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

《二十四史全译》与网络读书时代

前几天,fufu提到了新出齐的《二十四史全译》,想到网上搜索一下背景介绍,结果 Google "二十四史全译"的第二个结果,却是一篇反对这部书的文章《"全译"到此打住!》,它的主要观点是:

《二十四史全译》的主要目的,是为让人看懂二十四史。那么,什么人需要看懂二十四史?粗略一分,有两种人:一是学历史、研究历史的人,二是爱读历史、喜欢历史的人。看懂二十四史,应是学历史、研究历史者应有的起码条件,如果连二十四史都看不懂,那就难说了!如果做历史研究,引用史料总不能注"全译"本为出处吧!如果因原文读不懂,又去看全译本,相互比照,又怎么做研究呢?至于那些爱读历史和喜欢历史的人,又有多少人需要通贯古今地读《二十四史全译》?如果只为知道历朝史事,那还不如读蔡东藩的《历代通俗演义》呢!再说,这套书印制装潢非常讲究,价格肯定不菲,报道中未提售价,我想虽然不是天价,也不是一般想看懂二十四史的平头百姓所能承担得了的,即使高价低售,也不是工薪阶层所能承受,即以我为例,是在高等学校执教50 多年的资深教授,月入不过3000元挂零,加上点小稿费,不出4000元,如果不做任何支出,不知要积累几年才能有资格问津。因而这套书除馈赠有关单位和人物外,只能由收藏家和大款们购入,也就是那编好号的800套。难以统计,这些购书者中究有多少人能读,又有多少人能通读。最后的命运,也许落到装点厅堂,供高朋贵友指点椟与珠而已。这不无异于违背从事者为让人看懂二十四史的初衷吗?

呵呵,不是很同意这个观点,首先,翻译成白话的中国史籍更方便全世界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譬如对于一个外国的社会科学学者,熟练的掌握现代汉语已经难得,要想通晓文言文则是难上加难了。我的一个做中国古代国际关系的美国同学常会拿一些古文的史料来和我讨论其中的含义,尽管他熟悉现代汉语,但是还是不能完全的理解古代汉语。这就好比我们读英语的书籍一样,譬如古英语,譬如《Beowulf》,即便是英语专业的人也很难读懂它,引用一段:

Hwæt! We Gardena in geardagum,
þeodcyninga, þrym gefrunon,
hu ða æþelingas ellen fremedon.
Oft Scyld Scefing sceaþena þreatum,

所以把它翻译成现代英语是必要的,就好比《二十四史》的翻译,历史是社会科学的实验室,不是所有人都必须研究史料本身,很多人不过是希望使用它、分析它,所以翻译成白话的中国历史对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法学等的研究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次,为什么爱读历史的人就只能看蔡老头儿的通俗演义而不能看原味儿的史籍?呵呵,看不起俺们草根儿啊:)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信息技术与网络的时代,读书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其实根本不用担心这部书卖得有多贵,因为超星上已经收录了,因此可以看到这些书的不仅仅是大款们:)

Blog分类: 

五六十年代的曹操辩论

超星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搜到很多书店里已经买不到旧书。建国初刊印的一些书籍,本来印数就不多,又经历了一次文革,能留下来的就更少了,往往只有国家图书馆和一些著名大学的图书馆才有收藏,有的又不容易借出。前几天在超星上浏览旧书,发现一册1964年三联书店出版的《曹操论集》,这本书以前听说过,因为现在我们对曹操的历史评价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那本书里记录的讨论。这些讨论最初是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讨论的缘起是郭沫若59年1月一篇关于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的文章里给了曹操很高的评价,紧接着翦伯赞发表了《应该给曹操恢复名誉》一文,于是便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从一月到七月发表的文章有130多篇,而《曹操论集》这本书便是收录了当时大讨论的精华。

文集里的很多文章都出自名家之手,譬如郭沫若,翦伯赞,吴晗,谭其骧等,所以看起来比较“过瘾”。而那个时代又正值“百家争鸣”,大家的言论与观点还都比较自由,譬如有人在文章里骂黄巾起义军并无什么特别“革命”的地方,不过“有奶便是娘”罢了,黄巾军里有依附过袁术或是孙坚的,如汝南黄巾何仪、刘辟等;甚至还有保护过皇帝的,譬如胡才、李乐、韩暹那一支,当然更重要的是曹操手下的“青州兵” ,所以看不出来他们有什么先进性--如果再过十年,估计没有人敢这么说了。

还有资料的考证,那个时代的学者大多新旧式教育都接受过,既通国学又受过西学的洗礼,对于资料的考证还是比较细心的,譬如对于曹操杀人的考证。后人对曹操的指责之一就是杀人太多,引用的主要例证是打败陶谦那次,但是有人指出这很与可能是后世史书编写的偏见。以陶谦这次为例,《魏志·陶谦传》上的记载是:
“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

这里只是说陶谦战败士兵死者万数。但是到了《曹瞒传》里却变了样:

自京师遭董卓之乱,人民流移东出,多依彭城间,遇太祖至,坑杀男女数万口於泗水,水为不流。陶谦帅其众军武原,太祖不得进,引泗南,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魏志·荀彧传》注引)

对比一下,“兵”变成了“男女”,“万数”变成了“数万”,战死或是淹死成了“坑杀”,两项记录差别太大,很难说那一项更贴近史实,但是考虑到《曹瞒传》乃是孙吴的人做的,可能会故意贬损曹操--这只是猜测。但是到了范晔的《后汉书》,他却只采用了后者,并加以夸大:

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夡。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

“男女数万”又变为“男女数十万”,又加了十倍,后来《后汉书》的说法被《资治通鉴》采用,反而更为流传。

还有曹操杀孔融及其二子一节。《世语》上说:“融二子,皆龆龀。融见收,顾谓二子曰:“何以不辟?”二子俱曰:“父尚如此,复何所辟!”以为必俱死也。” 这里只是说孔融的两个儿子认为自己肯定也会被杀的,但是并没有说曹操杀了他们。但是孙盛的《魏氏春秋》却肯定二子“具见杀”,所以裴松之批判孙盛说他随便加入了自己的猜测,“好奇情多, 而不知言之伤理”,但是到了《后汉书·孔融传》曹操坐定了杀孔融二幼子,情节也被夸大了许多倍。

呵呵,有趣的地方不能一一细说,不如down来一读:)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