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科举与就业

呵呵,考试总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自小到大,各种考试不计其数,到了现在,几乎人人都是考场宿将了。古人亦然。以前上新东方,GRE机考,总有考题流出,考试前熟读机经,考试即可无虞;其实这种做法古已有之,唐朝科举,明经科、进士科考都要考策问,也就是以政治、经济、军事等现实的问题出题,让考试者作答。但是由于考试经常举行,时间久了,试题难免重复,于是就有人收集其历年的考题以及等第者的对答,在考试前熟记于心来应付考试 ,此可谓唐时机经。白居易当年参加科举考试前也干过类似的事情,收集了20来篇文章,背熟了,又准备一些相关的材料才去考试的。后来皇帝发现了这个问题,才又下诏进士科必须再考一门诗赋,因为诗赋题材很广,咏物咏事,不拘一格,所以无法死记硬背。不过这也有问题,因为诗赋做的好坏与一个人是否胜任官职并无太大关系,以此遴选出来的人才未必精于吏治,所以后来也有人提出批评,不过进士科考诗赋直到清末也没有废除。

唐宋的科举制度科目繁多,到了明清,则仅仅简化为进士一科。科举为做官,考试为就业,其实明清的科举就业情况还算可以。清时四级考试,童试(县试、府试、院试的总称)合格(或者直接说院试合格),成为县学府学的生员。生员也有若干等,不过统称秀才。秀才不服徭役,也不用纳粮缴税,是一种优待。乡试以前在生员中举行“科考”,成绩好的参加乡试,中了就是举人。对于屡试不中的秀才,可以熬资历,从附学生员熬到增广生员再熬到廪膳生员即可有机会被选为贡生,也就是贡举到国子监的太学生,但是实际上并不用到国子监读书,只是有了太学生的名号,可以直接参加乡试或是通过诠选出任官职,一般都是地方学校的教官。

通过乡试的考生就是举人了,举人可以到京城参加会试,中了可以继续参加殿试。如果连续三次的不中,也可以参加诠选,担任官职,这通常被称为"大挑",被挑中的最高可以做到知县,一般的也是到地方学校任教官。

殿试考完,基本上科举就到头了。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甲三甲进士还要再经过一次考核,叫做“朝考”,综合一下会试与殿试的成绩,好的进翰林院为庶吉士,也就是翰林;略逊一等到中央各部或是地方郡县任职。

Blog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