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zeng's blog

换上了PHPTemplate

看到了shunz的这篇帖子,也觉得挺有趣的,就down了PHPTemplate主题引擎和它的PushButton主题,再用我原来Xtemplate引擎下的Pushbutton中的style.css换过,重新装好,呵呵,效果看起来和原来是一模一样的:)

按照Drupal网站上的说法,这种主题引擎比其他的引擎要快一些,并且易于更改。其实这个现在对我来说还不是特别的重要,因为Blog本身的构架不外乎两种,宽的,和窄的(hoho,这个分类比较形象:D),再改也改不了多少。原来的Xtemplate其实在Dreamweaver下也能编辑。不过将来可能会摸索摸索吧。呵呵,现在还是在一点一点的更改css。刚刚把分类词汇加了个蓝色的底以示区别--和大英百科全书学的:)

安装PHPTemplate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把PHPTemplate文件夹上传到Themes/Engins 目录下就行了,然后记得装一个PHPTemplate的主题,我仍然用的示PushButton。之后的设置也和原来一样,不过主链接和次链接的设置简单了些,填表就行了:)

Blog分类: 

IO也转型了?

或者是因为我太懒惰,没有仔细翻看《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最近的几期?不过刚才翻开最新的一期《IO》大吃了一惊,怎么《IO》也变得和《APSR》一样了?

最新的《IO》(Volume 58 - Issue 04 - October 2004)一共有5篇文章和一篇Research Note,除了第一篇“Why Ideas Matt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ns Morgenthau, 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 Mor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和经典现实主义以及构建主义有关外(呵呵,从题目也能看出来),后面的5篇里文章里篇篇不是Game Theory就是Econometrics。第二篇“Open-Door or Closed-Door? Transparency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Bargaining”是关于Bargaining Model的,后面几篇关于IPE的文章大量的使用回归模型,最后的一篇Research Note是纯粹的统计方法,好像在以前的IO中并不常见,呵呵,IR也开始朝APSR的方向发展了?

Blog分类: 

妮妮趣事两桩

1)傍晚在屋子里追她,没有开灯,追着追着就追丢了,仔细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后来只好使出百试不爽的杀手锏(作弊手法),找了个纸团很使劲地贴地抛出,妮妮(再一次)本能的扑了出来,哈哈,原来她躲在了一堆绒毛玩具里面,端坐在一只叫作“Milou”小狗旁边。@#$%,居然不学好,学小新家的小白!

2)原先给了她几个高尔夫球玩,但是在木地板上发出的声响太大,害怕邻居抱怨,就把她的小球逐渐都没收了,数一数,还少了一个,哪里都找不到。但是偶尔还能听到她玩,去找时,又没了动静,今天终于发现她的宝藏了,在卧室的暖气片后面,她藏了一个高尔夫球,两个纸团,几个夹子,一段电线。这些东西只有在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她才拿出来玩,我们一回来,她就开始装乖了。狡猾的小猫!

Blog分类: 

推荐使用Trackback.module及汉化文件

AttachmentSize
Binary Data trackback.po2.33 KB

原来用MT以及DLOG的时候用过trackback(引用)功能,感觉还不错,便于不同网站之间相互传递信息。刚刚装Drupal的时候也发现了trackback.module,兴冲冲的装了却发现没有Drupal网站和我trackback:( 找了不少地方,发现了一个香港的Drupal网站(http://www.debian.org.hk )也安装了trackback模块,可是人家是专门做Linux并不侧重Drupal的使用,我跑去随便作测试似乎不恭,所以只好暂时又让trackback睡眠过去。直到今天下午。

下午在论坛里遇上了synyung,讨论了一下forum.module的设置,后来问他要了他的网站地址,想参观一下,没有等到他回复便去买菜了(民以食为天;)),回来的时候看到了他的网址,跑去一览,居然发现他也安装了trackback模块,于是赶紧回到自己的站上摩拳擦掌一试,哈哈,效果还不错(参看:http://imhsy.uni.cc/node/11),呵呵,不好意思在synyung的网站上灌了一勺纯净水:S。呵呵,trackback的挺有用处的,特别是在汉语Drupal还不是很流行的情况下便于不同的Drupal网站互通消息。这个要比RSS收集器模块更好用些,因为收集器胡子眉毛一把抓,把很多不相干的blog内容都收集来了,不如trackback针对性强,便于不同的网站针对某个特定的话题讨论。

Trackback.module的安装还是老一套。上传trackback.module,再在数据库中添一个表,然后启用就行了。启用后再你创建新的blog或是其他页面的时候,最后就会出现输入trackback的区域,输入你想引用的帖子的引用url就行了。

我汉化了trackback.module附在这篇帖子的后面。直接把这个po文件在“本地化”里倒入你的“简体中文”中,注意选择 “不修改现有字符串,只添加新的字符串”就行了。关于汉化后的效果,在我的网站就可以看到了。呵呵,如果发现翻译里有错别字记得和我说一下:)

Blog分类: 

令人失望的《中国史话》

白白寄予了那么大的希望,希望它能拍得像《复活的军团》一样的好。还没有看完,大概看了三四集,便发现了好几部滥竽充数的作品,《曾侯乙墓》是其中之一,明显的是剪辑了以前的那部《曾侯乙墓》的纪录片,使得一部片子非常的不连贯,经常地是发了问,结果倏的一下又跳到一个不相干的话题上去了,从头到尾也没有解释明白曾侯乙是谁,曾国和随国有什么关系。几个不错的关于二十八星宿的介绍以及十二音律还有编钟的介绍都用的是老纪录片的片断。

《西周东周》一集也非常的无趣,那么有趣有悬念的西周历史根本就没怎么提,只提到古公亶父带领周人迁徙到周原,然后又跳到武王伐纣。文王囚于羑里,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等根本没提,本来以为会有最近周原的考古发现在里面,也丁点儿没有。武王伐纣也是匆匆掠过,然后居然跳去介绍齐国!!!天呀,题目可是《西周东周》,好歹也该多好有些武王以后诸王 的介绍吧,著名的成康之治、昭王南征,穆王西游,国人起义,共和行政,宣王中兴等等等等一概没有,介绍完齐国的工商政策又跑去介绍齐国的车轮技术,谈了两句《考工记》又转到鲁囯介绍孔子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三星堆》一集只能算是勉强可看,几个有趣的话题都没有深入的评讲;《文明的曙光》一集也很粗糙,上来讲了一阵子周口店,然后又去讲仰韶文化包括半坡,顺带讲了河姆渡,又跳去讲了红山文化,又不相干得跑去甘肃讲伏羲,把考古和神话弄得乱七八糟,不断的拣芝麻,漏西瓜 。

Sigh,没有动力看下去了。

Blog分类: 

2004年十大Blog工具

Dries兴奋地喊:“Drupal上十大了!”呵呵,一起来看看2004年的top 10 blog工具。

1.Blogger.com
呵呵,这是最好用的,也是最简单的一个Blog,只需要注册便可以开通,用起来十分方便。虽然它的功能少了些,可是,它是免费的!

2.Wordpress
这也是网上流行的一个Bolg软件,如果你有自己的空间,搭建起来并不麻烦,它的简单易用使它名列亚军。它也是免费的。Long Life Open Source :)

3.Bloglines
最好的在线收集器之一,很容易上手。

4.Movable Type
不错的Blog工具,但是今年开始商业化了,不过,Thanks God,它还有一个免费版本。

5.Drupal
哈哈,这个不用多说了:)

6.Multiply

7. w.bloggar

8.Buzznet

9. Flickr
哈哈, Drupal的Image模块不好用?那就Flickr吧!Drupal现在已经可以在本地整合Flickr了!过几天就试一下:P

10. Mozilla Firefox
我知道这是一个浏览器,但是玩Blog哪能不用Firefox?你真的不用?IE能RSS么:D

Blog分类: 

新的签名

从几千年前某件文物上抓下来的祖辈的签名。这才是正经该用的签名,以后都用这个了:)

Blog分类: 

更改smileys.module

呵呵,发贴哪能少了表情符号?可惜Drupal默认的表情符号都是换行显示的。主要原因是一般主题中的style.css都有如下定义:
img {
display: block;
border: 0;
}
导致凡是图片都会换行显示,所以表情符号也被换了行,看起来十分怪异:(。其实要改变一下也不是很难,修改主题的style.css影响太大,会影响到所有的图片的设置,简单的方法是修改smileys.module,在所有的img tag后面加上style="display: inline;",就行了。更改后的那部分函数如下:

function smileys_filter_process($text) {
$text = ' '. $text .' ';
$list = _smileys_list();
foreach ($list as $smiley) {
$acronyms = explode(" ", $smiley->acronyms);
$alt = str_replace('\\', '\\\\', drupal_specialchars($smiley->description));
foreach ($acronyms as $a) {
if ($smiley->standalone)
$text = eregi_replace("([ ,\.\?!:\(\)\r\n\<\>])". preg_quote($a) ."([ ,\.\?!:\(\)\r\n\<\>])", "\\1image) ."\" alt=\"". $alt ."\" >\\2", $text);
else
$text = eregi_replace(preg_quote($a), ''. $alt .'', $text);
}
}
$text = substr($text, 1, -1);
return $text;
}

呵呵,现在可以不用换行笑了:)

Blog分类: 

囯,囻,囚:)

呵呵,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并有趣的感想录入如下:

呵呵,如此说来 “国”改为“囚”更贴切些。因为“民”的本意是“奴隶”(据郭沫若考证,“民”字的甲骨文乃是“以利刃刺目”,所以民字通盲字),不如“人”字更妥当,更何况“人人平等”,既然没了“王”,那称“民”不如称”人”好,所以还是改“囻”为“囚”好---kidding:)

【 在 yaoyue (尧曰@ytht.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www.gmw.cn/content/2004 - 12/23/content_152133.htm :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日期: 2004年12月23日 黄兴涛   “囻”之一字,从前不认识,甚至从来未见过。《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里都没有,收词4万多个的《康熙字典》里也找不到。我第一次见到此字,是在冯尔康先生2000年发表的题为《20世纪中国社会各界的家族观》的长文中。冯先生看过大量的族谱资料,他告诉人们,传统人家的堂屋里,神龛牌位常书写“天地君亲师”五字,但进入民国以后,一些家庭却把它改为“天地国亲师”,“君”改成“国”,表示不要皇帝,而崇奉民国。他还指出:“还有将‘君’字改作‘囻’字的,不知何义,可能是说以民立国吧。”这个“不知何义”的“囻”字,从此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不过当时,我暗自猜度,这个“囻”字大概是某个家族的主人或家谱族谱的编写者忽发奇想、灵机一动而偶然创造的杰作,碰巧被冯先生见到也说不定的。   但一年之后,我否定了这一猜测。因为从民国初年的报刊中,我也看到了“囻”字的公开使用,并且意思相当明确,使用十分自觉。我所见到的是中国社会党的专刊《社会世界》。它创刊于1912年4月15日,即中华民国刚刚诞生几个月之后。在该刊的创刊号中,“囻”字随处可见,确然就是“國”字之意。很明显,这是编辑有意把“國”字改成“囻”字,如“中華民國”、“春秋戰國”就都写作“中華民囻”、“春秋戰囻”。其他带有 “囻”字的词组,还有“囻家”、“囻界”、“英囻”、“本囻”、“愛囻”、“囻艰”等。一下见到那么多陌生而刺激的“囻”字,实不能不引起我对于当时国人心目中“民国”的意义和份量的无限遐思。至于这“囻”字,曾经激起过多少国人对于新生国家的向往和希冀,如今也只能去诉诸历史的想像了。   民初“囻”字的此种使用,大约是针对“國”字的俗写“囯”字而来。它首先与中文构造的那种会意特征有着直接的关系。“國”字本是会意字。《说文解字》解“國”曰:“邦也,从口从或”;解“或”字也说其为“邦”之义,从口从戈,以守邦土。然而会意字一旦产生,在流通和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部分字形符号由于出现新的意义或新的写法,又有可能使人在识读时产生新的“会意”,甚至有人还会因此作出人为的改动。“國”字 的古体之一“圀”字的诞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正字通》记载,唐武则天掌国时,“有言國中或者惑也,请以武镇之”,建议将“國”中的“或”字改为“武”字的;但不久又有人进言:“武在口中,与困何异”,认为将“武”困在“口”内并不吉利。于是武则天最终还是选择了把“或”改成“八方”,造出一个新字——“圀”,以表明其合法掌有四海的尊崇地位。不过,此字昭示天下之后,却未能流通开来,只是徒增了一个武曌故事而已。   “國”字的“正字”地位虽不曾动摇,其“俗写”之字却不一而足。其中,“囯”字就是各种俗写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囯”字的产生可能与“國”的草书有关。其在宋代以后已较为流行,笔画较少和写作方便应是原因之一。如今的简化字“国”的由来,恐与此亦不无关联。北宋以后,专制王权不断发展,至明清时达到顶峰。在这种政治体制之下,“朕即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从这个意义上说,“囯”字倒是很好地反映了中国传 统国家的性质,因而在专制王朝时代,它也就不言而喻地获得了某种政治上的合法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封建帝制被推翻时“囻”字被有想象力的人们加以使用的原因:“民”与“王”相对,成为国家的主人,国由“君”、“王”、“皇”的私产变成民有、民治、民享的公产,也即“國”由“囯”变成“囻”。这种会意的转换,实在是很自然的。   必须指出的是,“囻”字虽在民国初年一度被人较多使用,但并非当时中国人新创。至少在辽代以前,该字就已经产生,而且本身就是“國”的俗写字。只不过此字长期未见流通,少有人识罢了。辽人释行均在《龙龛手鉴》里,列有“國”字的五个俗写,其中就包括有囻、圀、囯三字。但“囻”字究竟缘何而来,其造字之初有何意图,如今已是难得而知。从字形上大胆“会意”一下,或许有两种可能,一是指邦国拥有“广土众民”之义;二是《书经》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旨。但无论是哪一种理解,归根结底都逃不出“为君王谋”的实质。这种儒家的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观念有着根本不同是众所周知的。当然,它们之间也存在某种相通之处。国粹派代表人物刘师培编《中国民约精义》,陈天华等大赞孟子“民贵君轻”观念,在清末时对于国人接纳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就是证明。从这一点来看,如果上述对“囻”的传统内涵理解成立,那么该字也未尝不可说是儒家的“小传统”与近代政治良性互动的一个有意义的历史符号。   民国初年,在自觉使用“囻”字的人士看来,帝王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社会上认为国“固然不可无民,更不可一日无君”者,仍大有人在。如深受西学教育的辜鸿铭就强调,当时社会大乱,“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君主。比如说法律吧,你要说‘法律’(说的时候小声),没有人害怕;你要讲‘王法’(大声,一拍桌子),大家都害怕了,少了那个‘王’字就不行。”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的社会土壤,由此可见一斑。而“民国”的观念和制度,也正因此而显得更加可贵了。今天的史书在谈到民国初年的历史时,常常爱说“中华民国实沦为了一块有名无实的招牌”之类的话。实则,即便是纯粹沦落为“一块招牌”,它所起到的重要历史作用,也不容忽视。对于这一“招牌”的作用和功能,迄今为止,史学界还远未给予足够的认知和揭示。   也许是民国以后,特别是文革时期太多的灾难和罪恶都是在“人民”和“群众”的名义下进行的缘故,如今的人们对于“民国”、“民权”等近代新生的政治概念的历史价值,不免太过看轻。诚然,在缺乏民主传统和现代经济基础的国度里,“人民”、“民权”等概念的流行和“霸权”所向,确有可能导致走向其理想的反面。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但这些概念所带来的良性历史变化,所导致的进步追求和实践,一言以蔽之,所参与造成的复杂历史进程,又岂能一笔加以抹杀。这或许就是今人如我者,见到民初国人使用“囻”字之时,浮想联翩,并愿意提请人们对这些概念“正面思之”的原因之一。   “囻”之一字,民初虽有人一度有意识地加以使用,但最终并“未能流通开来”。这可能主要是语言文字自身的问题。既有“民国”,何需“囻”字?两相重叠,实属自扰。况且这里还有一个“國”字早已为人们所长期习惯性使用?实际上,在笔者所见到的《社会世界》创刊号上,内封上题写“中华民囻”,而外封上却依然保留了“中华民國”的字样,其文中更是“囻”字和“國”字交相并用,仿佛是“國”字改不胜改,到最后,竟连 编辑自身也只好泄气作罢,堕入不得不听任“國”字自存的窘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能企望“囻”字在当时能够传播开来呢?语言文字自有其自身演化的规律,它一旦产生,便不能完全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log分类: 

秦、西汉的爵制

呵呵,你这二十级爵位的出处是哪里?似乎不是秦制啊,首先注意到你的第二十级官爵是“列侯”而不是“彻侯”,这说明是汉武帝以后的制度了,因为秦制第二十级应是“彻侯”后来为了避汉武帝的讳才改为“列侯”,其次,一个小bug,第三级应该是“簪褭”,而非“簪裹 ”;再次便是最重要的了,我看到的二十级爵位是: 1 公士 2 上造 3 簪褭 4 不更 5 大夫 6 官大夫 7 公大夫 8 公乘 9 五大夫 10 左庶長 11 右庶長 12 左更 13 中更 14 右更 15 少上造 16 大上造 17 駟車庶長 18 大庶長 19 關內侯 20 徹侯

这二十级是《汉书·百官公卿表》所列,从第十级起和你的列的不同。当然这里也有一个疑问:商鞅和白起都做过大良造,而这二十级里没有大良造这一个爵位,难道和“大上造”同?另外,自西汉起,这二十级爵位中的“列侯”与其他十九级分离,与王爵合为“封爵制度”,而自“关内侯”以下则为“赐爵制度”。封爵有封国或是食邑,可以世袭,而赐爵就没有。呵呵,先说到这儿,我再去查查“大良造”的问题,看看它究竟是爵(等同于“大上造”),还是官:)

回复: 标题:【原创】关于秦西汉的爵位制度,简单给个说明 (www.cchere.com 电子赵括)

秦爵位制度开始于商鞅变法.商鞅制定了二十等爵以奖励军功,其基本情况是, 等级 名称 受爵条件 赐予 对应军职 1 公士 斩首 1 田1顷,宅5亩 校徒,操士 2 上造 2 2顷,10亩 卒 3 簪裹 3 3, 15 卒 4 不更 4 4, 20 卒 5 大夫 5, 25 屯长(50人) 6 官大夫 6, 30 将(100人) 7 公大夫 7, 35 五百主(500人) 8 公乘 8, 40 二五百主(1000人) 9 五大夫 300户租税 大将(以下均为大将,省略) 10 客卿 600户 11 正卿 600户(直到17级的大良造,均为600户,省略) 12 左庶长 13 右庶长 14 左更 15 右更 16 少良造 17 大良造 600户 18 驷车庶长 以下不明 19 关内侯 20 列侯

以斩首明确晋升的,仅仅限于最低的士卒,即1-4等爵.5级以后均为军官,此后的晋升要考核这个军官领导下部队的战斗力,也就是作为军官的领导才能.另外,赐予土地,仅限于1-8级,8级以上则以俸禄,300-600户租税的形式奖赏.

另外,1-4级为低级爵位,5-9级为中级爵位,以上为高级爵位.低级爵位的获得相对容易,越向上越困难.白起威震六国,不过晋升到第17级的大良造,600户,距离封侯还有两级,而且不能世袭.如果以这个为标准,真是"粪土身后万户侯"了.西汉建国后对此几乎完全继承(名字有些改变),既继承了20等爵也继承了严格授予,因此才会有"李广难封"的感叹.西汉初年汉文帝时期曾经有过"赐民爵一级"的记载,简单地说就是大家晋升一级,无爵位的人晋升至公士,公士晋升为上造等等.但是一般民众获得爵位最高到第八级的公乘.这个"赐民爵一级"并非简单将他们录用为"公务员",不妨看作将土地赠送给农民耕种的福利,当然也是发展社会经济的必要措施.此后不少朝代有赐民爵的类似记载,也属于类似性质.汉武帝卖官"爵一级十七万",这个价格应该是相当高的,大概也没有超过第八级的公乘.

Blog分类: