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星巴克

原来的学校不大,系更小,每届毕业十几人到几十人,但是在学校时大多数人都“不省油”,总会有些热闹,小到开水房里的大字报,大到欧洲杯断电引发男女生暴动惊动警察叔叔--不过这些都是校园里的故事。去年,一位同系的师兄因为在解说足球世界杯比赛时大喊“意大利万岁”而丢掉了央视的工作;前几天,网上出现了一篇帖子,说紫禁城里不该有星巴克,跟着链接联过去,一看是出自另外一位师兄之手,这位师兄恰好也在央视工作。本来,blog 上的言论可以自由随意,经常会有一些骇俗之谈,但是今天早上照例阅读bloglines里订阅的《Economist》 ,却发现Economist专门为师兄的这篇 blog 发了一篇文章:Groundless: Chinese Nationalism versus Western Business 。我倒不反对紫禁城里开星巴克,毕竟,一小间屋子,只要不破坏故宫的整体氛围,留在那里方便游客也是一件好事儿。但是 Economist 的这个题目起的不好。全球化与本地文化的冲突全球随处可见,从欧洲抵制迪斯尼、麦当劳到美国手工业者抵制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再到美国本土小镇为了保护传统杂货铺抵制沃尔马,再平常不过,但是 Economist 一顶 nationalism 的帽子就给中国扣上了,本来是保护本地文化的努力,一下子就染上了浓重的狭隘的颜色。呵呵,愚见,不如叫做 "Cultual Diversity versus Economic Solidarity" 好:)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