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东京道

点击观看东京道

东京道无考府州军名
盐州 安远州 长岭府 媵州 贺州 清州 冀州 率州 怀化军 雍州 东州 荷州 崇州 湖州 尚州 源州 慕州 渤州 吉州 渤海州 嘉州 郢州 麓州 河州 康州 涑州 荆州 宗州 安定府 连州

东京道无考县名
辽阳府 紫蒙 兴辽 肃慎 归仁 顺化
定州 定东
崇州 崇信
渌州 神乡
显州 归义
康州 率宾
宗州 熊山
乾州 延昌 灵山 司农

Taxonomy upgrade extras: 

传说时代的历史 (7)--- 尴尬的帝喾(1)

呵呵,放假了,灌一篇停了好久的帖子。

五帝的说法产生的比较晚,至少到孟子的时代还没有成型,他的书里只提到了“三王五霸”;《荀子》提到了五帝,但是没有名字,只有在《议兵篇》里称“尧、舜、禹、汤”为四帝。《管子》和《庄子》虽屡称“三皇五帝”,但是也没有提及姓名。而与此同时,在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的文献里,却提到了不下二十位古帝。后来,由于战国后期五行学说逐渐流行(前阵子有人转贴的一篇帖子详细的解释了五行学说),凡事都要凑五,于是就出现了五帝之说。而中间最著名的一种,便是:黄帝, 颛顼,帝喾,尧,舜 一说。

但是为什么要选这五个呢?选黄帝,是因为涿鹿之战,以武力而闻名(当然还有其它传说);选颛顼,是因为“绝地天通”,以宗教而闻名;选尧舜,原因就很明显了,千百年来作为英明君主的典型(当然也有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后面再说),以人事而闻名;可是为什么选帝喾? 帝喾是谁啊?

关于帝喾,以罗泌的善于东拉西扯,把他老人家的事迹写了好多页,但是也不得不说:“帝喾之治天下,其迹之闻于代者,初无赫赫之功”;又说“喾之政亦惟仁柔无苛而已”。呵呵,这就奇了,难道仅“仁柔无苛”四个字便可入选五帝接受后世帝王臣民的膜拜么?当然这也不是贬低“仁柔无苛”,不过,以世人观之,似乎羡慕“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要比羡慕“文景”的多上很多,尽管真能做到“仁柔无苛”的皇帝也不多,除去那些傀儡不当家的:)

但是这也说明了帝喾的资料的匮乏。

但是,从帝喾儿子一辈的人来看,他可是了不得啦。他有四个妃子:上妃是姜嫄氏(郁闷,这个“嫄”字可真难找啊),儿子就是后稷,也就是周朝的祖先。次妃是有娀( song 一声)氏的女儿,叫做简狄氏,生的儿子契,就是商朝的始祖。再次妃叫做陈降氏,生的儿子是陶唐氏帝尧,他的最末的妃子叫做娵訾氏,生的儿子最不济,叫做挚,虽然没有被列入五帝,但也是古帝之一。并且他们家又“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内平外成。这么说来,帝喾虽然武功不及黄帝,神通不及颛顼,人事方面可谓功绩大得很,为什么还说他”尴尬“呢?下回再说:)

Blog分类: 

辽、北宋

辽、北宋时期图组编例

一、 本图组包括全图一幅,分幅图十八幅,简图三幅,插图四幅。

二、全图画出辽天庆元年、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的疆域政区和当时我国边区各政权以及民族的分布地。辽境内画出五京、五京道辖区、部分府州治所和边区部族。宋境内画出四京、二十四路治、路界、部分府州治所和西南边境一些羁縻州、部、土著部族区。西夏境内画出部分军司、府、州治所。西南边区的大理政权画出其部分府、郡治所和部族;吐蕃诸部画出其主要城邑、部族和地区名。西北边区的西州回鹘和黑汗(喀喇汗)二政权,画出其主要城邑、部族。

Taxonomy upgrade ext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