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

扯些天文(1)

呵呵,注意用的是“扯”字,所以内容不是科学。古代有两类人比较专业的关注天文,一是历家,也就是研究历法的;二是术家,就是研究占星的。前者研究自然属于科学范畴,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方面的领先是有目共睹的,譬如很早就提出了地球是球体的假说(浑天说可上溯至战国,比较有代表的阐述是张衡的《浑仪注》);而后者则是牵强附会。不过了解一下后者的理论倒是对于阅读史书非常有帮助,因为凡是有大事要发生的时候,总会有太史令之类的官员上书谈论天象并借此进言,而史书往往还非常重视此类的言论,不仅二十四史大多数都有专门的天文志,甚至连摈斥谶纬的〈资治通鉴〉也喜欢谈论天象。

古人所说的天象,其最重要部分,从根本上讲就是日月及五大行星相对于位置较为固定的恒星的运动。古人把黄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宿,并将其与地上的州国相对应,创造出“上天变异,州国受殃”的理论,虽然二十八宿与州国的对应在不同朝代不同术士的笔下有所不同,但是比较公认的对应是这个样子(这个是范蠡、鬼谷先生、张良、诸葛亮、谯周、京房、张衡等人的支持的版本,由于这些人的引用频率都比较高,所以列在此处):

角、亢、氐 = 郑,兗州(等号后第一个为国名,第二个为州名)

房、心 = 宋,豫州

尾、箕 = 燕,幽州

斗、牵牛、须女 = 吴、越,扬州

虚、危 = 齐,青州

营室、东壁 = 卫,并州

奎、娄、胃 = 鲁,徐州

昴、毕 = 赵、冀州

觜、参 = 魏,益州

东井、舆鬼 = 秦,雍州

柳、七星、张 = 周,三辅

翼、轸 = 楚,荆州

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 通常被术家称为: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简称之五星,加上日月,也成为七曜。因为五颗行星与地球同绕太阳,轨道交错,在地球观察到的行星运行轨迹经常出现变化,共有四种:迟、留、顺、逆。而古人以顺轨为吉,逆行为凶,超次为殃,留守为变。譬如突然有一天古人发现原本该顺行的火星突然逆行,又观测到这个逆行发生在二十八宿的“东井”,于是就会记下“荧惑逆于东井”,而根据它所做的预测就是:“雍州将有内乱”。至于这则预言是如何来的,明天再说:)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