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时代的历史(9)---尴尬的帝喾(3)

关于帝喾,仅有两点是比较可靠的,第一,周人的氏族从他而出,并且他是唯一一个享受周人禘祭的人(或神),只有周人供奉他;第二,便是《国语·鲁语》上说的: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 韦昭的注释解释为:“能次序三辰(日月星)以治历明时,教民稼穑以安”。《五帝德篇》也说他“历日月而迎送之”。可能帝喾对于天文历法有所贡献吧。但是帝喾入选五帝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和周人的关系,周人得天下,对喾得祭祀自然也影响到周所统治得广大区域,喾得地位也不断得被提高,虽然比起黄帝、颛顼,喾逊色了些,但是谁让他是周人的先祖呢?就好比蚩尤其实也是大英雄一类的人物,但是后来华夏体系的部族处在强势地位,蚩尤就只有做饕餮的份儿了。(不过在某些少数民族中,蚩尤还是被当作英雄供奉的)。

回到上一篇结尾的几个问题:

为什么《礼记·祭法篇》里说:“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禘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这个问题很简单, 因为这是后世齐鲁的儒者篡改的, 这段话的原出处是《国语·鲁语》中展禽的一段话,原话是:

“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一对比,显而易见,喾的地位被提高了很多。把商人的禘舜改为禘喾,这可能是因为周人(特别是后世的儒者为了他们的学说)想证明他们与前代统治者或被他们征服的民族是同根同祖,崇拜同一祖先。并且进一步推崇他们的始祖。

而更改有虞氏的祭祀,则是因为改这段话的儒者错误的理解了这段话的原意,有虞氏和夏后氏的时代不可能有这么完备的和周人一样的祭法。这里的有虞氏其实指的是陈国(有虞氏的后裔),而夏后氏指的是杞人和鄫人(夏后氏的后人),商人指的是宋人(商朝的遗民)。齐鲁早起的儒者以为这里的有虞氏、夏后氏、商人是实指(他们也比较希望这样来理解),又因为有虞氏只有舜一朝,无法解释“宗舜”一说,只好把“宗舜”向前推为“宗尧”,如果“宗尧”了,那么有虞氏就不能再“郊尧”了,只好“郊喾”了。这其实也说明了在写《礼记·祭法篇》的时候,五帝(黄帝,颛顼,喾,尧,舜)已经被齐鲁的学者接受并在他们之间广泛流传了。

丢开这个无聊的考证古书的问题,想一个更有趣的问题。帝喾入选五帝是因为周人的缘故,周人崇拜祭祀喾,而周人又得了天下,于是喾的地位被大大的提高了,继承周人精神文化的齐鲁学者发扬了周人的传统,或者说是华夏体系的传统,参照五行学说,确定了包括帝喾的五帝名单。

那么后来秦人又得了天下,秦人的祖先神灵又是哪几位呢?为什么汉高祖刘邦会疑惑天有五帝,而秦人只祭祀四帝?秦人祭祀的又是哪四位古帝?代表秦人文化传统的《吕氏春秋》中所列出的五帝又是哪五个?hoho,留在下一回《冲突!西方和东方的五帝》再说:)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