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生人的动画

Flash.jpg 一个挺不错的Flash动画,一共上下两集,上集比较短,大约有5~6分钟,下集比较长,有半个小时,下载的速度挺快的,强烈推荐观赏,动画的主题是关于70年代出生的人的散碎记忆(内容就不仔细说了,不然就没了惊喜),或者更准确的说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人的记忆。虽然习惯上把整个70年代出生的人作为一代,80年代出生的是另一代,但是这样的划分其实没什么道理,就经历记忆而论,觉得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到80年代中出生的小孩差不多算是同一代的,也就是从1979年到1985年左右(呵呵,就是我们这一代),因为这差不多是第一代的独生子女,又生在文革与改革开放之后,共同的经历多一些。那时候还不是特别的开放,所以全国小朋友们看的电视连续剧与动画片都大同小异,而这部 flash 动画就是一段不错的回忆:)

Free Tags: 
Blog分类: 

试用了一下 Windows Vista

Windows Vista Beta 2 刚开始公测的时候就拿到了一份拷贝和一个官方提供的序列号(呵呵,还好赶得比较早,因为几天后微软就关闭了 Vista 的下载并不在提供序列号),但是一直没有安装,主要是因为那时用的 NVIDIA GeForce MX 440 的显卡不能全面支持 Vista 的要求。Vista 的 Windows Aero 需要 GeForce 5 以上的显卡。由于 GeForce 5 系列的口碑一直不好,所以就跳过 GeForce 5 搜寻了一下 GeForce 6 系列的两款 PCI 显卡,都是 BFG 的,一款 128M 显存的,NewEgg 上卖30刀左右,一款 256M 显存的,BestBuy 那时卖 149刀。不过后一款这两天已经打折,大概不到 100 刀的样子,但是对于旧机器来说也算挺贵的了。后来想办法搞到了一块二手的 256M 显存的 GeForce 6200 显卡,挺便宜的。其实发现我电脑上 AGP 4X 的插槽也可以用 AGP 8X 的 GeForce 7800 的显卡,但是此卡需要300多刀,没什么必要。

Visa 的安装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安装完毕后倒也一切正常,但是有一个问题,显示的分辨率只有 800x600,到 NVIDIA 的网站上下载了 GeForce 的 Vista 的驱动程序来更新 Vista 自带的驱动程序,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并且提示我驱动程序不兼容,后来索性把显卡删除,重新从头装了一遍 NVIDIA 的驱动,总算解决了问题,可以调到 1280x1024。Vista 的界面挺漂亮的,有些常用的设置与 Win 98 以及 XP 略有不同,不过很快就可以上手。其实安装 Vista Beta 2,主要还是因为好奇,并没有打算把它作为主要的操作系统,所以也没有安装什么别的软件。只安装了 Windows Live Writer,现在正在用它写 Blog :-) 

Blog分类: 

以色列与真主党的这场仗

今天停战了,倒也没有什么意外的,一个月以前就预料到了这样的结局,不过是重复了黎以冲突旧套路,至于结果,没有明显的胜利者。如果强行的比较一下,失败的是以色列和黎巴嫩,得胜的是真主党。争端是真主党挑起来的,绑架了两个以色列的士兵。以色列一开始的意图就不单单是为了解救这两名人质,而是认为这是教训真主党的好机会,希望借此彻底摧毁或是全面遏制真主党的武装力量,所以以色列在冲突的开始就单方面迅速的升级了冲突。按照国际法的习惯,报复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成比例。以色列的报复显然是不成比例,别有企图的,所以遭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谴责,当然真主党也遭到了谴责毕竟是他们先挑起的事端。

几周的冲突过去了,以色列达到目的了么?没有。它的军事行动不仅没有摧毁真主党,反而使真主党在黎巴嫩变得更受欢迎了。不错,关于停火的联合国安理会1701号决议提到了真主党必须解除武装,呵呵,但是如果决议有用,真主党在 2004年 (1559号决议)以及 2006年 (1680号决议)早就该解散了,这次不过是重申了那两次决议的内容,真主党的武装真的会解散么?当然不会。如果中东的一切冲突都能按照安理会的决议来执行,那里早就该是遍地橄榄树,满天和平鸽了。退而求其次,以色列也曾希望通过这次军事行动,能够控制黎以边境到利塔尼河之间30公里的纵深地带,防止真主党在这一地带对以色列进行骚扰。这个目的达到了么?也没有,以军未能完全控制这一地带,最后的决议,以色列与真主党都撤出这部分地区,转而由黎巴嫩政府军与联合国维和部队接管。但是以后呢?只要真主党不解散,南黎巴嫩还是真主党的天下,现在的这个决议只是推迟了冲突的再次爆发而并没有解决这个冲突。

那么这次冲突的影响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冲突对以色列与黎巴嫩两国的经济都造成了巨大的损伤,特别是黎巴嫩,刚刚太平几天,外资开始涌入,经济发展刚刚起步,这么一闹,外资逃离,经济必然面临衰退,而以色列的情形也差不多,最近一两个月刚开始有起色,这一场战争下来,也要面临萧条了。经济的因素还在其次,重要的是政治的影响。在以色列,政府对这次事件的处理遭到了强硬派的攻击以及选民的批评,这次战争有可能影响以色列的政治局势,导致更强硬的政府上台。如果在不远的将来这种预测成为现实,那么未来的中东和平进程恐怕就更加困难了;在黎巴嫩,真主党的影响力通过这一仗没有减小反而壮大了,这将严重影响到黎巴嫩政府中各方势力的平衡,为以后的黎以关系以及中东局势增加变数。

这些只是小处的影响,从大处来看,真主党的这次闹剧不过中东地区几场更大变动的序曲。首先是什叶派穆斯林势力的抬头,传统上,即便是在什叶派穆斯林占大多数的地区,掌权的却都是逊尼派穆斯林(譬如伊拉克,巴林等,伊拉克有 65% 的什叶派穆斯林,巴林有75%),而美国搞掉萨达姆,在中东推行民主进程以来,什叶派的势力大大增长,引起环海湾地区国家(什叶派的主要聚集地)政治势力的重组与动荡。这个地区还有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一个什叶派当权的国家--伊朗,这次真主党的表演与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势力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是宗教原教旨势力通过民选的途径抬头,巴勒斯坦民选出了哈马斯,伊拉克的民主进程中宗教的势力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哪一天真主党成为黎巴嫩第一大政党并组阁,那中东的水就更浑了。

Blog分类: 

微软的 Blog 工具:Windows Live Writer

微软于今天发布了一款 Blog 发布工具:Windows Live Writer。 它与 Zoundry 的 Blog Writer 类似,是一款桌面发布 Blog 的工具,现在正在测试中(呵呵,这篇 Blog 就是正在用这个工具书写)。首先它可以完美的支持 Drupal ,新建用户的时候,只要输入 Blog 的地址以及用户名密码便可以自动设置好一切,非常的方便。其次,它的图片编辑功能似乎也要比 Zoundry 更强大,支持从本地利用 XML-RPC 上传文件以及图片,调整图片的大小,加入不同的效果等等;再次,它提供了多中预览功能,甚至可以在发布前预览你的这篇 Blog 发布候的样子,并且支持在 Web Layout 下直接编辑 Blog,感觉它是把 Blog 的 CSS 文件下载到了本地,利用 CSS 来控制 Blog 预览时的样子。最后,就 WYSIWYG 功能,自然不在话下,因为微软就是专业搞这个的。呵呵,至于发布的程序,现在还看不到(因为我正在写嘛^_^),好了,现在发布一下,看看支不支持分类,Ping,Trackback等功能:)

OK,这一段是在发布之后补上的,发布的速度很快,但是似乎没有提示选择 分类,呵呵,就更不奢望它支持 Tags 了,不过现在流行的 Blog Writer 似乎还没有可以很好的支持 Drupal 的分类与 Tags 的。看看更新的速度如何:)BTW,刚才忘记说了,这款 Blog Writer 其实主要是配合微软的 Windows Live Space 用的,另外还可以方便的整合微软的 Windows Live Map,呵呵,就捆绑而言,微软似乎是高过 Google 一筹,Google 现在也没有专门的 Blog 的发布工具, Blogspot 与 Google Maps 之间也没有什么相关的服务。再 BTW 一下,这个 Blog Writer 似乎是支持 Space 的分类(Keywords)的,也支持 Space 的 Trackback (但是 Space 的 Trackback 不是开放性的)。

 

Blog分类: 

一个交换旧书的网站:BookMooch

一个刚刚诞生的可以用来交换旧书的网站。交换的程序很简单,把你不想要的书列在网上,然后如果有人需要,你就把书寄给他,然后你就可以得到一个 point,当你发现中意的旧书时,就可以用这个 point 去交换别人的旧书。寄书的运费是由旧书的主人承担的,基本上就是一种互惠的活动,因为别人寄书给你的时候别人也要承担邮费。呵呵,所有的书都是等价的,都只值一个 point ,不过这样的设定也有它的合理之处,同一本书,在不同人的眼里价值是不一样的,交换可以使双方都得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像小时候集邮,集火花互相交换重复的藏品一样。有空去掏掏有没有中意的旧书,特别是解放前流落到美国的中文书:)

Free Tags: 
Blog分类: 

两小儿辩日

sun.gif吃罢晚饭和MM一起到湖边散步,湖上初升明月,因为是农历十六,所以又圆又大。于是就想起了《两小儿辩日》: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早上与中午的温度不同,这个好解释,主要是因为直射与斜射的缘故,同时大气也有保温的功能;但是为什么早上太阳大,中午太阳小呢?难道是因为视觉上的错觉?

Free Tags: 
Blog分类: 

鬼节

昨天是鬼节(公历8月8日,农历7月15),按照传统道教称之为中元节,佛教称之为盂兰节,与目莲救母的故事有关,也有地方把农历7月14作为鬼节,印象里香港是这样,因为看过一部叫做《七月十四》的鬼片。其实我也是在大学和寝室的同学一起看这部鬼片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在南方,最重要的鬼节是中元节,因为在我们那里,鬼节是农历十月一日。小时候每到农历十月一的时候,老妈都要带着我到楼下烧五色纸 (老爸从来不参与,因为他说自己是共产党员,不信神鬼)。通常是找一个十字路口,然后拿粉笔画一个圈,留一个缺口,然后把所有的五色纸都烧尽。有的时候,也把五色纸剪裁成衣服模样的,主要是为了祭奠先人,所以在我们那里,鬼节没有任何恐怖的含义,相反却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时候,而中元节基本上是不过的,因此默认的鬼节就是十月一日。后来知道按照中国的传统,十月一日其实是"寒衣节",是为亡去的先人寄送冬衣的日子。也有牵强上孟姜女的传说的,但是在我们那儿倒是没有这种联系。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不过白天天气如何,我们那里农历十月一日的夜晚必定下雨,上百年如一日,从来没有失信过,更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平添了几分凄楚。记得以前的十月一,家家户户都烧纸,第二天早上起床,大的十字路口尽是烧纸的痕迹,不知道这两年情形怎样了。

Free Tags: 
Blog分类: 

资本主义宣言


A specter is haunting Europe. It's the gospel of free markets, loosed from chains... ...

呵呵,Newsweek的一篇文章:Capitalist Manifesto,文章批评了欧洲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当然这里的资本主义指的是盎格鲁-萨克森式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欧洲的资本主义与美国资本主义有所不同,这没什么奇怪的,比较政治中有一个很大的方向就是研究 Varieties of Capitalism。有些吃惊的是,当中国的高中课本都在大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欧洲高中课本对于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观点却仍然是马克思式的,所以文中提到欧洲现在有一些团体希望改变教科书中关于资本主义的态度,他们共同的目的是:making sur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Europeans is less in tune with Karl Marx and more with Adam Smith. 呵呵,另外一件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学中被推崇备至的维也纳学派(主要的思想者譬如 熊彼特,哈耶克)居然被维也纳大学忽视了半个多世纪,直到2005年起在重新开始被重视。不过这倒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卡尔·马克思在欧洲的影响力与欧洲人对于新自由主义的看法。

Blog分类: 

制作了绿色调的Drupal China主题

sample.png很多人都非常喜欢我给 Drupal China 做的那款主题,但同时又想保持Drupal China的外观主题的独特性,所以就在Drupal China 的主题上改制出了绿色调的主题,暂时叫做 DrupalChinaGreen,提供给大家下载使用,左边有缩略图,可以点击看大图。另外,在我的测试网站可以看到实际的效果。这只是一个非常初步的测试版,我在我的测试网站上测试了它的运行,IE 6.0, Firefox 1.5, Opera 9.0 下都没有问题,不过很有可能它存在着我没有发现的问题,所以欢迎大家帮忙测试,下载文件附在这篇blog的后面。另外,建议在测试站点上使用,以防出现意外。

这款主题本着"简单"二字,删除了一些为 Drupal China 的主题所写的CSS (譬如 Album的CSS,因为并非所有的用户都需要用到这些模块)。如果需要做什么更改,欢迎改动。

最后,如果有什么 bug,欢迎在这里报告:)

AttachmentSize
File DrupalChinaGreen.rar716.47 KB
Blog分类: 

免费阅读 Economist.com 的 Premium Content

Economist 是一本非常不错的非学术性时政周刊 (另外一本值得推荐的是 Foreign Policy 周刊,不过它的着眼点是美国,所以不及 Economist 博大),每周的内容在它的网站上基本上都可以看到,但是其中的大部分是 Premium Content 需要缴费订阅才能阅读,所以通常都是通过学校的VPN阅读的。不过今天发现,可以通过它网站提供的 Daily Pass 在一天之内免费阅读所有的网站内容。得到 Daily Pass 的方式很简单,打开 Economist 首页,会进入一个广告页面,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直接进入 Economist.com;二是观看 Sponsor 的一段广告,再观看完一段大约1分钟左右的广告后就可以被重新引导入 Economist 的网站,而此时所有的 Premium Content 就都可以阅读了。呵呵,只是不知道这样的 Daily Pass 是不是可以反复使用。

Free Tags: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