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smileys.module

呵呵,发贴哪能少了表情符号?可惜Drupal默认的表情符号都是换行显示的。主要原因是一般主题中的style.css都有如下定义:
img {
display: block;
border: 0;
}
导致凡是图片都会换行显示,所以表情符号也被换了行,看起来十分怪异:(。其实要改变一下也不是很难,修改主题的style.css影响太大,会影响到所有的图片的设置,简单的方法是修改smileys.module,在所有的img tag后面加上style="display: inline;",就行了。更改后的那部分函数如下:

function smileys_filter_process($text) {
$text = ' '. $text .' ';
$list = _smileys_list();
foreach ($list as $smiley) {
$acronyms = explode(" ", $smiley->acronyms);
$alt = str_replace('\\', '\\\\', drupal_specialchars($smiley->description));
foreach ($acronyms as $a) {
if ($smiley->standalone)
$text = eregi_replace("([ ,\.\?!:\(\)\r\n\<\>])". preg_quote($a) ."([ ,\.\?!:\(\)\r\n\<\>])", "\\1image) ."\" alt=\"". $alt ."\" >\\2", $text);
else
$text = eregi_replace(preg_quote($a), ''. $alt .'', $text);
}
}
$text = substr($text, 1, -1);
return $text;
}

呵呵,现在可以不用换行笑了:)

Blog分类: 

囯,囻,囚:)

呵呵,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并有趣的感想录入如下:

呵呵,如此说来 “国”改为“囚”更贴切些。因为“民”的本意是“奴隶”(据郭沫若考证,“民”字的甲骨文乃是“以利刃刺目”,所以民字通盲字),不如“人”字更妥当,更何况“人人平等”,既然没了“王”,那称“民”不如称”人”好,所以还是改“囻”为“囚”好---kidding:)

【 在 yaoyue (尧曰@ytht.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www.gmw.cn/content/2004 - 12/23/content_152133.htm :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日期: 2004年12月23日 黄兴涛   “囻”之一字,从前不认识,甚至从来未见过。《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里都没有,收词4万多个的《康熙字典》里也找不到。我第一次见到此字,是在冯尔康先生2000年发表的题为《20世纪中国社会各界的家族观》的长文中。冯先生看过大量的族谱资料,他告诉人们,传统人家的堂屋里,神龛牌位常书写“天地君亲师”五字,但进入民国以后,一些家庭却把它改为“天地国亲师”,“君”改成“国”,表示不要皇帝,而崇奉民国。他还指出:“还有将‘君’字改作‘囻’字的,不知何义,可能是说以民立国吧。”这个“不知何义”的“囻”字,从此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不过当时,我暗自猜度,这个“囻”字大概是某个家族的主人或家谱族谱的编写者忽发奇想、灵机一动而偶然创造的杰作,碰巧被冯先生见到也说不定的。   但一年之后,我否定了这一猜测。因为从民国初年的报刊中,我也看到了“囻”字的公开使用,并且意思相当明确,使用十分自觉。我所见到的是中国社会党的专刊《社会世界》。它创刊于1912年4月15日,即中华民国刚刚诞生几个月之后。在该刊的创刊号中,“囻”字随处可见,确然就是“國”字之意。很明显,这是编辑有意把“國”字改成“囻”字,如“中華民國”、“春秋戰國”就都写作“中華民囻”、“春秋戰囻”。其他带有 “囻”字的词组,还有“囻家”、“囻界”、“英囻”、“本囻”、“愛囻”、“囻艰”等。一下见到那么多陌生而刺激的“囻”字,实不能不引起我对于当时国人心目中“民国”的意义和份量的无限遐思。至于这“囻”字,曾经激起过多少国人对于新生国家的向往和希冀,如今也只能去诉诸历史的想像了。   民初“囻”字的此种使用,大约是针对“國”字的俗写“囯”字而来。它首先与中文构造的那种会意特征有着直接的关系。“國”字本是会意字。《说文解字》解“國”曰:“邦也,从口从或”;解“或”字也说其为“邦”之义,从口从戈,以守邦土。然而会意字一旦产生,在流通和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部分字形符号由于出现新的意义或新的写法,又有可能使人在识读时产生新的“会意”,甚至有人还会因此作出人为的改动。“國”字 的古体之一“圀”字的诞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正字通》记载,唐武则天掌国时,“有言國中或者惑也,请以武镇之”,建议将“國”中的“或”字改为“武”字的;但不久又有人进言:“武在口中,与困何异”,认为将“武”困在“口”内并不吉利。于是武则天最终还是选择了把“或”改成“八方”,造出一个新字——“圀”,以表明其合法掌有四海的尊崇地位。不过,此字昭示天下之后,却未能流通开来,只是徒增了一个武曌故事而已。   “國”字的“正字”地位虽不曾动摇,其“俗写”之字却不一而足。其中,“囯”字就是各种俗写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囯”字的产生可能与“國”的草书有关。其在宋代以后已较为流行,笔画较少和写作方便应是原因之一。如今的简化字“国”的由来,恐与此亦不无关联。北宋以后,专制王权不断发展,至明清时达到顶峰。在这种政治体制之下,“朕即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从这个意义上说,“囯”字倒是很好地反映了中国传 统国家的性质,因而在专制王朝时代,它也就不言而喻地获得了某种政治上的合法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封建帝制被推翻时“囻”字被有想象力的人们加以使用的原因:“民”与“王”相对,成为国家的主人,国由“君”、“王”、“皇”的私产变成民有、民治、民享的公产,也即“國”由“囯”变成“囻”。这种会意的转换,实在是很自然的。   必须指出的是,“囻”字虽在民国初年一度被人较多使用,但并非当时中国人新创。至少在辽代以前,该字就已经产生,而且本身就是“國”的俗写字。只不过此字长期未见流通,少有人识罢了。辽人释行均在《龙龛手鉴》里,列有“國”字的五个俗写,其中就包括有囻、圀、囯三字。但“囻”字究竟缘何而来,其造字之初有何意图,如今已是难得而知。从字形上大胆“会意”一下,或许有两种可能,一是指邦国拥有“广土众民”之义;二是《书经》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旨。但无论是哪一种理解,归根结底都逃不出“为君王谋”的实质。这种儒家的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观念有着根本不同是众所周知的。当然,它们之间也存在某种相通之处。国粹派代表人物刘师培编《中国民约精义》,陈天华等大赞孟子“民贵君轻”观念,在清末时对于国人接纳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就是证明。从这一点来看,如果上述对“囻”的传统内涵理解成立,那么该字也未尝不可说是儒家的“小传统”与近代政治良性互动的一个有意义的历史符号。   民国初年,在自觉使用“囻”字的人士看来,帝王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社会上认为国“固然不可无民,更不可一日无君”者,仍大有人在。如深受西学教育的辜鸿铭就强调,当时社会大乱,“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君主。比如说法律吧,你要说‘法律’(说的时候小声),没有人害怕;你要讲‘王法’(大声,一拍桌子),大家都害怕了,少了那个‘王’字就不行。”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的社会土壤,由此可见一斑。而“民国”的观念和制度,也正因此而显得更加可贵了。今天的史书在谈到民国初年的历史时,常常爱说“中华民国实沦为了一块有名无实的招牌”之类的话。实则,即便是纯粹沦落为“一块招牌”,它所起到的重要历史作用,也不容忽视。对于这一“招牌”的作用和功能,迄今为止,史学界还远未给予足够的认知和揭示。   也许是民国以后,特别是文革时期太多的灾难和罪恶都是在“人民”和“群众”的名义下进行的缘故,如今的人们对于“民国”、“民权”等近代新生的政治概念的历史价值,不免太过看轻。诚然,在缺乏民主传统和现代经济基础的国度里,“人民”、“民权”等概念的流行和“霸权”所向,确有可能导致走向其理想的反面。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但这些概念所带来的良性历史变化,所导致的进步追求和实践,一言以蔽之,所参与造成的复杂历史进程,又岂能一笔加以抹杀。这或许就是今人如我者,见到民初国人使用“囻”字之时,浮想联翩,并愿意提请人们对这些概念“正面思之”的原因之一。   “囻”之一字,民初虽有人一度有意识地加以使用,但最终并“未能流通开来”。这可能主要是语言文字自身的问题。既有“民国”,何需“囻”字?两相重叠,实属自扰。况且这里还有一个“國”字早已为人们所长期习惯性使用?实际上,在笔者所见到的《社会世界》创刊号上,内封上题写“中华民囻”,而外封上却依然保留了“中华民國”的字样,其文中更是“囻”字和“國”字交相并用,仿佛是“國”字改不胜改,到最后,竟连 编辑自身也只好泄气作罢,堕入不得不听任“國”字自存的窘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能企望“囻”字在当时能够传播开来呢?语言文字自有其自身演化的规律,它一旦产生,便不能完全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log分类: 

秦、西汉的爵制

呵呵,你这二十级爵位的出处是哪里?似乎不是秦制啊,首先注意到你的第二十级官爵是“列侯”而不是“彻侯”,这说明是汉武帝以后的制度了,因为秦制第二十级应是“彻侯”后来为了避汉武帝的讳才改为“列侯”,其次,一个小bug,第三级应该是“簪褭”,而非“簪裹 ”;再次便是最重要的了,我看到的二十级爵位是: 1 公士 2 上造 3 簪褭 4 不更 5 大夫 6 官大夫 7 公大夫 8 公乘 9 五大夫 10 左庶長 11 右庶長 12 左更 13 中更 14 右更 15 少上造 16 大上造 17 駟車庶長 18 大庶長 19 關內侯 20 徹侯

这二十级是《汉书·百官公卿表》所列,从第十级起和你的列的不同。当然这里也有一个疑问:商鞅和白起都做过大良造,而这二十级里没有大良造这一个爵位,难道和“大上造”同?另外,自西汉起,这二十级爵位中的“列侯”与其他十九级分离,与王爵合为“封爵制度”,而自“关内侯”以下则为“赐爵制度”。封爵有封国或是食邑,可以世袭,而赐爵就没有。呵呵,先说到这儿,我再去查查“大良造”的问题,看看它究竟是爵(等同于“大上造”),还是官:)

回复: 标题:【原创】关于秦西汉的爵位制度,简单给个说明 (www.cchere.com 电子赵括)

秦爵位制度开始于商鞅变法.商鞅制定了二十等爵以奖励军功,其基本情况是, 等级 名称 受爵条件 赐予 对应军职 1 公士 斩首 1 田1顷,宅5亩 校徒,操士 2 上造 2 2顷,10亩 卒 3 簪裹 3 3, 15 卒 4 不更 4 4, 20 卒 5 大夫 5, 25 屯长(50人) 6 官大夫 6, 30 将(100人) 7 公大夫 7, 35 五百主(500人) 8 公乘 8, 40 二五百主(1000人) 9 五大夫 300户租税 大将(以下均为大将,省略) 10 客卿 600户 11 正卿 600户(直到17级的大良造,均为600户,省略) 12 左庶长 13 右庶长 14 左更 15 右更 16 少良造 17 大良造 600户 18 驷车庶长 以下不明 19 关内侯 20 列侯

以斩首明确晋升的,仅仅限于最低的士卒,即1-4等爵.5级以后均为军官,此后的晋升要考核这个军官领导下部队的战斗力,也就是作为军官的领导才能.另外,赐予土地,仅限于1-8级,8级以上则以俸禄,300-600户租税的形式奖赏.

另外,1-4级为低级爵位,5-9级为中级爵位,以上为高级爵位.低级爵位的获得相对容易,越向上越困难.白起威震六国,不过晋升到第17级的大良造,600户,距离封侯还有两级,而且不能世袭.如果以这个为标准,真是"粪土身后万户侯"了.西汉建国后对此几乎完全继承(名字有些改变),既继承了20等爵也继承了严格授予,因此才会有"李广难封"的感叹.西汉初年汉文帝时期曾经有过"赐民爵一级"的记载,简单地说就是大家晋升一级,无爵位的人晋升至公士,公士晋升为上造等等.但是一般民众获得爵位最高到第八级的公乘.这个"赐民爵一级"并非简单将他们录用为"公务员",不妨看作将土地赠送给农民耕种的福利,当然也是发展社会经济的必要措施.此后不少朝代有赐民爵的类似记载,也属于类似性质.汉武帝卖官"爵一级十七万",这个价格应该是相当高的,大概也没有超过第八级的公乘.

Blog分类: 

传说时代的历史(附1)-- 也来说说“殷地安”(图)

先不写下一篇《东西五帝》,来插一篇远古时期中国和美洲的联系的短文(hoho,所以叫做“附1”)。列位看官先看一下上边的图,不妨猜一下是哪个地区的文明,呵呵,如果说是中国的,bingo! 猜对了一半,左边的三个是中国的,而右边三个则出土于中美洲,看上去是不是很象?:-)

前一阵子网上有人(王大有?)考证说印第安人是殷人的后裔,并举例“殷地安”,先说是指“殷地安阳”,被人批驳说“安阳”一称并非古称,立马有改口说是表示“殷地平安”,类似“狗德猫宁”,是一句问候语,这个确实让人哭笑不得,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人的文章写到“爱因斯坦认为光是电磁波,这是错的。大家知道,收音机是接收电磁波的,可是,用手电筒照射收音机,收音机却没有丝毫反应,这表明收音机没有接收到电磁波信号,所以光不是电磁波。” :)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亚洲人(中国人)在史前横渡太平洋到美洲”这个假说很早就有人提出,并做了不少的考古论证,而把“印第安”也拿来做证据却有些“手电筒照收音机”之嫌了。事实上,1954年的时候, Heine-Geldern就在"Die aisiatische Herkunft der sudamerikanischen Metalltechnik" (Paideuma, V 1954, 347-423)一文中提出了这样的假说,认为公元前七世纪,当游牧民族从西北到达中国的海岸的时候(类似部分华夏集团迁徙至东夷或是百越的聚居区),游牧民族的大胆与冒险精神加上沿海民族的航海技术,很可能促使他们有意或是无意的入海探险,并有可能意外的到达太平洋的彼岸,而George Carter在1953和1960年的几篇文章也说明太平洋两岸的一些农作物其实是有着共同的特点和分布,应该是早期人类携带过去的。 呵呵,这一切都听起来象天方夜谈?

起码欧洲人马上认为这是天方夜谈,他们认为,他们直到公元1000年才能穿越大西洋,而又过了五百多年才能建立定居点,而太平洋比大西洋宽阔的多,亚洲人在史前是不可能穿过的。这种想法听起来似乎也对,但实事上它却有两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青铜时代蛮族对欧洲的征服彻底地摧毁了古老的巨石时代(Megalithic,不太好翻译)的航海技术。而直到维京人的时代,这种熟练的水手才再次出现。另外,当欧洲的探险者14世纪闯入大西洋上的亚述群岛和加那利群岛时,那里已经居住在着仍处在石器时代的土人,这说明在史前,深入大西洋的航海是非常可能的。

第二,不同大洋的航海条件相差很远。西欧所处的恰恰是整个地球上风浪最大最莫测的海岸(hoho,这个玩过大航海时代的人都应该熟悉^_^)而太平洋低纬度地区却容易航行得多。

hoho,唐僧了这么长,困了,匆匆做个结吧,早期中国和美洲的接触是可能的,但是肯定是有限和间断的,或是根本就是个意外。因此,在美洲发现和中国类似的雕刻和青铜器不足为奇,但是编个“殷地安”出来就过分了:)

Blog分类: 

汉初的币制

汉前期币制混乱,名义上沿用秦半两,但是所铸汉半两要比秦半两轻,半两本为十二铢,汉初半两钱却只有八铢,先允许民间私铸,又禁止,又允许,结果半两钱最后只重两铢四累,俗称“五分钱”。后又铸四铢半两。这种钱币面值要高于实际价值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和后世隋时钱币面值低于实际价值正好相反,后者导致民间毁钱取铜),物价奇贵。汉武帝登基后,铸三铢钱(前150年)便是想使面值和实际价值相符,后又铸半两,前119年,汉武帝又改行著名的“白金三品”和“皮币”,白金三品是中国最早的银币(实为银锡合金,银少,锡多),并首先在货币上铸出图形,可能受到了同时期的罗马等国的影响,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下次铸币带花纹应该是清末铸造的“光绪元宝”铜元等(除去非正品的“跑马崇祯”)等,而皮币是中国最早的纸币,用上林苑的鹿皮制成,并绘有花纹,长宽各一尺却值钱四十万!!!这其中的弊病马上就凸现出来,又是通货膨胀,不过还好规模不是很大,远远小于明初的大明宝钞引起的通胀(明朝发行纸币的失败对后世影响很大,清朝除了在顺治年间因为打仗为了支付士兵的薪水暂时发行过一段时间的纸币外,这点是和蒙元学的,直到清末才重新开始发行纸币的尝试。)

之后汉武帝开始铸五铢,公元前113年,在上林苑设立负责铸钱的机构,称作“上林三官”,铸造三官五铢,比起前代的官铸以及私铸的货币有了很大的进步,对汉朝经济的稳定有很大的贡献,此后的一百多年,汉朝都按照武帝时期的标准铸造五铢钱,直到王莽的“一刀平五千”才再次搞乱了币制。

Blog分类: 

中国的新帝国主义时代?(2)

查韦斯的访华只是持续升温的中拉(丁美洲)关系的一个缩影。再往前的11月,中国刚刚在拉丁美洲抛出了大笔的订单,并把阿根廷和巴西列为中国公民的旅行目的地(呵呵,据说秘鲁的印加古迹已经开始加紧树立汉语标识了)。而作为回报,阿根廷,智利和巴西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别小看“市场经济”这四个字, 这就意味着这三个国家不能再任意的对中国的商品进行倾销指控并利用世贸的相关条款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增收关税。但是,这些投资的意义还不止于此。BBC的新闻评论员认为中国是在玩“金元外交”,因为台湾的主要邦交国都集中在中美洲,BBC认为中国希望通过和南美洲这些大国加强关系从而起到孤立台湾的作用。这固然是原因之一,因为台湾最大的邦交国之一巴拉圭就是巴西等国的近邻,巴西也在努力“劝说”巴拉圭放弃与台湾的外交关系,甚至不惜使用经济政治手段。而巴拉圭也开始出现了松动。不仅是巴拉圭,台湾在拉丁美洲有14个邦交国,占其邦交国数目的一半,中国加强对这一地区国家的关系自然有助于对台政策。但是,中国并不是象台湾一样在搞纯粹的“凯子外交”。

中国在南美洲的投资主要在铁路等基础设施以及矿产和石油勘探。而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绝对不仅仅是为了慈善或是外交机会主义(台湾问题)。就像欧洲殖民者早就发现的那样:没有港口,道路,码头,内地的货物根本运不出来。如果拉美的基础设施有所改进,中国便可以更快更多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而中国也不并像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在阿根廷的铁路修筑公司那样直接的进行投资,而是使用“限制性贷款”,也就是说中国投资的这些设施必须由中国公司承包修建,而非通过自由竞价来决定承建公司--这一点和某些国家的做法很相似,却完全不同于台湾的无条件外援。

即便是中国在某些行业进行了直接投资,这些投资也会使拉美的反殖民主义者感到不安:因为这些投资都集中在原材料产业而并非他们所希望的一些能够提高增加值和当地就业机会的制造业。

呵呵,按照上述观点,中国似乎捞了不少便宜,但是拉美国家为什么要给中国这个便宜呢?原因其实也不复杂,虽然这一地区是美国的后院也是美国传统的势力范围,但是这些地区的领导人却总想尽量降低美国对其国内的影响。从巴西对美国签证制度的反应便可略见一斑。当然他们也不会傻到和美国断绝关系--他们不过是想左右逢源,有一个更灵活的外交关系,避免过度一个大国而为其所制,但是这确实也给了中国机会。中国自然也不会傻到和美国直接对抗,中国所做的只是在增加与美国进行诸多磋商时手上的砝码。同时,这几个美洲国家也有着自己难念的经。委内瑞拉总统因为美国支持委国内发对派对其政权进行颠覆活动而多次在公开场合指责美国,与美国的关系恶化,而与此同时,委国内的石油有60%都出口到了美国,委国自然担心如果美国横加制裁将会对委国经济和内政的影响,所以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中国自然是首选。阿根廷因为前几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外国投资锐减,中国的投资对于它恢复经济有很大的帮助。巴西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除了经济层面的,政治方面的因素也起到很大作用。巴西一直谋求在最近的联合国改革中能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需要中国的支持,因此大力增进中巴关系,自然也包括经贸关系。

除此以外,南美洲国家内部的分歧也给了中国机会。如果南美洲几个国家组成一个集团(类似东盟的做法)和中国进行多边而不是双边的谈判,那么中国能够得到的好处自然会少一些,但是这些国家之间因为宿怨在目前看来似乎还不足以组织一个这样的集团,于是中国仍可利用现在的良好局面积极拓展和拉美国家的多方面的联系。

Yankee Stay Home!

借用某期《经济学家》中的标题来描述一下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最近的关系。(未完待续)

Blog分类: 

今夜的礼花

不似米国国庆那般火树银花,观看的人也不多,寒冷的湖边只是三三两两的站了几个人,虽然另外一侧的downtown那边人可能会多一些,但是也远远不及国庆。不过元旦听到爆竹的响声还是挺有过年的感觉,国内已经不让放炮了,没想到在美国这边还能听到:)呵呵,新的一年,Happy New Year!

Blog分类: 

中国的新帝国主义时代?(1)

前几天胡乱写的中美贸易,因为反对无限制的自由贸易,于是被当作了“马克思主义者”^_^。呵呵,我只是从政治的角度考虑贸易对国际政治以及国家安全的影响,而并非从国际贸易的不平等根源对自由贸易理论进行规范或是伦理的批判,所以算不得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虽然现在左派右派之分很流行,以至于前日里去逛一个历史论坛(西西河),居然也看到有左右派之争,但是也没有必要去赶这个时髦,给自己加个“标签”。不过今天灌的一帖确实有些马克思主义的成分,说说中国的新帝国主义,也就是中国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新殖民主义”。

高中时候政治课本给“新殖民主义”的定义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不过通行的定义,简而言之就是:帝国主义在旧的殖民体系瓦解后采取的更为隐蔽的殖民扩张,以保证它的垄断和统治地位blah blah blah,主要手段不外乎经济渗透和侵略,更具体些就是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初级农矿产品和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把发展中国家束缚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使它们依附于“帝国主义”国家。而中国现在却似乎已经“忝列”这后一类曾被我们的政治课本大加鞭笞的帝国主义国家。先从拉丁美洲说起。

Cuento Chino

西班牙语里有一个成语“cuento chino”,翻译成汉语便是“中国故事”,寓意“童话或是虚幻的故事”,但是最近几个月中国和拉丁美洲的一系列交往却不只只是个童话。前几天,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访华,而这次访问确实有些不同一般。首先访问的时间安排在了12月22日到12月26日,正好跨过圣诞节,过年还匆匆出访。而同时,24日中午查韦斯在北京金台艺术馆为中国雕塑家袁熙坤创作的西蒙·玻利瓦尔铜像揭幕,在揭幕式的致词上,查韦斯长篇累牍讲述了中国和委内瑞拉的革命精神,努力把西蒙·玻利瓦尔和毛泽东联系起来,并且强调两者领导的革命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呵呵,当时就听乐了,不知道的还以为玻利瓦尔领导的是共产主义革命^_^)如此长篇大论中国和委内瑞拉虚无缥缈的兄弟友谊之后, 查韦斯举了一个实例:中国将会大规模投资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中委的双边贸易2005年也会超过30亿美元,比2004年的贸易额的两倍还要多。虽然比起美国和委内瑞拉的贸易额来说,这还算不得什么,但是这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最近美委的关系开始恶化,委内瑞拉自然着急给自己的石油找新的市场,这对中国自然是好的,前阵子石油闹得沸沸扬扬,痛定思痛的结论是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中东现在受制于美国,西伯利亚又有俄国人的朝秦暮楚,与其和大国艰难的讨价还价,不如从其他的石油产国开始,中亚自然不容放过(下文还要说),南美的委内瑞拉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产油国,但是查韦斯访华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未完待续)

Blog分类: 

传说时代的历史(10)---西方和东方的五帝?(1)

《史记·封禅书》上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汉高祖二年,刘邦从东面的战场回到关中, 问了一个问题:“秦朝祭祀的天帝都有谁啊?” 有人回答:“一共有四位,白帝,青帝,黄帝,和赤帝。”高祖又问:“我听说天有五帝,为何秦人这里只祭祀四个啊?”周围的人都不知道。于是高祖便说:“我知道了,那第五位就是我啊。”然后就立黑帝祠,称为“北畤”。先不说刘三的无赖(想起了睢景臣的《哨遍·高祖还乡》:“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只是从这里看出两个问题:第一,五帝一说已经比较盛行,不然象刘邦这样市井出身并未读过太多书的人不会知道; 第二,秦人却只按照习惯祭祀四位天帝,而非五位。第一个问题,我们前文已经说过,是因为邹衍五行学说的盛行,那么第二个问题呢?秦人究竟祭祀的是哪四位天帝?

一切都要从“帝”这个称号说起。(呵呵,反正现在已经写乱了,现在就按照小话题写吧^_^)。在远古,“帝”与“王”的名号本无大的分别。举个例子,《史记·本纪》里夏和商的王都是被称作帝的,譬如帝阳甲,帝盘庚,帝小辛等。但是,从周朝初年,帝与王开始有分别。《史记·殷本纪》末说:“于是周武王为天子, 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就是指这件事。此后,《周本纪》里就不见帝的称号了。那么,周人为什么要“贬帝号,号为王”呢?这究竟指的是什么?

周人对神的观念似乎比商人要有重要的进步。他们的祖先死了以后,还是象以前一样,为他们立主,奉在庙中,可是仅仅把他们看作“在帝左右”,并不把他们混称为“帝”。所以殷人行禘祭的范围很广,禘祭的古帝有很多,但是周人却只对帝喾才举行禘祭,这种差别和周人对祖先对天帝神灵看法的变化有很大关系,他们认为“人”就是“人”,“帝”就是“帝”,并不像商人那样不分“人”与“帝”,认为“人”亦可为“帝”,“帝”也可来自于“人”。那么“帝”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呢?

古人所称的帝就是现在人所称的神。在甲骨文的卜辞里面,只有“申”字,并没有“神”字,这个其实很简单,古时字少,一字多义,后来又加上不同偏旁以示区别,以前灌的帖子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申”在甲骨文中做闪电的屈曲状,本意就是“电”的意思,后来又加了雨字头写做“電”,就是为了后世便于区分。因为神的威灵最显著的就是雷电,所以“申”后又可引申为“神” 的意思,并加了“示”字旁以做区分。其实这一点和古希腊或是其他地方的神话也很相似,宙斯最厉害的武器也是雷霆。但是在甲骨文的卜辞里“申”仍然只用作本意“雷电”(因为还比较早),而天神都称为帝。譬如,“今二月帝不令雨”;“羽癸卯帝其令风---羽癸卯帝不令风”。(这里的“羽”就是“翌”或是“翼”的意思,也就是“明天”。“羽”下面的部分也是后来添的。)

类似关于“帝”的例子还有很多,祭帝的礼也叫做“帝”,后世加“示”旁做“禘”以示区分。甲骨文中这样用的“帝”也很多,譬如,“帝黄x(这个字打不出来),三犬”;“帝五丰,其三牢”;“帝于...”等等。记录“禘祭”的卜辞也很多。商人似乎认为某些显贵的人死了之后便可为帝(神),可以禘祭,并不限于先王(死了的商王)和先公(死了的商人王族的祖先)。

但是到了周代,不仅“帝”发生了变化,“禘祭”也发生了变化,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