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用到了这个成语,想到了关于这则成语的故事,断断续续的写了几段,还没有写完。
“围魏救赵”是一个常用的成语, 背后的故事一般都会描述为:魏国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孙膑指挥齐军直奔魏国都城大梁而去,魏军急忙回救,在桂陵被齐军大败,邯郸之围随之也解了。所以是“围魏”而“救赵”。这个大致也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记述。但是问题真的有这么简单么?
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赵”其实没有被救,邯郸城被魏军攻破了。《史记·魏世家》上说:“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 《史记·齐世家》上说:“十月,邯郸拔,齐因起兵击魏,大败之桂陵。” 《史记·赵世家》上说:“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齐亦败魏於桂陵。” “围魏救赵”所牵扯到的三方的记载是一致的:“邯郸城破在前,齐国败魏在后。“ 齐国虽然打败了魏国,但是并没有能够救到赵国。事实上,从这时起魏国就一直占领着赵国的都城,赵国也因此不得不向魏国屈服,三年后两国在漳水签订盟约,魏国才把邯郸还给了赵国。齐国虽然在桂陵获胜,但是却并没有直接救到赵国。
那么魏国的都城大梁被围了么?按照《史记》上的说法,其实也没有围,孙膑的建议是“ 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也就是说派兵直指大梁,占据有利的交通的要道,等待魏军回救时歼灭魏军,所以齐军也并没有围城。所以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背后的历史驳斥了成语本身:魏没有被围,赵也没有被救。但是,孙膑却正确的预料到魏军会急急忙忙的回大梁,那么促使魏军返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史记》里并没有仔细回答,但是从司马迁的记述来看,他比较倾向于“攻其必救”这个解释,这也是“围魏救赵”这个成语现在的含义。但是魏军回救的原因真的是担心大梁被攻克么?
从理论上讲,“围魏救赵”是一个非常难操作的策略。因为围城的目的并不在于攻城,而是在于等待魏军回救,从而解除赵国的危机。但是“围魏”存在一个矛盾:如果围而不攻,虚晃一枪,魏军未必会长途跋涉的来救援,并不能达到救赵的目的;退一步,魏军即便是来但也并不匆忙,可以带着辎重慢慢的赶来,这样的结果等于是齐国代赵国受兵,自己没有半点优势;如果实实在在的攻城,这下子魏军可能匆匆忙忙、疲惫不堪的赶来,甚至连辎重都来不及带上,但是这却又有一个问题,春秋战国时攻城的伤亡是非常惨重的,孙子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攻城。正是因为攻城困难,所以后来秦国屡次围大梁都没有攻下,直到统一全国时也是引黄河和大沟的水灌大梁,泡了三个月,直到大梁城坏,魏王才投降。如果齐国用力攻城,虽然能解赵国的围,也能迫使魏军马不停蹄的赶来,但是齐国自己的力量也因攻城损失了不少,对魏军并仍然没有优势。简单的说,虚攻,魏军不回救;实攻,自己损失太大。不管虚攻实攻,最终都要陷于“其次伐兵”的境地。这显然是兵家孙膑所不取的,因为“上兵伐谋”。
另外从事实上看,魏军仍在围困邯郸的时候,齐国就已经进入魏国。而此时统率魏军的庞涓(《史记》上没有说是谁,但是应该是庞涓,见下)也表现出了大将的军事素养,他没有理会齐军,一心一意的攻打邯郸,因为他也知道攻打邯郸的代价,如果开始攻城,绝对不能中途放弃,所以不久邯郸城就被攻破了。可是,在攻破邯郸之后,庞涓却抛弃辎重,兼程回师,最终在桂陵被孙膑大败。孙膑究竟是如何在没有实际攻打大梁的情况下让庞涓急速返回的?
这个问题从《史记》上找不到解释。直到 72 年银雀山汉墓《孙膑兵法》残卷出土,这个问题才有了答案:孙膑其实根本就没想救赵,赵国不过是他的一个诱饵,不仅赵国,他甚至还牺牲了齐国两个大夫性命做饵,为的就是让庞涓急急忙忙的跑来送死从而击破魏军。孙膑破庞涓,不是“攻其必救”,而是“诱敌深入”。回顾一下整场战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