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旧中明体·勤奋的民国教育部

用手机阅读电子书,中文字体很重要,宋体过于纤细,看起来不大舒服,所以微软雅黑用过很久,Windows Vista 下的雅黑其实也不好,横划不是很均匀,最新的 Windows 7 下的雅黑要好一些,所以一直在用,直到今天在 Hi-PDA 上看到那里的E-ink版面非常推崇“旧中明体”,所以下载了试用一下,开始还有些纳闷这个旧中明体的“旧”字是什么意思,后来看到“朋”友的“朋”字才豁然开朗,这该是“民国”教育部制定新标准之前的“明体”。

imageimage image

上面三个字,分别是大陆的宋体,台湾的新明体和台湾的旧明体。其实明体和宋体本来就是差不多的印刷字体,只是因为宋体在清末转到日本,被称为明朝体,而后又传入台湾,所以台湾才称之为明体,但是其根本,还是明朝人所称的宋体,所以“民国”教育部也称之为宋体。大陆的宋体很多字都按照俗写,不再分辨造字本义,譬如“明”与“肺”,两者的“月”字边没有任何的区别,但是实际上这两个一个是“月”一个是“肉”,其实自明代以来的印刷宋体,基上也不做这样的区分,所以大陆宋体和台湾旧明体的肺字分别写作:

image image

两者并无太大区别,但是勤奋的民国教育部研究了一下,认为文字的偏旁应该表示其造字本义,所以台湾新明体中,“肺”字被写作了:

image

以突出这个字是“肉”字旁而非“月”字旁,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朋”字的写法才有更改为“月”而非“肉”。不仅如此,很多已经成习惯的印刷宋体字都被勤奋的民国教育部改了回去,譬如“次”:

image因为《说文解字》中说“次”从“欠”从“二”,所以勤奋的民国教育部就把原来的“冫”改为了“二”。这样的例子很多,可以直接参看國字標準字體宋體母稿<教育部字序> 。并且不止是是宋体,连楷体和隶书民国教育部也给了标准化方案。呵呵,这种更改,很难说是“复古”还是“革新”,因为它事实上是根据远古汉字的造字法修正了明清以来的印刷俗体,虽然这样的必要性还有待商榷,不过要盛赞一下民国教育部的勤奋:)

image附: 明刻本《四声篇海》中的“肺”字,可见其“肉”字旁的写法与大陆宋体以及台湾旧明体的写法相同,而与台湾新明体的写法不同。

Blog分类: 

咬文嚼字:龍 (以及王与蛇)

的起源是一个争论很久的问题,虽然没有人能够确切的说明龍究竟是什么,但是如果看看龍字的起源,似乎能给我们一些提示。甲骨文中龍字的写法很多,似乎代表了不同人对于龍的不同的幻想,下面的写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long-1.jpg

仔细观看这个字,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上面是倒过来的这个字:


wang-1.jpg

这个字就是现在的"王"字, 吴其昌认为"王"字是斧钺的象形,其说可从,斧钺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王就是掌握大权的人。而龍字的下边是一个"巴"字,所谓"巴",其实就是大蛇。古汉字里,最早有的是一个"虫"字(见下),其本意就是"蛇",后来又开始指象蛇的动物。

随着需要表达的意思的丰富,文字也变得越来越多并用来表示事物中的细微差别,所以从"虫"字里分化出了"它",转指蛇,"巴"专指大蛇,而"它"日后意思有渐多,为了区别,所以就有了"蛇",加了一个偏旁来示意。所以单从文字上看,龍就是"王"与"蛇"的结合,"王"起修饰作用,类似甲骨文中的"鳳",其实就是"王"与"鳥"的组合。下面是金文中的龍字:

long-2.jpg

仔细看一下是不是已经有些小篆与繁体龍字的意思了?呵呵,注意龍字右边的部分是后来加上用以别意的。

long-3.jpg

至于龍与蛇的关系,我就不赘述了,闻一多等人很早以前已经做过了,如果感兴趣可以查一下。当然这只是一种解释,因为甲骨文里的龍字写法很多,还有其他的有趣的故事:)

Blog分类: 

汉字的密码

这两天因为《达芬奇的密码》上映,符号与密码成了闲聊的主要内容,聊起此事,不少同学都惊叹于神秘的西方宗教符号,其实与咱们天天使用的汉字相比,西方那些符号简直是不值一提了,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符号,稍微探究一下汉字的演进,里面有趣的故事要比 blade 或是 chalice 丰富的多。

举个例子,譬如一个"女"字,甲骨文中通常的写法如下:

nv.gif

譬如在著名的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好"字写作:

hao.gif

现在的"好"字是一个"女"一个"子"组成的,而这里好是由两"女"一个"子"组成的,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女"字的结构。于是,通常对于这个"女"字字形的解释是女性下跪卑微状,体现了男尊女卑的意思。但是恐怕这个不过是后来人有意无意的歪曲吧(呵呵,类似《达芬奇的密码》书中的情节),因为商朝时男权的思想未必有后世那么严重,女子譬如妇好还照样的参加当时最为重要活动比如祭祀与战争;不仅如此,如果我们对比一下当时妇好墓里出土的玉人(下图),这个姿势不过是贵族矜装的坐姿而已,也就是古书上说的侧身蹲踞。

fuhao.jpg

呵呵,如果中国有一个有丹·布朗那样文采的畅销书作家,也能写出无数类似的神秘悬疑作品来。

Blog分类: 

有趣的西夏文字

昨天到朋友家吃饭,酒酣聊起了西夏的文字,我只是大致的知道西夏文字是仿照汉字的构字法,主要利用形声与会意以及少量的指示与象形构成的,但是并不知道特别具体的字的构成,所以今天晚上看了一会儿西夏文字的文献,觉得还满有趣的。与女真文以及契丹文不同,西夏的文字大部分已经破解。这主要是因为西夏的文字留下了丰富的文字资料以及字典。不过这些破解工作很多是苏联人做出来的,因为20世纪初俄国人科兹洛夫从黑水城遗址掠去了大量的西夏文文献。在所有遗留下来的西夏文资料中,《文海》是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它是一部字书,也就是一部字典,解释了西夏文字的构成与含义,在超星上能够找到一些关于这部字典的研究著作,譬如史金波、白滨和黄振华《文海研究》( 链接),有了这部字典,对我们辨认西夏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呵呵,于是就利用这部字典解决了一直以来的疑问:手头的一枚西夏文的铜币上面的文字究竟该如何解释。

这枚西夏的铸币,对照钱谱,知道它的释文是"乾祐宝钱",虽然西夏文字的铸币非常少见(主要是因为北宋的铸币量太大),但是乾祐宝钱的铸造量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大的。这枚铜币得自于洛阳东关马坡世代盗墓贩子之手(洛阳老城原来八角楼下摆地摊的),应该是宋墓里出土的,因为宋钱铸造量太大,所以即便是传世的宋钱仍然非常贱,通常都是论斤卖的,即便是零买也不过一两毛钱一个,得到这枚西夏的铜币也是意外,在挑拣宋钱时意外发现的,混在一堆"宣和""祥符"里买了回去。

虽然现在手头没有这枚铜币的照片,但是因为这枚铜币还不算稀少,所以在网上找来了一幅图片:

乾祐宝钱 西夏文 乾祐宝钱

拓片看得更清楚一些:


拓片我们从第一个字开始分析:


乾

西夏文 "乾"字

根据《文海》这个字是由两个字拼成的:

翅 天

这两个字分别是"翅" 与 "天",按照西夏文的构字法,取翅的下边,天的右边构成:

注意,翅与天的位置交换了一下,因为西夏文的笔画往往很复杂,所以在利用"会意"构字的时候不得不用简字,否则字的笔画就会超乎想象的多了。知道"乾"字是由"翅"字与"天"字构成的,那么它的释义也就是很简单了,按照西夏文的直译就是:"此天也霄也,众生覆蔽依处也"。通常《文海》还会给出每个西夏字的反切注音,但是这个字没有给。呵呵,虽然不知道读音,但是依照《文海》清楚地知道了这个字含义,还是挺有趣的。其他三个字依次类推,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可以到超星看看《文海研究》,另外西夏文因为是方块字,所以可以用四角号码查字法检索,另外中易还推出了西夏文的计算机输入法(链接),闲着无聊时可以钻研一下这种死语言:)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