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和“恁”

呵呵,你引的《乐府指迷》里的“恁”字是做“这,那,这样的,那样的”讲的吧? 好像不做“你”的代词,呵呵,只是这样猜的,因为看到前后的“怎”,“奈” ,“这”几个字:)

不过,闭上眼睛想想,能想到的两宋词中,有“恁”的似乎都是做“这样的”来讲的,譬如柳永那首著名的《八声甘州》: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恁是“这样的”的意思。

又譬如柳永的《采莲令》: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恁还是“这样的”的意思。

又譬如柳永的(ft,还是柳永,这首词既不清楚作者了,google了一下,居然还是柳永)的《定风波》: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恁还是“这样的”意思。

还是柳永(呼呼,哭了,会背的词太少)那首让他丢了一辈子功名的《鹤冲天》: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恁还使“这样的”的意思。

北宋所有看过的词中,除了韩缜的一首用过恁以外,其它十来首全是柳永的,并且这些恁都作“这样的”讲。

呵呵,这样再看沈义父的那段话,就更有些意思啦,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南宋的词人用恁不多,只记得才女姐姐朱淑真的一句“恁萧索”,却也是“这样的”的意思。

所以,妄下个结论,诗词(至少两宋)中的“恁”大多做“这样的”讲,做“你”讲的都在早期白话里,所以沈义父这里的“恁”和咱们讨论的“恁”其实并无关系(呵呵,被乌布打着脑门说: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

至于“恁”为什么作“你”讲,我觉得还是受中原官话的影响吧(再猜一下,大约是在汴梁音逐渐取代洛阳音成为标准音之后),河南方言里,现在“你”还是被称为“恁”(譬如郭达的小品),但是这是开封一带的说法(后来影响到郑州成为河南的标准音),洛阳话里好像没有“恁”这个用法?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