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三十年 (五)


cinason

接下来的三年中,西方的罗马-蛮族世界发生了剧烈的震荡,伴随着匈奴帝国的迅速崩溃,西罗马帝国也在实际上趋於灭亡。

453年,阿提拉在宫中暴卒,这在本文的开篇已作叙述;紧接着,45 4年,因与匈奴决裂而失势的埃提乌斯被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Valent inian III)在宫中用剑亲手刺死,而8个月之後,瓦伦提尼安又被埃提乌斯的两个亲信在阅兵时刺杀;随後,汪达尔国王盖塞里克又以替自己儿子未来的岳父复仇为名,於455年从迦太基出兵攻陷了罗马,罗马世界一片大乱。被称为“最後一个罗马人”的埃提乌斯和皇帝本人的去世其实本来已经足以标志西罗马帝国的终结,但是因为皇位还在名义上维持着,所以一般都将帝国的正式灭亡定在476年——这一年,西部帝国的最後一个皇帝被废黜,意大利从此由表面上听命於君士坦丁堡的蛮族国王统治。

阿提拉的仓猝离世在他身後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几个儿子忙着瓜分帝国的同时,从前的蛮族属民也乘机起来造反。454年,匈奴人和手下的蛮族人在涅德(Nedae)河畔进行了一场决定匈奴人命运的大战,曾是阿提拉得力助手的格皮德王阿尔达里克(Ardaric)与新的主人显然无法协作,於是决意独立,在残酷的厮杀中,最有希望继承阿提拉事业的长子埃拉克(E llac)不幸阵亡,三万多匈奴战士被杀,匈奴人的精华损失殆尽,从此一蹶不振。另一位从前是阿提拉左膀右臂的东哥特王韦拉米尔(Velamir)

则率领着族人在一旁坐山观虎斗,在与格皮德人瓜分了潘诺尼亚和达契亚之後,东哥特人继续打击从前的主人,和匈奴残部的战争一直持续了许多年,後来入主意大利建立东哥特王国的狄奥多里克(Theodoric)正是在这一时期出世的。匈奴馀众一部分在阿提拉最喜爱的幼子厄尔纳克(Ernac)率领下逃回多瑙河下游及黑海以北,另一部分则进入罗马帝国,主要活动於巴尔干半岛;後来阿提拉的另一个儿子邓吉泽克(Dengizic)作出了重新统一匈奴馀部的尝试,企图恢复阿提拉时代的霸权,但此时匈奴人已经式微,东罗马帝国联合蛮族军队大败匈奴,邓吉泽克的首级於469年出现在君士坦丁堡,匈奴人最後的一次努力也告失败。此後,留在巴尔干的匈奴人有许多加入到东罗马帝国的雇佣军中,他们为後来致力收复失地的查士丁尼大帝灭亡汪达尔王国和东哥特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查士丁尼的手下大将中,最得力的当然是贝利萨留(Belisarius),不过,要是没有东部和北部边境相对安宁的保障,面临兵力分散危险的查士丁尼也不敢派贝利萨留冒然西征,而东部的大将蒙多(Mundo)以其卓著的战功充分地保证了这一点——他於6世纪三十年代成功地打败了北方新的入侵者保加尔人和斯拉夫人,并在东方与帝国的宿敌波斯保持了长期的和平,这个蒙多正是匈奴人,而且据称是阿提拉的後人。

那么进入西罗马帝国的匈奴人呢?他们到哪里去了呢?从前在学习世界史的时候,无论是中学生的课本还是国内专家学者编撰的世界史专著,都绝口不提匈奴人对直接灭亡西罗马帝国所起的巨大作用,顶多只是说他们推动了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而後者才是西罗马帝国的直接灭亡者。事实上,匈奴才真正是亲手推翻了西罗马帝国的力量,对此西方学者也早就直接指出过,只是国内学者视而不见罢了。

从西文史料中可以发现,後期西罗马的宫廷斗争多和匈奴人或其从前属部的势力有密切的关系。西罗马的最後一个皇帝名叫奥古斯都·罗慕路斯(Au gustus Romulus),他的名字中同时包含了罗马的奠基人和帝国建立者的名字,这也许只是一个巧合,但他实际上只是挂名的皇帝(尽管这名义上的统治也还没有维持到一年便告终止),实权掌握在他父亲奥列斯特斯(Orestes)手里。这个奥列斯特斯正来自於阿提拉的匈奴宫廷,他本来是罗马公民,後来被埃提乌斯送往匈奴给阿提拉作秘书,深得阿提拉的信任,曾代表匈奴人出使过君士坦丁堡;在匈奴帝国崩溃後,奥列斯特斯一度流落到伊利里亚(Illyricum),後来进入罗马,在帝国统帅蛮族人里齐莫尔(Ricimer)死後的宫廷斗争中得势,渐渐掌握了大权,於是驱逐了东部帝国派来的皇帝涅波斯(Nepos),扶立儿子奥古斯都为傀儡皇帝,自己作实际上的统治者。然而奥列斯特斯的统治并不稳固,不久,北方的蛮族雇佣军发动叛乱,叛军首领奥多亚克(Odoacer)打败并杀死了前去亲征的奥列斯特斯,乘胜进军罗马,将奥古斯都放逐,而奥多亚克并没有称帝或再立一个皇帝,他在名义上效忠於东罗马帝国,於是自称“意大利国王”,这样,帝统中断的西罗马帝国至此就寿终正寝了。那么这个奥多亚克又是什么人呢?原来他也是匈奴人,严格地说,是“胡父蛮母”的匈奴人「赫连氏所从出的“铁弗匈奴”是“匈奴父鲜卑母”的匈奴人,而拓跋氏所从出的“拓跋鲜卑”

则是“鲜卑父匈奴母”的鲜卑人」——奥多亚克的母亲是日耳曼部落的斯基利人(Sciri),父亲埃德科(Edeco)则是阿提拉手下的得力大将,曾任阿提拉宫廷卫队的首领,他多次带兵出征,并同奥列斯特斯一起出使过东罗马帝国,但匈奴人的出身使他在阿提拉宫廷中的地位要比奥列斯特斯高得多。

匈奴帝国崩溃後,埃德科曾带领一些匈奴人和继续效忠於他的日耳曼部落对东哥特人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他的儿子奥多亚克则率领一支萨克森雇佣军转战於高卢。不久,埃德科的抵抗运动失败,馀部投奔东罗马帝国;奥多亚克在高卢也被法兰克人和罗马残馀势力联合击败,於是他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由於父系的匈奴背景和母系的日耳曼背景,奥多亚克赢得了许多从前臣服於匈奴的日耳曼部落如斯基利人、鲁吉安人和赫鲁利人蛮族雇佣军的支持,很快在北部发展壮大,他率领这支蛮族雇佣军介入了罗马的内战,支持里齐莫尔取得帝国统帅之位,然後以功臣的身份作了北部地区的统帅,独霸一方;接着,在奥列斯特斯上台後,就演出了上述的那一幕,奥多亚克挥师进入罗马,废黜了末帝奥古斯都,开始以“国王”之名统治意大利,而他本人,则确确实实是一个匈奴人——至此阿提拉抱憾罗马的遗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由他完成了。

「赫连勃勃出自“匈奴父鲜卑母”的铁弗部,但似乎没有人认为他是一个鲜卑人;然而国内的书却大多不提奥多亚克的父系匈奴血统,而把他说成是一个日耳曼人,该不是认为这些西方蛮人还处於母系社会、血统从母族吧?」

Taxonomy upgrade ext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