也是他所保任引用的,按照秦国的法律,“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郑安平投敌,范雎罪当诛三族,但是由于他与秦昭王的交情,勉强躲过一难,但是王稽“与诸侯通”却给了范雎最后致命的一击。按照睡虎地秦简上的记录,王稽和范雎是同年被处死的。

而真正在幕后策划这一连串事件的,恐怕就是此时已经死去的白起,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秦国的军人集团。

按照时间顺序,把一系列的事件连贯起来。长平之战以后,以范雎为首的文官集团与以白起为首的军人集团在秦国的对外政策上发生了冲突,白起主张用武力灭赵,因为这对于军人集团是有利的,因为按照秦国的军功体系,如果顺利灭赵,会有不少军人受益;而范雎主张以政治以及外交的手段迫使赵国屈服,并且担心如果白起灭赵,他的地位必将在自己之上,因此他主张让赵国割地请和。冲突的第一次爆发是范雎劝说秦昭王杀了白起派往咸阳要求增加军粮的卫先生。在这第一回合较量中,范雎成功,白起罢兵,但是白起同时也留了一手,就是坑杀赵卒,其后果之一就是增加秦赵间的仇恨,为赵国在秦国退兵之后拒绝割地埋下伏笔。

紧接着,赵国如白起所愿,拒绝割六城,范雎的计划落空,不得不再起兵围邯郸,白起拒不合作,甚至有可能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势力,阻碍攻赵,秦军虽然以王龁更换王陵,但是仍未有进展——而秦军的失利正是范雎错误的佐证,按照白起的观点,是范雎耽误了灭赵的时机。为了加强对于攻赵秦军的控制,范雎让自己的知交郑安平取代王龁担任了秦军的主帅,并且安排另外一位知交王稽坐镇河东,负责攻赵秦军的后勤保障 —— 但是这样却正中白起(或者军人集团)的下怀。因为此时,即便是秦军落败,追究其责任来也是在郑安平那里,并且可以以此累及范雎。

于是借着魏国信陵君出兵的机会,秦军成功“败退“,但是却把郑安平留给赵国,郑安平无论是败还是降都是大罪,因为他是主帅;而王龁在带领秦军退回汾城之后,他就没有理由再败了,所以他展示了秦军的实力,两败魏楚。至于他为什么攻打秦国的汾城:因为坐镇汾城的河东守正是范雎保荐的王稽,“传闻“说他要据城谋反,攻打他也在情理之中(王稽若是抵抗,就坐实了谋反的罪名;若是不抵抗,落入了军人的手中,还怕他不承认谋反么?)

可惜的是这场斗争中没有赢家,白起在郑安平投敌之后随即被杀;王稽坐诛后,范雎也被杀。而秦国则失去了最好的文臣与武将,以至于统一的步伐被推后了几十年。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