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中国眼中的世界

Economist Cover

这期的 Economist 封面让人想到了一个网络流传很久的图片游戏,先是美国人眼中的世界,再是北京人眼中的外地,再是全国各地人民眼中的其他地方 (譬如这个link里的图片)。Oracle 赠送的纸板的 Economist 已经到期,也没有再花银子续订(一则看过的旧杂志实在难处理,二则网上有免费的电子版,放在 Smartphone 上看更方便),所以看不真切大图,但是还是依稀看到了长安街( Chang’an Street),看到了紫禁城 (Imperial Palace),看到了天安门广场(Tian’anmen Square),插红旗的应该是台湾,再远的自由女神像举得牌子上写的什么字就看不清楚了,更远处是欧洲、俄国,还有竖着钻井平台的非洲。

封面文章的内容倒是没什么新意,无非说中国要作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想拉中国在 IMF 里多凑份子钱,拯救东欧国家于水火云云,呵呵,欧盟还不愿意救东欧呢,责任推给中国确实不厚道。

题外话,看惯了杂志,其实发现“听”杂志也不错,Economist 有 Audio Edition,放在 MP3 Player 或者手机里听也挺方便的,并且不影响干其他事情,原来用 PDA 手机,最常用的软件是各种阅读软件,但是现在手里的 HTC Touch Pro,用的最多的却是 Radio ,91.5 FM Chicago Public Radio,质量很不错(起码对我的口味,相比之下纽约的 Public Radio 就很糟糕,很少新闻及实时分析,就是不断的放音乐和 Opera),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抱着板砖一样的德生收音机,听 BBC 或者 VOA 。

Blog分类: 

“世界”的问题

昨天看了一部动画片胡乱想到的问题。动画片的女主人公叫做“西园寺世界”。她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强调了“世界”就是“world”,突然觉得“世界”这个词语有些古怪,不像通常的汉语词汇,又看到这个女主人公名字的汉字,因此猜测,大概又是汉语从日语里的借词吧,就像“政治,政府,经济”这类词一样,但是突然又想到,“世界”这个词古代汉语里也反复使用,譬如《红楼梦》里著名的那一章:“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而诗词中用到的“世界”也不胜枚举,譬如白居易的“岁时春日少,世界苦人多”;刘禹锡的“二八笙歌云幕下, 三千世界雪花中。”顺着这样的用法想去,“世界”应该是来自于古汉语对于梵文经书的翻译,大概对应的是 lokāḥ 和 dhātu。lokāḥ 大约就是平面的意思,dhātu 是边界,佛经译为汉语,就翻成了“世界”,既包含了时间上的“世”(譬如三世),又包含的空间上的“界”,大概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合?(听起来有些像“宇宙”了),不过从唐宋诗词以及宋元小说里的用法看,在普通汉语里大约演化成了“世间”或者“人世间”的意思,譬如刚才提到的白居易的那句诗:“世界苦人多”,但是在表示 world 的这个概念上,并不如“天下”等词语普及(当然这些词本身有更丰富的文化含义),而这个词自然也随着佛教的传播传入了日本,因此猜测,应该是日语在翻译 world 的时候,从中国古汉语里翻出了“世界”这个词来,而“世界”这个翻译又重新传入中国,大约在清末,特别是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国人放眼看世界,“世界”这个词的使用也日益频繁起来。

而用“世界”翻译 world,在词源上又是非常合适的,world 这个词来自于词根 were 和 eld。were 就是 man,指人,譬如 werewolf 这个词(人狼);eld 就是 age了,所以 world 按照字源解释就是 Age of Man,人类的时代,因此这个词其实本身也包括了时间与空间的两重含义,正好与“世界”相对应。当然也可能翻译自德语的 Welt (如果考虑德国在日本维新时期的影响),德语的 Welt 来自于 wer 和 alt, 而 wer 与 alt 就相当于英语的 were 与 eld,也是“人”与“时代”的含义。假如这样的猜测时正确的话,“世界”翻译“world”,或者 “Welt”确实很贴切了:)

题外话一句,如果单单说“世界苦人多”这句诗,放在现在“世界”用法的背景中,倒是很像一句革命诗抄了。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